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篇【精華】

清明節9.31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篇【精華】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

又是一年清明節,一大早我就起牀了,今天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堯帝園給奶奶掃墓。天灰濛濛的,下起了毛毛細雨,不禁讓人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來。

堯帝園人山人海,到處是前來悼念先人的人們。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拿着鮮花、果品食物上山來給奶奶祭掃,以寄託我們對奶奶的哀思。爸爸、媽媽先把果品食物等供品擺放好,燃放了一串鞭炮,點燃了兩個香燭,再點上三炷香插在奶奶墓前,還在墓碑上貼了三張紅紙以告訴奶奶我們來看過她了。我把手中的鮮花輕輕放在墓碑前,然後我們全家恭恭敬敬地朝着奶奶的墓碑三鞠躬,接着我和爸爸媽媽給奶奶燒了好多紙錢,我一邊燒一邊對親愛的奶奶說:“奶奶,我出生後您只見過我一面,雖然當時您已臥牀不能動,可見到我時喜歡得不得了,抱着我一直捨不得放手。您是在我滿月的那天因病重去世的,您臨走時還老念着我這個小孫子呢,可惜呀我都沒來得及得到您的'疼愛!親愛的奶奶,又是一年清明,我們全家又來看您了。奶奶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上國小了,長高也長胖了,我戴上了紅領巾,當上了班長,還得了三好學生,我向您保證一定要好好學習,做個好孩子,希望您在天上保佑我健康成長,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最後等香燒完了,我們又放了一串鞭炮,收拾好供品就回家了。

這就是我在家鄉過的清明節,我們用掃墓、點鞭炮、燒紙錢等這些活動來表達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悼念。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2

清明節的那天。早晨,我們一起牀,看天正下雨在我眼前晃動,時間大概在六點十三分左右,爸爸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掃墓,我爽快的答應了。在路上我突然發現爸爸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呦!是少了鞭炮,我大聲說:“爸爸你好像少帶了鞭炮啦!”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親切的對我說:“是啊!爸爸今天確實沒有帶鞭炮,”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來說:“爲什麼不帶呢?”我帶着疑問看着爸爸,爸爸摸着我的頭,溫和的對我說:“那是因爲今年的火災太多了,所以不準放鞭炮,難道你不知道嗎?”聽了爸爸的話,我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張告示牌:上面確實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那幾個大字。

沒想到爸爸聽遵紀守法的呢!

在掃墓的時候我看到許多來掃墓的人,他們好像沒有把高是放在眼裏,在墓前噼裏啪啦炮竹放個不停,他們跟我爸爸比起來,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此時的情景,我心裏想到社會上有許多不遵紀守法的'人,雖然這只是件小事,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要是人人都能遵守法律的話,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伴隨着一聲聲詩句入我耳蝸,我就知道,清明節又來了,這一個令人相思的節日又來了。

每次過清明節,我們全家都會出動——回到家鄉去過清明。

一下客車,我們第一件事總是到街上去買紙錢。買的時候我總是會想:又用錢買一大堆紙,最後還不是“沒用”燒了。哼!還不如給我買點吃的飽飽嘴福。唉!大人的世界真難懂。

之後那就是要“掛清”了,我看着那一個“牌子”那麼大,出於好奇,我情不自禁的'用手去碰了碰,可這一碰換來的可就是一頓爆“炒”了。

接下里,就是我與表哥開心的前奏了——燒紙錢。有的時候我們倆還會折一個紙飛機扔進火堆。父母這時看見了會瞪我一眼,我就會學着他們背上的表情如無其事的說:“希望爺爺在陰間有飛機坐。”

最後就是放鞭炮了,一放完,大人們一走,我就帶領着大姐與小弟去撿“餘灰”,就是沒有被點燃的炮竹,撿完後,我們都會偷偷的跑到竹林裏去玩,怕被大人們發現,又是一頓胖揍。

現在的我長大了,不會像紙錢那麼調皮不懂事了。我知道了買紙錢的含義,“掛清”的意思,燒紙錢時的肅穆,撿鞭炮玩的忌諱。也會懷念逝去的親人咊那些爲國捐軀的烈士們。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和紙錢去墓地悼念死去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天氣特別冷,時而大雪紛飛,時而狂風大作。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爲我們一家二十幾人要到太爺爺的墳墓前祭奠。坐車來到了山腳下,大家都沉默不語,過了十幾分鍾,走到了半山腰,那裏雜草叢生。走着走着,就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墳墓周圍到處是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一點生機。

