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清明節傳統習俗 集合15篇

清明節7.89K

清明節傳統習俗 1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傳統習俗 集合15篇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

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爲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爲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一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

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說和人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蘊人文精神而豐。”

清明節傳統習俗活動

祭祖掃墓

在平時生活中清明節比較傳統的節日就是屬於清明節掃墓活動,掃墓祭祖是屬於清明節期間不可以缺少的一項活動,因爲清明節本身就是以紀念過世的親人而出現的一種傳統性節日,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進行祭祖掃墓活動肯定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在平時生活中關於清明節比較傳統的節日就是屬於清明節的掃墓祭祖的活動了,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的話可以嘗試。

禁火寒食

在生活中關於清明節的相關的活動的要求的話就是屬於寒食節的相關的活動的要求了,寒食節也是屬於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活動之一,在平時生活中出現了一些祭祀活動之前都會進行改火寒食,這是屬於一種很傳統也是很嚴謹的祭祀活動之一,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的話可以嘗試。

踏青遊樂

在生活中清明節前後也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踏青遊樂,因爲清明節前後的天氣都是屬於春天期間,春暖花開的時候,所以在清明節前後的時候也可以選擇約上三五好友來踏青遊玩,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的話可以嘗試着進行一些遊玩活動來幫助緩解一天的工作壓力。

折柳

在清明節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進行折柳,因爲清明節時候進行折柳活動的話是可以很好的起到辟邪的作用的,有一種說法在清明時候折柳置於自己家的門沿上或者是製成手環頭環置於頭上或者是手上佩戴都是有着很好的辟邪的作用的,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可以選擇用折柳的方式來慶祝清明節。

清明節爲什麼要吃蛋

一、吃蛋表示什麼意思

清明吃雞蛋爲的是讓子孫們健腦益智:雞蛋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膽鹼可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清明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品嚐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特殊時節品味獨特美食,感受傳統節日的氣息,更多的是對先輩的緬懷。清明時節,青團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南方自古就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綠飄香,艾葉的獨特香氣,那是一種怎樣的味道,青澀,卻又帶點憂傷,微甜的餡,翠綠的皮又有點淡淡的青草味,由於各地飲食風俗不同。

二、必吃的食物

螺螄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淨、絞去尾部,焯水後高溫加熱、炒熟、燜透。“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

河蚌據說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後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老揚州常見的做法是河蚌燒豆腐、鹹肉燒河蚌,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爲清明前水中的螞蟥、微生物還未頻繁活動,因而這個時候的河蚌最乾淨,肉質也最肥厚,特別脆嫩可口。菠菜。菠菜爲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清明節傳統習俗 2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爲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爲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纔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爲期,戴柳爲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郊遊,市集買賣的熱鬧情景。

清明節傳統習俗 3

小朋友們、老師們:

早上好!你們知道這周要過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嗎?(清明節)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呢?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4月4日至6日之間爲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天氣會越來越好,是春天播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即成爲清明的別稱。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爲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明節傳統習俗 4

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爲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爲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1、“燒包袱”

所謂“包袱”,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在南紙店買來所謂“包袱皮”,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燒香秉燭,行禮後在門外焚化。試想,現在的人們如能根據自身情況和時間安排,認同一些在家中祭奠的舊俗,可能就會大大緩解每年掃墓路上的擁堵,節約大量的社會資源。

2、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3、戴柳

過去掃墓的一個重要環節便是戴柳。“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的柳文化,有插柳於墳的,也有折枝插在門前的,還有將柳條插在轎子或者兒童衣襟上的,因爲柳樹有着強大的生命力。試想,今天掃墓的人們如果都有插柳種樹的習慣,年年清明,不知道要染綠多少荒山。

4、吟詩

曲水流觴曾是上巳日的主要活動。觴就是杯,讓杯子從水的上游順水漂流,流過賓客面前時,可取過一飲而盡,然後吟詩作賦。歷王羲之、謝安等人曾有一次的蘭亭修禊活動,《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爲這次集會所作詩詞寫的序言。試想,每年清明,在民衆中特別是青少年中開展相關文化活動,必然能使他們更加熱愛民族文化。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5、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6、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掃墓的禁忌

1、孕婦避免掃墓

通常來說孕婦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爲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還有掃墓的周邊環境大多都是炮灰味不利孕婦的健康。嚴格來說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2、忌穿鮮豔色彩衣服

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這樣是對祖先及先人的不敬,相信大家也不會穿這樣的衣服去參加此類活動的。不過總有人會疏忽大意,在佩戴首飾不經意使用了紅色。內衣及貼身衣物都不可穿戴有關紅色的,除了本命年以外。

