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臘八節

【精華】臘八節作文1000字4篇

臘八節2.6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作文10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臘八節作文1000字4篇

臘八節作文1000字 篇1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爲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爲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爲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爲“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爲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更爲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爲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爲獅頭,桃仁作爲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纔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爲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節作文1000字 篇2

過冬至,凍鼻子;過臘八,凍下巴。臘八的到來,意味着一年中最冷時刻的來臨,但也意味着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所以,我們還是在凜冽的寒風中,歡喜雀躍,掰着指頭數着,離過年再有幾天。

臘八也是和農業之類的祭祀有關的節日,也意味着辭舊迎新之際的交替,所以,它雖然不是春節一樣的大節,我們記憶中也沒有什麼祭祀的儀式,但這一天還是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誰都會早早就操心臘八的到來,並且以傳統的方式慶祝臘八節的。最有名的就是要喝“臘八粥”了,這在前幾天就要做好準備的,只是到了臘八這天,煮粥喝,以不同於以往的簡單方式完成節日的紀念。早在幾天前,母親就取幾碗扁豆,用簸箕顛簸,把草末、灰土、沙子之類的雜物揀乾淨了,泡在清水中。要是自己家裏沒有扁豆,就要拿麥子、豌豆之類的到別人家換不然,臘八粥的主要原料就缺了。

到了臘八這天,吃過午飯,大冬天一般沒有活幹,一家人圍在熱屋子裏,鍋裏倒進水、扁豆,適量撒點鹽和食用鹼,條件好一些的時候還可以放幾把大米,臘八粥就熬開了。我們在屋裏呆不住,總是去外面玩耍,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跑回來看看粥熬好了沒有。母親總是說要到晚飯時間。有時玩得忘乎所以,也就忘了爐子上面的粥鍋了。到晚飯時間,濃郁的清香早就在外面瀰漫,並且家家戶戶彌散出來的都是同樣的香氣,所以整個村子都只剩下這種清香在擴散、發酵。鑽進屋子,一大鍋粥早就熬好,灰褐色的粥中看不見一粒囫圇的扁豆,上面還飄着蔥花、蔥沫、油花之類的,原來母親早就用清油熗過了,不用嘗就知道奇香無比的了。大夥兒總是開玩笑說:清油熗驢糞蛋,都是香的。看見清油作爲那時的奢侈品,偶爾一次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了。急急忙忙找來碗,舀上滿滿一碗,幾乎要溢出,吸溜一口,綿軟沙甜、清香爽滑的味道,從舌尖奔流而下,直到腸胃,然後在毛孔中滲透開來,渾身早就汗津津的了,舒暢無比。要是條件更好一些的時候,還要在裏面放點羊雜碎或者羊肉丁,那就是神仙也品嚐不到的了。只是可惜一年中臘八隻有一次,甚至扁豆也沒有,尤其對我們來說,有限的土地幾乎不允許種植扁豆的。不過這一天可以開懷暢飲,有時候一口氣能喝下五六碗臘八粥,直喝得彎不下腰去。只能提上棒棒棍棍,漫山遍野你追我趕,幫助消化吧。哪怕凜冽的寒風刀子一樣,也削不走美美地打一個飽嗝的痛快。

有時候也吃扁豆麪條,做法和臘八粥相似,只是鍋裏撒兩三把扁豆,熬好以後,只能算是湯,要比粥清得多,然後下上擀好切好的麪條,煮熟了,熗上蔥花或者蔥沫,吃起來別有風味。也許是平日裏吃慣了裏面放上土豆、酸菜的麪條,這扁豆麪條,既有臘八粥的綿軟,也有面條的滑爽,再加上鹽鹼的鹹澀,竟然自有其獨特的口感。

喝了臘八粥,神清氣爽,倍感精神,雖然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但心裏一直熱乎乎的,最冷之後,就是解凍,溫暖的春天的腳步也就躍躍欲試了,就開始盼望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緊接着除夕、大年七年級,美好的日子就會接踵而至。雖然清貧,但希望總是在後面,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把人們的憧憬串聯在一起,把喜悅串聯在一起,就像暗淡的日子鏈上,熠熠生輝的珍珠一樣,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臘八節作文1000字 篇3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裏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着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裏,老頭死後,他當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裏,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裏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說的話——“臘七,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牆旮旯裏,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着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裏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頂什麼呀!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裏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夥都知道了。後來人們每到舊曆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說: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着,老人們便唸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臘八節作文1000字 篇4

摘要:“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着,老人們便唸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裏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着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裏,老頭死後,他當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裏,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裏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冬天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說的話——“臘七臘八,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牆旮旯裏,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着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裏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頂什麼呀!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裏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夥都知道了。後來人們每到舊曆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說: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着,老人們便唸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標籤:臘八節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