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5篇【推薦】

端午節2.4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作文5篇【推薦】

端午節作文 篇1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

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

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端午節作文 篇2

很顯然,今天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端午節。作爲第一個法定假日的端午節,它本該是歡樂的;作爲“5·12”國殤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它卻是苦澀的;作爲適逢千萬學子大學聯考趕考的小長假,它又是忙碌而緊張的。

這樣一個多少有些五味雜陳的端午節,它的節日味道似乎被“沖淡”了。畢竟,數萬個同胞的生命已隨風而去,數百萬同胞心中仍纏繞着災難的陰影;千萬個家庭正爲大學聯考考場裏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懷祈禱,又有十餘萬災區考生尚處困頓,只能無奈遙望他鄉的考場……

然而,也許正因如此,這個別樣的端午節也給了每個人一個難得的契機,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腳步,認真思索一個問題:端午節對我們究竟意味着什麼?它在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佔有何種位置?

上溯歷史——端午之起源,中國人公認的莫過於紀念不願隨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羅的千古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在江中投入糉子,一是祭祀,二是餵飽魚蝦,希望它們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至於賽龍舟,也是爲了驅趕水中的魚蝦,令其遠離屈原的遺體。正因這種對偉大愛國者的樸素情感,讓兩千多年來的端午節具備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這種愛國主義的道德弘揚,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內核,並對中華民族起到強大的凝聚作用。

民愛國、國愛民——透過兩千多年對屈原始終如一的深情祭奠,可以窺見我們的祖先對與人民良性互動關係的一種理想和期盼。然而,在“朕即天下”和“牧民如牧羊”的帝王時代,這種政治理想幾千年來從未實現,民爲國而拋頭灑血者雖衆,國(統治者)爲民而真正願意犧牲者卻罕見之至。時至現代,這種理想的政治圖景終於徐徐顯現,從“天下爲公”,到“人民萬歲”,再到“我是人民的兒子”,直至領導人不顧個人安危趕赴災難現場、共和國爲普通死難者而哀悼三日……現代文明行進的足跡,清晰可見,令人振奮。

駐足今朝——端午節之所以歷千年而不消亡,除其強大的傳統內核外,還在於其契合民間的實用性節日形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既有廣泛的娛樂性,又包含驅邪辟邪的樸素願望;尤其是賽龍舟,作爲農耕社會的一項常規團體運動,既是一種激情的'宣泄,又激發並訓練了人們高度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遺憾的是,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人們逐漸淡忘了包括端午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即使是在傳統節日氣氛相對濃厚的廣東,亦存在這種趨勢。

“儀式”的舉行,需要心境和閒暇。因此,當“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被納入法定假日,這些“儀式”的復興,方纔在更大範圍內成爲可能——正如我們的春節,國外的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之繁盛,都必以公共假期爲前提。在廣州的泮塘一帶村子,今年端午“龍舟節”的參與者中,“80後”就明顯比往年多了很多,原因很簡單:今年端午有小長假。可見,只要政府下決心,一個小小的改變,亦可帶動傳統的復興和延續。

在國難傷情和奧運榮光並存的一年,這個端午節,我們感受到別樣的情懷。

端午節作文 篇3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米里,和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作文 篇4

是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爲國王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辦法,但是沒被他採納,還把屈原趕出宮去。屈原十分氣憤,跳進了汩羅江。大家爲了屈原不被江裏的魚吃掉,就往汩羅江裏丟糉子。於是,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都過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奶奶早早地來到了嘉陵江。那裏早以是人山人海,我選了一個好地方坐了下來。

對面的那些龍舟有的裝飾着龍頭龍尾,栩栩如生;則有的卻沒有裝飾。隨着一棵紅色的信號彈劃過天空,龍舟競渡便開始了,水手們爭先恐後地向前劃,猶如千里馬,猶如飛箭。龍舟上還響着響亮的鼓聲、鑼聲和水手們“嘿唷、嘿唷……”的叫喊聲,還有岸上人們的.“加油”聲。水手們奮力衝刺,互不相讓,誰都不甘落後。雖然天氣涼爽,但是他們仍是汗流浹背,誰都顧不得去擦身上的汗水。划龍舟真是表現出了“千頃水面琉璃滑,百艘龍舟竟爭先”。

端午節不但要划龍舟,搶鴨子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隻只鴨子“嘎嘎”地叫着,撲騰到水面。搶鴨者也紛紛跳入水中搶了起來。鴨子們就像頑皮的小孩子,搶鴨者就像孩子的奶奶,焦急地追着自己的小孩。突然,一個搶鴨者發現了自己的目標,便向那隻鴨子撲過去,眼看鴨子就難逃一劫了,但是它又飛快地潛入水中,不一會兒,鴨子又浮了上來,搶鴨者又向它發起了“進攻”,他終於捉到了鴨子。接着,他又游到一個鴨子特別多的地方,再向兩隻捱得很緊的鴨子撲過去,抓住它們的翅膀。這兩隻鴨子也落到了這爲搶鴨勇士的手裏。那些搶到了鴨子的勇士們滿懷激情地把自己的“獵物”高高舉起,贏來了人們一陣陣的歡呼。

塞龍舟、搶鴨子編制了一個完整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糉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糉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糉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糉子來。糉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糉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糉子,剝開糉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與尚——摸不着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糉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