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由來是什麼

清明節2.63W

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作清明節由來,歡迎查看!

清明節由來是什麼

清明節的起源及發展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爲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流傳下來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2008年開始,中國將清明節認定爲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爲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節的現實意義

我國至少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知恩圖報的思想,此後代代相傳,成爲中國人的基本倫理道德規範。這種思想的外在表現之一,就是祭祀的盛行。節日期間,對天地自然和對國家有功之人進行祭祀,在我國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如果說冬至祭天、夏至祭地,主要是感恩天地自然的話,那麼清明節的掃墓祭祀,就主要是對有功之人的感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對一個生命個體而言,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父母。對於父母的恩情,子女需要用“孝”報答。在傳統思想裏,孝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清明掃墓(上墳)是“祭之以禮”,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用祠堂祭拜、墳前祭拜等多種方式來表達對去世父母的感恩之情。當然,清明時節不僅要祭祀自己去世的父母,還要祭祀列祖列宗,這是對於血緣祖先的共同感恩。

一個人若想在社會上幸福地生活,除了具備生命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之外,還要擁有生產的技能、生活的知識,發現、領悟美的能力以及相對安定的社會秩序等,而這些的獲得,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我們的前人,所以我們都要感恩,更需要我們身體力行發揚這種精神,肩負起歷史責任和使命,爲我們的祖國,爲各個民族爲人類地球安寧祥和添光彩帶去希望!

“生身不忘宗,千里趕上墳。”清明節以其特有的祭掃活動,將生者週期性地置於和先人共處的情境之中。在千里趕上墳的路途中以及在先人的墳墓前,一個人總會重新回想起所受到的恩惠,並由此激發、強化報答之心。所以,清明節的掃墓活動不僅是感恩情懷的體現,還是培育感恩情懷的重要時機。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您在世上生存多少個年月,而在於您在有限的時間裏爲國家爲社會做了什麼?清明節的祭奠溝通了生死,引發了我們對生死之間問題的思考。對清明節衆多習俗活動的參與,是一種生命意識的教育過程。平常的日子裏,死亡與人們的生活相隔很遠,但在清明節就會上演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就會讓我們珍惜有限的生命,讓以後的生命活的更加有意義,讓我們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勤奮上進,智慧理事工作和生活,禮貌待人,做一名優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做一名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的華夏兒女。

標籤:由來 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