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節1.08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就要把小孩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或者小河裏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

爲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玉兔把搗了一年的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所以,小孩子們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總是早早地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沒有去外面洗澡的人,就用放在屋外面得水來洗一洗臉。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特別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五月初五的天氣還是很冷的,聽從外面洗完澡回來的哥哥說,洗完了好冷。

我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在家裏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的艾葉後,顏色變得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臉,心裏總有一種安全感,心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糉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那年的端午節,那是我第一次包糉子。

那天是端午節,媽媽早就把糯米和糉葉買好了。媽媽把材料準備好,開始包糉子。我一看,一個個漂亮的糉子在媽媽手中誕生,好像很簡單嘛,於是我纏着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笑眯眯地答應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說不出的高興。

媽媽把糉子拿去煮好後端了上來,打開鍋蓋,香噴噴的熱氣撲面而來,我輕輕地拿了一個肉糉子,撥開糉葉,咬了一口,又香又糯,太好吃了!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自己親手包糉子。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大早我就聞到了清新的香糉味,真香!

端午節到達,有些人家的門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還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繩都是用驅邪避災,保平安。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糉子,在她們包糉子的時候,我弟弟就在旁邊看着。一邊看一邊說:“快點,快點!”終於糉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鍋裏蒸。過了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我和弟弟也馬上跑過來問:“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奶奶卻說:“還沒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後來糉子好了,我隨手拿了一個,不過沒有拿着綁好糉子的線,結果手被燙紅了。我趕緊剝開裹着糉子的葉,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吃的是紅豆栗子棕,還有白水糉,鹼水糉等等,吃完了一個,可還忍不住想吃,連不喜歡吃的`媽媽都想吃。

還有賽龍舟,有三四條龍舟將要比賽,龍舟的頭是向上翹的,哨聲一響,劃手們奮力揮漿,“一二,一二”的口號震天響,船頭還有人擊鼓助威呢!

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家擺端午宴,媽媽叫上了我家的四個小姨小姨夫一起來吃,有香菇燉雞,紅燒龍蝦,炸雞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節離去了,但棕香還沒有離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午日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習俗大同小異。

我的家鄉位於安徽省舒城縣,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葉……

每年端午節一到,美麗的.萬佛湖上就會擠滿了前來比賽的龍舟。只聽裁判員發令槍一響,一艘艘龍舟如萬箭齊發,一名名水手奮力划動雙槳,周圍的觀衆也在爲自己喜歡的船隊加油、助威!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香噴噴的糉子。所謂的糉子,就是把自己喜歡吃的餡和糯米攪拌均勻,再用糉葉把一個糯米糰包成一個三角體,這樣,一個美味可口的糉子就做好啦!

端午節那天早上,大家都早早地起牀到菜市場購買艾葉,據說把艾葉插在門框上可以驅邪呢!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可熱鬧啦,還有吃綠豆糕、外婆送外孫禮物等習俗。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是農曆五月初五。當然,我們家鄉在端午節這一天,媽媽要在門上貼公雞,還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公雞、掃災刷包含着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平安吉祥。

每年的端午節,神頭鎮都有集會。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看馬戲、看歌舞。買自己需要的各種東西 ,最主要的是上小山涼亭觀看。

傳說,許多年前,有一位母親在小山上生下了三條龍,人們稱爲大、二、三大王,至今山上仍留有印跡。我們邊看邊議論着這個古老的傳說。太陽快要落山了,媽媽說:“天快黑了,咱們回家吧。”我們買了一包糉子高高興興的坐着車回家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糉子,沉浸在一天的快樂當中,歡笑聲久久環繞在夜空中。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我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之後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一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那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異常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我愛家鄉的糉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家鄉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株洲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首先是賽龍舟,那龍舟五顏六色的。選手們都穿着整齊的着裝,個個都精神抖擻。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令人悠然神往,就在去年我久違地目睹了一場賽龍舟的比賽。

比賽終於開始了,青年選手們都意氣風發,腰上和頭上都系長一根紅絲帶,在陽光的照射下彷彿發出了勝利的.光芒。鼓聲響起,一隻只船像離弦的箭一樣行駛在湖面上。一剎那,鼓響聲、吶喊聲、鞭炮聲響成一片,在湖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聽附近的老人說,端午節這一天小孩子還要帶香囊,我聽奶奶他們說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以五色線絲絃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精美。佩香囊既是一種民俗又可以預防瘟疫,我就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在夏季傳染病擡頭的時候,古人們就會爲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會用中藥製作成香袋拴在孩子的衣襟和肩衣上。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想起端午節的糉子,真是讓我垂涎欲滴啊。因爲它太好吃了!這不,又要到端午節了,好想吃糉子啊~不禁讓我回憶起去年過端午節了。

依稀記得那天天有點陰暗,一個大好節日就被這天氣給破壞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媽媽就在客廳裏河東獅吼了。還沒等我吃完早飯,老媽就扯着我到菜場去買一些糉子葉啊,糯米啊,豬肉啊,臘肉啊……準備就緒後,我們終於開始包糉子啦!

