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彙編15篇

端午節2.51W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彙編15篇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

一起過端午

主要涉及領域:

綜合

1、通過知識競賽、趣味遊戲、品嚐美食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端午節的相關經驗。

2、在“大帶小”活動中,增進關心弟弟、妹妹的情感,體驗與弟弟、妹妹共度節日的`快樂。

3、師幼共同蒐集端午節的資料並佈置環境。

4、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5、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6、端午美食。

7、出示糉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8、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9、才藝展示及遊藝競賽活動。

(1)情境表演:《端午節的傳說》。

(2)以新編小組爲單位開展知識競答:

①端午還有哪些名稱?

②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③爲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糉子?爲了紀念誰?

④端午節掛“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節吃“五黃”,是哪“五黃”?

⑥端午節,人們爲什麼給小孩子帶五色香囊?

(3)以小組爲單位,開展遊戲活動(如:包紙糉子比賽、拼龍舟競賽等)。

(4)幼兒才藝表演活動。

4、“大帶小”端午美食品嚐活動。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2

活動名稱:快樂端午

活動目標: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糉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活動過程:

一、端午的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源於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楚國亡了,屈原心裏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汨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裏自盡了。 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二、端午的習俗.

1、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

掛艾蒿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3) 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4)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5)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學習兒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糉子

1、觀察糉子的外形和顏色

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糉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糉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糉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糉葉。

糉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糉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糉葉。

3、幼兒品嚐。

你們吃過糉子嗎?你吃過哪些糉子?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糉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糉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糉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活動延伸:小朋友共同品嚐端午食品。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地方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與端午節有關兒歌,感受一些端午節的作品,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3、引導幼兒感受家鄉傳統節日的氣氛,感受家裏過端午節的氣氛,激發學習端午節習俗的興趣以及愛家鄉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端午節PPT多媒體課件

2、端午節相關視頻

3、平板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情景導入,用糉子引出端午節,激發幼兒探索端午節稀疏的樂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糉子)老師一邊說一邊點開聚光燈出示糉子。

(2)你們知道糉子是什麼時候吃的?(端午節)還記得老師給小朋友講過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

(3)教師描述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爲了紀念屈原,我們就把五月五屈原跳江這天成爲端午節!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划龍舟視頻,講解端午節划龍舟的意義,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賽龍舟視頻(點擊課件視頻圖標超鏈接出現視頻動畫)

(2)小朋友你們看到視頻裏的人在幹嘛什麼呀?(在划龍舟)

(3)每個節日都有各自各的`習俗與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像現在端午節舉行的龍舟比賽。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端午節習俗》,感受端午節帶來的快樂氣氛。

(1)教師結合圖片有感情地朗誦兒歌。請幼兒細細感受和傾聽。

端午習俗

五月五,慶端陽,划龍舟,掛香囊。

雄黃畫個花臉妝,好吃糉子香又香。

(2)剛剛兒歌的題目叫什麼?(端午習俗)對,端午習俗。那兒歌裏都說了哪些習俗呢?(老師請小朋友隨機點擊四個糉子圖片,幼兒點擊後出現不同的動畫)。

(3)教師在平板上操作包糉子的流程和步驟:老師給你們準備糉葉子,現在先請小朋友添加米,喜歡什麼口味的糉子可以加入什麼材料。(平板中出現糉子食材,小朋友選擇性託人食材)

4、教師再次朗誦端午節習俗,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加深印象。

四、活動延伸

1、一起畫雄黃妝

今天老師想請你們能不能幫助一個小女孩,她要去參加端午晚會,他不會畫雄黃妝,也不會畫香囊想請你們幫助她,你們願意嗎?幼兒人手一個平板,用畫圖軟件畫上香囊再用黃色在臉譜上畫上花臉妝.