爸爸和叔叔、姑奶等人先把墳墓周圍的雜草除去,接着爺爺在墳墓上用小泥塊壓了一張黃紙,然後在墳墓前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和爸爸跪在太爺爺墳墓前,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墓前唸唸有詞,訴說着這一年來家裏的大事小情,還讓太爺爺保佑我們一家大小平安。我心裏想,太爺爺一定會聽到我們的話,我要好好學習,他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最後,我們把紙錢燒了,爸爸用土滅了火星。因爲太爺爺的墓前有幾塊大石頭,我們坐在大石頭上休息吃東西,這時爺爺把酒灑在墳墓前,我好奇地問“爲什麼要灑酒呀?”爺爺說“我來敬酒,太爺爺會和我們永遠在一起的。“人死了,明明就什麼都沒有了,怎麼會喝酒呢,怎麼還能和我們在一起呢?哦,太爺爺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吧!下山的.路上,大家說說笑笑,看起來很輕鬆的樣子。

這次掃墓,我知道了清明節掃墓是對親人的懷念,也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好時機。這個清明節過得很有意義,明年我還會去看太爺爺的。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5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等,清明節也包括在其中。我覺得清明節最有紀念意義。

清明是祭祖的好日子,在那天,人們準備一些紙錢、酒、鞭炮等來祭祖。所需的東西帶去墳地,經過添墳等過程,來完成祭祖。我家鄉的清明節是不許女孩子去墳地的,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整個過 程,所以只瞭解個大概。

祭祖就是祭奠已逝去的親人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好像是給逝去的人一種安慰,也是和逝去的人交流的一種方式,也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請求他們爲活着的家人祈福。據我瞭解,如果燒紙 時在心裏念一下保佑家人平安之類的話(這種做法好像是有點迷信的因素),你的願望也許是會實現的。當然這只是人們寄託的美好願望,真的又能靈驗到什麼程度呢?。

有的`人會聽信某種謠言,而衝動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被傷害,那是具有欺騙的、不可理喻的;但是清明節的習俗是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沒有欺騙的性質。

所以不要把清明節的習俗認爲是迷信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前就流傳到現在的傳統,請不要忘記它,忘記這有深刻意義的節日。

讓我們一起來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的那天。早晨,我們一起牀,看天正下雨在我眼前晃動,時間大概在六點十三分左右,爸爸問我要不要咊他一起去掃墓,我爽快的答應了。在路上我突然發現爸爸手裏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呦!是少了鞭炮,我大聲說:“爸爸你好像少帶了鞭炮啦!”

爸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親切的對我說:“是啊!爸爸今天確實沒有帶鞭炮,”爸爸的話音剛落,我立刻接上來說:“爲什麼不帶呢?”我帶着疑問看着爸爸,爸爸摸着我的頭,溫咊的'對我說:“那是因爲今年的火災太多了,所以不準放鞭炮,難道你不知道嗎?”聽了爸爸的話,我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張告示牌:上面確實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那幾個大字。

沒想到爸爸聽遵紀守法的呢!

在掃墓的時候我看到許多來掃墓的人,他們好像沒有把高是放在眼裏,在墓前噼裏啪啦炮竹放個不停,他們跟我爸爸比起來,真是不如我爸爸呀!

看到此時的情景,我心裏想到社會上有許多不遵紀守法的人,雖然這只是件小事,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要是人人都能遵守法律的話,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

清明節,我陪着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着,聞着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着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打開,車前就圍滿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着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裏坐滿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着幫我回答,並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紙筆,我提筆寫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國小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裏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來祭奠逝去的親人。今年的清明節,我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給先人們上香。

那天回到家已經快中午了,看到我們回來,外公高興得合不攏嘴:“我的`飯都煮好啦,就等你們回家吃飯了。”媽媽着急地問:“什麼時候去上香啊?”外公笑了笑說:“不急,不急,吃完飯就去。我早就把上香的東西準備好了。”

午飯後,我們帶上香、蠟、紙錢、鞭炮來到了曾外公、曾外婆的墳前。媽媽先點上了香和蠟,爸爸和我開始燒紙錢。媽媽一邊燒紙錢一邊唸叨:“外公外婆,你們在天堂要吃好、穿好,快快樂樂地過生活,也要保佑我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我擡起頭來看見媽媽的臉上寫滿了悲傷。

後來我們又去給曾祖父、曾祖母上香,一直到下午纔回到外公家。路上媽媽問我:“女兒,你知道爲什麼清明節我們要給先人上香嗎?”我搖了搖頭。媽媽告訴我:“是爲了悼念他們,沒有他們,怎麼會有今天的我們呢?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祖先們。”我點點頭,又問媽媽:“我們都用這種方式來悼念他們嗎?”媽媽笑了笑說:“以前是,可是現在爲了環保,很多人採取了網上祭奠的方式,人們在網上獻花寄託哀思。這樣既環保又低碳,有很多人喜歡。”我連忙對媽媽說:“明年,我們也用這種方式吧!”媽媽說:“好啊。”我笑了,媽媽也笑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9

