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14篇)

清明節2.98W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主題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14篇)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又是新的一週到來,而再過一週就迎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今日,我的演講主題即是:清明時節清明人。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人們祭祖和掃

墓的日子。說到那裏,想必大家依然記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

其實,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那裏邊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曾一度找不到任何能夠吃的東西。

這時,隨臣中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走到僻靜處,從自我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我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當上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在封賞功臣的時候,卻唯獨忘了當年爲自我割肉而食的介子推。而清高自持的介子推也拒絕了別人面君討賞的提議,打點行裝,悄悄隱居到了綿山。

聽說此事的晉文公,羞愧交加,但當他帶着人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候,介子推早已不在。

爲了尋找介子推,重耳聽從左右之計,從綿山的三面放火燒山,期望以此逼出介子推。可是最終也沒發現他。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失聲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隨後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之後,民間受此影響,也在這一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下來,最終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2

同學們都知道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從種類上說可以分爲四類:白色、黑色、黃色和棕色,但語言的種類(語種)不下有幾百幾千種,我們熟悉的主要語種是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俄語、阿拉伯語等,雖然目前英語比較盛行、大家都在學習,但我們國家的漢語也十分流行、大家也都在學習,而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之一。我們國家的漢語歷史悠久、典籍浩繁、形象生動、古今變化層出不窮,因此作爲一箇中國人,作爲炎黃子孫,作爲華夏兒女,我們理應爲祖國語言美而感到無比自豪。

同學們還知道語言是人際交流中最重要工具之一,沒有語言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就會發生很大困難。另外同學們還知道交流方式是很多的,比如利用文字、利用肢體(手勢和眼勢,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那個千手觀音的舞蹈很有代表性)還有可以利用某一樣物品代表某一種意義等(兵艦上常用的旗語),但不管那一種,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還是我們的語言,可以這樣說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在一天裏面不說一句話。因此只要我們能正確把握和運用,我們就一定能享受到和體念到在人際的交往中的那種無窮美妙的樂趣。

同學們推廣普通話首先是要學好普通話,但學好普通話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想有這樣幾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一要學好漢語拼音,因爲學好漢語拼音是學好普通話的基礎。二要有一種思想,也就是說要改變原來講家鄉話的語言習慣。三要有一個信心,意思是說每一個同學都是能夠學好普通話的,因爲在國小階段是語言形成的重要時期。四要堅持講不斷講,在學校裏講在家裏也要講,與同學講老師講還要與爸爸媽媽講,因爲多講多練有助於記憶力提高、有助於習慣養成、也有助於語言能力形成和發展。

同學們普通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因此學好普通話不僅可以進行很好的交流交往,同時普通話還可以改變你的形象、改變你的氣質、形成你的良好習慣,從而使你終身受益。學習普通話、推廣普通話是一項大有作爲工作,衷心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併爲這項事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因爲清明時節,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節前後陽光明媚草木吐綠,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也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到清明,我們一般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祭掃祖先的'陵墓,以此來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清明前期我們還會共同緬懷革命先烈,開展不一樣形式的紀念活動。

應當怎樣過好清明節呢?在此,我給大家提三個提議:

一是禮貌安全祭親人。紀念已逝親人,重在表達緬懷之情。我們能夠採取既經濟又禮貌的紀念方式,如鮮花悼念網上祭掃植樹寄哀思等。

二是過尋找美麗春天。清明時節,萬物復甦,大地已披上綠裝,提議隊員們在明媚的陽光裏隨父母去踏青,拍一拍畫一畫完美的春天在少先隊活動課上與隊員一齊分享春天的美景。

三是參加緬懷革命先烈網上祭掃活動。烈士們爲了祖國爲了人民挺身而出,甘灑一腔熱血。從秋瑾,到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緬懷先烈,更要繼承先烈的光榮傳統,接好他們的班,努力做新世紀的小主人,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同學們,讓我們一齊過一個禮貌安全有意義的清明節吧!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緬懷先烈,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首先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

了我們珍貴的生命;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讀書時,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祖國,是祖國讓我們成長在一個寧靜,和平的家園裏。可是,今天的寧靜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它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

