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實用】

端午節1.5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實用】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是一個一年演一次,但永遠也演不玩的戲。

端午的主角是糉子。糉子吃起來方便,包起來難,先把葦葉捲成碗型,放入少許糯米,也可在中間放紅棗、臘肉等,然後捏緊,卷爲斜四角形,用繩子捆起來,葦葉也要在水裏浸軟方適用。糉子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做法,總是蘸糖食用,個頭較小,煮熟後粘韌而清香,保你未嘗便開始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還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裏,心裏就暖暖的,糉香會回溢在喜歡嘴中,久久不散去。誰能不這小巧玲瓏,且散發出誘人清香的糉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賽龍舟。在這一天裏,湖的四面八方都擠滿了人。在這熱鬧非凡的場面,幾支龍舟飛速行駛,舟上坐着一羣強壯的小夥子,他們都賣力地晃動船槳。“加油”聲一陣比一陣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賽中,他們也用起了“雜技”:有的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如同吞雲吐雨一般;有的船頭船尾的人有節奏的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點綴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懸掛了艾草。據說艾草是百福的象徵,是一種治病的'藥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偉大詩人屈原爲了讓皇上相信他的觀點而縱身江河,從而人們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懷念以身殉國的屈原。

端午着場戲環環相扣,是一場百看不厭的戲。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芭蕉綠了櫻桃紅,歲月匆匆。一眨眼,又要快到糉子飄香的時候,我不禁想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每到五月初四,天才矇矇亮,奶奶就叫我說:“快起來,割艾草,去晚了,就割不到了。”我急忙跑到山上割了艾草回來。看見鄰家大嬸再掛艾草,我也趕緊把艾草掛在家裏的大門和窗櫺上。於是整個院子裏散發着艾草的馨香。

我不認識什麼是箬竹葉,所以沒辦法去摘,看見別家孩子高興地揹着箬竹葉回家,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每年都是鄰家大嬸給我們送箬竹葉,也不知如何感謝她纔好。有了箬竹葉之後,奶奶把它們放在鍋裏焯過,再放到清亮的水裏,一張張洗刷乾淨,就開始包紮糉子。

糉子包紮完已是傍晚了。晚飯過後,我和弟弟把糉子放在鍋裏,用準備好的乾柴煮上兩三個小時,再讓它燜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糉子餘溫尚在,還帶着箬竹葉的清香。糉子出鍋的時候,奶奶讓我端給東家的'爺爺吃吃,西家的婆婆嚐嚐,每個人吃着糉子,臉上都堆滿了滿足的笑容,整個院兒裏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按照我們這兒的習俗,糉子從七年級吃到初五。初五那天,奶奶還要做包子、炸麻花、煮鹽水蛋。奶奶挑選了一個又圓又大的鹽水蛋,還在蛋殼上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好,掛在我的脖子上,囑咐我說可保平安,要掛到第二天才有效。等玩兒累了,我卻和小夥伴兒分吃了鹽蛋,還找了個差不多的鵝卵石裝在網袋裏。

到了傍晚,奶奶把艾草收在一起,蘸上雄黃酒,撒到屋裏的每一個角落。因爲我怕蛇,所以奶奶還在我的額頭上擦了雄黃酒,用以消邪避蟲。

故鄉的端午節,一個浸透着濃濃鄉情、親情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過早飯就要出去玩。我拿出羽毛球和球拍,準備和父親去打一場羽毛球。我們來到了大院的健身場上,父親站在左邊,我站在右邊,一場羽毛球賽就開始了。

先是由父親發球,父親發的球特別高,這不是有意的在刁難我嗎?我一蹦便把球回了過去,而父親出乎意料,所以他沒能把球接着。本想打我弱點的父親反讓我領先了一分,接着我發球,我就發到父親的反手位,結果父親又輸給了我。這樣你來我往的,比分緊緊咬着,我和父親不分勝負。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中午的時間,我們只好鳴鑼收兵。

我們剛一到家,飯桌上已經擺上了一盤糉子。我剝開竹葉,輕輕的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呀!”我讚歎道。裏面白色的'糯米特別誘人,再加上裏面的豆沙真是好吃極了!我聽父親說,端午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都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母親對我說:“屈原真是太偉大了!他的愛國精神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們,吃糉子、划龍舟的習俗也延續到了今天。”我點了點頭。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 本該開開心心的 可是心情怎麼也好不起來。

今天看了場歐冠決賽 巴薩贏了曼聯 個人不是曼聯球迷但十分的討厭巴薩 心情不爽。

畢業前的最後一個節日了 本該好好過過的 可是心情太不好了 中午都沒吃東西 現在還沒發現有端午節過得這麼慘的!

