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節2.2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節的作文1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溼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擡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源於《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爲什麼“斷魂”?因爲“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爲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纔會成爲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纔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的作文2

雨悒鬱而又固執的傾瀉着,那淙淙的細雨編制着鄉間的美景,山與水,雨於景似乎完全融爲了一體。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景真美啊!”我停在窗邊,欣賞着清明雨景。

“我去掃墓了,你們去嗎?”爺爺叫道。

原本熱鬧的廳堂靜下來了,一陣寂靜後,“阿姨發話了:爸!要不今年咱別去了,您一向身體不好,走那泥路,萬一摔着了,可不是開玩笑的。”

“那是咋行,算了,我自個去。”

“祁。”媽媽叫喚着:“你陪爺爺去。”

“不,爲什麼?你們爲什麼不去?”我堅決反抗。“叫你去你就去。”媽媽臉上有着一絲怒氣。

沒辦法,我只好滿臉不樂意地說:“好,好好……我去總行了吧!”

一路上,我走前,爺爺在後。一路沉默,我本與爺爺可聊的東西就少,媽媽叫我去掃墓更讓我有一百個不情願。爺孫倆,就如走在一條道上的'陌生人。

穿過雜草叢時,我更是喋喋不休的道着,爺爺卻也只沉默不語。

借來掃把,我和爺爺便各掃各的。可這時,一路沉默的爺爺說:“祁啊!你是不是不想跟爺爺來啊?”

“沒……沒有啊!”我心虛地答道。

“爺爺知道,你叔,你姨,你爸媽都不想來掃墓,爺爺知道爺爺老了,身體不如從前了,但這是咱的老祖宗啊!”

“爺爺……”

“別人都說你爺爺我傻,這事都得自個來,可你們個年輕人會吃會喝會玩,卻不會來這掃墓啊!”

我呆呆凝視着爺爺。

“你們現在過得那別國的節日倒挺積極,可咱這中國,這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節日,中國的傳統文化,你們卻……唉!爺爺老了,這不是想給你們添麻煩,爺爺希望你記住咱做人就不能忘本。咱自個的文化咱就得記着。”

“我……”我似乎有太多的話要說,這秒卻不知從何說起。平時爺爺的舉動被看爲落伍,爺爺來掃墓看爲固執。今日我又真實地感受到一個老人對民族的傳統的熱愛。我感到自己的愚昧與無知。

“爺爺,下次我還陪您來。”

回去的路上,爺孫倆,聊了很多,這大概也是爺孫之間最愉快的一次談話吧!

我的夢卻是希望所有人都記住這傳統,這些傳統的節日。我的夢從此不偉大,卻真實。真實的隨一位老人的心一起跳。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下着雨的清明節,我的耐心就幾乎沒了,平生最不愛下雨天了,而且下雨天還要爬山掃墓。不是我對祖先不敬,而是繁瑣單調的方式已經走了十幾座山,跪拜了十幾座墓,我累了……

在第十三座山上,雨漸漸停了些,只剩下些牛毛雨飄飛。我在他們大人除草的時候走遠,透透氣,等會兒又有煙花炮竹燃燒,於我而言,那玩意兒既污染環境,聞着也令我有些許頭暈。所以,走走。我邊走邊有力呼吸,下雨也不是沒有好處,起碼洗滌了許多灰塵,會發現空氣清新了點,會看到水珠像透明的珠子掛在葉子上,會發覺小草又長高了一截。雖然好處之多,但我還是不喜歡的。就像這繁瑣的掃墓,我找不到喜歡它的理由。

我走了有一段距離,突然聽到耳邊縈繞着稚嫩的童聲,循聲走過去,的.確是有孩子,七八歲的一個小女孩,旁邊還有一個大人。小女孩手裏還拿着一束鮮花,她眼圈有些許紅,或許哭過。“媽媽,以後可能我不能常來看你了,爸爸在別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那裏也還有更好的學校。我會用功讀書,也會好好聽爸爸的話。但我答應你,會常常回來,我和爸爸都會。媽媽,我會一直想念你……”孩子的眼淚已經像斷了線的珠子掉下下來了……我鼻子也酸酸的了。