我們不能忘記狼牙山五壯士的驚世壯舉;抗日戰爭的滾滾硝煙;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在槍林彈雨中挺起了堅毅的身軀;在硝煙瀰漫中發出了震天的吼聲;是先烈們,用熱血奏響了壯烈的凱歌,是先烈們用鮮花般的青春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說到這裏,我的心情也變得有些沉重的,但沉重的心情也難以表達對英烈們的'綣綣思念;我們的心情是悲痛的,悲痛如果能換來我們的覺醒,煥發我們的力量,去學習,去拼搏,去奮進,英烈們纔會含笑九泉。

同學們,我們不能只在“清明節”纔想到革命先烈,而應該時時刻刻悼念革命先烈,繼承他們的遺志,高舉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旗幟,刻苦學習,發憤圖強,爲把我國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無限的崇敬;看今朝,說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幸運兒,是振興中華民族偉大事業的希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掌握本領,共同創造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今天,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民族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每年清明節期間,大家都要掃墓祭祖,悼念和緬懷先人。我們的任務是紀念革命烈士,向他們的墳墓致敬。

革命先烈們爲了新中國而流血犧牲,不怕困難,冒着生命危險,我們的心中永遠懷念他們。從盧溝橋上的第一槍開始,日本人投降,有多少中國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從辛亥革命到三大戰役,血泊中有多少革命英雄?不能算。堵住槍口的黃繼光,英勇就義的劉胡蘭,捨命炸碉堡的董存瑞。無私犧牲的英雄不計其數。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作爲新一代的'孩子,作爲21世紀中國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革命英雄,記住一句話:永遠不要忘記過去的老師。學習革命先烈無私無畏的精神,爲祖國在戰場上拼搏,英勇就義。讓我們哀悼在這個清明節爲新中國獻出生命的英雄烈士。

讓我們記住這些革命英雄,記住英勇犧牲的英雄和革命先烈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6

老師和學生:

清明節的時候,暖風天天薰,春天的柏樹凝聚,更顯得鬱鬱蔥蔥。今天,我們懷着無比的崇敬,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們的偉大成就,表達我們的思想,慰藉他們在天堂的靈魂。回顧過去,在流血的戰爭年代,祖國有多少優秀兒女爲民族解放、國家和平統一、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獻身。他們赴湯蹈火,爲了正義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依然堅定不移。他們用寶貴的青春和熱血,寫出了壯麗的詩篇,爲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用自己的血肉築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殊死搏鬥。他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想做奴隸的人站起來,唱着志願者的進行曲,繼續他們未竟的事業;在解放戰爭中,他們把對國家和勞動羣衆的熱愛轉化爲戰鬥中與敵人鬥爭的精神力量。他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他們宣告了江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刻,他們拋棄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地站了起來,無私地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自己的全部熱血灑在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怎麼能不尊重他們呢?他們的輝煌成就將載入史冊,永垂不朽!他們的名氣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佩他們,無私的英雄!正是因爲他們無數的革命烈士,他們的崇高和無私,才成就了今天的.和平環境和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時代造就了烈士的力量和勇氣,和平美好的環境爲我們提供了學習知識、成長成才、成爲棟樑之才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爲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要知道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也要知道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我們應該更愛自己,更愛祖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給她增光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產,爲家鄉的建設和祖國的繁榮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烈士們,安息吧!你的精神將永垂不朽!你的名聲會永存!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7

大家好!

現在是四月,清明節到了。人們忙着掃墓,到處禮拜。這個清明節對中國非常重要。

清明節的由來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有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太子重耳被奸臣陷害,與忠臣桀之推一同流放,爲保護重耳做出了巨大貢獻。重耳稱帝后,介之推離開重耳,隱居深山。重耳想讓介之推回來,就放了火燒山,想把介之推趕出去。他拒絕下山,被燒死了。後人在他去世的四月上山祭拜,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清明。

清明節要準備很多祭品,比如吃韭菜(代表時間長),吃年糕(代表步步高昇)。此外,最特殊的崇拜習俗之一是“掛紙”。當你去墳墓的時候,你一定看到過你的長輩在墳墓上壓着長方形的彩紙。爲什麼?原來這和漢武帝劉邦有關。劉邦稱帝前,一直在外作戰,不能回家掃墓。他當上皇帝后,想回去掃墓卻找不到父母的墳,就把一張紙撕成許多小塊,撒在空中,想找出父母的墳。結果其中一個落在一塊墓碑上,無論怎麼吹都吹不掉。他走近墓碑,發現那是他父母的.墳,於是每年劉邦去掃墓後,然而現在的意義漸漸演變成祖居,加了新瓦,與以前大不相同。

當然,每年我們全家都會去掃墓!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清明節,到了墓地發現沒帶掃把,只好用身邊的樹葉掃,很難打掃乾淨;回去掃墓的時候,倒在別人的墓上了!我驚呆了,然後走到墳前走的特別小心。

我覺得清明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掃墓代表了我們對祖先的尊重。這一天,我們要多說好話,以示誠意!

