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薦)

端午節2.1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薦)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

端午節,每人皆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大家可以划龍舟,品糉子。我雖然錯過了精彩的划龍舟表演,但仍然品嚐到了香甜可口的大糉子。

這次,我吃的可不是普通的糉子,而是我親手包的大肉糉子。

第一步:籌備材料

做糉子,當然不可以少了糯米,糉葉,香腸和線。我和姥姥到菜市逛了一圈,發現目前除去糉子,極少有人注意其他的小菜。大家按順序買好了材料,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材料綞買齊了。

第二步:洗糯米和糉葉

剛買回來的糯米和糉葉上有一些小灰塵。我先倒了一盆熱水,從糯米中選出一半糯米,放入水中,浸泡了好幾個小時後,我撓了撓腦袋,一進想不起該幹什麼時,姥姥在旁邊火上澆油,眉飛色舞地諷刺我:“喲,想不起來了?你泡了糯米的.那個東西不洗洗?”姥姥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什麼。我一把抓起旁邊的糉葉,逐個逐個地認真檢察和清洗了一遍。

第三步:包糉子

包糉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連包了幾次,也沒包成一個,這可把我急壞了。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沙漏的形狀,但下面不可以留孔,然後把靠裏的葉子向內一捏。但,千萬不可以讓糯米溢出糉葉捲成的沙漏。用靠外的葉子把旁邊的小洞蓋住,下面就形成了三個角,把多餘的葉子尖用剪刀剪去,用繩子一圈一圈地套起來,最後打個結,將它套緊,套成一串,一串糉子便做好了。

第四步:煮糉子

剛做好的糉子還是生的,要放進鍋裏蒸兩小時左右。“糉子出鍋了!”我端着一盆熱騰騰的糉子從廚房走出來了,大夥將糉子一搶而空。我拿出一串糉子,青青的,三角體一樣的開頭,象一個個胖娃娃。

第五步:吃糉子

最後而且非常重要的一步,當然就是吃糉子了。撥開外層青青的糉葉,夾着香腸的糯米便露出來了,咬上一口,軟軟的,鹹鹹的。大夥象品嚐天下美食一樣,不約而同地址了點頭,我臉上綻開了花。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2

端午日,我漫步於小城的街頭,一般濃郁的節日氣息與初夏的薰風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處處洋溢着節日的氣氛。和閩浙一帶家家懸掛鍾馗像與鎮宅驅邪不同,江淮人家的門上多懸掛着艾葉菖蒲,據說也有避邪消災之效。但這些並非我最在意的,因爲激動人心的賽龍舟就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着我。

龍舟競賽是家鄉端午日的傳統節目,自從端午節成了法定假日後,龍舟競賽的規模越來越大。你看,老龍河平緩的水面上,停放着一艘艘紅漆的龍舟,輕輕的水,紅紅的龍舟,在陽光的沐浴下,儼然映日別樣紅的荷花。參加賽龍舟比賽的都是各鄉鎮的農民,以中年人居多,也有一些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甚至還有婦女。每條龍舟十一個人:十個槳手,一個鼓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和凝重。

鑼聲敲過,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咚咚、咚咚……“鼓聲震天響亮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又充滿力量。紅槳就像一條條紅色的'大鯉魚,伴着鼓聲整齊歡快地躍過。接近了!超過了!一隻紅船漸行漸疾,如離鉉的箭一般,觀衆們的心驀地緊張起來,歡呼聲、鑼鼓聲混在一起。另一隻船當然不甘示弱,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爭霸。鼓聲雷鳴,兩岸的人情緒更加高漲,吶喊聲也更大了。終點快到了,只見船似疾馳的戰馬齊頭並進。把鼓敲得更響些,把槳劃得更快些。冠軍產生了,喝彩聲、鼓掌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在水面上激盪!