“藍兒,乖……我們要回去了,媽媽也不想你在下雨天陪她這麼久,感冒了她會自責的。你都說了,爸爸和你會常回來。我們回去,好不好,已經接近傍晚了,我們也來好久了。回去好嗎?”“嗯。媽媽,再見——”

小女孩把花放下,拉着大人的手慢慢下山,走了幾步便回頭。待他們消失在叢林的盡頭,我走近那座墓,墓前只是一束鮮花,再無其他。墓很乾淨,墓碑四周卻沒有一根雜草,卻不是今天除的草。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深深地鞠了一躬才離開。

回到親人旁邊,草快除完了,他們臉上也有了汗珠。有些長輩已經在排開炮竹,幾個炮竹連在一起,說那樣會響亮久一點。而後面的事情我都有點心不在焉了,我想着那個小女孩、那乾淨的墓和哪一束鮮花。

直到回去,細雨一直不停止,炮竹聲也一直未停止,我腦海裏小女孩的身影也不消逝。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爲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爲同一個節日,成爲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日期相連,後人便將寒食節併入清明節,而有關寒食節的“清廉傳說”也成爲清明節的重要內涵。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和寒食節息息相關。

寒食節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節日,它又名“禁菸節”“冷節”,日期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兩天。在這天,人們要禁菸火、吃冷食,以表達對故人的緬懷與哀思。

寒食節禁火食冷的習俗,源自於一個“割肉啖君”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一次流亡中餓暈了,始終跟隨他的忠臣介子推將自己腿上的肉割下烤熟後給他吃,令重耳很受感動。後來,重耳當上君主封賞羣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向他提起,他纔派人去請介子推。但介子推看到重耳身旁盡是小人,便揹着老母躲進深山。爲讓介子推下山,重耳下令燒山,然而直到最後介子推也沒下來。等火滅了,人們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倆抱着被燒死在一棵柳樹旁,柳樹樹洞裏還有一封寫給重耳的信,希望重耳親政清廉,體恤百姓。重耳十分悲痛,下令以後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國禁菸火、吃寒食,以示紀念。

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這天去掃墓。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四月五日的清明節又將來臨,德清莫干山也要開始神聖的清明節了。

在莫干山大多數人家都相信佛教,家中會有一尊小佛像。在清明節,大家拿出香插在佛像面前,還拿出各種水果與點心,供奉給佛像,祈求在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健健康康。

在清明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祭拜祖先,德清人會在祭拜祖先前買鮮花和“白元子”,鮮花大多數由菊花組成,“白元子”是由白色的紙剪成三角形的錢幣狀的飄帶。買好鮮花和“白元子”,我們就爬山來到祖先墓前。到了墓前第一件事就是去除雜物,我們會把去年的鮮花和“白元子”移除,掃掉墓上的落葉。第二件事是放鮮花、插“白元子”,把鮮花放在祖先的墓前,砍一些較細的毛竹,一頭稍稍劈開,把“白元子”的一段夾在竹片中,把竹子的另一段插在墓邊。這是爲了證明我們有來祭拜祖先,埋在地下的老人有祖孫後代,還有人想着他們。第三件事是拜祖先,大家依次到墓前,雙手合攏拜三次,祭拜祖先就結束了。祭拜完祖先我們並不馬上下山,而是乘着這難得的機會,好好玩一番。清明時漫山遍野都開滿了映山紅,我會採幾支映山紅放到墓前,攀爬的時候可能會勾破衣服和褲子,我們也不以爲然。

下山後,家家戶戶都忙着趕做清明果。清明果的原料是艾草和麪粉,經過反覆的捶打,就製成了清明果的皮。清明果的餡分成甜和鹹的兩種,甜餡由紅豆白糖製成,鹹餡由肉末、豆腐千張、乾菜等製成。我經過了多次的練習,終於能包出幾個像樣的清明果,心中別提多開心。做完清明果,老人們又開始折元寶,元寶由金黃色的正方形的'紙折成,放在盆裏點燃了,寓意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過的衣食無憂、平安健康。