說來也怪,媽媽包出來的糉子又快又好,糉子好像有靈性一樣;媽媽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樣;不出一分鐘就包出一個;在媽媽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樣;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沒包出一個,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沒吃飯一樣,跟泄了氣一樣,有的都漏啦。連我都覺得有夠爛,不對,是又醜又爛!!!氣死我也!

不一會兒,一股香噴噴的糉子香味,便瀰漫了整個房間。我肚子裏的饞蟲立刻就被勾了起來。不一會兒,垃圾桶裏便多出了五片糉子葉。嘻嘻——

品嚐完了好吃的糉子,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點實力和我家都熱鬧無比,其樂融融。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在我的老家,端午節又叫娃娃節。是個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節日。

一大清早,媽媽便會拿出漂亮的新衣服,細心的爲我穿好。然後媽媽會拿出綵線,把我的手腕上.腳踝上都繫上一縷絲線。我看着手上的綵線,奇怪的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的時候會系這種七彩的線啊?媽媽說這叫絨線,每年五月初五的這天,家家戶戶的`娃娃們都會繫上這種絲線,直到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纔會把它剪掉,扔在房頂上,讓喜鵲叼去給牛郎織女搭橋用。這真是個美麗的傳說。

鄰居的孩子們已經在門口叫我了,我們一起去採百樹葉。桃樹葉,柳樹葉,梨樹葉……清晨的露水把樹葉滋潤的像翡翠一樣透綠。小夥伴們你爭我搶的摘着,清脆的笑聲像銀鈴一樣響遍曠野。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媽媽們已經在村口迎接我們了。媽媽接過我們採得滿滿一大筐各種各樣的樹葉,把它們放進大鍋裏煮,沸騰的熱水散發出一股清香,彷彿還夾雜着中草藥味。等到水涼一點的時候,媽媽就會用這水給我們洗澡。這樣我們在酷暑裏就不會得皮膚病。

下午,孩子們會和大人們一起去看龍舟比賽。雖然我們不能下去划船,但我們在岸上吶喊加油,一樣很開心。

家鄉的端午節,孩子們的節日,美好的就像一幅畫。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彷彿回到了去年端午節一家人一齊到巨龜苑的歡樂場景。

記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隨自駕車隊向巨龜苑駛去。車窗外的風景很美,我十分興奮,巨龜苑很快就到了。導遊阿姨帶領我們坐竹筏順河而下,來到了村莊裏的一戶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裏的大桌子上擺了幾個大盆兒,裏面裝着紅棗、江米;新鮮的糉葉泡在大桶裏。導遊阿姨興奮的召集我們:“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拿起糉子葉,包起了糉子。我也想試試,但不明白怎樣包,看着大人們的糉子都整齊地擺在大盤子裏,我有點着急了。趕緊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幫忙下,我最終包好了一個大大的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就出鍋了。吃着自我包的熱氣騰騰的糉子,我太開心了!

另一項活動是我最喜歡的漂流。來到冶河邊,我興奮地跳上皮筏。爸爸負責搖槳控制方向,我和媽媽一齊賣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險灘,我們的`小船還會在河裏打轉兒,順流往下衝,我的身上都淋溼了,但一個多小時的漂流讓我感到十分盡興。端午節早就有賽龍舟的習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這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僅吃到了自我親手包的糉子,還體驗了漂流。真期望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有新樂趣!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

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有掛艾草,戴香囊,吃糉子,賽龍舟……那天的小朋友們都帶着五色線編織的彩色鐲子,揹着紙做的老虎頭,走在大街上,給節日增添幾分彩色的氣氛。

我們的家鄉也有吃糉子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我都幫奶奶包糉子。糉子有多種多樣的餡,鮮肉蛋黃糉、白糉子、豆沙糉、花生米糉子,其中我最喜歡吃鮮肉蛋黃糉,每年包鮮肉蛋黃糉都是我的任務。包之前,我們先要準備糉葉、糯米、鹹蛋黃、鹹肉、棉線。

準備就緒,開工嘍!擼起袖子,拿起三片糉葉,把它們首尾對齊,先把糉葉裹成漏斗狀,然後住裏面加少許糯米,放上鹹蛋黃,然後再加多點糯米,最後放上一塊鹹肉,用糯米把糉子填滿,拿一張新糉葉作蓋子把口蓋好。牙咬着綿線的一頭,手拉着棉線的另一頭,用力把糉子五花大綁的`紮緊了,一個糉子就誕生了!

