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必備[10篇]

端午節5.14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作文必備[10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地起了牀,要去姥姥家吃菜角和糖糕。

在別的地方,端午節是要吃糉子的,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吃菜角和糖糕。

來到姥姥家,姥姥已經把餡弄好了,餡是粉條、韭菜、雞蛋和油過豆腐等做成的,就象餃子餡。開始包菜角的時候,我留心觀察姥姥是怎樣包菜角的:姥姥先把面和好,我發現姥姥和麪和平時不一 樣,這次是姥姥把開水倒入面盆中和麪,姥姥說這是燙麪。呵呵,我又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小問號。包菜角的過程和包餃子差不多,形狀也很相象,菜角只是比餃子大了一些。但是菜角不是煮的,而是 油炸的,吃到嘴裏噴噴香。

炸完菜角,姥姥又開始炸糖糕了。糖糕的形狀圓圓的.,裏面的餡是白糖,咬一口,滿嘴流糖,我最喜歡吃了。

這個端午節的收穫可真不少,我不僅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我還吃了一個名副其實“西瓜肚”。你的端午節過得怎麼樣呢?快來和我交流一下吧。

端午節作文 篇2

快到端午節了,我突發奇想,想學包糉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請來鄰家的奶奶教我包糉子。

奶奶聽說我要學包糉子,慈祥的臉上馬上露出了微笑,望着我說:“我剛買來的蘆葉,正好讓你用上了。”說着拿出一把翡翠似的蘆葉,爲了加強蘆葉的韌性,奶奶教我用開水在蘆葉上澆了一遍,媽媽從家裏拿來了米和大棗等餡料,另加一個粗棉線球。我想:這下可以包糉子了吧。可就在這時,奶奶卻出人意料地從門外弄了盆沙子回來。沙子和糉子有什麼關係?一問才知道奶奶要我先學包沙子再學包米。

邊說邊做起了示範,她先把五片糉葉疊在一起,然後做出了個斗笠形狀,裝了勺沙子倒了進去,接着把口封住,再沿邊一繞,果斷地打上個結,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一看,原來就這麼簡單!不禁吹起牛來說:“這容易,我馬上就能包出個糉子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蘆葉就是不聽我的話,連個斗笠都做不出來。在一旁的奶奶還在包,我依葫蘆畫瓢好不容易做出了個斗笠形,可剛抓了把沙子放進去,就覺得大事不妙,原來沙子正從斗笠尖尖處漏下去。我只好重新開始,功夫不負有心人,好不容易做了個漏斗,可封口時又因爲用力過猛,糉葉裂開了,爲了防止漏沙,我趕緊纏上一片蘆葉,最後給它胡亂來了個五花大綁。這樣一個創意糉出爐了。經過多次嘗試,我才包出了個真正意義上的'糉子。然後按照沙糉子的做法,包糉子也容易多了。

我們的糉子終於包好了,用高壓鍋蒸煮後,糉子出鍋了,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淡雅的蘆葉清香。撥開糉葉,淡綠色的米似玉石一樣,放在白色盤子裏從遠處看好似一個工藝品。輕輕咬下,清香衝進腦門,讓人心曠神怡。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和吃糉子。相傳賽龍舟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入江中,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是個性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爲重五的原因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此時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爲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期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端午節作文 篇4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着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爲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作文 篇5

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洋溢着節日的喜悅。挖草藥、包糉子,更是忙着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在清早就會到山頭,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種藥被稱爲“端午藥”。

據說這天採的藥藥效最好,人們把採集下蔥綠的艾葉掛在大門邊上,據說可以防蟲驅邪呢!你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嗎?

