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華】端午節作文集合九篇

端午節3.2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端午節作文集合九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20xx年6月22日,夏至,農曆五月初四,從20xx年9月7日起,這是我在北京的第二年,即將到來的是第二個端午節。大家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可在校園的集體宿舍裏,跟着一羣求學北京的同齡人相依爲伴,感覺裏未有悲傷,節日裏大家反而可以尋些樂子。我們還未曾揹負壓力和擔子,想在最好的年華里看夠外面的世界,心總是疏朗着向外的。家人對我的牽掛大於我之於他們。

偶然看到姐姐一條@了我的狀態:“想念外婆的甜酒”,心裏微微有些顫動,險些沉醉在甜甜的酒裏。這感覺那麼熟悉,那麼深刻,那麼溫柔。有的東西就算不常想起,卻總能如流淌在血液裏一般,感覺真真切切。它攜着久遠的生命力,伴隨着你一起遷徙,偶爾遠離,哪知情意更濃。

這是五月啊,一個艾草飄香,家家戶戶祈求清淨健康的季節。對於家的感覺,我依舊停留對在老一輩人的印象中,總有一個精幹的女人,將家裏的各種活兒安排得有條不紊。這些女人們,足以構成鄉土社會裏最靚麗的風景,她們對這神奇變化着的自然彷彿有着先天的感知,到了哪個月份,要做哪些事情,是一樣也錯不了的。小時候,總對這些神奇的日子充滿了期待,因爲家裏早早地就開始準備,這些天跟往日裏總有些不同,或是家裏多了些擺設,或是多了些吃食,即便是要行些複雜的禮數也是好的。那時總愛跟在大人們屁股後頭,問東問西,偶爾用手觸摸一些被“明令禁止”的東西,明知會觸犯規矩,但依然心嚮往之。因爲在小孩總是喜歡新奇的。更何況在那個時候的我們眼裏,自然和人是依靠着一種多麼精妙的時空、象徵物發生聯繫呀。

記憶裏,外婆是一個將這種角色扮演到極致的女人。晚上睡覺之前或者白天無事的時候,她總喜歡用緩慢的節奏拍着手,輕聲唸叨什麼節日將至,家裏又該準備些什麼了。特別是釀甜酒,精準的日期是不能少的,既要保證氣溫足夠高,能釀出好甜酒來,又要保證甜酒能保存到端午節兒女回家的日子。之所以要保存,一是怕氣溫高,擱久了不好吃;而是怕我們這些饞嘴的沒了節制。但實際上,外婆每年都得釀上好幾次,一來先測試氣溫和各種材料的配比,二來滿足小輩們的哀求。

那時的外婆總是幸福的。老人腿腳總是不夠好,平日裏無事從來不上二樓,可一到了釀甜酒的時候,總得親自端着一大盆未釀的甜酒到二樓去,挑選一個氣溫最高的地方,先用塑料膜將甜酒封好,再實實地捂上被子,保證甜酒發酵得味道鮮美。這一上一下,早就累得氣喘吁吁,可這份工作,別人是如何也替代不了的。這是外婆的驕傲,小輩們享受着老人的收益,她自然是隻有滿足和高興。

甜酒的製作方法不算簡單,耗時又長,而且商店裏早能買到。可大家夥兒都嫌買的不好吃,酒味兒不夠,米不多,不實在,還是外婆自家做的,吃得最習慣。可記憶裏,外婆自己卻很少嚐嚐自己釀的甜酒,興許是小時候只顧了自己吃,從來顧不了其他人了。外婆做的時候,還得常估算下分量,得足夠大家夥兒吃上幾頓才行。可最讓我暗中竊喜的,還是最後大家都散去,只有少數幾人能獨享的部分。將最後的一些甜酒放進鍋裏煮熱,等到白霧騰騰的時候,搓小湯圓一個個往裏放,七分熟時往裏打上幾個雞蛋,白花花的一片,既晶瑩剔透又醇厚芳香,集全了我的最愛。這個時候,外婆纔開始照顧下自己,用油條蘸着吃,是她最喜歡的味道了。