2、划龍舟遊戲

小朋友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端午晚會,可是要經過一條大河我們該怎麼去呢?我聽到了有小朋友說划龍舟這真是個不錯主意,現在跟老師一起學一學划龍舟的動作,我們小朋友學的真棒現在我們坐上龍舟出發吧!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糉子,瞭解糉子的各種口味。活動準備: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糉子的方法。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

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爲什麼要划龍舟呢?教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糉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2、他爲什麼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爲什麼要包糉子、吃包子和划龍舟呢?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爲國家大事擔憂,眼看着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糉子。賽龍舟是爲了趕跑河裏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裏投包子、糉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裏都已將開始包糉子了,你們包糉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這些包糉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糉子和包子。包糉子要用糉葉和糯

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糉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糉子!活動結束!

二、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着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糉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豔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製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願的話,縫於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製作完畢後,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於讓小孩自己製作香囊,並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福或許願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糉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並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糉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5

活動主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曆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難點);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糉子"

活動準備:

1、實物:紮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鹹蛋,糉子

2、圖片:賽龍舟,糉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鹹蛋,塗雄黃,字卡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遊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話導入,展示糉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呢?(糉子),你們吃過糉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鮮肉糉子、鹹肉糉子、紅豆糉子、赤豆糉子、花生糉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糉子?

(2)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麼節日裏都要包糉子、吃糉子嗎?(幼兒討論後,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農曆五月五是什麼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糉子?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

(1)瞭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鹹蛋、塗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瞭解其用途。(幼兒討論)

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裏,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

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徵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裏,人們把米裝在竹筒裏投入江中給他吃,後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糉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

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糉子"本義是把糉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爲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製作,裏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讀兒歌

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糉子"

四、遊戲部分——蘿蔔蹲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遊戲退場)

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遊戲走出活動室(通過遊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欣賞故事、玩遊戲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6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1、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3、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4、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5、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觀看賽龍舟(社會)。

3、我愛吃糉子(科學)。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①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8

一、活動目的:

爲了能鍛鍊和發展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豐富生活經驗。同時,可以藉端午節,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

二、活動主題:

悠悠端午節,濃濃糉香情

三、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方案,通過班級校信通公佈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開展。

2、徵集擅長包糉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提前購買包糉子的材料、水果、獎狀等。

4、請有條件的家長帶上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的記憶。

四、活動內容與安排:

瞭解端午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節的由來,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風俗

1、包糉子:

家長可到幼兒園,學習包糉子。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小廣場,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評糉子:

請會包糉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評出6位“包糉子能手”,並頒發獎狀。

3、吃糉子:

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糉子,品嚐糉子的美味和分享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糉子:

小朋友們喂家長吃糉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家長們平日爲小朋友們的辛勤付出。(可以與吃糉子一同進行。)

2、彙報表演:

小朋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彙報表演,向家長展示本學期來所取得的點滴成績。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9

一、端午文化介紹

參與形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海報形式在門廳展示關於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幫助孩子學習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各班可以開展相關的知識鋪墊和豐富。(屈原的故事、認識艾草和菖蒲等)

二、包糉子比賽

活動形式:邀請會包糉子的爺爺奶奶來園爲孩子們包糉子,並開展包糉子比賽。(各年級組開展。)包好的糉子可放在門廳展示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

三、各年齡段開展龍舟系列活動

小班:龍舟塗色活動

中班:龍舟製作活動

大班:雪花片拼插龍舟。

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0

地點:五樓多功能廳

活動目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天裏做些什麼?吃些什麼呢?