隨後,人們端來清香四溢的糯米糉子,把它們投入河裏,以祭祀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投江之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一直懷念他。那些愛人民、愛國家的人,永不該被忘卻。

端午節伴隨着汨羅江的那朵浪花,在時間的長河裏一起流淌、永遠清亮。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記得我上一年級的那個端午節。爸爸一大早就把艾葉葛蒲掛在家門的兩邊,媽媽從農貿市場買來了新鮮的糉葉。媽媽用糉葉把頭一天就泡好了的糯米還有大棗和花生包了起來,然後用細繩子繫牢,我剛要想用剪刀幫媽媽把繩子剪斷媽媽阻止了我接着包下一個,要包5個才剪斷繩子。爸爸說要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煮兩個小時才能吃。

終於到了吃飯時間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糉子在碗裏,解開糉葉後,一個白白胖胖散發着清香的肚裏有大棗、花生的胖糉子就呈現在我的眼前,蘸一點兒白糖放到嘴裏,感覺是甜甜的、軟軟的、粘粘的還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味好吃極了。接着我們又吃了煮大蒜、發芽豆和鹹鴨蛋等傳統食品,爸爸邊吃邊給我講端午節的'來歷。

在我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屈原他生於公元前339年,他是詩人,而且還是政治家,很有才華。他主張抗秦,於是遭到了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還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農歷5月5日投汨羅江而死。據考證屈原一生有25篇作品留世,最的有“離騷”、“天問”、“九歌”等。後來,魯迅先生稱讚爲“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據說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十分傷心,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人們希望魚蝦不要去吃屈原,便向河裏投用蘆葦葉包成的糉子,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爲了紀念歷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把他跳河的那一天定爲端午節,纔有了後來賽龍舟、吃五個連着的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啊,難忘的端午節,你在我童年的記憶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我吃着傳統節日美食的同時也讓我瞭解了我國曆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愛國詩人,我要向屈原一樣不向邪惡勢力低頭,努力學習報孝國家,永遠熱愛自己的祖國。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4

“偶耶,太棒了,太棒了,今天端午節……”一大早起來,我就興奮的喊道。

話說端午節,是爲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給設定的節日,這天,我們要吃糉子,划龍舟……

端午糉子:

咦,老媽在包糉子呢,上去搭把手。“媽,教教我。”於是,就開是學習咯!唉,這可真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哦,每一次都自信滿滿的開始,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不急,不急,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慢慢來,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我自我安慰的說道!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次失敗後,終於給學會了。現在,包糉子的方法我已經熟視無睹了。

第一步:把糉子葉靠近葉尖那一半折成三角兜狀,留出來到糉子葉柄的長度差不多是整片葉子的一半長。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位,其餘四指在葉子下面托住。

第二步:先在三角兜的底部放一顆棗,用來把尖部堵嚴。然後取一把江米放入三角兜中,以達到整個兜的一半爲宜。再次放入一顆棗,一個糉子放兩顆棗到四顆棗,視糉子大小而定,不過建議包小糉子,一是好熟,二是好看,三是好吃,吐兩次棗核就可以了。

第三步:再次填入江米,把剛剛放進去的.棗蓋住而沒有高於三角兜的邊緣爲宜。爲了讓糉子好吃,可以把江米用手指壓一壓,相聲《大保鏢》裏不是還有”壓壓我的大徒弟,壓壓我的二徒弟“的詞呢嗎?壓完江米,糉子會更瓷實更有彈性。

第四步:把糉子葉長出的部分折回來蓋住那個三角兜,如果留得正確的話,可以在蓋住兜口的同時,再覆蓋上糉子的其他一部分。包嚴,不要留下漏洞,否則一煮的話,糉子就會變形。

第五步:子捆好紮緊,多餘的糉葉和馬蘭草要用剪刀剪掉,這樣既不會扎手又很美觀。

怎麼樣?我會了,你學會了嗎?