這個我在其他地兒再也沒瞧見過的甜酒湯圓雞蛋羹,怕是小時候,對艾草飄香的五月最大的期待之一了。釀甜酒的盆、厚實的花被子,依舊那麼親切。另一個期待,應該來自外公吧。

外婆和外公頗愛拌嘴,在一旁的我常常被逗得偷着樂。他們的角色有些像地主婆與長工,外婆總是領導和支配,外公總是服務和順從,兒女們常心疼外公,但我知道,這是他們之間幾十年無可替代的親和愛。五月最受人矚目的糉子,也常常在爭吵和斡旋里產生。

外公總是忙活着其他事情,對家裏的小事不甚關心,但外婆卻比兒女回家過節看得比什麼都重,糉子是得早早準備好的。因此,難免聽見外婆抱怨甚至呵斥外公包好糉子,因爲外公的手藝在家中無人能及,也不可替代。但最後的結果似乎永遠都是某個下雨天,外公無法外出,便老實在家裏完成“任務”。常是外婆在趕集的時候買好新鮮的糉葉,備好糯米和線,等外公回來,便開始忙活起來。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便是絕好的工作臺。糉葉翻飛,棕線如梭,小巧的糉子在外公手裏總是那麼乖順妥帖,一旁的我常常沉醉於這,精彩的表演。經外公手的糉子是四角,精而實,經過高溫的蒸煮後也保存完好,糉葉的芳香更是完美留存,現在的我似乎都能嗅到那冒着白霧的鍋裏飄出的味道……

我最愛吃的是外公包的糉子,沒有餡兒,口感卻更加醇厚自然。或許是糉子也沾染了外公的氣息吧。在家裏外公常沉默,不太表露情感,他一生似乎只留戀於那片黃土地,卻事事明白於心。外公最得意的,或許是自己的青年時代。他出生貧寒,排行老三,好不容易有了讀書的機會,但好景不長,最後是連跳幾級,讀完了國小,後來憑着這僅有的一些知識,當起了工會的會計。他常跟我說當時自己是如何渴求知識,也毫不謙虛地說自己學業如何優秀,後來想,大概是那一代人才有的情結。物質的匱乏、知識的貧瘠和求知的渴望,塑造了他們的一生。然後,最終,他還是將自己交給了黃土地,或許,多少代表了那代人揮之不去的命運。

但外公也常出乎我的意料,在我上中學學到世界歷史的時候,開始有些炫耀,外公卻十分熟練地跟我聊起瓦特和蒸汽機。他愛看歷史和地理,常常藉着我的書來看,偶爾向我要書,我隨手給一本,他總有些嫌棄地說“這個我看過了”。外公看書要戴老花鏡,這個時候最可愛了。鏡架的一邊被他的小孫女摔斷了,只剩另一邊,外公卻捨不得扔,據說這眼鏡買得早,那時候還得好幾十塊呢。爲了繼續使這副有着革命情誼的眼鏡,外公在另一端鏡架上套上繩子,掛在耳朵上,看書時卻常常一鬆一緊,甚至滑下耳朵,好不滑稽。

外公跟外婆不一樣,他愛吃糉子,也愛吃自己包的糉子。卻常常遭到外婆的訓斥,說是要留給孩子們,可每年,給這個孩子捎,那個孩子捎,鍋裏的糉子總不會少。

可今年,我怕是吃不到外婆的甜酒和外公的糉子了,不知道老人在家裏會不會念叨。再想下去,怕是肚子呱呱叫,眼淚哇哇流了。趁早做個好夢吧,說不定夢裏糉葉飄香,甜酒醉人。

端午節作文 篇2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氣,它的名字叫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有很多傳說,但在我們湖北,它主要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一家人會相聚在一起包糉子、吃糉子、喝雄黃酒。還有的人們會在自家門前插艾草,聽老人講插艾草可以防五毒,還有驅蚊的功效!當然了,端午節的活動遠不只這些。在我們這裏還有賽龍舟比賽,一個人在船的前面擊鼓,其他人就按照擊鼓者的節奏用力划船,據說,賽龍舟是爲了嚇跑河裏想吃屈原身體的魚。其次,人們還會往江裏投糉子和倒雄黃酒,這些都是爲了不讓魚去傷害屈原。端午節還有很多有特色的活動,在這裏我就不囉嗦了。