據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國才子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糉子投入江中,爲了懷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就流傳開來了。每年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聞着艾葉香,吃着香甜的糉子。沉浸在對美好生活與無限嚮往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緬懷中。

端午節作文 篇6

在小時候,端午總是充滿着濃濃的歡樂色彩,在這一天人們放下平時的勞碌,開開心心地包糉子,扒龍舟,熱熱鬧鬧地快樂一天。我也不例外,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來歷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衆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衆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爲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7

老人們說,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注: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糉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爲了祖國,爲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注:貞:意志或操守堅定不移;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糉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

媽媽包糉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纔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着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糉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注:依依:依戀的樣子;舍:放棄。形容捨不得離開。]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着想象中自家的糉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着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注: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無限遠的地方或遠得無影無蹤。]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糉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糉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糉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糉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糉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注: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

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糉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節作文 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各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爲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其實,賽龍舟的勝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作文 篇9

“五十九,六十!端午節了!”我捧着手機,開心叫道!結果被臭罵了一頓。我們乘着車,來到了奶奶家,過端午。

“未食五月糉,破裘唔甘放。”端午吃糉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了!於是,我們便決定自己包最好的糉子。

首先,我選好了食材,寬寬胖胖的糉葉,香檽米花生,排骨,調料等等。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把糉葉送上“斷頭臺”把頭剪掉,然後再給它放進“溫泉”裏泡到舒服了微止。這樣糉葉會全身軟。

然後,把用了我一個月的零花錢的'食材大“倒”一通,再將它們放進糉葉,折成一個錐頭形狀的圖形,層層疊疊的,跟個恐龍的。不對鯊齒龍的牙齒一樣。別說還真的像呢!100%,99。99%像。

接着包好,然後,靜靜地等幾小時,你問我:“爲什麼?”等糉子幾個小時浸燙,再在高壓鍋裏悶一兩小時嘛,糉子出爐,咬一口,外脆裏嫩,真是此香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我大喊:“香呀,香呀!”很快,我咳起來了。

端午節,無疑就是包、吃糉子嘛。不過還有賽龍舟。

端午節作文 篇10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更深刻地品味人生。

——題記

自戰國時期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它裹挾着歷史的風塵走來,浸潤着現實的色彩前行。端午節,本身就是愛國教育的一筆財富。在這一天,我們吃糉子、賽龍舟、祭奠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這些傳統活動中,你是否聞到了那源遠流長而又奔流不息的中國味?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第一次親手包了一個糉子。清新的糉葉,潔白無瑕的糯米再加上笨拙不堪的我,便成了一個賣相不好卻意蘊深長的糉子。當時,我手握着三片糉葉,輕輕地握成一個錐狀,之後便小心翼翼地往裏面填着糯米,填滿後,我把糉葉慢慢地扣過去,爾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糉葉繞着糉子握了又握,再拿線艱難地捆上,於是一個糉子便完成了。我把它放入了冒着氤氳之氣的沸水中去,待它熟後,我拿起那帶着沸水餘溫而又散發着清香的糉子靜靜地打開,輕輕地咬了一口,在口中輕輕地咀嚼着……口中是那一如往既的清香,可我彷彿又嚐到了那歷史的味道。那只有棕葉和糯米所包成的糉子,漸漸地俘獲了我的味蕾。留意着口中清香的同時,心底因懷念而泛起苦澀。

說到端午節,誰能不想到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時期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帶着悲怨,一位愛國主義詩人投江自盡了。人們帶着無限的哀傷悲怨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並以此而設立了端午節。那時的端午節是悲傷的味道吧。

待口中的清香殆盡後,我忽然感覺到了屈原當時悲憤的心情,彷彿那一切,我早已洞悉、明瞭。手中糉子的寧靜淡泊,清新所致的溫文儒雅、剛正不阿和屈原彷彿也有幾分神似。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所凝結成的`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哪能不去學習、品味、深知、回味呢?屈原因對祖國的悲傷而投河,他也是一個大寫的“人”。他那份愛國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也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他,使我再一個熱血澎湃,再一次爲之動容。

記憶中的端午節,給了我一次對兩千多年中國文化的深刻體驗,給了我一次對人生的認識,讓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