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臘八節

臘八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臘八節7.54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臘八節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臘八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句諺語我很小便會講了。是舅爺爺教我的。我五歲那年的臘八節,便是天寒地凍,哈氣成冰。因爲冷,我賴在被窩裏不肯起來。而那天,舅爺爺卻起得格外早,吃過飯,他竟去了鎮上,說有很重要的事。鎮上離村子有七八里路。舅爺爺走了,天,不知何時,竟開始飄雪了。後來,雪下得愈大了。我忽然有些怕。我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舅爺爺非得要冒雪出去……

因爲家生變故,我寄養在舅爺爺家,已經半年有餘了。舅爺爺是個孤寡老人,六十多歲,看起來,像七十歲,或者還要老。但他卻很愛笑,笑起來,山羊鬍子一動一動的,很好看。我不能讓妞兒跟着舅爺爺再受委屈!多好的孩子,如今卻,唉……”他常顫巍巍地說。我雖聽不太懂他的一些話,然而我卻知道,他是極疼我的,比起家裏的人,親多了。自我來後,他用來換錢的雞蛋,便成了我的營養品。他的老白乾,也喝得少了,說要攢下錢來,將來供我念書。

舅爺爺終於回來了。他渾身上下一片白,像個雪人。看見我,他便開始笑,山羊鬍子上的雪落到我臉上,涼涼的。他將手裏拎着的一隻大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憑直覺,我知道那裏面應該是吃的。可他卻不肯先打開,而是先爲我洗臉,梳辮子,末了,又拿出預備過年的新襖,讓我穿上。然後,才一點、一點地開那紙包,呀!裏面的東西,竟是我沒見過的!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一說臘八節其實傳自印度。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飢餓難忍,加上酷熱難熬,便昏倒在地。這時,一位牧女用自己的午飯救了他,這午飯是用黏 米糯米混合在一起,裏面還加上了一些野果。後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爲了紀念這件事情,每年的 臘月初八,佛教徒都要以米加果物煮粥敬佛,這種粥就是臘八粥。

還有一說是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小的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捱餓。有一年臘月初八,又冷又餓的朱元璋捉老鼠充飢,卻從老鼠洞裏刨出了一 些紅豆、花生、大米和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於是朱元璋把這些東西一起熬成了粥,竟然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後,把這一天定爲臘八節,把自己那天 吃的粥命名爲臘八粥。

不過,有關臘八節最權威的說法還是臘祭說。

據記載,臘八節最早源於我國古代的臘祭。每當大獲豐收,古人便認爲是天地諸神保佑的結果,要舉行慶祝大典,來祭祀掌管風、雨、田、農的天地諸神和自己 的祖先,以示感謝,並乞求來年風調雨順。又因爲在農民的生活中,人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較空閒,所以,祭奠常於 年底舉行。這種祭奠被稱爲臘祭。臘祭結束後,人們就把新產的穀物合在一起煮粥,舉行宴鄉活動,大家一起享用。後來臘祭就發展成了祭祀祖先的節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有上千的歷史。早在宋朝的時候,每到臘月初八這天,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就更盛行了。皇帝皇后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大寺院發米、果品等以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 粥,祭祀祖先。而且不僅要閤家團聚一起吃,還要饋贈一些給親朋好友。《紅樓夢》中就有世上的人都熬臘八粥的記載。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越來越多。《南京歲時記》記載臘八粥的煮法:用黃米、白米、粳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紅豇豆、去皮 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可見其用料十 分講究。所以有人說,臘八粥是華夏先民聚萬物而索饗的臘祭遺風在民間的傳承。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這天在我們小時候是個特令人心動的日子。那時候物資匱乏,一年四季我們那羣可憐的農村孩子總處於渴望美食的憧憬中。

臘八這天,媽媽會煮臘八粥,那是多麼美妙可口的食物啊!小米、大豆、紅棗、花生、瘦肉和肥肉各種雜糧、肉類和佐料匯合熬成粥狀,聞之香甜,吃之可口。

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這天在我們小時候是個特令人心動的日子。那時候物資匱乏,一年四季我們那羣可憐的農村孩子總處於渴望美食的憧憬中。

臘八這天,媽媽會煮臘八粥,那是多麼美妙可口的食物啊!小米、大豆、紅棗、花生、瘦肉和肥肉各種雜糧、肉類和佐料匯合熬成粥狀,聞之香甜,吃之可口。

臘八這天,媽媽照例早早起牀,精心準備各種食物,然後細心涮洗鍋碗,其慎重程度不由讓人對這天充滿了虔誠的敬意。

粥煮好了,先給奶奶盛一碗,然後我們依次盛了吃。每次盛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把自己特愛吃的花生米多挑一點到自己的碗裏,吃的時候,滿心喜悅,細細品味,慢慢咀嚼,邊吃邊叫好,最後還意猶未竟,把個碗舔得比洗過還要乾淨。

當時只顧自己高興,現在回想起那時,記憶中竟然沒有母親吃臘八粥的情景,原來由於家大口闊,每次我們都吃個不剩,從來都沒想到過給媽媽留下一點點,她竟然這麼多年都沒有吃過自己親手熬出的臘八粥!