其實,在端午節這天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糉子和吃糉子。我最愛吃的是蜜棗糉,一個個糉子就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撥開清香的糉葉,展現在我面前的是潔白的糉肉和蜜棗的香味,看看就讓人垂涎三尺。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呢?

端午節作文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我們喜歡的節日,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學校,爲什麼激動呢?因爲我們今天要包糉子。

剛走進教室,靈敏的.眼睛立刻就看到了一些包糉子的食材,有糉葉、糯米、蜜棗。哇!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老師先爲我們示範了包糉子的方法,之後就讓我們自己開始包糉子。我牢記製作方法,先把竹葉捲成喇叭形,“這喇叭形怎麼這麼難卷?”我疑惑的直問同桌,同學兩手不離糉葉,自言自語道:“你看,先把兩片糉葉的一端重合,然後在卷,喇叭形不能太大,太大糯米會從下邊露出,也不能太小,太小卷不進去糯米。”“我明白了。”喇叭形卷好後,接着往裏面放入糯米和蜜棗,最後用線捆住就成了。一個完美的“藝術品”就出現在眼前。

今年端午節真有趣,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學會了不能放棄的道理。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五月初五,每年的五月初五爲重陽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吃糉子,賽龍舟,一直是端午節遺留下來的民間習俗。相傳賽龍舟竟渡是爲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蝦魚蟹吃糉子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每年過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包一些美味的糉子,如:肉糉子,蜜棗糉子,紅豆糉子等。包好後在在鍋裏煮熟,就可以吃了。香噴噴的糉子好好吃哦。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5

又快到糉葉飄香的端午節了,這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習俗的回憶。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它的來源是祭奠一位愛國志士。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提出了好多對祖國有益的建議,但卻遭到貴族的反對。後來因爲一些人的誣陷,被罷了官,趕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間,因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絞,於是便於五月初五跳江自殺。剛開始人們在水裏投放飯糰、食物認爲只要讓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傷害屈大夫的屍體,而且還經常划着小船在江邊尋找屈原的屍體。最後,五月初五這一天漸漸變爲了一個節日,而這些習慣也漸漸變爲了賽龍舟,吃糉子,飲黃酒等習俗。

今天,人們還保留着佩香囊,帶五彩繩,插艾蒿的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糉子和吃糉子。

每到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會去買糉葉,糯米,大棗,有時還買一點兒五花肉,然後回家自己動手包糉子。我們都非常高興,快樂,一家人其樂融融。待糉子熟了之後,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這時,我們就會團坐在一起,品嚐美味的糉子,有聲有笑,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啊,對了,這一天,我的姥姥還會給我編五彩繩,給我做香囊。

我們家在那一天,還會在門上插艾蒿。我曾經問過姥爺,爲什麼要插這種有獨特香味兒的植物,姥爺告訴我,因爲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還會看賽龍舟的比賽。還會爲他們加油,助威。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曆史文化的瑰寶、璀璨的明珠,我們一定不能讓它丟失,要將它好好的流傳,發揚光大!