3、外人不要參與他人的掃墓

清明的時候作爲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畢竟不是一家人。

4、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掃墓的目都是爲了祭祀祖宗,而不是去嘻哈玩樂的,大家掃墓的時候,心懷敬意,專心謹慎,千萬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隨意的照相。

5、修整墓地

墳墓上長植物雜草的,必需要清除,需要好好的清理雜草,增添鬆土,整理周圍環境,使墓地看起來整潔。這一點最重要不過,要知道,所謂掃墓,

6、身體不佳避免掃墓

一個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因爲此類人正處於總體運勢低迷的狀態,極易招致晦氣。

7、改日祭祖

儘量避免雙休日或其他掃墓高峯時段,蓋因如今市民私家車增多,高峯祭掃,會因交通擁堵爲出行帶來麻煩,可選擇乘坐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或將掃墓時間拉長(早出晚歸)或錯開重點時段,以緩解人多車多給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

8、發不遮額忌買鞋

事實上,清明節也算是鬼節,當然在髮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頭髮不能遮住額頭,同時鞋子也不要在當天購買,因爲鞋同邪,有點常識的朋友大多不會在這天購買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9、清明節掃墓時間

掃墓時間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即上午9時後到下午時前,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在清明節前後五天,和清明節當天都可以,但寒食節這天不能掃墓,寒食節即清明節的頭一天。

清明節傳統習俗 5

同學們: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每年的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爲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遊、踏青的好時機。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成了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和掃墓是清明節中的重要儀式,歷代沿襲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爲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每所學校也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節紀念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有的把紙錢隨地撒以至污染了環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發山火,還有的充斥着封建迷信思想。

紀念已逝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不妨採用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既經濟又文明的方式。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親人生前喜愛的音樂,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讓我們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傳統習俗 6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爲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植樹

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爲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jū)。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爲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爲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爲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爲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爲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爲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清明節傳統習俗 7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掃墓時.就像那句:"微微低首憶昔人,輕輕叩動九冥門",的確,一樣的

清晨,薄霧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着光陰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靜靜安放在這裏,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絲暗香浮動.已經和太公分別好幾年了,無從數起,因爲又是一年清明.

風呼嘯着,拋起一捧黃土,心情漸漸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記憶,歷久彌香,因爲永久逝去而更爲珍貴和痛徹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卻如潮水般涌來.圓臉,花白的頭髮,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印象.在老屋裏,東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頻頻點頭,伸手或擺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歡曬太陽,那隻獨眼老狗靜靜臥在他的腳旁,這是我對太公最後的記憶.

我有時依稀回想起當我對那隻老狗充滿興趣時,我將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聲的咆哮,眼淚頓時在眼眶裏打轉,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遞給我半塊饅頭,把我推到前面,呢喃着:"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着老狗把饅頭吃掉,然後躲到太公身後.

記憶僅此而已,哀思是無聲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該離開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時,下次,我也不會記得和太公分開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時,遠望,土墳帶着思念。

清明節傳統習俗 8

蹴鞠,也是一項在唐代開始流行的春季娛樂活動。大詩人王維有《寒食城東即事》詩爲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描述了熱鬧的蹴鞠場面。蹴鞠,即踢球,當時踢的球叫“鞠”,用的是一種皮球,球內用毛塞緊。據說這是當代世界如火如荼的足球運動的濫觴。到宋代。此項運動更大行其道,《水滸傳》曾敘述過破落戶高俅因善踢球而發跡的故事。

清明節傳統習俗 9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

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爲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衆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清明節傳統習俗 10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知杏花村。”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懷念先烈的日子。主要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全家一行人回老家掃墓。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了我的大腿,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來到爺爺的墳前。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爺爺走了,不可能再回來了,我非常思念、悲傷、痛苦。

我們拿起掃帚,把墳的周圍掃了一遍,再用鋤頭把旁邊的草鋤乾淨,又各拿了一把黃土灑向墳頭。奶奶拿出祭品,開始向爺爺祭拜,我向爺爺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了拜。奶奶嘴裏嘮嘮叨叨地向爺爺訴說着什麼。我想起奶奶平時對我說:“爺爺是一個勤勞肯幹,吃苦耐勞的人”。但我已經沒有機會能看見了,只能在照片上思念他。

我們掃墓結束,就要回家了。我心裏默默地想:只要每逢楊柳青了,桃花開的時候,我一定會再回來看您的。

清明節傳統習俗 11

掃墓祭祖

中國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植樹

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踏青

又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1、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爲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2、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爲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爲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爲主料。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3、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4、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5、雞蛋

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6、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白麪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7、樸籽粿