一件事情,一個感動來得如此之遲,足已遲到媽媽躺在墳墓裏了方纔想起,這世上做兒女的怕是一生都還不了父母千分之一的恩情!

昨天正值臘八節,剛巧在家附近走人家,我去老屋看了看,大門緊鎖着,那個父母經常搬把椅子坐着曬太陽的臺階髒兮兮的,門前的那塊水泥場子上滿是飄落的枯葉,兩旁到處是枯黃的小草,整個院落給人一種荒涼、蕭條之感。這哪像我那勤勞、潔淨的母親曾經住過的地方?

母親是個極愛乾淨的人,她即使病到請保姆的地步也要把各個地方弄得亮堂堂、清清爽爽。我記得很多次我回孃家時,總能看到她用力地鏟門前大場地兩旁的野草和清掃各個角落。

那蒼老的背影和佝僂的身子常令我心疼不已。可是如今人去樓空,父母躺在冰冷的地下,再也管不了花開花落,潮來潮去,燕來燕往了。我在隔壁唐姐家借了把掃帚細心地把屋外打掃個乾乾淨淨。

臨了,唐姐對我說,有一天晚上她夢到母親了,母親對她說:“唐姑娘,我被子好溼,我睡不成,請你幫我曬一下吧”唐姐說她到母親墳前看過了,媽的墳墓塌陷了不少,由於所處位置低下,雨水極易灌進去,於是唐姐推想這一定是母親給她託夢:說她睡的地很溼,她睡不安寧聞此言,我們倆都流淚了。

生前,唐姐對媽的照顧甚至超出了我們,母親對她“訴說”自己的苦處而不向我們訴說很正常。可是,按照我們這慣例,不到明年清明節,新墳是不能動的。

媽媽,明年清明時,我們一定好好把你的“家”弄得舒適和溫暖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你們誰知道粥是用什麼組成的嗎?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棗等煮制的,有的還加進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紅糖、葡萄等作點綴,使臘八粥更精細可口。

我還知道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佛祖迦牟尼原來是印度的一個王子,他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來到一條河邊,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釋迦牟尼得救後,覺得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裏洗了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叫做“成行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僧侶就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用五穀和果子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就成了臘八節,把這一天煮的粥叫做臘八粥。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我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叫臘八的人,他自幼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習慣。後來他成家娶了媳婦,這媳婦和臘八一樣好吃懶做。臘八的父母去世時,教育他們要勤勞,勤儉度日。可是他們沒聽父母的話,還是不餵雞,不種田。這樣坐吃山空,沒多久,就把父母留下來的糧食吃光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鍋裏沒米,竈下無柴,臘兩口兒只好把囤底掃了掃。湊了一些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鍋粥。

在這寒冬臘月,他們後悔沒聽父母的話。爲了記取臘八的教訓,以後人們每逢這天就煮雜糧粥,以勉勤勞簡樸過日子。現在,河北民間仍然保留這一節日風俗。人們吃臘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個單純的節日風俗。

臘八節的.作文 篇5

八十歲時,揹着手,在雪地上走路嗖嗖快。腰不彎,氣不喘,寒風掠過謝頂腦門時,後勺一圈兒白髮就勢扯上了銀色鬍子,蜿蜒地掛在腮邊。他聲如洪鐘,常嚇得兒孫們顫抖。見着黃米飯就笑眯眯的,非常溫順。

那時,爲了討爺爺歡心,一到就隔三差五地燜黃米飯。尤其到日子,黃米飯做得更要有名堂。淘米時要輕搓慢漂,挑出勻溜的白底紫花飯豆,先煮了八分熟,撈起來攢進小碗裏。燒沸水下鍋,奶黃的米粒翻滾,鐵勺子沿了鍋邊轉圈攪動,竈坑裏秸稈呼呼響。少頃,豆子們愉快地散進來,淡淡的甜香在蒸汽裏氤氳。直到泛出稠亮稠亮的光澤,跳動地映入眼簾,盛起一撮兒,拽出黏黏的一道豆花綹子。母親就麻利地取出一個大肚藍邊瓷罐,放在鍋臺角上,一勺一勺往裏裝黃米飯,滿滿登登後,細心地蓋上蓋。蓋子上正好擱進去兩個小碗,一小碗白糖,一小碗葷油梭子。先用小棉被包了,再一閃身到櫃櫥裏取一塊乾淨的屜布子,兜着罐底系出一個結實的結,恰能容胳膊伸進套子裏,挎着走。