端午節作文 篇6

同學們,相信你們一聽到這個題目,就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吧,就是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

今天,又迎來了端午節。我和媽媽早早地起牀了。準備好葦葉、糯米、紅棗、棉線這些材料後就開始包糉子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不過第一個作品我完成得並不理想。於是,我向媽媽請教。媽媽就耐心地教我訣竅:第一,要把糉葉一層層擺好,再彎成漏斗形狀,這樣才能讓糯米寶寶乖乖地躺在裏面。第二,把糯米放在漏斗屋裏時要適量,不能太多也不要太少。第三,要用繩子紮緊包好的糉子。

我用媽媽教我的方法包第二個糉子。比第一個好多了。我又繼續包第三個、第四個,一個比一個好。漸漸地,我越包越好,越包越熟練。

除了包糉子以外,在端午節那天,我還吃到了香脆可口的油角,甜甜的油餅。奶奶把油角和油餅包好後,就把它們一個個放在燒熱的油裏面炸。看着白白胖胖的它們慢慢在黃澄澄的油裏變得金黃金黃的,我覺得有趣極了,忍不住央求奶奶讓我也試試。奶奶提醒我小心不要被濺出的熱油燙到了,會很疼很疼的。我點了點頭。在炸的時候格外小心。但還是被油花濺到了手上。看着我炸好的油餅和油角吧,它們好像在對我說:“張瑩瑩,你好棒呀!”吃飯的時候,我吃着自己親手炸的油餅,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端午節那天,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學會了炸油角油餅,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走向成功的道理。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的時候,已經接近夏天的中間了,白天的時間漸漸變長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一天,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我的外婆每到端午節的時候都會包糉子,你們知道爲什麼要包糉子嗎?對了,是紀念屈原。外婆家的菜園地邊上種了非常多的糉葉。包糉子時,要挑又大片又新鮮的糉葉採摘下來,清洗乾淨備用,再拿出十幾斤糯米,也把它洗乾淨,如果要吃肉餡的,就包肉,要吃紅豆餡的,就包紅豆……外婆知道我喜歡吃大肉糉,所以大肉糉就多包了一些,她先把肉切成塊狀,就可以開始包糉子了,先拿一張糉葉,把糯米和肉包進去,再用棕樹的葉子撕成的細條子,來把糉子捆起來,就包成了一個糉子。最後放到柴鍋上去煮,煮上幾個小時,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肉糉子了。

到了下午,我心老早就飛到賽龍舟的地方了,於是我們一家人一起去信河邊看賽龍舟,來到信江河,河岸兩邊好熱鬧啊,人山人海。我從遠處就聽到鑼鼓“咚咚”的聲音了。走近又聽到“嘿喲!嘿喲!”的喊口號聲。我就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賽龍舟要喊口號呀?”媽媽說:“你看到在龍舟上的人動作非常整齊,那你知道是爲什麼了吧!”“嗯——是讓划龍舟的人動作很整齊,得第一名?”“對了!”我看到一艘龍船停在岸邊,我就撈起褲腳,爬上去玩了玩。這時,看到十幾艘龍船爭先恐後,向我們的方向划來,船上的人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背心,你追我趕,非常激烈……

我好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到了,學校按規定放了三天假,我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

過端午節,我們這裏最普遍的風俗就是每家每戶都要吃糉子。這不,星期三的晚上,我和媽媽就開始包糉子。我們包的是糯米糉子,另外還加上了紅棗、葡萄乾等材料。

我們開始包糉子了,第一步先把竹葉捲成圓錐形;第二步往裏面放入適當的米,然後,放上幾個棗;第三步再把竹葉包起來;第四步用線把糉子纏繞起來。糉子就做好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盤香噴噴的糉子出鍋嘍!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邊吃邊說:“我要把這些糉子全部幹掉!”

吃完糉子,爸爸又帶我和媽媽去濱州遊中海公園。到了那裏,藍藍的天空上飄着朵朵白雲,小草也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這裏可真是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我太喜歡這個地方了!

我們先玩的是開船遊戲,而且爸爸、媽媽把舵手的任務交給了我,我覺得掌握方向太難了,小船也總是搖搖晃晃的,有好幾次我險些掉下水去呢!不過我們都穿了救生衣,我說:“如果我真的掉進水中,漂浮在水面上,會不會有鯊魚一口把我吞下去的?”媽媽笑着說:“就算是吃,它也不會一口吃掉,也得三口兩口的。”爸爸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天色已經不早,我們交了船,戀戀不捨的離開了中海公園。

這個端午我過得好開心啊!