“一個,兩個,三個……”哇,好多,戰果還真不少!哇,我包的糉子好香,你聞到了沒?不多說,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真是棕香飄滿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5

我家鄉在湖北,時至五月,家鄉空氣裏瀰漫着糉子香味。是啊,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在湖北俗稱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喝黃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正如這首民謠所唱,在每年端午節,湖北各地均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黃酒、懸艾草習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龍舟競渡,非常隆重,還有祭祀、招魂等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活動。

查看史書,關於端午節起源有紀念直言敢諫伍子胥之說、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說、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說……。而在家鄉,千百年來,尤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佔據主流地位。

據史書記載,屈原爲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天湖北宜昌市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被去職與流放,卻寫下了憂國憂民《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含恨報石投江,楚國百姓聞訊奮起駕舟營救,此後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裏魚吃屈原身體,就紛紛拿米團投入江中,後來便有了包糉子習俗。每年端午節龍舟競渡與吃糉子等祭拜習俗,體現了百姓對愛國詩人敬佩與思念。

從20xx年起,我國將端午節規定爲法定節假日。20xx年,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這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千山萬水糉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端午節紀念屈原文化源遠流長,其在文學方面造詣,是中華文明史上璀璨明珠;其高雅文人氣質與不屈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又是一年端午節,隨着知識增長,我對端午節來歷與意義有了更深瞭解,其風俗習慣及文化傳承,增強了我們青少年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老師跟我們說過很多,包括端午節的由來、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習俗等等。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傳說,端午節的是源於一個詩人,他叫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於是遭讒去職,還被流放。後來,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他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汩羅江,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忙得不亦樂乎。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糉子了,我先學着媽媽的樣子將糉葉洗淨,然後取出三張糉葉,毛面相對,,再在上面放入1/3的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糉子根本難不倒聰明的我。可是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出手相救”,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我這才舒了一口氣,心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經過了一些挫折,終於到了最後的步驟—-扎棕繩,我把糉子捆了好幾圈,這才放心地交給了媽媽,不一會,糉子就煮熟了,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再一品嚐,啊,粘甜有勁,回味無窮。

除了吃糉子這一習俗,小孩還要掛香囊。端午節小孩配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絃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文化還有很多,各個地方也略有不同。從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7

七年級糕,八年級糉,九年級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然而我的家鄉,也然而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此時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然而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然而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然而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然而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然而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然而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明白,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然而,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後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8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充滿了民族特色,而端午節就是其中的一個。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聽家鄉的人說,端午節還有個來歷呢。據說,古代有一個詩人叫屈原,十分熱愛自己的祖國。可是,當時的皇帝昏庸無能,使得國家四分五裂,百姓家破人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落得如此田地,於是他悲痛欲絕,投江而死。人們聽說屈原投江而死,連忙划船到江裏去打撈他的屍體,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人們怕魚蝦會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把糯米撒到江中。這樣那些魚蝦就去爭食糯米,而不會去侵蝕屈原的屍體了。

這個故事傳下來後,人們每年都用包糉子與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糉子是用糯米加上糖做成的,又香又甜,我可愛吃了。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會包非常多糉子讓我們吃,所以,我天天盼着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可好玩了!在平靜而遼闊的'大江中,幾隻船甚至十幾只在一起劃,船頭上都有一面小旗,船上有十幾個漿手,幾個打鼓的坐在船中央。號角一吹,鼓聲立即響徹天地間,漿手每人持一隻短漿,隨着鼓聲划動。兩岸觀賽的人也閒不住,不停地拍手叫好,還爲船員加油打氣。鼓聲是有規律的,什麼時候節奏應該緊迫,什麼時候應該輕緩,鼓手都掌握得準確無誤。不管哪支隊伍贏了,其它的隊伍都會爲他們祝賀,這是多麼博大的胸襟哪!哪支隊伍贏了,就在哪隻船頭上繫上紅布條。這小小的紅布條表現出了這支隊伍的團結與集體榮譽感。每當看到勝出的隊伍的船上掛的紅布條,還有隊員們臉上的笑容時,我就會對母親說:“母親,我長大以後也要學划船,像這些大人們一樣來賽龍舟,還要拿冠軍!”母親看到我自信的樣子,欣慰的笑着說:“好,母親支持你。”我高興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恨不得馬上長大,然後去參加龍舟比賽,拿到冠軍,讓衆人爲我喝彩。

除了包糉子與賽龍舟,端午節時,還要在門的左右兩邊的牆縫中插艾蒿,午飯還要吃肉,飲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端午節十分有趣,瀰漫着濃郁的鄉土氣息,充滿了民族特色。中國的其它節日也都非常有趣,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充滿了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但我獨愛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9

