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實用的清明節週記模板合集6篇

清明節7.37K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啓發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一起來參考週記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清明節週記模板合集6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坐着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着。路兩旁高大的香樟樹撞進眼簾,目不暇接;我們一家將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車上的空氣是凝固的,是安靜的,深沉的呼吸聲在車中迴響,我們的心一刻也停不下來,隨着各種聲響,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後,奶奶手中提着蛋糕盒,裏面也不知是什麼玩意兒;媽媽拎着一大箱子,重量卻很輕,我想應該是些紙錢吧!我身上挎着包,裏面塞滿了各種物品:水,零食,藥品等。

我們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後拐,第一個就是爺爺的墳;這墳是08年安的,還是嶄新嶄新的,就像爺爺生前愛惜他的每一樣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打開,裏面是用一個個一次性飯盒盛滿的青菜、豆腐、雞蛋、菜團、紅燒肉、紅燒魚,那色澤,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着每一道菜,希望爺爺吃飽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歡樂、美好、幸福;媽媽提的箱子裏是用錫箔和黃紙疊成的“金(銀)元寶”,那是給爺爺用的,爺爺上輩子缺衣少食,生活艱苦,下輩子一定要過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着我們在墳前點上了香和蠟燭,讓它永存、永不熄滅!

隨後,我們依次磕頭。我們家對磕頭祭拜的禮節是非常講究的:女性跪下,兩膝合攏,雙手合併,彎腰,手逐漸分開,放在兩膝之前,頭磕於雙手之間,要聽見“砰”的輕聲,方可行第二次禮,總共需行三次禮,最後手着地,人慢慢立起來,手漸漸離地放在胸前,合攏,鞠躬,仍行三次禮。男者則把手着地,不必將頭磕着地,其餘一樣。

最後還要用彩紙做成的“飄墓紙”貼在墓碑的右上方,讓它隨風飄揚,顯得更加豔麗。

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墳墓,我看到了彩紙的鮮豔,蠟燭的火熄了,而點燃的香燭,卻輕煙嫋嫋,飄向上空……

下午,我和家人還去了烈士陵園,參觀了徐霞客、劉氏三兄弟、曹穎甫等江陰名人故居。

清明時節,人動,心動。

清明節週記 篇2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爲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跟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跟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

清明節週記 篇3

早上9點半,我和爸爸媽媽把旅行包背好,來到一家旅店門前等待客車的到來。這次清明,我們準備和小郭阿姨一家人跟團遊玩九江廬山。

沒有想到,還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還真就下起了盆盆大雨,天氣還真不正常,說下就下。

到了旅店,我又見到了妞妞,過了一年,她也長大了,成爲了一個五歲的小姑娘。想一想,時間還過得真快,當年我去醫院看她出生,還是個小不點呢!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興奮的不得了,早上7點10分就起牀了,不過,想起我小的時候,還不是這樣嗎?呵呵。

等了許久,客車終於到達了旅店。其實,聽說要跟團,我真的很不情願,要見那麼多不認識的生人,簡直就是難受透頂。上車後,妞妞已經興奮到了盡頭,要求要和我一起坐;平常旅遊,我都會帶上“大大卷切切樂”,可以防止暈車。小傢伙看到了這種奇怪的泡泡糖,把這一盒全部吃光了,畢竟這個年齡段就是特別愛吃東西,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哦。

不過,感覺時間挺快的,一晃兒,就到賓館了,媽媽想得還真周到,特意訂在了溫泉館旁邊。放行李吃完飯後,我們到溫泉館泡溫泉。

本以爲在下雨,淋着雨去泡溫泉一定很不好受。沒想到溫泉館裏的服務人員那麼好,還拿着傘跟着我們,並且每個溫泉池上面都有大棚子,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雨水淋到了,真好!泡完後,我又到游泳池練習了游泳,已經一年多沒有遊了,可以趁機恢復一下,哈哈——

又在特殊溫暖的大礫石版上躺了很久,享受了一下日本人的風格——最後,到休息廳吃了點水果後回賓館睡覺。

晚上回去的時候,已經是11點了,明天還要9點起牀呢!加油啦!

清明節週記 篇4

4月x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我爸爸哥哥去長潭水庫掃墓,我們開着車,開着,開着,終於到了,我們坐上船,伯伯說:“誰能看着水想一些成語。”我想了一會說:“山清水秀,風平浪靜……”伯伯說:“誰還能說春天的詞。”我又說:“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我看着遠處白濛濛的霧把大山擋住了,近看山上開着紅的花,綠的花……“還有其他的花。我東張西望,沒想到,長潭水庫的風景這麼美啊!船一搖一晃的前進了。到了目的地,爸爸和爺爺拿着刀,一起清理墓前雜草和垃圾,雖然我沒做過,也學着他們的樣子一起做,我們一起祭拜祖先。時間過的真快,到回家的時候了。我們一起坐上船,大家有說有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像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爲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外婆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

我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那些離世親人對我的期盼!”

