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又到端午祭屈原

端午節1.37W
  1閱讀屈原

薄暮冥冥,在昏黃的燈光下,口品香茗,手捧《離騷》,一遍遍地讀着。朦朧的眼眸恰似染上悲慼的色澤,縹緲的思緒鬥轉至汨羅江畔,那悲愴的身影,那憤恨的靈魂深深攫住了我的心。

又到端午祭屈原

思着這百讀不厭的詩篇,念着感動,追隨着你來到汨羅江畔,才知曉你一直情繫朝廷,徘徊於此。你似絢麗的流星,閃爍着刻骨淒涼的美麗,劃過心空。你滿腹才華,本應得到重用,卻被奸人所害,顛沛流離,一閃即逝。你內心是否充斥着寂寥與落寞?才使於你在這就幾千年來一直獨自飄行崇峻的山林和填滿冤屈的濤濤江水?那似永遠解不下的緊皺着的眉頭溢滿憂愁,在刺目的光輝下,讓人如此心痛。

在峻嶺間,拂曉陪伴你的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鳴,生靈也通曉了你不幸的遭遇,日夜爲你申訴。在汨羅江邊,你屹立不動,你是否在回憶你曲折的一生?是否在怨恨大王的愚昧?你是否在擔憂天下蒼生的生死存亡?爲什麼在似血的殘陽下,你拉長的背影也如此淒寒?爲什麼我看見你的眼角噙着淚滴?你忠心耿耿,諫進忠言,才華橫溢,令大衆折服卻亦招來奸臣嫉妒。無奈大王昏庸無道,是非不分,聽信奸妃之言,將你入獄,最終扼殺了一顆忠貞的愛國之心。攜帶着你的憂憤血淚,在去國離鄉之時,將苦難的點滴生活幻化成爲筆尖絢爛綺麗的文字,流芳千古。你是否依舊在守望?守望着再回到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切?那麼誰能徹悟你心靈的沉痛?在汨羅江畔那撕心裂肺的叫喊,是你對奸妃的控訴和對大王最後的忠言。伴着你的奮然一躍,大衆的心也爲之顫抖,惋惜,悲憤,遺憾,這些情愫填斥這百姓的心。他們爲你哀怨,爲你自豪,爲你感動,爲了紀念你而自動自發做事。這足以表明百姓對你的尊重,對昏庸無能大王的不滿反抗,對黑暗朝廷的失望,對迷惘未來的絕望。

你因《離騷》而不朽,因怨恨而跳江。逝去的不僅是你偉大不屈的生命,更是文學史上一個巨大的損失。大王讓你心寒若冰霜,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至死仍抱負着熱忱的愛國赤心,面對大王的質疑,奸臣的排擠,你只能以死示清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雄心壯志,卻得不到施展,被扼殺的事實擺在你面前,你無可奈何,侍女已爲你付出生命,你又怎忍心再白白付出幾條人命?!如今,你日夜駐守於汨羅江畔,回憶與大王的過去種種,你問心無愧,坦坦蕩蕩。

虔讀《離騷》,我一直想相信你是假借文章來抒寫你悲涼的人生!但那文章中辛酸苦楚的言語又不得不提醒我你的真實的呼聲。

看如今,各種漫畫,惡搞書籍琳琅滿目,正污染着青少年的眼球,所謂的愛國情懷也被輕描淡寫敘之。閱讀《離騷》,讓我讀出你的愛國心;閱讀《離騷》讓人讀出你字裏行間對世態炎涼的感嘆。

掬一捧清淚,目視前方,你正駕着雲彩,來到我們這青春一代,用你《離騷》精煉的文采,來向我們詮釋其包含的精神意韻。

  2端午節屈原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裏人的端午節,而在家鄉,端午節卻是五月十五。因爲五月初五農活正忙,稻田裏的秧苗還未插完,棉田裏的雜草還未除淨,正是農人們播種豐收播種希望的黃金時期,他們哪裏會有閒心坐下來過節呢,即使勉強自己將身體坐到了餐桌的旁邊,他們依然會魂不守舍,他們的心仍在田間地頭,仍在那些莊稼的身上。於是我們的祖先便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節也要過,農活也不耽誤,只好讓端午節作出讓步,等農活做完後,就把端午節作爲慶祝播種的節日吧。這樣的端午節,自然與屈原無關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家鄉人每年必過的四大節日之一。根據農活完成情況的不同,家鄉人又把端午節分爲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鄉起初是沒有的,後來因爲農村與城市親友網絡的擴大,有好些嫁到城裏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家來過端午節,於是有親友在城裏的人家便把這一天當成他們的端午節了,後來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實的大戶人家以此作爲端午節的前奏,於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說了。而那些家道殷實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戶,家裏都請有長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這一天,長工或短工都還在爲他們辛勤的勞動,他們有些之所以選在五月初五過端午,其主要目的還是爲了慰勞一下那些長短工們,讓他們死心踏地的爲他們賣命,同時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途徑,以此博得鄉鄰的口碑,可謂一舉多得,他們又何樂而不爲呢。於是,即使家鄉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這一天依然與屈原無關。