端午節作文 篇9

我有點納悶:我們剛學了課文《端午節節的由來》說端午節節是紀念屈原的。端午節節的習俗很多,包糉子,賽龍舟,佩帶香囊,房檐上插艾葉、菖蒲,還要喝雄黃酒,沒有說要送節呀。可媽媽說:“我們這兒的傳統,每年的端午節節,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送節的。”

下了了二路車,遠遠的就看到武商量販披紅掛綵,人頭攢動。來到大門前,只見大門兩邊搭起了兩個大臺子,左邊掛着大紅條幅:迎端午節,包糉子比賽。右邊臺子上兩個推銷員拿着喇叭大喊:“揚子江牌綠豆糕、芝麻糕買二送一啦,快來看一看,瞧一瞧啊!我拉着媽媽擠進了左邊,這裏有一個很大的凹進去的臺子,裏面裝滿了糯米,糯米里摻雜着紅棗、葡萄乾,旁邊擺着糉葉和細線繩。一位胸前掛着工作人員牌子的阿姨拿着一個喇叭喊:“顧客朋友們,端午節節快樂,歡迎來本超市購物的顧客朋友們參加包糉子比賽,如果您想參賽,請站到這邊臺子前,我們要宣佈比賽規則了!”她這一喊不打緊,人羣馬上像潮水一樣涌過來了,媽媽見人太多,拉着我要離開,可是我執意不走,我要參加包糉子比賽,把勞動課學到的本事“現一現”。阿姨又喊了:“歡迎顧客朋友們參加比賽,請聽清楚比賽規則,以20分鐘爲準,在這個時間內包的糉子全部屬於你自己,比賽結束後,數出包糉子數量最多的選手,再獎勵20個糉子。”我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站到了一席之地,我把糉葉拿在手上,做好了準備。阿姨喊了一聲:“開始!”我左手託着糉葉,右手一捲,把糉葉折成漏斗狀,挖了一大勺糯米放進糉葉裏,然後把豎着的糉葉往下一按,封住了漏斗口,再纏上線繩,一個菱形的糉子就包好了。媽媽高興地大喊:“你好棒!”“哎,這個小姑娘也會包糉子?”“她動作還蠻麻利的……”“小姑娘,加油!”周圍有許多人在注視着我。我既興奮又緊張,馬不停蹄地連續操作,一會兒工夫,媽媽就報數說包10個糉子了。我偷偷地瞄了一下旁邊的大媽、阿姨、奶奶們,哇!她們太神速了,裝糉子的塑料袋都鼓起來了,也不知她們包了多少。我急了:再快點,再快點!可是越急越出問題,糉葉破了,再撿起一張糉葉,重新包裹……“時間到,停!”掛牌的阿姨喊停了,現在數糉子了,看誰在20分鐘內包的糉子最多,結果出來了,是一位奶奶,她包了37個糉子,我只包了17個。我有點沮喪,可是媽媽高興得又拍手又跺腳,一個勁地誇我了不起。圍觀的人羣也發出一片嘖嘖的讚歎聲,那位掛着工作人員牌子的阿姨說:“這次比賽,這位小姑娘年齡最小,20分鐘她包了17個糉子,我們要給她一個特別獎,獎她20個糉子!”我和媽媽歡呼起來:“耶”!

來到外公家,外婆問媽媽:“這糉子是你買的嗎?”媽媽笑眯眯地說:“您猜。”“難道是你包的?你會包糉子?”外婆滿臉疑惑地問媽媽。媽媽說:“我雖然不會包,可我們家有人才呀,您外孫女會包呀!”外婆瞪着雙眼望着我,“我們學校有勞動課,勞動老師教的,不信您拿糯米來,我包給您看。”我自豪地說。外婆摟着我說:“我信,我信!”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