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這一天作文

端午節2.3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這一天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這一天作文

端午節這一天作文1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優雅。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節與往昔不同,因爲在外地求學,爲了會考的奮力一搏,我不得不留在學校裏過端午節。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慶祝端午節。原本以爲這是件很悲傷的事,可沒想到卻是如此快樂。

一大清早,還沒睡飽呢,就被幾個室友吵醒了:“快起來啊,我們到後面那座山上去採艾蒿了!”之後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溫暖的被窩,再之後便是一陣忙亂。十分鐘之後,我們各自整理好了衣裝,邁開了豪爽的步伐,朝後面那座山進軍,哇!端午的味道,充滿了激情。

到了山腳下,我們不約而同地擡頭望着這高似喜馬拉雅山的山峯,互相打氣後毅然向山頂攀去,由於剛剛下過小雨,所以沒登多高我們褲管都被打溼了。“啊!艾蒿。”順着聲音望去,嘿!別說還真有哇,我們一窩蜂似地涌過去,開始瘋採,邊採邊在嘴裏嘟囔着:“希望會考順利,祝願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滿載歡喜。

我們手中握着艾蒿束,頭上戴着艾蒿環,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學校。剛坐到位子上不久,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我定睛一看,啊!是媽媽。媽媽看到我說:“九年級了也不能不過端午節啊!想不想吃糉子啊?來,把糉子拿過去和同學們解解饞吧!”呀!不聽媽媽提及,我差點忘記吃糉子了。哇!太棒了,媽媽竟帶來這麼多糉子,我們都涌上去把媽媽圍住,剝開糉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一口下去,糉子少了半邊,媽媽看着我們狼吞虎嚥的樣子,開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節這一天作文2

伴着濃濃的糉香,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年的端午節。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可是一件大事。每年的端午節家鄉都會舉辦各種活動,很是熱鬧和隆重。

側耳傾聽,江畔的鼓聲敲響,這便意味着家鄉今年的龍舟賽已經開始了。我不由得加快前行的腳步,想要快快走到江邊,一睹激烈的龍舟賽。我的家鄉在閩北,這裏的端午節有很多其他地方沒有的傳統習俗。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都要和雄黃酒,取蒲艾葛藤懸門戶辟邪。採草藥熬製淋浴,將雄黃泡藥材灑在家門口,預防蛇蠍入室。

端午節前的那些天,許多人家的婦女和孩子早早就成羣結隊上山去採箬葉,這一般是婦女孩子的事。箬葉屬竹類,葉子片大,竿細矮小,與其它竹子不同。人們採回葉來洗乾淨,放在外面晾乾,一片片疊好,留着準備包糉子。還有人專門去採回來紮好一疊疊,拿到市場上叫賣。買回去包糉子的人很多,一會兒就賣光了。

到端午的前一二天,許多人家就開始浸好糯米,然後叫上幾個要好的婦女姐妹上家來幫助包糉子。今天你幫我包,明天我幫你包。她們一邊包一邊說笑,或唱當地的《端午小調》:“一天採箬葉呀,二天泡糯米,對角包成糉呀,先去敬祖宗……”她們的手很巧,熟練地將棕葉對角、摺疊、綁紮,或包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不等形狀。各家包的糉子內餡風味不同,有的是鹼棕子,有的是肉棕,有的是豆糉,有的餡上放幾顆紅棗。10個一串紮好,放進鍋裏蒸熟。大家先嚐幾個,然後掛起來,留到端午這天吃。還有的親朋好友你送我一串,我送你一串,各種味道的都互相嚐到。當地兒女親家的有端午送糉子習俗,這也是一種人情來往的禮節。

到了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放鞭炮慶祝。吃糉子時許多人家先敬祖宗,用碗盛上幾個放在祖宗的牌位上。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用一個碗裝上糖,將糉子一個個剝開箬葉,用筷子挑上伸進碗中沾滿糖,然後放進嘴裏有滋有味地吃開來。熱烘烘、甜滋滋的糉子,清香可口,孩子們狼吞虎嚥,一個接一個地直吃到肚子溜圓。大人們邊吃邊看孩子們吃,臉上漾起滿足的笑容。老人們吃上一兩個,又會嘮嘮叨叨地說上陳年端午的往事,但也讓人聽了不煩。

端午節這一天作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標籤: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