小結:在這一天裏,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2、人們裹糉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0

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過程:

1、幼兒觀賞各班的奶奶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的糉子的技藝。

2、幼兒遊戲:《快樂運糉子》

人數: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糉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着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裏的糉子再走回來,將糉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裏,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遊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糉子多爲優勝。

3、親子游戲:《賽龍舟》

人數:4對(父或母與幼兒合作)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着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4、表演:請各班的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5、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糉子。

小班父親節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 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他人。

2、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瞭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3、知道父親節的由來。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並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爲"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爲國民的節日。

活動內容:

1、各班在父親節前一週可蒐集幼兒和爸爸的合影或是隻蒐集幼兒爸爸的照片或是爸爸小時候的照片等,並舉行“照片展”“比誰帥”。

2、鼓勵幼兒回家幫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水、拿報、洗腳等。

3、開展系列的教育活動:父親節的由來、社會《爸爸的手》、歌曲《我的好爸爸》調查爸爸、採訪爸爸、說一說爸爸、誇一誇爸爸、畫一畫爸爸。

4、年級組或班級可根據班級情況開展親子活動:角色反串、《小腳踩大腳》、《騎大馬》等。

5、爲爸爸製作手工禮物,親手送給爸爸;爲爸爸演唱《感恩的心》,用舞蹈表達對爸爸的愛。 親子游戲環節:

1、梳頭 玩法:每組請三到四名長髮的女孩子和爸爸,請爸爸爲女兒梳頭扎辮子,要求梳得光滑乾淨,扎牢就行。

2、袋鼠 玩法:每組請幼兒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腿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不能碰幼兒,快速跑到對面終點,速度最快者爲勝利。

3、我給爸爸穿鞋子 玩法:每組請10名爸爸和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爸爸的鞋子,然後讓爸爸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遊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並幫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來示意爲勝利者。

4、擊鼓傳花 玩法:鼓聲停,花傳到誰手裏,幼兒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表演一個節目,爸爸介紹自己的工作說一件家裏的趣事。

5、《小腳踩大腳》遊戲規則:寶寶的小腳踩在爸爸的腳上一起向前走,寶寶的腳不能落地,分組進行比賽最先到達終點者爲勝。

6、《騎大馬》遊戲規則:寶寶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組進行比賽。

7、《矇眼找寶寶》:用毛巾把家長的眼睛矇住,幼兒站在家長的對面不能發出聲音,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徵找到自己的寶寶。

新兒歌《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力氣真不小

做得多 說得少 髒活累活他全包了

爸爸好 爸爸好 爸爸的肚量真不小 掙得多 花得少 剩菜剩飯他全包了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1

活動時間:20xx年X月XX日

活動地點:各班活動室

活動對象:各班幼兒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2、體驗與同伴及弟弟、妹妹們共同製作糉子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是什麼節日?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二、看一看:

1、觀看端午節的來歷。

2、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的?人們爲什麼要包糉子?

小結:自己的國家滅亡了,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後,爭着划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爲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3、端午節我們除了吃糉子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教師:我們還會賽龍舟、喝雄黃酒、戴香包等。

4、觀看賽龍舟視頻,體驗競賽的氣氛。

5、端午這天,我們小朋友熟悉的大頭兒子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現在我們來一起看看大頭兒子的故事吧。

三、做一做:

1、播放包糉子視頻。

教師:看了這個視頻,你們是不是也想試試自己包一次糉子呢?

2、老師這裏準備了各種顏色的紙條,用這些紙條包紙糉子好嗎?

3、看包好的紙糉子,打開看看摺痕的形狀。

小結:我們看到這些摺痕都是三角形,所以我們只要不斷的折三角形就可以了。最後把紙的一段立起來,再不停的纏繞就完成了。

4、當然這樣包好的糉子不夠漂亮,我們請小班的弟弟妹妹幫我們在紙條上敲印,我們來共同完成這個作品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視頻(端午節來歷、包糉子、賽龍舟等),孩子們對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另外,我們還邀請三位媽媽分別到三個活動點教孩子們做紙糉子,當孩子們跟弟弟妹妹一起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紙糉子的時候,興奮勁兒就別提了,他們感受成功的同時,也與弟弟妹妹一起分享了合作的快樂,活動最後,孩子們還親手將製作的糉子送給了弟弟妹妹,這樣一來,孩子們作爲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再一次得到了昇華。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2

一、設計意圖: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我班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內容:

活動一 :社會領域《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使幼兒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自帶各種口味的煮熟的糉子。