家鄉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稱正端午。顧名思義,這一天才是家鄉人真正意義上的端午節,因爲到這一天爲止,家鄉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裏,農活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爲了紀念他們播種的辛苦,爲了慶祝他們階段性的勝利,他們便借用了這個傳統的節日,只是賦予了它暫新的內涵罷了。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熱鬧了,因爲在這一天,姑娘女婿都攜着子女回孃家過節,其實也沒有誰作出一個什麼規定,只是大家都這樣,於是便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後來在家鄉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說法,端午節便是姑娘回孃家的日子,當然也就與屈原無關了。

家鄉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稱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說到這一天爲止,家鄉的端午節纔算過完了。據說之所以有這個末端午之說,一是爲了與早端午相呼應,二是照顧那些田多勞少又無力請工的人家,他們往往在正端午這一天還在地裏勞作,等到他們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過完了,於是他們便在五月廿五這天過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車吧,只是節日的氣氛淡了許多,但親情依舊,慶祝的心情依舊,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們爲端午節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只是,這樣的端午節,依舊與屈原無關。

從早端午到晚端午,家鄉的端午節足足要過二十一天,而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廿四過小年開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燈

穿過歲月的河流,還有什麼痕跡不被淹沒?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沉澱?不同時間,已經沒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見了往日的寧靜。

自從那個載着一腔悲憤的詩人投入狂濤巨浪中,汨羅江就開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嗚咽代替不平,兩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這浮浮沉沉的江水裏,飄蕩,遊走。

  3從端午看愛國情懷

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我不禁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的偉大不僅是因爲他的《離騷》等著名詩作,而是因爲其詩作表達了他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情懷是一個民族存在的火種!充滿愛國情懷的英雄人物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是一個可憐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而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幸運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而且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崇尚愛國英雄的傳統。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愛國主義精神浸透着整個神州大地,愛國主義情懷深入到無數華夏兒女的心,追溯歷史的長河,多少位愛國先賢的事蹟流傳千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中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那是何等的氣魄;每當我回憶起這些英雄的往事時,便會周身熱血沸騰,感慨萬千!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時常在國人的耳邊迴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激勵着國人奮勇向前!

然而,隨着當今物質生活的富裕,很多人開始不思進取,把享受作爲生活的全部,更令人憂慮的是,現在的很多青少年學生,從國小生到大學生整天沉浸於網吧之中,迷戀於網絡遊戲,陶醉於虛幻的世界,令很多人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朋友,也許你現在還在抱怨命運不好、社會不平和國家不公,但請你聽一下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勸誡吧!“你不要問你的國家能夠爲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爲你的國家做什麼”。朋友請不要再怨天尤人,消極度日了,想一想,多少位志士,爲了民族的獨立,爲了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血染沙場,捨生取義。他們沒有享受過一天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但他們爲了民族大義,爲了子孫後代,無怨無悔!朋友當你還在沉迷於網絡遊戲的虛幻世界時,想想那些爲你今天創造美好生活的志士們吧!請不要再浪費大好時光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如果你能夠抽出點時間的話,請讀一讀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你也許會受到一些啓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句句是警世名言,發人深省;句句是殷切期望,充滿期待。

朋友,當你在享受端午佳節,親友團聚,開懷暢飲之時,請不要忘記爲我們營造幸福生活的愛國志士們,讓他們的愛國情懷,激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淨化我們心中的污垢。當代的國人更應該倍加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報效祖國,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最後,我想用艾青先生的一句詩來表達我此時此刻的感情,“爲什麼我的眼裏時常含着淚水,那是因爲我深沉的愛着這片土地”!衷心地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更加昌盛!

  4又到端午又祭屈原

初夏像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說笑就笑,說哭就哭。剛纔還是豔陽滿天,火紅的太陽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熱得奔走的人兒臭汗淋漓,不一會兒,天空中飄過幾片烏雲,空氣悶熱,轉眼“嘩嘩譁”下起了雨。雨不見得很大,但是很密,飄飄揚揚。

哦,端午踏着舞步輕快地來了。

走過鄉村,每家每戶忙碌着,歡聲笑語。一陣水汽從鍋裏漫開,那種醇醇的香味兒撲鼻而來。嗯,清香、誘人,那是糉香,濃濃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糉葉兒的清香。

來到城鎮,蓄滿水的河道上,有節奏的哨聲、鼓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十幾條龍舟盪漾在碧波里。龍舟上,十幾個青壯漢子,揮舞着手中的漿,喊着號聲,奮力向前進發。

衆所皆知,端午的由來,起源於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爲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爲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所傳誦,着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糉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標籤:端午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