謝謝大家!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8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我們帶着沉重的心情面對着鮮紅的國旗緬懷革命先輩們。在我們眼前的紅旗凝聚着民族之魂,振奮着我們的精神。

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族、國家爲着這面旗幟受過多少屈辱,蒙受多少災難。在弱國無外交、弱肉強食之下,大清國無奈中扯出皇帝的龍袍掛上旗杆,被西方列強談做笑柄。十七星的武昌起義旗,宣告一個歷史的結束,開闢出新的天地。但是羣雄逐鹿,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誰的旗幟能讓國人揚眉吐氣。倒是星條旗、米字旗、膏藥旗以及形形色色的虎狼之旗霸佔了我們的土地,玷污着祖國的天空,奴役着苦難的人民。老舍先生筆下,淪陷區的學生,被身後的刺刀逼着,舉起敵人的旗幟,去慶祝敵人的勝利,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悲慘情景!戰爭年代,紅紅的`旗幟召喚着英雄兒女爲之拋頭顱灑熱血,十五歲的劉胡蘭面對紅旗舉手宣誓,她無怨無悔;江姐和戰友們含着眼淚繡出五星紅旗,她們赤膽忠心;千千萬萬英烈舉着紅旗、冒着槍林彈雨、撲向死亡,身後只是覆蓋着一面樸素的紅旗。今天,祖國蔚藍的天空中到處飄揚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國際賽場上,一面面五星紅旗高高升起;聯合國大廈前,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先烈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我們就是跨世紀的一代舉旗人。

國旗,我們永遠的信念!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9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四月的春風輕輕吹過耳畔,站在烈士墓前,遙遠的思緒滾滾涌入眼簾……我彷彿看見了江姐的錚錚傲骨,董存瑞高舉的炸藥包,黃繼光挺起的胸膛;我彷彿目睹了劉胡蘭“怕死不當共產黨員”的豪邁,吉鴻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慷慨,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激昂……更有千千萬萬個無名戰士“寧爲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凜然正氣!

如今,站在這些長眠於此的烈士墓前,深深的一躬,表達不盡我們崇高的敬意,由衷的謳歌,抒寫不盡我們深深地感恩。如果沒有他們,世界上哪有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中國?如果沒有他們,哪有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爲了驅逐侵略者,他們舍小家爲大家,爲了解放全中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無數無名烈士的長眠,對這句話作了最恰當的'詮釋。這種用生命作代價的奉獻重於泰山,這種無私爲天下的胸懷廣於江海!這些無名英雄用曾經年輕鮮活的生命之花的凋謝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你在世上生存多少個年月,而在於你在有限的時間裏爲國家爲社會做了什麼!

一捧黃土,掩埋了烈士的忠骨,有名字的,沒名字的,也許他們未曾都有過董存瑞一樣的壯舉,也許他們未曾都有過劉胡蘭一樣的豪言,但是他們和董存瑞、劉胡蘭、吉鴻昌等一樣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優秀兒女!

我們歌頌他們,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造就了我們這一代的光明前途,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華夏兒女。他們在殘暴的敵人面前,前仆後繼,奮勇抗敵,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頑強的戰鬥意志,爲國捐軀的犧牲精神和反抗外來侵略的高尚民族氣節,永遠值得後人景仰!革命先烈爲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難道我們還有理由推卸我們報效祖國的責任嗎?如今,我們作爲跨世紀的一代,面對和諧的社會,面對美好的未來,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更應該樹立報國之心。

我們有信心,因爲我們有榜樣!同學們,讓我們肩負起歷史責任和使命,發奮學習,爲我們的祖國增光,爲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爲家鄉的建設、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你們明白今年的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嗎?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我們剛纔所說的《清明》這首詩所描述的就是古人對祭奠先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寫照。