七年級吃糕;八年級吃糉子;九年級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今年的端午節和大學聯考第一天同在,相信屈原會給廣大的考生帶來好運。端午節假期,我們放了四天,從6號到9號,玩的很開心,也有一些感悟。

8號下午,大家覺得無聊,去附近的“陳家大院”釣魚,釣龍蝦。我們打車過去,看到了很多農村的風景,確實美不勝收。到了之後,老闆說每一根杆5元,就一跟大概三米長的小竹竿上綁了一根大概兩米長的線,一頭綁在杆的盡頭,另一頭繫了一個夾子,夾子裏夾着特製的一片豬肝,然後配套的工具是漏勺,漏勺是用三米廠的小竹竿和魚網製成的簡易工具。如果發現龍蝦咬餌了,就慢慢提起來,然後用漏勺把它漏上來。

我們四個人每個人一根杆,一個漏勺,剛開始十五分鐘,我們都沒有收穫。滿滿地,看着別人怎麼釣龍蝦,我們也摸索到了其中的竅門。要先把那個餌放在水底,然後過一會兒把杆滿滿地提起來,如果有龍蝦咬餌了,再慢慢地地道水面下一點點,能看清楚就行,然後再用漏勺把它漏上來。其實有的龍蝦還是蠻聰明的,所以我們的釣龍蝦也並不輕鬆。滿滿地,我們更加熟練了,釣起來的`龍蝦也多了起來,一直釣到了下午五點左右,我們才離開,大概了釣了一斤多,不過覺得不方便弄,就沒有帶走,而是送給別人了。

我們出去了之後,洗了一下手臂,因爲被水塘周圍的蚊子咬的很慘,弄得差不多之後,我們去了園藝山吃小龍蝦。作爲一個失敗的生物入侵者,小龍蝦在中國還是蠻受到歡迎的。招攬客人的服務員十分熱情,我們經過仔細的篩選,進了一個感覺更優惠的店。小龍蝦看起來那麼大一隻,其實蝦肉並不多,只是頭比較大而已,不過味道確實還可以,飽了飽口服。吃完飯,我們又邊走邊聊天,就回去了。

釣龍蝦不愧是一個考驗耐心的活動,周圍蚊子也多,一個浮躁的人無論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是釣不起來龍蝦的,雖然我沒有釣過魚,但我感覺道理是相通的,都需要一顆平靜的心。社會十分浮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一顆安靜平和的內心,才能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使我們需要關注的。理論結合實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題記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傳說這是屈原投汨羅江的日子,爲了紀念他,人們將五月五日定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因爲這天恰好又是弟弟的生日,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個特殊的端午節。

早上剛起牀,便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糯米,牛肉,大米,小米……不用說,這是準備包糉子,在我們這裏,端午的一大習俗就是吃糉子。奶奶是個十分講究的人,所以這天起的格外早,給我們準備好早飯後,便去地裏拔了幾棵艾蒿。然後放在大門口,一邊一棵。如果仔細一點,會發現許多人家的門口都有幾棵艾蒿,具體什麼含義我也不太理解,只知道插艾蒿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

早飯後,我們便去了蛋糕店。姑姑要我和弟弟隨便挑一個。我盤算着。弟弟說:“咱們幾個人啊?”我說:“小孩就三個。”見我們一時拿不定主意,姑姑邊給我們挑了一個稍大型的,我和弟弟拿着蛋糕,叫上妹妹,開心的回家享受去了。

我們把大人的給分出來,還省下一大半呢。我們便一人切了一塊。看着喜愛的節目,一會兒,妹妹偷偷的用指頭抹了一把奶油向弟弟臉上抹去。弟弟瞬間變成了一個大花貓,還沒來得及反駁,我又用同樣的方法給弟弟摸了一臉奶油,給另一半臉找了找平衡。弟弟反駁起來,追着我和妹妹滿院子跑,直到我們大汗淋漓累得跑不起來,才肯停下來消停一會兒。因爲很熱,我們乾脆把冰箱裏裝雪糕的那一層抽出來,把空調打開,那簡直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