清明節週記 篇6

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提前去較遠的山裏掃墓,等到清明節那天才去沿海路那邊掃墓。

於是早上10點就隨着大伯、三伯、爸爸、小叔等一行人前去大山裏踏青了。

我們是坐一位戴眼鏡的哥哥的“人載貨車”去的,就是那種前面載人,後面載貨物的車。也還算好,不用像去年那樣坐拖拉機,這車比那車舒服多了,深綠色的,儘管我感覺坐在後面像是貨物一樣,但是露天的車還真是沒坐過幾次,很新鮮,一路上可以吹吹風,挺爽的!清明期間去山上掃墓我每次都是必定要去的,可有趣了,可以開拓視野,看看以前從沒有看過的新鮮事物,親身感受大自然。

一路上,與我們一同坐在露天的車後板上的爸爸、小叔還有立羣哥哥一直說個不停,當然,我們這些小孩覺得悶了,也免不了要插上幾句。俊桐與建南也總要從車後板上,但卻受了不少罵,哈哈。俊龍哥倒是很照顧我們,跟我們開玩笑,還跟慎敏玩,他人很好哩!

由於董明光學校在大山附近,所以在要轉彎進入大山裏時,我看見了董明光學校的校門:乳白色的牆,又高又厚,中間有一道大大的鐵門與一個小的鐵門,小鐵門旁還有個精美別緻、小巧可愛的小房子,“那可能是看門人的休息室吧。”牆上的最上方刻着金光閃閃、用楷書寫的十分顯眼異常大號的五個字“董明光學校”。放眼望去,還能望見校門進去後居於中央的一個水池,池的中央有一個射手座的石雕。整個學校給人一種寧靜、乾淨、新而漂亮的`印象。

進入了大山裏,眼前盡是一片茫茫的綠色,除了石頭的土黃色,很難再在山裏找到其它色彩了。

山路很不好走,到處是坑坑窪窪的石頭與黃泥土,山路邊長滿了雜草與各種奇性各異的樹木,還有一些漂亮迷人的野花。

一行人排着隊爬上山,由於以防萬一,遇到有點陡或是斜的路,我總會抓住這些樹條或是雜草或是幾簇野花,藉着它們向上爬,凡是被我抓住的花、草、樹條,很少沒有被扯斷的,哎,怪可惜的,也挺可憐,就這麼給沒了。樹木大多是沒葉子的,沒葉子的樹,樹幹就很黑,而且樹皮裂開,有向下掉的傾向,粘在樹幹上;樹枝更是容易斷,折一段下來,就會覺得像是在掰一塊很酥的酥餅,靜下來仔細聽,還有一個很輕的聲音“科”。“到處是花草樹木,空氣清新,置身於大自然中,感覺真好!”

我們一共去了四、五處墓地,每到一個墓地,我們都會懷着虔誠的心給祖先上三炷香,“在天上的祖先,也一定會保佑我們的吧,此時此刻,他們會不會在天上看着我們呢?我真想看看我們的祖先長什麼樣,可是如今能見到的,也只是一塊墓碑罷了。”我心裏默默地想着。

在我們所去的墓地裏,有些墓地的墓碑上的字已經脫落了原先塗上的油漆,大伯、三伯與爸爸他們便會重新用紅漆把字描一遍,使墓碑煥然一新,“現在的墓地就是祖先靈魂的家,墓碑就是祖先家的家門,家門要打扮的漂亮一點纔對!”於是,我也幫起了忙,幫忙清理雜草。

大人們負責砍掉雜草,小孩子則要把雜草扔到深坑裏去。團結就是力量,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原先雜草遍生的墓地也換了個新面貌,乾淨極了,潔白如新!

我們爬的更高了。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站在上那面看風景。放眼眺望,一切景物都如螞蟻般大小,站得高,望得遠,看得多,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看到這一人間美景,都會大爲讚歎一番:以前在樓上向遠眺,看到的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大山;現在站在山上向遠眺,看到的則是一棟棟宏偉、各形各色的高樓大廈。高樓大廈旁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湖泊,高速公路也是看得見的,橫跨在湖上,橋上來來往往的車輛跟往常一樣多。旁邊的大山是屬於大自然的,屬於自然景點,而在這兒,卻能看到現代化建築與大自然的景點兩者合一,這難道不是人間美景嗎?立羣哥哥說:“所有景物盡收眼底”;戴眼鏡的哥哥說:“這裏是個不錯的旅遊景點”;小叔說“整個小鎮都擺在這裏了”;爸爸對我與灝岸慎敏說:“看,我們住的學校在那裏呢。”我則不想說,因爲我已在心裏深深地讚美它了,它給我一個永不磨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