關於清明節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爲了躲避迫害,逃亡國外。逃亡期間,他的臣子介子推一向忠心耿耿地跟隨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餓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了。介子推見狀,跑到遠處,用匕首從自我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成肉湯,讓重耳喝了。重耳這才恢復了精神。19年後,重耳回晉國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他對以往與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獎賞,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悲痛,於是揹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晉文公命令軍隊上山搜索,可是沒有找到人。於是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爲顧及母親安危,必須會走出來的。晉文公就下令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始終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

死在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旁。晉文公見狀,對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把母子倆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第二年,晉文公與羣臣去綿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樹復活了,晉文公走到樹前,折下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羣臣見了,也都學着折柳插頭。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民間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到唐朝時,政府將清明節定爲國家假日,每年的此時,宮廷就會放假,官府學校就會休息。唐以後,宋元明清都將清明節定爲假日。今年我國又恢復了這一傳統。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趣味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古代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中多數保留至今。

清明節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我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於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此刻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衆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爲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後才移到清明。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

裏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爲“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並且將一向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不但我國有清明節,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於“清明節”的節日,例如日本的盂蘭盆節,機關企事業放假三天,讓遠離家鄉的人能夠回鄉祭祀。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長者點燭,孩子敬獻,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1

同學們:

早上好,這個星期我們全校同學要去烈士陵園祭掃革命烈士墓,這是我們少先隊每年的慣例。可經過調查,老師發現有些同學對這一活動的意義卻不夠理解。

爲什麼在清明節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呢?這還得從“清明節”談起。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它既是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民間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清明掃墓的風俗,以表示對祖先和親人的深切懷念。過去,中國人死後基本上用土葬,堆有墳墓。

每年清明,親人們就去看望,給墳墓加些新土,整理一下墳前的草木,並供奉食物。這就是掃墓,俗稱“上墳”。現在每到清明節,除了爲親人、朋友掃墓以外,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去烈士陵園爲革命烈士掃墓,寄託哀思,表達對烈士們的懷念。因此,清明又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和一個普通的節日了。每年的清明前後,學校都會組織我們以各種形式到烈士陵園緬懷爲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烈士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青春與生命。在我們上週去的鎮江烈士陵園裏,就長眠着一位叫“夏霖”的烈士,他是丹陽人,犧牲時才30歲,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次領導農民運動。在一次暴動中,他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用許多殘酷的刑罰折磨他,逼他說出黨的機密,甚至還打斷了他的腿骨,可是,他沒有向敵人說一句實情。

可敬的夏霖同志卻說:“我們加入黨時,就預備犧牲,你不犧牲,我不犧牲,哪一個犧牲啊!”敵人惱羞成怒,就殺害了夏霖,並將他

的.首級懸掛在城門上。這正像革命家陳毅說的那樣“祖國如有難,汝應做前鋒。”無數的革命先烈們在國難當頭之時,衝鋒陷陣,用鮮血才換來五星紅旗今天的燦爛。同學們,想一想,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向這些偉大的烈士們獻上一朵小白花呢?

在這次掃墓活動中很多同學就做得很好,事前親手做了小白花,在掃墓中做到嚴肅認真,沒有因爲走遠路就帶上吃的喝的。尤其是我們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年紀最小,但他們和我們一樣不怕路程遠,獨立的走了個來回,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烈士們的敬意。這是值得表揚的。

同學們,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民族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民族精神的傳承要靠我們一代代繼承下來並傳遞下去。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工作委員會最近發出通知,在青少年兒童中開展以“中國了不起、中國人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爲主要內容的“三個了不起”的宣傳教育活動。

要在全隊興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熱潮,使我們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結合這一活動我們要求各班同學在學習先烈事蹟的同時,全班共同選擇一位先烈作爲學習的榜樣,集中講他的事蹟,學他的精神,感受他的了不起,同時爭做像他一樣了不起的中國人。

同學們,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將來要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讓我們去學習、去努力、去奮進吧,那麼九泉之下的英烈們纔會含笑,我們的掃墓活動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祭祀、綠色清明》。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不知不覺又到了清明時節。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爲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和掃墓是清明節中的重要儀式,歷代沿襲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爲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每所學校也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節紀念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墳前燒紙錢、蠟燭、香火、放鞭炮等引起山林火災,每年各地都有慘痛的教訓。爲了切實加強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大家行動起來,共同制止燒紙錢、點香燭、放鞭炮等上墳祭祖的.舊陋習,提倡植樹獻花文明祭祖新風尚,進入林區不攜帶火種,不野外用火,杜絕一切火災隱患,讓青山常綠,讓綠水長流。