清明節的最後一個活動就是擺桌宴請祖先“吃飯”。在這個活動前,大人們早早的準備好酒好肉,只等時刻一到,就把米酒和各種菜端上桌,點上蠟燭,讓祖先“上坐”。在祖先“吃飯”時,每隔十分鐘我們就磕一次頭,重複三次。只有時間到了,才輪到我們吃飯。小時候,我不懂爲什麼要請祖先“吃飯”,而且“吃飯”時又沒有人影,還要對着空空如也的飯桌磕頭。而現在我知道了,這是清明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爲了表達祖先的神聖。

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也是神聖的日子。

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陸續,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天空着濛濛細雨的雨,落下來的雨滴鑄就着憂愁的節奏。遠遠望去,一切都彷彿籠罩着在細雨中,一片若隱若現。

這一天,我與爸爸母親一起去拜祖。大家掙着摺疊傘走在墓地裏,一種莫名的傷感在空氣中瀰漫着。來到墓前,心裏溢於言表出一股莊嚴肅穆。它是一塊清幽的公墓,四面竹樹環合,發黃的竹子葉落了一地,但竹子仍然高高的堅挺着,枝上的綠葉子隨風搖曳,唱着“嘩啦嘩啦”的音樂,好像和我們一起爲死去的人悼念。一塊塊墓牌齊整的排序着,碑面被磨打的光潔整平,上邊用金黃的楷體刻着字。大家放了花圈,點了焟燭,燒了冥幣。爲了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少燃了些煙花炮竹,這也算作她們祈願吧。

祭過去了墳墓,爸爸母親又帶我一起去了另一個地區。大家踏過艱險的山路,在降水的清洗下山路越來越有一些泥濘不堪,越過河,大家來看到一座墓前。說成墓,實際上僅僅幾元磚和幾元木工板簡單結構成的。與以前見到的由天然大理石壘砌的墓對比,這座墓看起來較爲寒磣。我偏過度看向爸爸,藉以瞭解他他是誰的.墓。爸爸略微嘆了一口氣,道:“這是你爺爺的。以前葬的情況下家中經濟發展艱難,之後經濟發展富裕了,想想想或是沒有換一個地區,終究人離開了,安葬。”聽着爸爸得話,我心中涌起略微寂寥。

爸爸告知過我,爺爺去世的早,在他十二歲時就離開。我並沒有見過爺爺,乃至不清楚他的名字,我對爺爺僅有的瞭解僅僅爸爸對我說的一些事。爸爸說,爺爺待他十分嚴格,不能允許有一絲一毫的宦情,每一次考試即使只比規定的低一分都還要捱揍……

“如今想一想,他也全是爲了更好地我真。就是我兒時太不聽話,常常與你爺爺爭吵。如今,唉……”爸爸的語調中帶上難掩的迷失和後悔莫及。所以說,有句話叫:養娃才知道父母恩情。有一種終身的懊悔稱爲“子欲養而親不待”。

紀悼逝去的親大家總是會激起一些追憶,這些追憶或好或壞,全是最寶貴的;懷戀離去的親大家總是會獲得一些提示:請別忘記對你的親大家好一點,再好一點,莫要等“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節的作文7

又是一年清明時,這不僅是一個草長鶯飛,春光徜徉的時節,也是一個懷念先祖,悼念先人的節日。讓細密的春雨帶着我們的哀思,飄向遠方。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它還包含着一定的風俗和某種紀念意義:作爲我國的傳統節日,自古代歷來就有祭祖、掃墓的習俗。雖然隨着生活的不斷進步,中國傳統節日的氣氛已漸漸淡遠,但近幾年來,人們又開始注重起節日文化的發揚與傳承。那個清明節,天陰沉沉的,下着毛毛細雨。我和母親一起,來到了逝去親人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空地的灰塵打掃乾淨,母親什麼也沒有說,只是默默的在那塊漢白玉砌成的墓碑前面,輕輕地放上了一束小雛菊。輕柔的雨點打溼了它嫩黃的花瓣,也打溼了我們的飛舞的頭髮,和胸前那一朵小白花。母親把帶來的水酒食果品貢祭在墓前,將那些紙錢焚化,讓它隨風像白蝴蝶般灰飛煙滅。我站在墓前,和母親一起低着頭,爲去世的親人而默哀。飛舞的紙灰寄託着我們深深的懷念,飛向遙遠的天國,願所有的逝者都得以安息……我不知怎樣,臉龐不覺竟拆了兩行淚。或許是出於對逝者,對先祖的緬懷,抑或是這悲情淒冷的場面令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

