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熱門】端午節作文集合8篇

端午節1.2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端午節作文集合8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每當這個時侯,人們都是吃糉子、賽龍舟以此來慶祝。

大人們往住都會在端午節的前幾天準備過節的食物和材料。比如包糉子,人們都會先去摘好糉葉,再一片片放在水裏刷洗乾淨。還要準備一些包糉子的糯米,還有一大捆繩子,包糉子時要捆糉子。

到了這天,大人們都會圍在一起幫忙包糉子,他們邊包邊講一些家常話。有時他們還會來比賽,看誰包的多。包完了一串串糉子便放進了鍋裏。等蒸好時散發着濃濃的糉香。孩子們的口水不知不覺隨着濃濃的.糉香而流的滿地都是。

然後到了傍晚,小孩子們隨着家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那裏真是人山人海,好多觀衆都聚集在那裏看賽龍舟,這舞龍舟場景真是驚心動魄啊!大人們爲選手喝彩鼓掌,時不時還爲他們打氣加油。幾個小女孩則是把臉轉過去,不敢看這激烈的爭鬥。賽龍舟那兒還有幾個擺攤的小販子正在推銷他們買的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則是爭先恐後地到那裏買玩具和零食。

然後賽龍舟結束了,大人小孩們這都回去吃飯。飯桌上自然是擺了許多豐富的菜,因爲每次過節,人們便會在吃飯時做許多豐盛的菜,買些飲料來慶祝過節。這些飲料小孩子們最是喜歡了,一喝就能喝幾碗。

這就是人們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

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傳統節日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傳統節日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糉子啦!甜的.,鹹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傳統節日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節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快到了,家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以此來紀念

愛國詩人屈原。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的端午節——學包糉子。

記得那天,我家又包起了糉子。說到包糉子,我外婆可是一個好手。外婆爲我們包糉子,我看的手癢,就纏着外婆學包糉子。包糉子要準備好多東西,包括用醬油浸泡的糯米、有肥有精的肉塊、洗得乾乾淨淨的糉葉和彩色的包紮線等等。一切準備就緒了,我們開始包糉子。外婆邊做示範邊教我:“先將糉葉正面攤在兩手中,雙手外翻,將糉葉裹成圓錐狀。”我看見外婆手中的糉葉,就像是圈養在籠中的穿着深綠色外套的.虎皮鸚鵡一般聽話,任由外婆擺佈。而手中的糉葉,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般不聽話,捲來捲去都是直筒,卷不成圓錐形。

外婆看到了,就指點我說:“左手捏住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點。”有了外婆的指點,一片捲成圓錐形的糉葉就被我牢牢地攥在手裏。看着我卷好了,外婆不緊不慢地對我說第二步:“將卷好的糉葉卡在左手虎口,虎口面向自己,與長尾巴的一邊靠外,接着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卷好的糉葉裏,然後拿一塊肉放在米上,再蓋一層米,壓一壓。這一步要做的事情比較多,慈祥的外婆見我忙不過來,便放慢了包糉子的速度。而我也沒有辜負外婆的期望,用我出色的戰果來回報外婆的耐心。最後是一道捆繩工序,只見外婆雙手緊捏糉子,用彩色的繩子在糉子上纏了一圈又一圈,最後,繫上繩結,一個繫了彩色繩子的糉子就包好了。別隻看外婆這麼牛,我的技術也不賴,外婆包好糉子剛想來幫我,一個精巧的彩色糉子就出現在了我的手中,這摸樣,跟外婆的真是有的一比了。大概又過了半個小時,一座糉子堆成的小山出現了,這就是我們的成果。放眼望去,那幾個精緻的小糉子,就是我包的。

外婆把糉子放進蒸鍋裏,不一會兒,濃郁的糉香味便從鍋中傳來,饞得我口水直流。大概過了一個半小時,糉子出鍋了,我挑了一個自己包的糉子,剝開來一嘗,太香了,第一次包糉子的我竟做出了這麼好吃的糉子,真是不敢相信。

是啊,在那一天我還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我都記不太清了,唯獨對包糉子這件事記得最清楚,那是因爲那天是我第一次學包糉子,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糉子。那個滋味真是美啊!

端午節作文 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就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就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就是,我還就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此時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齊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此時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此時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此時端午節真就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憤怒之下,投入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糉子。我們家有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糉子。我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她先取兩片葉子,並排放好,用手一捲,圓雉體就了。左手像託"酒杯",將其托起,右手順勢抓起糯米和香米,豆餡,棗,果脯等,將"酒杯"填滿,蓋"蓋子"。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小胖豬!簡直是藝術品。讓我多吃,挑選上好的原料,加上她藝術家的手法,讓糉子既好吃,又好看。所以,糉子上桌時,我都沉浸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總是吃得,那裏融入了濃濃的愛。

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6

今天是6月23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上艾草和青蓬……

早上,我迷迷糊糊醒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我起牀,在香味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門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青蓬。這是爲了驅災辟邪。”

到了中午,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大堆材料,有糉葉、有肉、有米、有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包糉子怎麼要這麼多材料,包糉子這麼麻煩呀!”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還要麻煩多了,糉葉要煮好、洗淨,肉切小均勻的條狀,再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要用溫水洗淨,晾成半乾,再用鹽、味精、醬油等拌勻,這樣纔算做好了準備工作。

“啊?不會吧,吃個糉子這麼麻煩啊!”我驚訝的看着奶奶。“那個繩子又是用來幹嘛的呀?”

“你等下就知道了啊!”奶奶還給我保密呢!

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知道了,繩子是用來裹糉子的。”奶奶對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包糉子了,我就在旁邊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我甚是激動,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在奶奶的.巧手中而生,個個外形整齊,包裹均勻,讓我看了就垂涎三尺。每個糉子裏都是很有“料”的: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板栗。

等待吃糉子的時間很是漫長,過了好幾個小時我才品嚐到了這美味的糉子;打開鍋蓋的那一剎那,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有糉葉的香味,有糯米的清香,還有肉的濃香,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這“人間美味”。

這比我吃過的那些買來的糉子好吃的多,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等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端午節作文 篇7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裏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糉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傳統佳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糉子,糉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傳統佳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糉子便誕生了。煮糉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糉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糉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和糉子的香氣。除了吃糉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糉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這裏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傳統佳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裏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說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裏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裏拔“聖草”了。這裏說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說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裏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傳統佳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裏。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着蒙着神祕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臺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裏,多少歡悅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那些神祕的藥纔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擡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的神祕。

又要端午傳統佳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糉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爲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作文 篇8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不是成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糉子總算包好。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沒有、好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糉子出鍋,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想:我的糉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