傳統的清明節裏,祭祖掃墓、追念先人是極爲重要的內容,它表達了人們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盡孝的感情,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孝道、重視感恩的道德情懷。但祭掃追念的最終目的在於踐行美德併發揚光大,這正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道德根基。我們應該讓文明祭祀成爲一種習慣,變成一種美德。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清明節——重拾忠孝美德》。

前天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每當這時,人們都會去祭祖焚香,踏青掃墓,以表達對先人賜予後人生命的不盡感恩,對逝去生命的綿綿不絕的哀思和對先賢道德風範的深切緬懷。

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聯在一起的。孔子說:“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祭祖掃墓說成是迷信,把孝道斥之爲封建糟粕。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報國愛國。漢字的“教”字就是一個“孝”字加一個“文”字,意思是教育首要的就是要人懂得孝道,即所謂“百善孝爲先。”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個連父母都不敬的人,恐怕連動物都不如。對我們來說,怎樣孝敬父母是個很現實的話題。我們是學生,在物質上還不能回報父母,但在其他方面,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不讓父母擔心,“好勇鬥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我們不能讓父母因爲我們而一輩子都擡不起頭;再如:不讓父母太過操心,現在我們物質生活豐富,不需要我們去打工補貼家用,因此,我們在思想上行爲上就應當充分尊重父母長輩的意見和教導。又如:學會讓父母寬心,“自古子孝父寬心。”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將來報答父母。那父母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呢?是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好,過得幸福。因此,我們作爲子女應該好好做人,刻苦學習,將來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報答父母,同時奉獻社會,服務國家。

同學們,當我們津津樂道於西方的節日時,請不要忘記我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精神對我們做人處事的指導,那麼,讓我們借清明節,再一次通過敬仰先賢獲得一次精神的洗禮,通過追憶英烈獲得一次思想的淨化。

“淸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是播種的季節,也必將是收穫的開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清明節主題演講稿 篇14

四月清明,桃紅柳綠,草木萌動。清明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被確定爲法定節日的節氣。清明節,人們一面悽悽切切懷念往事故人,一面從從容容享受明媚春光。可以說,這是一個人情味和文化味兼具的節日。

古往今來,衆多文人墨客以清明爲題,留下了無數寄託哀思的詩句。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堪稱唐代清明墓祭的經典:“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通過這首詩,不難體會掃墓時那種悽切悲涼的情景。除此之外,無論是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還是陸游的“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都道出了那份淡淡的哀婉和惆悵。明。”鄭板橋的一個“溼”字,將清明前後多雨陰溼的天氣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說

到清明的雨,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語言直白卻寓意深遠的詩,不僅寫出了清明時節的氣候特點,也寫出了清明時節易使人緬懷逝去親友的心情。

清明期間,除了祭祀先人以外,從唐代起便形成了郊外踏青的習俗。清明踏青的盛況,在杜甫的“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中便可見一斑。詩人張先“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的詩句,寫出了郊遊踏青的遊人絡繹不絕,婦女乘牛春遊採集花草,到了夜色降臨仍不思歸的情景。

唐代溫庭筠的.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說的則是常年禁閉在後宮的宮女們,在清明節也得到了放鬆。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有的詩人全然不顧外界的熱鬧,而獨守自己的一方寧靜,沉迷於讀書之樂中。宋代的王禹備便是這樣,有詩爲證:“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畫家張擇端通過一幅《清明上河圖》,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清明時節以汴河爲中心的熱鬧情景。

除了掃墓達情、吟詠踏青以外,不少清明詩還另有寄寓。“耕夫招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唐代張繼《閶門即事》)詩人通過描寫眼前田園荒蕪、人煙寥落的景象,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大量招募、窮兵黷武是造成農村凋敝的重要原因。而宋代黃

庭堅的“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則由景物想到漫漫人生,由眼前想到悠悠千載,表達了詩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當我們真正地走進清明,就會明白它不僅僅是一個法定的節日,更是一個民族不可或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載體。無論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還是煙雨濛濛、芳草萋萋,清明帶給我們的,總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