這樣的場景也使我想到了烈士陵園人們爲先烈而默默哀悼的景象。遙想當年,戰士們爲了祖國的安定,人民的幸福而拋頭?灑熱血,不顧惜自己的`生命,懷着視死如歸的心情在戰場上英勇奮鬥,衝鋒陷陣。沒有他們的犧牲,也就換不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緬懷革命先輩,繼承他們的精神,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無論如何什麼時候都不可忘記的事。在這個時節,更是讓我們的愛國情懷和對烈士們的懷念之情越來越濃烈。

這似乎是個理應悲傷的日子,可母親卻提出帶我們一起去郊野遊玩,放風箏。我想了想,清明時節本就是踏青尋春的好季節。我們踏上了尋春、賞春、踏春的旅途。我聞到了泥土的芬芳氣息和空氣的溼潤味道,在歡笑和綠色的世界裏擁抱了美好的春天,同時也更加深刻體會到清明節更深刻的內涵。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帶給我們祭祖掃墓時的悲痛與懷念,郊外踏青時的愉悅與放鬆。這個節日不會隨着時間的波流而漸漸遠逝,它所承載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將會代代傳承下去。

清明節的作文8

現在,我已是一名國中生,開始上歷史課了。我們從人類的起源一直往後學,現在已經學到了宋代。在這幾千年裏,出現了許多歷史人物,他們有好有壞,貢獻有大有小,但他們都給了我深刻的感受。就拿隋朝到宋朝之間的來說吧。

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明,他智勇兼備,文武雙全,再反隋和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而且在他的統治期間,還出現了‘‘貞觀之治’’。

他任用賢才,重用了魏徵。此事給我的'感受最深。首先,唐太宗敢於重用有才能的人,並且他善於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讓我知道了要善於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魏徵前後向唐太宗進諫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諫臣。他讓我知道了: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盡全力去幫助他人,多向別人提好的意見。

說到幫助別人,鑑真不得不提。

鑑真是唐朝時的一位高僧,唐玄宗時,他受邀請,東渡日本。

有人會說:‘‘不就是去個日本嗎?有什麼可說的呀!’’

不!這可就錯了,他東渡日本,六次才成功,在第五次時,他的眼睛還瞎了,可還堅持要去。第六次好不容易成功了。在日本十年,鑑真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文化。他那幫助別人的心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也要向他學習。

其他名人我就不必一一說了。看看,歷史上的名人給我們的啓示有多大呀!所以說不能忘古人。

彷彿記得,那是一個雲朵飄飄、陽光明媚的星期五,因爲沒有下雨,所以起初,我的心中是有遺憾的,年年清明都逢雨啊,我們也習慣了在清明節伴隨着雨去掃墓,今年破例遇上個睛天,心裏不免有些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是有些殘缺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來到死去家人的墳墓前掃墓。而我是陪着媽媽來到我最愛的姐姐墳前。那是一段悲傷的回憶。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爲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學校組織我們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去烈士陵園掃墓,可沒想到,天空中竟下起了大雪,學校只好臨時決定去近一些的烈士紀念碑。

夾雜着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麼杏花小雨,朦朦朧朧地到來。我隨着人羣,慢慢上山。山道兩邊,有那麼多的墳墓,心裏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人像我們一樣,活過、累過、愛過、恨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碑石躲在雜草中敘述着。

清明節的作文9

她坐在明亮的廳堂裏,耀眼的燈光映照着她雪白的鬢髮,那鏡片後的雙眸卻未被歲月的風塵與大漠的風沙掩蓋,彷彿若有光。她注視着那些青澀的面龐,期待的目光,淺淺一笑:我至今猶記那個清明節

久遠了啊,一九六九年的清明節,那時的她,還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澀少女,北大畢業後,剛被分配到敦煌研究院。

四月,她漫步於蒼黃的天地之間,這裏是三危山,這裏是莫高窟,千年一瞬,一眼千年。

今天是清明瞭,四月,本是春意盎然的時節,可這裏是大漠,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地方啊。朔風仍舊凜冽,夾雜着粒粒雪珠,打在臉頰上,生生的疼。她想起遙遠的千里之外的故鄉繁華的南國都市上海,此刻,定然是煙雨濛濛,青煙嫋嫋,寒食東風御柳斜。這一刻,她無比思念故鄉親人的面龐。