煮糉子是很有講究的,大人總說糉子要多煮一會,多悶一下才不會夾生,但鍋裏散發出的香味總是讓我直咽口水。煮了好久,終於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哇!一陣糉葉的清香撲面而來。解開綿線,咬上一口,真好吃!

每年端午節包糉子總是最難忘的,我爲我家鄉有如此美味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2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風俗,而我的家鄉開了一場非常隆重的包糉子大賽,今年包糉子大賽是奶奶去參加,因爲奶奶包的糉子很好吃,而且動作也很快。

比賽開始了,我拼了命的爲奶奶加油,可是當時我有一種不詳的預感,那就是我看見了一位年輕人,她包的比奶奶還要快,但是我還是在爲奶奶加油,比賽結束了,奶奶拿到了第二名,不過,奶奶在賽場上包了很多糉子,我非常開心,在路上,我一邊吃糉子一邊唱起了歌,彷彿讓我想起了一首兒歌,那就是我們這學期學的一首《傳統節日》中的一句,過端午,賽龍舟,糉香艾香滿堂飄。我把這一句讀了出來,這時奶奶說,我的孫女真棒!這時,我心裏甜滋滋的'。

回到家後,我吃了非常多的糉子,今天晚上我們出去吃飯,在吃飯時,我對奶奶說,奶奶,你今天真棒!今天我在老家過了一個非常,開心的端午節!收穫滿滿哦!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3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吃糉子。糉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代詩人的懷念。

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你能說出它包含着幾個頂角、幾道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行嗎?糉子用翠綠的葦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煮熟後,顏色變深了,撥開墨綠的葦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裏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互相映襯,顯得十分鮮豔動人。

糉子的味道很鮮美。葦葉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粘而爽口。它既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兒都喜歡吃。

傳說糉子是爲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由於國君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導致國土淪喪,他滿懷悲憤,跳江自盡。人民懷念他、崇敬他。20xx多年來,每年端午節,人們就把食物用葦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爲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

老人們說,吃糉子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要繼承詩人偉大的愛國精神。難怪每年端午節,人們吃糉子時,總要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今天端午節,奶奶就給我做了一盤糉子,味道可香了。

我放學一回家,就聞一股清香的氣息,不禁脫口問道:"奶奶,今天做了好吃的?"奶奶笑盈盈的端過一盤噴香的糉子說:"快洗手,吃個糉子吧!"我一邊吃着香甜的.糉子,一邊問:"奶奶,端午節爲要吃糉子呢?"奶奶我:"端午節不僅要吃糉子,還要插艾草、賽龍舟。據說是紀念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曾寫過《離騷》、《天問》、《招魂》等名作。屈原因被小人陷害,國君疏遠他。把屈原流放到外地。世道渾濁知音少,人心叵測內難猜。於是,屈到江邊。披頭散髮,他在水澤旁一邊走一邊悲憤地吟詩。臉色憔悴,形體乾瘦。屈原因憂國憂民,懷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吃糉子的背後感人的故事,中華傳統文化真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曆五月,家鄉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除了做各式各樣的香包之外,還包品種繁多的糉子。

媽媽最會包糉子了。包的糉子有鹹有甜,有葷有素,還有桂圓餡兒的、五香味兒的,等等。我對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素糉子情有獨鍾,裏面不僅有大大的棗子,還有花生和芝麻。媽媽包的糉子總是大大的,糯米的.濃香裏裹着甜甜的棗子,那真叫一吃一個爽!咬一口,含在嘴裏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說起端午節,不得不說屈原。汨羅江邊,屈原大夫的內心充滿無奈。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眼睜睜看着國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毀於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國不復存在,於是絕望地在汨羅江邊輕輕一躍,就此殉國。人們爲了紀念屈原,盪舟江河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擔心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入水中,後來就演變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賽龍舟、飲雄黃酒、吃煮雞蛋和在家門前插菖蒲等,真是不勝枚舉,樂趣無窮。

年年都有端午節,我對端午節的感受也隨着年齡的增長,每年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