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推薦】清明節演講稿範文彙編8篇

清明節1.55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演講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清明節演講稿範文彙編8篇

清明節演講稿 篇1

小朋友們、老師們:

早上好!你們知道這周要過一個什麼重要的節日嗎?(清明節)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呢?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4月4日至6日之間爲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天氣會越來越好,是春天播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沒過清明”的農諺。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即成爲清明的別稱。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爲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清明節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老師,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我們來到唐一岑墓前,憑弔烈士的英魂,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英雄兒女,爲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鄉的土地上。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也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那就是爲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爲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爲我們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小時候,媽媽常說,我們的紅領巾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那時候,我還不太瞭解其中的含義。現在,我長大了,也漸漸懂了,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們在這風和日麗的日子裏,雖然離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很遠了,也許無法體會那時的艱辛,但我們已經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着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但我們一定會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好好學習,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爲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清明節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彷彿正引領着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鬥史?還是要

攜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我想兩者皆有。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當蠻荒的地球出現人類時,原始的山頂洞人就開始加速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他們學會使用火來改變人們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人類的壽命在周口店的火光裏得以延長;黃帝在連續的征戰中塑造了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第一次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大禹以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公心,成功治理黃河水患,向世人證明中華民族是可以戰勝任何困難的民族;歷史車輪飛轉,夏商周的不停更替,春秋戰國的紛爭絲毫沒有影響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孔子等諸子百家以他們閃光的文集改變着世界思想史;秦始皇以傲然雄心第一次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儘管他殘暴的統治爲漢朝替代他尋找到了一個合理的歷史註解,但它對中華民族的統一仍然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漢朝的光武中興使世界首次感嘆中國的強大與發達,中國也開始以四大發明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五代十國的短暫紛爭阻擋不了中華民族的進步,隋朝的出現結束了分崩離析的中國政局,大運河是中國在這一朝代獻給人類的巨大貢獻,它至今還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唐朝盛世吸引了世界各國前來學習交流,韓國、日本正是在那個時代借鑑中國的文化政治制度纔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服飾,纔有了自己健全的政治制度;唐詩、宋辭、元曲、明清小說一直影響了世界文學史。

清明節演講稿 篇4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唐代詩人杜牧曾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快來臨了,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緬懷先人、祭祀祖先的傳統節日。

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祭祀先人時,燒紙、放鞭炮等行爲是非常不文明的。首先,燒紙和放鞭炮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影響,導致霧霾,有損我們大家的健康;其次,它還有可能導致森林火災,引發不必要的事故;最後,燒紙和放鞭炮也是浪費資源的一種表現。

因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夠文明祭祖,過一個綠色的清明。我們可以通過鮮花,水果來祭祀先人,表達我們的哀思和懷念。這樣,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追憶先人,豈不是兩全其美嘛?

另外,清明時節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候,古來就有清明踏青遊春之說。宋代歐陽修曾說:“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陽春半月,正是草長鶯飛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清明時節,走進廣闊的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去用心感受,溫暖的陽光、拂面的清風、歌唱的溪水、芬芳的花草。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己的審美,提高自己生活的品質。清明將至,同學們,讓我們過一個綠色的,文明的清明吧。

各位老師、全體少先隊員們,明天就要開始我們爲期三天的清明假期了,大家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與你的家人一起通過聽清明詩會、誦清明詩歌等方式來了解清明文化,參加文明掃墓、放風箏、盪鞦韆、拔河、植樹、踏青、登山等有益的實踐活動來體會清明習俗,過一個文明健康充實快樂的清明三天假。

清明節演講稿 篇5

每到清明時節,綿綿的細雨,就像天空被一張灰色的大網給蓋住了,不僅限制了整個城市,也限制住了每個人,心情也隨着天氣由熱情轉爲?⒘埂D壓質?碩拍了擔骸扒迕魘苯謨攴追祝?飛閒腥擻?匣輟!彼檔謎媸喬〉卑。?/p>

一大早,爸爸便把我從睡夢中挖起來,要我立刻刷牙洗臉準備出門,看着爸媽一會兒弄早餐,一會兒準備水果、鮮花,還有一大堆祭品,兩人忙得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而我卻像丈二金剛完全摸不着頭緒。心想:不過就是清明掃墓嘛!何必那麼大費周章的準備一大堆祭品呢?原來,清明節中除了要掃墓外,還有“祭祖”、“掛紙”、“培墓”……等形式要做呢!一路上,爸爸像個導遊似的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接着還說明了有關清明節五色紙的故事跟中國傳統寒食節的習俗及典故,亦吟了一首黃庭堅的詩“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一展爸爸博學多聞的知識。