不覺間,走到了後山。遼闊的天地之間,靜靜的宕泉河畔,兀然出現了一座座小小的墓碑,那樣不起眼,卻又固執地挺立。她知道,這些都是一代代敦煌守護者們的長眠之地。這些寄情敦煌的守望人,從未離開。

她想起幾十年前,中華大地燃起硝煙,哀鴻遍野。人們倉皇度日,將這座藝術珍品莫高窟,遺忘在玉門關外。風沙雨雪日日侵襲,時光無情地剝離曾經絢爛的色彩,只有大漠的朔風日日哀嘆這古蹟的衰殘。幸好在那樣的至暗時刻,常書鴻先生來了,帶着執着的'信念來了,大漠從此有了黎明和陽光。他一生紮根於此,儘管妻離子散,也從未動搖過守護敦煌的信念。

她想起這裏艱苦的條件,繁重的工作,這應該是常書鴻先生那位相濡以沫的妻子離開的原因吧。可自己不能離開,莫高窟的保護與修復仍然任重而道遠。這座藝術聖殿雖然曾被人們遺忘,但有一天她一定會熠熠閃光在人們的心裏、在世界的藝術殿堂上。她願意用自己的青春,來換這座千佛之窟的萬壽無疆。

她將手中的白色野菊放在敦煌守護者們墓前,無比堅定地告慰這些爲敦煌奉獻一生的前輩們:我保證,我會一生紮根於此,守護敦煌的信念不會再動搖!白菊盛放,熱烈而又豐腴,一如落在大漠裏,純潔無瑕的新雪。

如今,她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了。她告訴臺下的孩子們,她還猶記那個清明節,她獨自來到宕泉河畔,那一瞬間的瞻仰,點亮了她一生的信仰。

臺下有人舉手問道:樊錦詩院長,您後悔嗎?

她笑了:我心歸處是敦煌。

掌聲如雷,經久不息。

清明節的作文10

看到他了,看到他了!

那位從山腳下蹣跚而上的老爺爺,正是我最盼望見到的人。他是一位紅軍老戰士,每年清明節這天,總是他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老爺爺慢慢地走着,一會兒擦擦額頭的汗,一會兒敲打幾下腰板,別看他已經80多歲了,但改變的彷彿只有他頭上漸多的白髮,不變的卻是他幾十年來一直硬朗的身體。

當第一縷陽光灑到我身上的時候,老爺爺終於登上了山頂。他站在我的面前,認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後嚴肅地挺直身體,做了一個立正的動作。

“敬禮!”老爺爺擡起右手,舉至齊眉處,莊嚴地給我行了一個軍禮。

淚水順着老爺爺眼角的皺紋流淌着,經過臉頰,滴落在腳下的大理石板上。

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

有風吹過,滿山的松柏也嗚咽着,好像它們也在追憶着過去的歲月。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山腳下傳來的歌聲打斷了老爺爺的回憶。

老爺爺慢慢放下敬禮的`手,一邊傾聽着孩子們的歌聲,一邊向我走來。

“戰友們,聽到了吧,這歌聲比咱們唱的都好聽。子孫後代沒有忘記咱們,他們來看你們了!”老爺爺面帶微笑地說着,淚花卻始終在眼裏打着轉。

“老李,你的槍總是擦得那麼亮,槍法總是那麼準,到現在我還佩服不已呢;老周,你的腿陰天時還疼嗎,敵人留給你的這份禮可真夠份量呀;小劉,你給我擋子彈的事我可從來沒有忘記過,你這個小鬼打起仗來可真不要命啊……”

老爺爺自言自語地說着,已是淚流滿面……

歌聲爬上了山頂,一隊“紅領巾”出現在我的面前。

“老爺爺好!”、“老爺爺,您來得真早啊!”、“老爺爺,給您敬禮!”……“紅領巾”們在給烈士們敬獻花圈後,紛紛向老爺爺圍攏過來。

“老爺爺,再給我們講幾個您戰鬥的故事吧?”“紅領巾”們親熱地拉着老爺爺的手說。

“哈哈,好,好。有那麼一回啊,我們深入到敵人後方……”老爺爺聲情並茂地講了起來,講到緊急處,老爺爺還會做幾個動作給“紅領巾”們看。

太陽升高了,上山的人絡繹不絕,我面前擺滿了鮮花和花籃,我置身於一片紅色的海洋裏。

老爺爺的故事越講越投入,圍在他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忽然發現,陽光下的老爺爺是那麼年青,那麼威武……

你問我是誰?

