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日記7篇

端午節2.17W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習俗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習俗日記7篇

端午節習俗日記1

剛過了快樂的兒童節,今天又是端午節了,這幾天實在是太開心了。上午我們一家三口回外婆家過節。有一段時間沒去外婆家了,不知道外公的身體好不好,還有外婆,還是那樣每天忙忙碌碌嗎?

外公見到我,像以前一樣喜笑顏開。爸爸說外公長胖了,其實那是爸爸想逗外公開心,外公的身體不好,需要長期服用激素,所以外公的臉有點浮腫,就像胖了。聽媽媽說,吃激素的副作用很大,會很不舒服,唉,外公一定也很難受吧。

中國人的習俗,在端午的時候吃糉子和綠豆糕。南京人過端午節,這天的菜要有五紅,分別是黃鱔,小龍蝦,鹹鴨蛋,烤鴨和莧菜。不過現在看來,大家越來越不講究這些了。外婆今天就只做了我喜歡的黃鱔和蝦。

吃完飯,大家坐在桌邊聊天,外公外婆問了爸爸媽媽工作的情況,還特別關心了我的學習。看着大家輕輕鬆鬆的說着話,我突然想到,原來過節是這樣的,不需要多好的禮物,不需要多豐盛的飯菜,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就是幸福。

端午節習俗日記2

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節日起源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人們以吃糉子、划龍舟的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端午節前一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糉子。我可喜歡吃糉子了!剝開綠油油的糉葉,一粒粒糯米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吃起來香香的,粘粘的,還帶着一股淡淡的糉葉香,可好吃了!

端午節的賽龍舟也很精彩。很多人握着船槳,齊心協力向前划着。鼓手敲着鼓,士氣高昂,場外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

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而且傳承着中國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習俗日記3

哇,好大好香的糉子呀!沒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這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他那強烈的愛國精神使很多人爲他感到驕傲。人們爲了不讓海里的魚、蝦傷害屈原,就用棕葉包着糯米投到海里讓魚、蝦吃。就這樣人們就把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流傳了下來。

今天,我和爸爸早早的去買過端午節的東西。一上街,真是熱鬧啊!大家都在買糉子、雞鴨魚肉······但最具人氣的還是糉子呀。一條街上都有賣糉子的攤位,你想想街道上都這麼熱鬧,那超市不是爆滿了嗎?這端午節的氣氛真是太濃了,在湖北、山西那更加熱鬧啊,賽龍舟還寫對聯。賽龍舟前面的人大聲吶喊,敲着鼓在那加油,而划船者同時舉船槳,則有規律地在那划着,輸贏呀並不重要只要在端午節快快樂樂就好。對了,還有戴香包呢!這是爲祈求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平平安安。

哎喲,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吃香香甜甜的大糉子了,拜拜。

端午節習俗日記4

大家都知道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向江河,是爲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糉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端午節習俗日記5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糉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糉子。外面裹着一層翠綠的竹葉,溼漉漉的身體掛着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糉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鹹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着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裏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糉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衆人划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日記6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各地有許多的習俗,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古代楚國人因不捨得屈原投江而死,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他,用划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免得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到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的餡品種很多,有豆沙糉、鮮肉糉、火腿糉、蛋黃糉等。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節,人們把插懸艾葉、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酒,殺菌防病。

現在我們更重視過端午節了,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了,這些傳統習俗我們應該保持下去。

端午節習俗日記7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又到了。

家家戶戶門前都栽了艾草,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我家也不例外。等到端午節的正午時分,把艾草砍倒了再曬乾,曬乾以後可以用來泡腳、洗澡等等,用處可大啦!奶奶還包了很多糉子,有蛋黃餡、紅豆餡、蜜棗餡等等,我最愛吃的就是蛋黃餡啦!聽說有些地方端午節還會舉行划龍舟比賽等活動呢!

我覺得很奇怪:“爲什麼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包糉子、划龍舟呢?”於是我跑去電腦上查了一下,原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糉子丟進江中。同時,划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糉子划龍舟的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原來就是這麼來的,我們要向偉大的屈原學習,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標籤:端午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