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淺談屈原故里十大特色端午習俗原汁原味展現

端午節1.81W

屈原故里秭歸端午習俗,歷史悠久,有其獨特的文化空間和表現形式。農曆五月初五爲小端陽,五月十五爲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爲末端陽,一個端午三次過,主要爲紀念生於秭歸樂平裏的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今年端午期間,該地推出的禮俗及文化元素十分豐富,主要有:

淺談屈原故里十大特色端午習俗原汁原味展現

1、祭奠屈原。在五月五日上午,衆人聚集屈原廟、屈原祠或長江岸邊,設祭壇,拜祭屈原。祭奠設主祭、嚴祭,敬香上供,恭誦祭文,跪拜燒紙。今年端午節的祭祀活動,更是別具一格。不僅有參加活動的領導祭祀屈原,還有海峽兩岸的著名詩人祭祀屈原,以及海峽兩岸的屈原後裔祭祀屈原、當地的羣衆祭祀屈原。尤其是海峽兩岸的屈原後裔在屈原故里祭祀屈原,這在歷史上還是首次。

2、遊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黎明,龍舟下水前,劃手們隨 “站頭”叩拜天地,飲雞血酒,隆重地將長塊紅布掛上龍舟,即“龍舟披紅”。禮畢,衆齊到江邊安龍頭下水,同時,龍舟中的擊鼓人扮屈原之妹屈幺姑,呼喚:“我哥回,我哥回——”然後,“站頭”吹哨舞橈片點標,龍舟開始遊動,唱《起槳曲》。不久舟至江心,便接唱《招魂曲》,呼喚屈子魂歸:安安然然回故鄉,好和鄉親過端陽。唱《招魂曲》、遊江的過程中,岸邊的人和龍舟上的隊員向江中拋撒用綵線纏繞的糉子。唱完《招魂曲》,龍舟的遊江也隨之在水面上劃了一圈。此時,便準備正式競渡比賽。今年端午節,湖北省外及港澳臺龍舟代表隊、湖北省內龍舟代表隊30多支,將在中國龍舟訓練基地——秭歸縣徐家衝港灣“遊江招魂”。

3、龍舟競渡。參加比賽的龍舟顏色各異,有黃龍、白龍、紅龍等,划船的人數不等,船尾一人掌艄把握方向,船腰一人擊鼓喊號子,各條龍舟爭相前進,場面十分壯觀,成爲融民族性、競爭性、娛樂性於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一種新的節日民俗。

4、吃糉子、蒸饃饃。三個端午(陽)都吃糉子(高山不產糯米的地方是吃粑粑,即蒸饃饃),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會全家齊動員,用蓼竹葉包糯米,包出三角棱形、中間有紅棗的、綠油油的糉子,或用剛收割的麥子磨出的麥面蒸出又大又軟的`粑粑(饃饃),還特意請回出嫁的女兒一起過端午。端午節前夕,全國85家廠商,在屈原故里秭歸展出2000多種糉子及其他節令食品。這些商家來自廣東、江蘇、浙江、湖北等地。

5、喝雄黃酒。端午這天,將雄黃研成粉末倒入酒中,喝少許,塗於小孩額前耳後,可防蟲咬,防毒,灑於房前屋後、牀角牆根,防毒蛇、毒蟲。

6、掛艾蒿菖蒲。端午節當天清晨,露水未乾時,上山採割艾蒿、菖蒲,回家用綵帶紮上,懸掛大門兩旁(三個端午都如此),避邪祛風。採來的艾蒿除了當天應節外,一年中,不論何時有什麼痛癢時,隨時可摘取幾枝配以大蒜梗(也可不配),用水煎煮,洗擦患處或泡腳,可止癢祛風消炎。小孩消化不良,也可用艾葉煮雞蛋,將熱蛋在孩子肚子上來回滾動,即可去滯。

7、扎香袋(包)。將艾蒿、雄黃、陳大蒜梗、鬆、柏或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種中藥材裝入布中,以五彩線纏繞,佩戴胸前,祛邪防病。

8、農民騷壇詩社。騷壇詩社成立於明清時期,延續至今,是秭歸一個民間詩歌組織。其詩歌內容以憑弔屈原、謳歌時代爲主題,社員以愛好詩歌的農民爲主,素有“中國第一農民詩社”之美譽。騷壇詩社在全國的影響很大,與上海白社、東坡詩社等全國有名的詩社都有交往。目前,社員已達60人,範圍擴展至秭歸縣各個鄉鎮。1949年後詩社曾一度中斷,1982年由農民詩人譚光沛倡導恢復,至今仍年年堅持開展活動。騷壇詩社保存下來的明清時期詩稿約X00首,自1982年恢復騷壇後,社員共寫詩填詞約4500多首,出版《吊屈原專集》等騷壇專集X本。其中,78歲的李國傑老人寫詩達X00多首,老社長、農民詩人譚光沛公開發表詩作X0多首。

9、稻場娛樂。末端午夜,家人團聚,親友雲集,同時喜慶夏收,由一家或數家作東,邀請全村鄉親鄰里自娛自樂,跳當地的建東花鼓戲,唱山民歌,吹打樂合奏,劃旱龍船,玩獅子等,往往通宵達旦。同時,末端午還“送瘟船”,有的叫“送神船”。至此,端午節過完。

X、世界最長龍舟亮相屈原故里。一艘世界上首次帶輔助動力裝置、設計全長爲62米的最長鋼製龍舟,將於今年端午節期間亮相當20X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活動。這艘龍舟寬2.4米、型深0.6米、設計吃水0.4米,可容納120人同時乘劃,擬將申請大世界吉尼斯。建成後的巨型龍舟全長62米,以紀念屈原62壽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