我是蒼松掩映下矗立在山頂上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清明節的作文11

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一天中我們要懷念我們的親人,並拿出供品去供奉我們那遠在天堂的親人。

說到清明節,大家一定會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在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路上,因爲生活的艱苦,有一次他暈倒了,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充飢。後來,重耳當了晉國國君,封賞跟他一起流亡在外的隨從。可唯獨介子推不接受封賞,帶着老母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老母出來的。可大火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這一天,人們只准吃寒食,這就是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習俗也有很多,除了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等等一些體育活動。因爲清明節不能用火,爲了防止寒食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親人墓地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說到祭掃,4月5日我們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去楓涇公墓祭掃去世的親人。到了親人的墓碑前,奶奶用抹布把墓碑上的東西都清理一下。接着,爸爸拿起毛筆,從紅色的小瓶子中蘸了點油漆小心翼翼地描着去年描過卻已淡的字跡。後來按輩分輪流描下去。不一會兒,這塊墓碑煥然一新。奶奶拿出三束鮮花輕輕地放在墓碑上。開始“上菜”了,奶奶從袋子裏拿出美味的菜餚放在墓碑上。爺爺也從袋裏拿出一瓶名爲“石庫門”的酒倒在奶奶剛剛放着的三個杯子中。爺爺只倒了一些。等爺爺剛倒完,我們一大家子站在一排,彎腰鞠躬。在鞠躬的時候,我心中突然感覺到悲傷,爲親人們的離去感到悲傷!爲親人們不能一直陪伴在我的身邊感到悲傷!想着想着,我的眼眶紅了,在不知不覺中順着臉頰滴落了下來。鞠躬後,還是按輩分依次給去世的親人們倒酒。最後輪到我了,因爲我還小,所以不用倒酒,但要鞠三個躬,最後我們該給去世的親人們燒紙錢了。我們把奶奶摺好的元寶放在墓碑前,爸爸走上去用打火機點燃了元寶,我們雙手合十,深切的緬懷我們遠在天堂的親人,祝福他們一切安好。

等元寶燒盡了,火熄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帶着自己那份不捨的心情向公墓門口走去……

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陰雨綿綿,春雨在微顯生機的環境中變得有幾分哀怨,像一位滄桑幾經的老者,把我的心打掃的空空的。有些像那過去的老照片,懷念與孤獨就是我清明節那泛黃的心情。

懷念逝去的奶奶,讓我學會珍惜現在的人。清明節,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意義的理解。

我爸爸是老胃病,一年裏隔三差五的總要犯病。今年過完年,爸爸的胃就一直疼。我的心也一直疼。

爸爸開車送我來學校。路上,他的表情也很嚴肅。爲了讓氣氛活躍一點,我們就聊開天氣,不由得就聊到了清明節。

爸爸嘆了口氣,好像想起了什麼,然後就說:“今天回你爺爺家上墳,你爺爺說爸爸瘦了。”爸爸低沉地說,跟天氣一樣。

“沒有吧。”我在爸爸面前“裝”的總是什麼也不在意,但看見爸爸那蠟黃的臉,我都不好意思再多看我這瘦小可憐的爸爸一眼。

“爸知道你是這世界上最親我的人。”他又語重心長地說“爸現在也滿足了,等你嫁的時候給你買輛車,爸的心願就實現了。我這胃病一是脾氣不好,而是工作太忙。其實寫些就好了。”爸爸捂着胃,覺得那樣能舒服點。

爸爸的話讓我想到他的`生活。每個月,他爲了團隊能更好,在忻州每個月有四五天不能好好吃飯,幾乎不睡覺。剩下的時間爸爸在外出差學習工作,爲了業績突破,也不惜把知識傳授給別人,自己一個人在賓館胃疼着。沒有人知道,也沒有親情的關懷、照顧。只是把自己最好的狀態給別人,自己痛苦着。