經過漫長的國道風光,我們全家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下了車,清新干淨的空氣撲鼻而來,讓人頓時心曠神怡,從陽明山高處眺望整個城市,因連日來的陰雨綿綿,一放晴後,每棟大樓就像被洗淨似的,棟棟都清晰明亮,美麗極了!回過神來,才發現我們的墓已乾淨的一株雜草也沒有,其實早已有人來幫我們掃好墓,我們只需負責“祭祖”就好了!最後,爸爸靈機一動,決定帶大家到風光明媚的河濱公園“踏青”。面積廣大、風景漂亮的河濱公園是一個出外郊遊、騎自行車的好去處,我們在這兒又跑又跳的,玩得不亦樂乎,雖然天空灰的好像隨時都會下雨,但我的心情卻是個大晴天。啊!今天真是個既充實又愉快的一天!

清明節是中國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氣,不僅讓我們的祖先能夠安祥於舒適的環境,也使我們養成飲水思源的美德,更能夠延續中國固有的傳統,讓它能一直傳承下去。

清明節演講稿 篇6

今天大家懷着對先烈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園祭掃烈士陵墓,緬懷革命先烈,這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今年悼念活動的主題是“弘揚先烈精神,樹立遠大理想”。

在烈士園的英烈事蹟展示廳中,展示了我市名烈士的光輝業績,如勇敢的鬥士xx烈士,抗戰英雄xx烈士,爲國爭光、爲國流血的xx烈士,,等等。烈士們譜寫的一曲曲英勇悲壯的歷史篇章震撼着我們的心靈。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週年,在抗日戰爭中,千萬中華優秀兒女爲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爲國捐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紀念這段歷史,可以使我們回憶起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激勵和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使歷史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青少年朋友們,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青少年朋友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始終是千百年來無數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宏願,青少年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接班人。

青少年朋友們,你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在你們身上寄託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黨和人民殷切期望你們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珍惜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報國本領,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秀品德,鍛鍊強健體魄,努力成爲社會有用之材,準備着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青少年朋友們,奮發努力吧!

清明節演講稿 篇7

微風帶來清晰而長久的孤獨。這一年,帶着怎樣的心,去犧牲,去掃蕩。

小時候爺爺對我說:“烈士們的心是熱的,他們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我問爺爺:“什麼是烈士?”

爺爺說:“烈士是爲我們開闢光明大道的人,是無所畏懼的英雄。”

哦,烈士是英雄.我冥想。

直到上了國小,去掃墓,那是夏天,太陽很熱,可是烈士們會怎麼面對呢?無所畏懼。但我顯然拖着沉重的腳步,不想再往前走了。爺爺的話在耳邊迴響:“烈士倒下了,就再也站不起來了,因爲不可能站起來,只要有能力站起來,就永遠不會倒下。這是烈士的信仰!”我想,承受信仰的壓力有多沉重。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耀眼的陽光照射在烈士紀念碑上,非常莊嚴,非常莊嚴.

“每一份涼的食物馬上就要送到春天的路上。可憐江,無洛橋人。北極記主,南風爲臣。家斷腸,柳條新日夜……”

老師鏗鏘有力的講話從我耳邊傳來,我的心頓時沉重起來。是烈士的威懾力嗎?

不是。是他們熾熱的心感染了我,多少年的沉睡在地下,他的信念感染了我,不屈的信念,寧死不屈!所以我的心在憂鬱中盪漾.

又清楚了,我們也跟着歷代紅山人的腳步走了。

今年我已經升國中了。當我再次去掃墓時,我有了一種不同的心,帶來了一種不同的蒼茫和不那麼沉重。

我想起了我的小哥哥,那個單純善良的小哥哥,他這輩子從沒做過什麼壞事。我不能忍受他,不能沒有他。

但是他就這麼走了,那麼單純,那麼從容,我還有那麼多話要跟他說。

我媽叫我不要在外婆面前哭,怕她傷心。我在角落裏哭,但越哭越難過,越難忘記。也許我永遠也忘不了。

今年我要去追春,拋開一切沉重的往事。

我要追着烈士的腳步,學會無所畏懼,學會堅強。既然忘不了,我就去面對,不怕悲傷,不怕沉淪,因爲面對了就不會退縮,反而會像烈士一樣學會勇敢無畏。這一年,我會快樂而明朗,所以我會遇到耀眼的光,接受我的光明之路,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今年清明節,我要活出自己,活出精彩,活出自己!

清明節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爲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爲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習俗: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說:“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淨明潔。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裏說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溫、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所以,國家通過立法,將清明節納入法定的節假日。

清明節十大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