屋外的陽光凍得哆嗦,雪花聚在窗臺上,堵得視線都瘦了。母親吆喝着,從大櫃裏掏出兩條厚棉褲,規規矩矩地站在炕上,我們偷偷地捅那大棉褲,它們變得東倒西歪,像是不停地笑。豁牙子淌出口水,我們脫掉只能貓在屋裏的薄棉褲,穿上邁不開步的厚棉褲。褲腰連着兜兜,兩根帶子從後背斜拉過來,扣和鈕擠在肩膀上。完後,又包了圍巾,只露出眼睛,搬起那個黃米飯包裹。母親先走幾步,用力推開房門,屋裏涌動的白色氣體咆哮着鼓出來,我和弟弟也站在門外了。

臘八凍掉下巴,差不多是一年裏最冷的天。土房子縮脖低頭的挺着,柵欄門、羊腸道都默不作聲地抽着臉,平時三五條瘋跑的狗,正夾着尾巴,堆在窩裏草堆旁,淒涼地哼哼。爺爺家在後趟房的東頭,風夾了雪粒子吹過來,我和弟弟趔趄着,眉心和鼻子頭通紅通紅,似要結冰了。鞋底子邦邦硬,踩在雪地裏發出喤喤的響,我伸手拉弟弟,他的鼻涕流出來了,凍在鼻子頭上。看他撇嘴要哭,我連忙喊着:“那個黑老鴰!”他仰起脖子,忘了冷,看見高處一根電線上裹了厚厚的霜,亮晶晶的,正蹲着一個黑老鴰,探頭探腦,左右張望。忽而,--嘎--嘎--嘎--扇幾下翅膀,飛走了,簌簌落下一串串霜花。

我攙着弟弟,胳膊讓這個棉包袱墜得生疼,手插不進兜裏暖和,凍得紅刺刺的,皮都腫起來了。好不容易看見爺爺家大門樁子了,那是一截老樹的枯木樁子。一半身子被抹進黃泥牆裏,露初半側疙瘩琉球、憤怒的臉,頂部鋸掉了,積了一坨子雪,像戴了白絨帽子,靜靜地立在柵欄邊上。前兩年,我一看見它就哭,它像爺爺,我就怕他發火的樣子。我曾拿着長木杆子,把爺爺家窗戶紙糊的外屋門捅得稀巴爛,爺爺從外邊回來,跳起來、大聲喊着,要用大板子砸死我!我一看見他,就逃得遠遠地。

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拽開爺爺家的門,冰把門縫隙封死了,發出嘎巴一聲。爺爺在裏屋喊開了:誰呀!我的腿一抖,忙答應着,三步兩步衝進屋,把包裹放在炕上,一層層打開,端出瓷罐。黃米飯還冒熱氣,爺爺的眼睛眯着,奓着手,大聲叫着:筷子!筷子!小嫂子忙遞過來一雙筷子。爺爺把瓷罐捧在懷裏,先夾一口白糖,抿一口黃米飯,目光柔和地咂着嘴,白鬍子都快把嘴脣蓋上了,一撅一撅的。哦,爺爺的眉毛都是白的,粉紅的臉頰,粉紅的鼻子頭,粉紅的腦門,像個孩子一樣。

小嫂子拉着我的手,學着爺爺的樣子:今兒早起來就念叨,臘八了,得吃黃米飯,黏黏下巴,要不出門該凍掉了!活着時,爺爺睜開眼睛就吃上黃米飯了!小嫂子委屈地低頭說:“爺爺說我做的黃米飯不好吃。”我看着小嫂子,不知說什麼好,爺爺的大孫媳婦多好看呢。

奶奶走很多年了,爺爺炕上的鋪蓋卷都是兩套。他一套,奶奶一套。太陽下山就睡覺,他給奶奶先鋪上被子,叨叨咕咕說着話,直到也睡去了。天空還掛着月牙,爺爺就攜着黎明的清涼下地幹活了。他願意種糜子,老秋時,那些垂頭羞澀的糜穗子,秀氣、文靜又樸實,像奶奶一樣。小倉房裏滿囤的糜子,奶奶就會欣喜地捧起來,金紅色的糜粒子,光滑飽滿,從指縫間倏忽地過了。就像現在,爺爺喜歡這種感覺,香甜地吃一頓黏米飯。

臘八節的作文 篇6

每逢臘月初八,我都會想起姑姑家過臘八節時熱鬧的場景。

臘月初八定是在冬季,新疆這個時候一定是銀裝素裹的。厚實的雪總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猶如西北人墩厚、豪爽的性格。

姑姑家每年臘八節,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莫過於一大清早睡醒時方可聽見的那餘音嫋嫋的唸佛聲及空氣中飄來燒香的味道。整個室內煙霧繚繞,誦佛之聲聲入耳。於是,我便頓悟,今年的臘八到了,年的腳步聲近了。