製作樸籽粿,首先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核)搗爛,與大米舂成粉末,然後發酵再配糖,最後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樸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樸籽爲草綠色,個個咧開嘴大笑,總是給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覺。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8、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9、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麪,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糕就是穀物類,穀物類加上棗,符合春季養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來限制一下肝氣過分的往外張揚。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10、清明飯

每逢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藥有艾草、洊麻葉、雞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薺菜、枸杞葉等。將需用草藥洗淨、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濾乾的糯米(加適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飯糰,添進紅糖搓勻,製成飯塊蒸熟即成。

清明節傳統習俗 12

清明節的民間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習俗起源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爲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節的相關禁忌

1、清明祭祀爲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爲拜山。

北方通稱爲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它日子裏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爲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徹供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這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前完成掃墓山活動,因爲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5、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掃墓活動。

6、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裏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供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財帛。

7、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爲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清明節早上爲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

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爲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更好),來作爲化解。

9、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10、掃墓爲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炮、鮮花果品、財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爲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纔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燒化金帛,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後即可撤供離開。

11、掃墓時爲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爲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譁、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隻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爲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12、爲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着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它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

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爲宜,因爲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爲宜。

14、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

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當然,結婚的擇日講究還很多。

15、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清明節傳統習俗 13

清明節簡介

春分後15日爲清明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清明節禮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01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雖然清明的節日禁火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爲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就是到了當今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墓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等,又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祖先的追念。

全國各地清明節的習俗不同之處:

1 、北京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寒食節”又稱“換火節”,說的是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所以家裏停火一兩日,只能吃涼食了。因此舊時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準備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絕。寒食十三絕是什麼?有一種說法,“寒食十三絕”具體包括:蹄燒餅、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糖卷餜、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麪餑餑、芝麻醬燒餅。另版“寒食十三絕”:奶油炸糕、螺絲轉、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麪茶、糖耳朵、豌豆黃、焦圈、硬麪餑餑、芝麻醬燒餅。

2、浙江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浙江桐鄉民間流傳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語。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其鄉間流傳着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糉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

3、廣東清明節習俗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着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捲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纔算完成。

4、重慶清明節習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過去人們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鍋魁加滷菜、涼菜。這種鍋魁裏面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掃墓一般都在郊外,相當於春遊,一大家子人還會帶上涼麪、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後,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

當時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俗話說,“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是否有“掛青”,成了一個家庭是否後繼有人,是否興旺發達,是否父慈子孝的標誌。

5、江蘇清明節習俗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裏面,意爲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6、河南清明節習俗

在河南,清明時節人們最常吃饊子、棗糕、雞蛋等食物。“饊子”爲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棗糕又叫“子推餅”,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麪,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糉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是幾千年歷史了。

7、湖南清明節習俗

長沙將掃墓稱爲“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爲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乾淨,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爲“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爲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徵着帶走穢氣。

8、湖北清明節習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當地“上墳”包括墳前祭拜、送紙錢、獻花、添墳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長者或長子首先除去先人墳墓上的枯葉雜草,另外拿出幾張黃紙錢,以土石壓於墳頭,意在向外人顯示家中仍有後人。前期工作完成後,當地人會在墳前劃好上供範圍,擺上香楮、元寶紙錢、鮮花祭品等,然後按輩分爲祖先燒紙錢。

由於受到寒食節禁火影響,在湖北恩施、咸寧等地,人們會在墳墓附近的小樹上或墳地竹竿上懸掛紙錢,叫做“標墓”。祭祀過的墳墓紙幡飄飄,而沒有紙幡的墳頭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墳了。

9、廣西清明節習俗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爲“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爲“野餐”。

梧州鄉民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當天和後面的幾天去掃墓,只有一少部分的鄉民是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就掃好的。

10、福建清明節習俗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九年級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

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清明節傳統習俗 14

傳統的清明節就快要到了,關於北京的清明節習俗你是否瞭解?不知道不要緊,下面本文就來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北京的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清明節的習俗也是因地制宜,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大不相同,老北京的的人們在清明節時都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來看看老北京清明節習俗吧!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爲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老北京清明節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裏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竈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爲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爲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臺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

清明節傳統習俗 15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1.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2.踏青

問起清明節習俗有哪些?相信踏青這個習俗一定是大家很愛的一個項目。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爲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3.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爲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4.清明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純屬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5.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爲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爲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爲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常。

6.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爲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爲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7.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爲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爲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爲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

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8.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9.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爲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爲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近年來,在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10.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11.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爲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12.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大家一定想不到,清明節習俗中還包含拔河這麼一個讓人不可思議的項目。實際上,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