我讓爸爸去醫院,我知道做胃鏡實在是對於爸爸太困難了,太折磨了。

爸爸仍捂着肚子,快到學校時,我發現他開車也沒有以前利索了。我想哭,眼淚溢出來了,但我“裝”着,我不能哭。

車停了,我背起書包,準備下車。

“到了學校好好學,別泄氣,爸爸就你這個好姑娘,是在學不會,爸爸也知道你是個好女孩呀。”

我下了車,走進校園。看着爸爸的車一點點遠去,那紅紅的車燈就像一把火,點燃我一直忍着又無法表達的心情。我哭了。

我,十六了。爸爸老了。皺紋多了,白髮多了,也更親我,更愛我了。

我想讚美爸爸的生命奉獻,又想讓爸爸變得有活力。心中的念頭如雨後春筍一個個冒出來。亂如麻的心情讓我不知所措。

當我看到同學的笑臉時,我彷彿看到了希望。

霎時,一股努力的勁頭充入腦中。

奮鬥吧!

清明節的作文13

清明節,是感悟生命的節日。

每年清明節,舊墳松柏繞,新墳花圈搖。當我們送走一位位親人,頓感生命的短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人們也如同草芥一般,生生不息:長輩陸陸續續作古,路畔添新墳。嬰兒先先後後出生,後浪推前浪。我們常在懷念死者,追憶先輩們的善良、誠實、勤勞等美德,也爲那些因病、車禍等意外早早凋謝的生命唏噓不已。我們對死亡恐懼不已,我至今記得爲外婆掃墓時,下到幽深的墓穴,我感到陰森、害怕。想到若干年後,那也是自己的歸宿,就感覺毛骨悚然。人睡着了,還可以叫醒,還有個盡頭。然而睡到冰冷的地下,就永遠不會醒,十年,一百年,千年、萬年、億年,十億、萬億……永無盡頭。正如我聽到的一段悼詞:肌肉將化作土壤,血液將化作河流,頭髮將化爲青草,眼睛將化作星星。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終將化作枯骨。死,是世間唯一公平的,不分高低貴賤。歷代帝王妄想長生不老,但自古到今無一人實現。我們惴惴不安的看着父母老去束手無策,只能傾其所有爲老人買最好的衣服、美食,陪父母旅遊、聊天,盡力行孝,避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看着自己鏡子裏黑髮裏竟然夾雜那麼多白頭髮,不惑之年的我們會驚歎歲月無情。人生在世,七八十年,在人類幾千年歷史長河裏做多算浪花一朵,在茫茫宇宙中頂多算微塵一粒。

人的一生該怎樣過?我不斷追問自己。

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名言太高大上,作爲普通人,我總覺得自己達不到那個境界。愛崗敬業,報效祖國;孝敬父母,儘子職責;關愛子女,爲國育人。這些,是我們每個人都正在努力做的`。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們每個人該爲自己,爲家庭,爲社會,爲國家,留下什麼呢?我忽然想起了一次作協組織的活動上,副主席魏曉婷說,歷代帝王包括平民百姓都想永生,但都沒有實現。這個困擾全世界人的難題被作家輕而易舉解決了——留下傳世佳作的文學家們,如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雨果、巴爾扎克……他們雖然肉體消亡了,但這些經典之作,使世世代代的人們永遠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精神得到了永生!

這些話,猶如春雷,再次在清明節的前夜在我耳畔迴響。猶如明燈,再次在我心裏燃亮。深夜,當我在鍵盤上敲下這篇文章時,我在祭祖思親中,懂得了人該怎樣活,路該怎樣走!

清明節的作文14

清明佳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曆四月五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佳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佳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佳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佳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佳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佳節氣。清明佳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佳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爲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作文15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牀,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車。也有了比較理想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不過,車票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車剛拐上包公大道時候,馬路上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時候,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人在忙着安排中午飯菜,我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個房份清明是集體做。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每年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白酒是四十元一瓶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年輕,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最新情況,各人發展經歷,各自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時候纔有。給我感受是,現在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臉上。

標籤:清明節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