還有許多事 相當得煩 二分問題 租房問題 畢設問題 一大堆 我都沒精力去管了 實驗到現在還沒做完呢 估計是不行了 就看看能不能糊弄過去了 真煩哪 My God。

想着畢業以後的事 就更煩 我甚至以爲我一切的選擇是都錯了 一步比一步錯的更深……

生活上的事不如意,工作上的也不好,感情上的就更糟了。也許我這輩子心裏只能只能裝得下一個人,但很可惜,她心裏並沒有我。也許過了這一年,就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機會再見到她,我很怕這一年過去,不是害怕畢業,不是害怕進入殘酷的社會,而是害怕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不知道她爲什麼對我如此冷漠,我至少相信有那麼一段時間和她是互相都有感覺的,只是那時候大家都很小,於是就什麼也沒說,然後就越走越遠。我並不知道如今她爲什麼這麼冷漠,應該她是感覺得到吧,不然不可能現在感覺連個很一般的朋友都不如。也許都是想逃避,也許是不可能在一起,也許以後不見面反倒是一種好事。

就這樣要離開她了(雖然從未在一起過),就這樣要離開學校了(雖然從未對它報有好感)。可是,以後的事,還是要自己規劃的,生活畢竟還是要繼續的.。心情不好也要生活,可以沒有工作,可以沒有感情,但不能沒有生活。接下的時間我要把一切麻煩事都搞定,應該要樂觀的面對生活,好好的準備畢業,迎接新的挑戰。我不可以這麼頹廢,讓四年裏悲劇的感情世界和看社會的偏激角度再去影響我的心情和生活。

我一定要心情好起來,端午節一定要快樂,好好去吃飯,什麼煩心事都不想了……

好好努力做我自己,儘可能得到我所想要的一切,得不到的也不再強求了,也不再讓它影響我的心情了。畢竟,是你的它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怎樣也永遠得不到……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早晨,我一起牀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糉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媽媽告訴我包糉子,首先要把棕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棕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後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糉子煮熟了,我吃着糉子便問;“媽媽,糉子是怎麼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糉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來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糉子。姥姥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屈原投水汨羅江。包糉子,賽龍舟……”快樂的端午節到了,我很興奮,因爲明天我要學包糉子!還有明天是我第一次去現場看賽龍舟!我簡直太興奮了,以至於晚上睡不着覺呢!

第二天早上,媽媽早早的買來了魚肉,紅棗,鮮肉等餡料,最主要的是糯米和糉葉,過了一會兒就開始了。媽媽先用開水把糉葉燙熟,放在一個框子裏,再把糯米和餡料混在一起,準備着。

開始包了,媽媽先拿起一片糉葉,圍成一個類似圓錐的東西,用勺子把餡料塞到裏面,使其鼓囊囊的。接着,媽媽把糉葉合起來封口,拿起一根繩子,用一眨眼的功夫,把一個糉子紮好了。

五分鐘後,我先聽到了揭鍋蓋的聲音,然後是問到了陣陣清香,原來,媽媽把糉子煮好了。

因爲糉子是用糉葉包,看不到裏面,所以總是“驚喜連連”。我剝開一個糉子,裏面有白白的糯米,吃着吃着,還能發現一顆紅紅的棗,我吃的是紅棗糉子。媽媽剝開糉葉,露出的是黃黃的糯米,吃着吃着,還有一顆圓圓的鹹蛋黃,哦,媽媽吃的鹹蛋黃糉子。我的糉子糯糯的,甜甜的;媽媽的糉子糯糯的,鹹鹹的`,口感差別好大啊!不過都挺好吃的。

要去看賽龍舟了,我很興奮。我一家人到了湖邊時,那兒已經人山人海,當我找到位子並坐下來時,四條舟已經就位了。我仔細一看,舟的頭是龍頭,尾是龍尾,身子是用閃光油漆畫上的龍舟,有很多鱗片;最前頭的是打鼓的,中間一般會有六到八個人划船,最後頭的人是掌舵的,不讓船跑偏賽道。

只聽“絲嗚”一聲哨聲,四條船衝出起點線,濺起一片水花。漸漸的,一號和二號船佔領了第一和第二名的位置。可是,到了中間時,三號慢慢反超了二號,把第二名的位置搶了過來。要決出勝負了,三條船都開始衝刺了,就一號沒有開始。等其它船都精疲力盡,而離終點只有一點距離時,一號突然開始衝刺,都得了第一名。

今年端午節,我第一次包了糉子,還看了賽龍舟,過得很有意義。我盼着明年端午節,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更有意義!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傳統端午佳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傳統端午佳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傳統端午佳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一陣陣歌聲傳來,哦,端午節到了。今天學校開展做香囊的活動。

掛香囊是端午節的習俗,就是用各種中草藥做出來的香包,掛在身上。在古代,它具有驅五毒辟邪的作用。在現代,大家都裝一些祛溼的中草藥,防身治病。不同年齡段的人羣佩戴的香囊的形狀、圖案、香料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開始了,老師給我們分發了香料、布、針線等材料,讓我們來縫香囊。我發現香囊裏面還有個福字。於是我就認真地開始縫了起來,先把其中一塊三角形布拿了出來,把福字也拿了出來,把福字縫到了布上,然後再把縫了福字的布和另外一塊三角形布縫起來,倒入香料後,把另一個邊也縫上了。老師又分發給我們流蘇和掛繩,我記着福字要倒着,於是我就把流蘇縫在了福字的頭上,然後把掛繩縫在了福字的底下,一個精緻的香囊就做好了,我滿意地看着我的'作品,開心的和同學們比了起來。

做完香囊後,老師還給我們講述了端午掛菖蒲艾草的習俗和原因。放學後媽媽帶我去買了艾草和菖蒲,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艾草菖蒲掛在門口,端午的氣氛更濃了。

晚上,我們一起吃糉子、觀看電視裏的賽龍舟,欣賞着各地不同的端午風俗,端午節地習俗可真豐富啊!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