奶奶從外面回來了,我們三個同時喊。我和妹妹喊奶奶,弟弟喊姥姥。於是我們倆便順手將帶着奶油的盤子一邊一個給弟弟貼到了臉上。異口同聲道:“就你特別!”弟弟急得在原地直跺腳,我和妹妹便在一旁哈哈大笑,再看看奶奶,在一邊笑的直不起腰了,我們沉浸在了那無窮無盡的快樂之中……

我們終於過了一次有滋有味的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那樣令人激動的場面,也沒有一場盛大的酒會,但那卻是一個令我們難以忘懷的端午節,是一個專屬於我們這些孩子的端午節。

我們在盼望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2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糉子時候。

每到端午節,家鄉人們都要包糉子。這個風俗起於何時我也說不清。聽大人們說,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包好糉子投進江裏,以防魚呀什麼之類東西把他屍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一種傳統習俗。

包糉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裏村民們就揹着竹筐到山上採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裏。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裏浸溼、洗乾淨,然後把糉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那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着酒,一邊吃着糉子,那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麼有意思。

說起包糉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事情。包糉子那天,每家每戶都端着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箬葉,浸好糯米一起放到院子裏。那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裏一邊包着糉子,一邊聊着天,嘻嘻哈哈,顯得多麼快活。她們手裏拿着一片箬葉,中間對摺成一個漏斗形,然後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摺好箬葉裏,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蓆捆好,十個十個爲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着包好糉子回到屋裏燒水煮糉子了。

煮糉子是一件費時工夫。你必須坐在竈前,一邊看着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後,你得給它加柴;水燒乾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糉子煮熟爲止。這樣前後花費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事。

糉子形狀多種多樣,有棱形、四角形、金字塔形,最多還是三角形。糉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也有用青豆摻和包煮;有紅棗,也有花生米,總之多種多樣。糉子裏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防腐劑,煮出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糉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說我是個“糉子寶”,我纔不管她說這麼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糉了時候。故鄉糉子啊,令我多麼懷念。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3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悠久的歷史來源與獨特的傳統風俗。我要說的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的名稱有非常多,比如: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屈原日……

在我們宜昌秭歸,古代有一個名人,他叫屈原。據說,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爲人清正的大夫,於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羣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後世延續爲傳統,漸漸演化爲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一個是吃糉子,另一個就是賽龍舟。糉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先採回一些蘆葦葉,洗淨,準備包糉子用。把糯米,還有這些葉子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糥米放進葉子裏,也可以放些紅棗等,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線從糉子底部起,呈十字形捆包起來,捆好不散開就行。最後將糉子放入鍋裏煮一個小時左右即可。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吃糉子,糉子非常好吃,不等解開繩子,剝開葉子就會聞到香甜可口的糉子香味,嘴饞的人連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看着那噴香的紅棗糉子,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糉子。

端午節不僅會吃香噴噴的糉子,還會划龍舟呢。

雖然我沒親眼看見划龍舟是怎麼進行的,但是我聽奶奶與其他人說過。划龍舟是因爲屈原投江死去,楚國人捨不得他,所以就有許多人爭先恐後地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魚。

划龍舟是一條龍船上整齊地坐着兩隊人,有一人坐在最前面,他有節奏地打着鼓,許多身體強健的壯漢,拿着木槳一齊有規律地划着船。只有每個人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得到第一,相反如果不夠協調,那龍船就走不動!

中國的地方民俗就如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上面畫有屈原、唐東傑布,還有那嫦娥仙子,正是有了他們,我們的歷史畫卷纔會如此豐富,生活也纔會如此多姿多彩。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4

五月初五這天,汩羅江邊站着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他便是屈原。他滿臉憔悴,在嘴裏念道:“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說着便爬上了欄杆準備投江自盡。

忽然,一隻手拉住了他。屈原回頭一看,是一個滿臉嚴肅的保安。保安硬是把屈原拉下來說:“屈原啊,你要尋死我管不了,可是你要攀爬欄杆我就要罰款了,罰款100元。”屈原一聽,立刻老淚縱橫:“嗚嗚,年輕人,你可憐、可憐我吧!我小時候就被別人偷了1塊錢,七歲掉錢袋,十歲遇人打劫……。”保安不耐煩地說:“算了,看在你是個大名人份上,只要你給我籤個名就免罰款了。”說着遞上一張紙和筆。簽完名後,屈原聽見背後傳來保安的笑聲:“哈哈,這下可以拍賣個十萬、八萬吧!”屈原嘆了口氣:“哎,現代的人呀!”

