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我的端午情作文

端午節2.59W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看啊,端午節對人們多麼重要。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我的端午情作文,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我的端午情作文

  我的端午情作文1

每當我想起“端午”這個詞,陣陣清甜的糉香便會在我的周圍縈繞,那縷絲絲不絕的清香,就像一雙細嫩溫柔的手,輕輕浮動我心底深處的某根弦,彈奏出一首首童真的曲子。又是一年的端午時節,我的心又再一次隨之牽動。

飄渺的糉葉香氣伴着初夏微微的悶熱靜靜彌散開來。令人期待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往常愛睡懶覺的我起了一個大早,準備要和媽媽一起包糉子。昨天夜裏,媽媽已經將材料都放在水裏泡好了。我看着水中潔白如雪的糯米與翡翠般的糉葉,還有紅寶石似得大棗,就已經是垂涎欲滴了,我迫不及待地幫着媽媽將他們拿出來,開始包起了糉子。

看着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從媽媽手中誕生,做第一個還沒有成型的我不禁焦急起來。每當我將糯米放到溼滑的糉葉上時,一顆顆圓滑的米粒就像是一個個淘氣的小精靈,成羣結隊的跑出我的手心,掉落到地上。屢屢失敗的我有一些惱羞成怒。媽媽見到我這副滑稽的樣子,禁不住“撲哧”一下笑出聲來,“幹什麼都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來。”說罷,媽媽便又拿起一片糉葉,示意我仔細看。只見媽媽先將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小筒,再將糯米倒入裏面,這時,那一個個頑皮的小精靈似乎都突然文靜起來,一動也不動地躺在葉筒裏。我恍然大悟,急忙抄起一片大糉葉,也有模有樣的學着包起來,果然,在我巧妙的手法之下,第一個略顯臃腫的小糉子橫空出世。我將一顆晶瑩的紅棗藏在糯米里,拿出一根小細繩在糉子的綠色外衣上裹上幾圈,又繫了一個結,確保嚴實之後,就匆匆忙忙地下鍋了。

在一番煎熬的等待過後,小糉子們終於出鍋了。我興奮地拿起我的糉子,捧在手心裏,一遍遍嗅着令人神清氣爽的芳香,彷彿是捧着一個無價的寶貝,香甜的糯米在嘴中緩緩地融化,好像化作一股股清泉,潺潺的流入我的心扉,滋潤着我的心田。這就是我最愛的端午,這就是我的端午情。

  我的端午情作文2

放學回家,發現賣糉葉的商販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多了起來。細細嗅着,頓時覺得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糉葉香。

端午節終於又要到了。

從兒時起,端午節在我的記憶裏,往往都跟“吃”這個字緊緊纏繞在一起。對於孩子來說,那與衆不同的糉香,就是端午節的特有味道。

天剛矇矇亮,就被大人們早早的叫了起來,一同到郊外,在還帶着露水的草地上採回好多還帶着清香的艾蒿葉子。一部分被高高懸掛在正門的大梁上,辟邪祈福。另一部分則被外婆用來煮雞蛋了,說吃了用它泡過的水煮過的雞蛋,可以一年不被蟲子咬。那時是天真的,明明是不喜歡吃煮雞蛋的,但聽了外婆說過它那神奇的作用後。還是會同弟弟,妹妹們像小狼一樣把外婆分配的雞蛋任務,一掃而光。

那時的小孩每人還會得到一條五彩繩做的手鍊,在端午過後的第一場雨裏將它順水飄走,據說可以帶走疾病。拴在手腕上的那小小的五彩絲線似乎就定格在了記憶中,成爲了兒時的記憶。

幹完這些,端午的重頭戲——包糉子就來到了。

記得母親總是在前一天把糯米浸泡,稍稍漏幹,再把糉葉浸水、清洗,旁邊放好了不同顏色的細線,便開始裹糉子了。那時,母親嫺熟地把糉葉折成漏斗容器狀,用潔白的湯匙舀進幾勺糯米,又往糯米里放上幾顆紅棗,或者放上少許碎肉,然後把糉葉折幾下,一點點地捏着糉角,包裹得嚴嚴實實後再用細線紮緊。那時,母親總是很專心很仔細,彷彿包進去的不只是幾勺糯米,更有普通生活中最簡單的心願和希望。

竈臺早已生着火了,糉子下鍋後,不大工夫,新糉葉的香氣和着糯米的甜香便隨着升騰的蒸汽溢出鍋外。過了時許,母親便開始招呼我們,“吃糉子啦!”我便圍了上去,一臉很貪吃的樣子。那時,我總喜歡用筷子插着糉子舉在手裏,一邊嬉戲,一邊吃糉子。不知不覺中幾個糉子便下肚了。母親總是在一旁笑咪咪的看着我說:“不要再吃了,少吃點,吃多了消化不良……”

在奶奶家的鄉下,保存糉子的方法是把糉子完完全全地泡水在裏邊,定期換一下水,就能存放好長一段時間。想吃的時候,就從水裏撈出幾個,在熱鍋裏蒸一下,味道依舊美美的。

我們現在早已別離了當時的童真美好,但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有一樣東西卻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我的端午情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以前在我們新疆,端午節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重視。這兩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端午節定爲了國家法定節假日,過端午也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說起端午節,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糉子。

每年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爸媽就要爲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忙碌起來。因爲每年都要包兩種口味的糉子,甜的紅豆蜜棗糉,鹹的肉糉,所以爸媽早早的就開始了準備工作,買糯米、買蜜棗、買紅豆、買肉、買葦葉……,然後就是泡米、泡紅豆、醃肉、煮葦葉,等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就進入到了包糉子的環節。

包糉子那可是個技術活,看爸媽包的很快、很輕鬆,再加上爸媽讓我們小孩子也學着包,小朋友們都不禁躍躍欲試起來。一上手才知道,這個活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一會兒米放多了,一會兒蜜棗忘放了,一會兒葦葉爛了……,搞得人手忙腳亂、渾身冒汗,到那時我才體會到了爸媽的不易。糉子包好了,就該煮糉子了。這也是一個功夫活,一般都是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開始了,甜、鹹糉子要分兩鍋煮,人要在旁邊守着,看着火,看着鍋裏的水,一鍋要煮四、五個小時。這樣第二天端午節的早上,就有一鍋香噴噴的糉子等着你了。

糉葉飄香的時候,就是回家的時候,品味糉子味道,就是在品味家的味道。趁着端午節的到來,再回趟家吧,再看看我們那年邁的爹孃。

標籤: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