今天,語文老師讓我們下午的時候每人拿一個雞蛋,說是要給雞蛋“美美容”。爲什麼要拿雞蛋給雞蛋美美容呢?這也是語文課上要講的內容?我百思不得其解了。

剛回到家,腳還沒站穩,我一眼就瞥見了桌上的日曆。我瞟了一下,哦~~原來明天就是清明節呀!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第二節課上完,老師讓我們把雞蛋拿出來,給它“美美容”。我想了一想,決定做一個恐怖的“大怪物”蛋,可是做一個什麼樣子的“大怪物”蛋呢?我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心想:“有了。”我決定做一個“大嘴怪”。說做就做,先畫出一個恐怖的“血盆大口”,再畫上一雙閃着綠光的大眼睛和一對尖尖的長耳朵,然後畫上了一對黑紅相間的翅膀和尖銳的爪子。我欣賞了一下我的傑作覺得還差點什麼。我決定再給它畫上黑黑的馬甲、帥氣的披風和藍色的腰帶。“哈哈,終於完成了”,我興奮的大喊起來。

其他同學的作品也相繼完成了,我們交換欣賞了彼此的作品。就在這時,老師說:“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我們這裏清明節有碰雞蛋、畫雞蛋等習俗,同學們的作品做的'真好!”

“這個清明節過得太有意義了!”同學們興奮的大喊道。

雖然清明節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但我們卻用另一種方式把這個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有味兒。你感覺我們這種方式怎麼樣呢?下一年的清明節你也可以這樣過奧!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0

家鄉的清明節家鄉的清明節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回老家,去山上掃墓。我和一家人坐着車上山,到了停車場,只見那兒人山人海,有的步行上山,走的滿頭大汗,有的是開着電動車來的',還有的已經掃完墓了,準備回家。我們開始爬山了,到處都是鋒利的石頭,非常難爬。

這裏的山是自然形成的,不像人工做的石頭。其中,還有一種草,上面長着刺,不小心就會刺到手。而且有像沙形成的幾座山,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大家可在小心哦!好不容易到達墓地,我們開始掃墓了,爸爸說:“因爲我們一整年沒有來墓地清理,所以今天要把墓地清掃乾淨”。

忽然,我看見對面的一座山燒起火紅的大火,燒掉好多樹木。所以不要燒香後還沒熄滅就馬上下山。幸好有很多人在救火,火很快就被撲滅了。大人們拿着鋤頭在鋤草,我的哥哥用掃把掃墓上的雜草,因爲掃把不夠,大姐姐拿着一些乾的樹枝在打掃,並把雜草往下面扔,我也在跟着哥哥、姐姐們一起幹活。

經過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墓地整理的又整齊又幹淨。整理好墓地,奶奶、媽媽和嬸嬸在擺供品,爸爸講:“這些供品是像徵性地給祖宗吃的”。然後,大家又一起燒香,燒紙錢,最後還放了鞭炮。爸爸告訴我:“雖然這有點迷信,但傳統的儀式是這樣的,我們要記得的祖先”。

我們從早上出發,總共去了三處墓地,可把我累壞了,但也過地很充實,很開心!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1

春天來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這時,年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天,媽媽就帶着食品和鮮花還有些紙錢,領着我和我的親戚們起去掃墓。

我們家去世的人埋在南普陀,那兒離我家不遠,坐21路公交車就到了。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我感覺很新鮮,很好玩,因爲我可以滿山遍野地到處玩。

今年的清明節這天,我們在南普陀祭拜完後,又到植物園上面,因爲我有位太公的墳在植物園山上。我們又坐車來到植物園,順着山間小路,慢慢地爬到山上,終於到了太公的墳前,大人們開始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整理墳前樹葉,有的忙着擺貢品,我們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墳前。媽媽遞給我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聞到這種香味,馬上顯示出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手裏都拿着香,起爲‘‘九泉之下’的太公深深的鞠躬,以表示我們對他的緬懷之情。

我們拜完之後,就爲太公燒紙錢,讓他在另個世界也有錢花。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默默地說、‘安息吧!願您在另個世界過得好。明年的清明節,我定還會來爲您上墳。’陣風吹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2

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唐朝大詩人杜牧以“清明”爲題寫的一首絕句詩。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使人讀得朗朗上口。這是杜牧描寫的清明節的景象。