屈原正要翻過圍欄,往下跳,又有一隻手拉住了他。屈原扭頭一看,見一個穿着西裝,一副老闆模樣的中年人,中年人着急地說:“屈原先生啊,你要尋死我不會阻攔!可是你要爲人們XX心理醫院拍個廣告再死也不遲呀!”屈原問:“怎樣拍法?”“等一下你裝着要跳河,然後一個穿白大褂的心理醫生會衝過來攔住並開導你,最後你要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對着鏡頭說:哦,原來人生如此好!”這一萬塊錢就是你的'。“這不是要我僞裝嗎?我堂堂一個大人物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我不幹!”屈原聽了大怒,轉身欲跳河。

忽然,旁邊傳來了一個聲音:“屈原先生,你到底還要不要跳河啊!”屈原回過頭,立刻看到一羣“狗仔隊”圍着自己,問:“你們在這兒做什麼呀?”一個握着攝像機的男人說:“當然是來看你跳河啦!你還不快跳,你不跳,我們還怎麼作報道啊!”屈原氣得臉色鐵青,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值得他留戀了,於是他擺出了跳河的POSE。

可是他往下一望,發現河水骯髒極了,黑色的江水中漂浮着垃圾,這還跳得下去嗎?汨羅江的臭氣也飄了上來,屈原被薰暈了,往後一倒,改變了歷史――撞在一棵榕樹上,死了。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15

小時候,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爲這個節日是最熱鬧的,最讓我們小孩興奮的,有吃又有玩。

媽媽指導我和妹妹包糉子,我笨手笨腳的,老是把糉子包得漏了餡兒……我包不好糉子,可我愛吃糉子,特別是蜜棗花生餡兒的糉子,在陽光下每一粒糯米都會閃着光澤,可香甜了!

吃完糉子,戴着香包我就出了門,往敖江邊跑去。一年一度的龍舟賽要開鑼了!

敖江邊早也是人山人海,周圍的小商鋪都開着,我一定會買一條香糯的玉米,這玉米棒現在可看不到了,玉米粒兒是深紅色的,像一顆顆紅瑪瑙,而且是冒着熱氣的紅瑪瑙,我都捨不得吃!

面對着熱鬧的江邊,我很苦惱,大人們早已擠在堤岸邊,把堤壩擠得密不透風。看不到龍舟怎麼辦啊?還好,我趁大人不注意,刷的一下擠進去了!

正午12點整,比賽就快要開始了,各個龍舟運動員摩拳又擦掌,心情激動得不得了。

“砰!”發令槍響了,每一條船都一下就衝出去,在堤壩上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嚨也沒有關係。

我的視力很好,看得見運動員們的`青筋若隱若現,船上的運動員也非常團結,動作一致,每個船員都竭盡全力划着槳。在船中打鼓的人非常努力地敲着鼓,人們的心情隨着鼓聲也變得越來越激動!

我們東南街代表隊龍舟隊員的臉像西紅柿一樣紅了,不用多久就已經把別的村、街道的龍舟甩得遠遠的,一馬當先!他們並沒有驕傲,過了一會兒,江南村代表隊的龍舟也趕上來了,這兩支船隊各不相讓,讓我看到了兩條“龍”在打架的場面,究竟鹿死誰手呢?觀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跳出來了。

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最終是我們東南街代表隊獲得了冠軍,隊員們開心地又蹦又跳,還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我也爲我們我們街道感到無比驕傲,希望自己長大了也能代表街道爲榮譽而戰!

可是,當我長大的時候,已經離開了家鄉,很少回去過節了。關於端午節的回憶,只能在夢中重逢……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