如果不賴牀,還會看見奶奶長跪在觀音菩薩像前,爲全家人祈福求平安的情景。有時,一旁的我也會被奶奶拉去拜觀音,許願。我也學着奶奶跪在菩薩前,很是一番認真,悄悄的說了很多心願。

當佛香燃盡後,煙霧散去後,便傳來陣陣粥的清香。那應該是姑姑在煮臘八粥了。如果說,之前我還不敢斷言今日定是臘八,那麼,聞到這粥的清香,那一定是臘八無疑了。

這回,伴奏的是我肚子咕咕叫的聲音。姑姑家的臘八粥又與別處的不同,別有一番風味。姑姑家的臘八粥,以稠、料足、種類多、量大見長,這也是姑姑向來引以爲豪的地方。

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黑色的,因爲放了足量黑米的緣故;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粘稠的,甚至讓人誤以爲那是乾飯;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細軟的,食料被泡了一整天,又煮了半天的時間,即使是平日裏“堅強”的綠豆、紅豆此時都軟綿綿、懶洋洋的“入口即化”地在那裏簇擁着等着你去品味;記憶中姑姑家的臘八粥是食料豐富,五花八門的,而且一次還會做很多,往往能夠吃很多天,姑姑常笑稱,每年一過了臘八,往後幾天都省了她做飯的功夫;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一般都很平淡,吃時總要放很多白砂糖進去,這大概又是姑姑家吃臘八粥的一大特色了。總之,姑姑家的臘八粥,味道獨特,吃法特別,食料豐富,老少皆宜,年味十足,更少不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快樂。

姑姑家的臘八節,除了一大清晨的禮佛祈福、做臘八粥外,當然還要準備許多菜,擺起宴席。於是廚房裏傳來的碎碎的切菜聲,油鍋裏的悉嗉聲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時臘八節的時候,奶奶會回憶之前的往事,然後給我們唸叨幾句,讓我們常有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傳統年代的錯覺。彷彿我們也是那些個扎着長辮,手裏紡着布,包着小腳的閣中閨秀。臘八這天,奶奶也總是很是高興,一年之中,她能如此津津樂道的講起那些個陳年舊事,大家都認真傾聽的日子並不多。

姑姑家的臘八節,嘈雜中不失了寧靜,世俗中不失了古韻,平淡中不失了年味。如同臘八粥一般,豐富,粘稠,讓人記憶猶新。

臘八節的作文 篇7

農曆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爲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

農曆臘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在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還保留着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八粥是每年這一天,奶奶必給我熬的。傳說,在古時候,是因爲惡鬼總在農曆臘八這天出來嚇唬小孩。然而這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單怕赤(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說法,於是大人們便用赤(紅)豆、綠豆、花生、葡萄乾熬成臘八粥,也就是八寶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點紫粥,細細品味,會讓你覺得這不是粥而是一個小型的豆類展示會。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這紫粥。

喝完臘八粥,便開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臘八蒜,在臘八這天泡上的蒜頭,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綠色或黃色。綠色的蒜頭綠得晶瑩剔透,猶如一塊無瑕的翡翠,黃的蒜頭則如一個個味道甘甜的杏幹,吃着翡翠、杏幹樣的蒜頭,恨不得讓你再多吃幾個味道美味的餃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從櫥櫃裏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密封罐,接着將紫皮蒜頭去皮放入罐中,最後將陳醋放入密封罐中,蓋好蓋子,將一罐臘八蒜放入壇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將各種水果、乾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盤子清洗乾淨,將乾果、瓜子、水果一個個的放入盤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說道:“我的靜靜長大了。”擺放好拼盤,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門的拼盤,我從心裏不禁地笑了,畢竟這是我一番辛苦擺出來的。

在這一天,這還從奶奶那知道了北京過臘八節的習俗,得知,來北京的臘八節不僅要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還要喝一大碗熱熱的羊骨頭湯。因爲這了這天,天氣便越來越冷了。

雖然天氣依舊在變冷,但我們一家人的臉上依然有着過節喜慶那快樂的笑臉。

臘八節的作文 篇8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便是舊曆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裏有着很深的記憶。因爲“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脣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母親仍會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母親說着,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着滾,嘴裏還“噢噢”地叫着,想要幾粒打打牙祭,母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

母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爲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後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並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於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爲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母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麼悠揚,那麼綿長,那麼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竈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裏瀰漫開來,母親便開始喊我們起牀。

當我們洗漱完畢懷着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豔的“臘八粥”盛到碗裏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爲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裏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裏,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後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

母親端着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着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裏的我們卻沐浴在母親溫暖的目光裏,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麼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我多麼想沐浴在母親那溫暖的目光裏再吃她做的一碗“臘八粥”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