從“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清明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而在這種天氣裏,田野裏會長出一種叫“綿菜”的植物,這種“綿菜”就是我們清明節吃的清明果之中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說起清明果,我們非常不陌生,在清明節就會吃到,可你知道清明果的製作方法嗎?有多少人只知道吃清明果,連清明果怎麼做都不知道。在清明果的皮裏,主要由綿菜和糯米制成,先把綿菜洗乾淨,放在開水裏煮軟,然後把綿菜撈出,放進石臼裏與糯米粉一起搗,直到把它搗成糯米糰,它看上去綠綠的,非常好看。清明果的餡兒也有很多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糖餡兒的,它是黃豆粉與紅糖摻和成的。清明果還有蘿蔔絲和肉餡兒的。每一種餡兒都有不同的味道,紅糖餡兒的'雖然好吃,可吃多了會上火。蘿蔔絲和肉餡兒的清明果其實還有很多配料,如:香菇,木耳,蝦米等等。但蘿蔔絲和肉是最主要的。清明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祭奠祖先。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清明節這天我們要做清明果,掃墓,祭奠祖先,但在別的地方,清明節還要做些什麼呢?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3

每年清明的時候,人們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慕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

清明節那天,我早早地起牀了,我洗好臉,刷好牙……坐上車。

車子飛奔了幾個小時,終於來到了媽媽的家鄉“金秀瑤族自治縣”。

車子又盤旋而行,來到了一座山下,山旁的風景多麼美麗,有綠色的山崗,幽靜的森林、擺動的草兒……簡直就是一幅畫,可以讓人毫無雜念。

開始爬山了。我踏上了山路,山路是多麼陡峭,可是,我依然努力向上爬,我想:只要我爬,就一定會登上山頂的。過了不久,我果然登上了山頂,山頂上有許多人在太祖母的墓碑前,他們是媽媽的親戚,他們說讓我許個願,我答應了。我拿起香,就喃喃地說:“請你保佑我們全家人平平安安。”許完願了,我發現了一些冥幣和一個火堆,我靈機一動,將一張100元的幣扔進了火堆,霎時,冥幣變成了小碎渣。我想:現在,在陰間有太祖母也有錢用了!

這是一個難忘的.清明節,現在,我雖然離開了家鄉,但我對家鄉的思念,對家鄉親人的思念還綿綿不斷。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4

今天是清明節,是中國傳統掃墓節日,我的爸爸開車帶姥姥、媽媽、我、哥哥一起回仙遊老家。我的老家在仙遊縣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們經過了1個小時的環山公路終於到達目的地——我夢中熟悉的家鄉。

一下車,我們就聞到一股清新的鄉村氣息,四周青山環繞,整個鄉村顯得那樣祥和。我們步行幾分鐘就看見一座泥巴蓋得老房子,這是姥爺、姥姥、我的爸爸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只有曾姥姥、曾姥爺住在那裏。

一進門就看見曾姥爺和曾姥姥,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見我們到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問候完曾姥爺和曾姥姥,我們要去掃姥爺的墓了,我們爬上了屋後的山坡。

春光明媚,陽光燦爛,小路兩旁都開始熱鬧了。有嫩綠的小草展露着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春筍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腦袋,山間的小路上真有趣,一會兒小雞、小鴨和我們嬉戲,一會兒小羊、小狗與我們賽跑。遠處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爲家鄉的春天添加了亮麗的色彩。不一會功夫,我們來到了姥爺墓前,我的爸爸帶着媽媽和我認認真真地向姥爺的墓碑行三鞠躬。

我多麼希望姥爺還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享受這美好的生活。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

每到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就要去我的老家——雁山那邊去祭祖。

我的老家有二十多個姓“鄧”的`人,一到祭祖的前一天,他們就買了好多的“天地靈通錢”。只有我們一家毫無準備,一到那裏就開始要很多的“錢”去燒去祭祖,以後我們應該自己帶“錢”去祭祖。

我們祭祖都要將整座山走一大圈,再沿着田地的軟泥走大約兩公里,然後祭五六個祖宗,當然,這些祖宗得的“錢”總是最多的,因爲“百元大鈔”在前面用完了,只好用“百萬元大鈔”的鈔票了,所以,後面祭的祖宗要比前面的幸福。

我非常喜歡過清明節,因爲我第一次去祭祖時,叔叔告訴我說:“這座山的這個岩石下面有一個金礦!”所以我一直想買一把電鋸將石頭鋸開,拿一大袋金子回家,那時,我到商店裏買東西,不夠錢就去那兒走一趟,弄一點錢回來,買什麼我都不用擔心了,真爽。

每當我到雁山那兒準備祭祖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由得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