活動過程:

1、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介紹端午與屈原的故事。

提問:今天是什麼節?大家一起念兒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 是端午, 吃糉子 撒白糖,

門插艾 香滿堂, 龍船下水喜洋洋。

2 、 老師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愛他的國家,又是怎樣投江的。

3、 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祝活動包糉子、划龍舟的意義。

4、組織幼兒品嚐糉子,觀察糉子外形、講述糉子的口感味道。

5、活動結束,收拾材料。

活動二 :藝術領域《包糉子》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 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學習包糉子,使

幼兒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2、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增強幼兒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來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糉子,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糉子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橡皮泥做糉子?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怎樣包糉子、特別是糉子的形態,。

3.幼兒分組製作糉子,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活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做糉子的形狀,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4.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糉子。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糉子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糉子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6、活動結束,收拾材料。

活動小結

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中,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自己見過的糉子,請幼兒動手做糉子時,幼兒都欲欲而試,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歡的糉子,雖然有的寶寶做出的糉子不像什麼糉子,活動室裏洋溢着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後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活動剛開始大家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製作糉子後,幼兒在剝糉子的時候發現:各種糉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線扎捆起來的、有的則不是用線,是直接用糉葉穿過去的。但是幼兒都想知道這糉葉軟軟的怎麼可以穿進去的?是怎麼穿的?當糉子被切成一塊一塊開始品嚐時,他們品嚐各種各樣的糉子。幼兒都很開心,對端午節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本次活動中幼兒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更從活動中瞭解了這個活動的由來,以及我們民間對於活動的重視,更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20xx-6-27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糉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參與節日遊戲。

二、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糉子——糉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動過程

(一)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二)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爲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爲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糉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糉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4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老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老師:

①大家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大家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呢?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端午節活動方案15

設計思路

農曆五月是賽龍舟的節日,兒童在報紙中或電視上均看到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資訊,包括吃子和賽龍舟。當老師提到龍舟競賽,兒童便興奮不已,七嘴八舌地討論,教師藉此機會與兒童共同認識賽龍舟,激發兒童愛傳統文化的情感。低班兒童能辨別音樂中的速度變化,他們喜歡隨着音樂的速度而改變自己的動作,同時也能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某些突出的感情色彩。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活動中加入了用肢體動作來爲健兒們打氣的部分,希望兒童熟識節奏中的變化之外,也能用肢體直接感受節奏的速度。音樂尾段和賽龍舟遊戲,是給予機會讓兒童扮演打氣的觀衆和參賽健兒,兒童可以藉此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帶着自己的想像來一次激烈的龍舟競賽。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奏、表演等方式感受賽龍舟的熱烈情境,從而瞭解端午節的由來,感受划龍舟活動的趣味。

2、嘗試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運用樂器爲樂曲配伴奏。

3、能配合指揮的指示進行演奏,體驗師生合奏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讓兒童分別利用肢體和樂器去感受節奏的速度。

2、兒童存在個別差異,有些兒童需要較多的學習時間,才能理解當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教具:音樂光碟、端午節圖片、圖譜、龍舟頭飾

2、樂器:馬鈴、搖鼓、大鼓

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請兒童一邊念兒歌《過端午》一邊打節奏,兒童先圍圓圈盤膝坐,左手放在左邊膝蓋上,右手打出兩拍子的`節奏,第一拍打在自己的左手上,第二拍打在右邊的兒童左手上。

2、基本部分:

2.1老師展示賽龍舟的圖片,提問:“他們在做甚麼?”(划龍舟)“旁邊的人又在做甚麼?”(打氣)“划龍舟的活動會在那個節日舉行?”(端午節)

2.2老師告訴兒童:“端午節快到了,香港會有龍舟比賽,我們一起爲這些運動員打氣吧。”

2.3請兒童聆聽音樂,數數有多少小節,老師在第一拍的位置拍手提示。

2.4老師提問兒童聆聽音樂後,會想到以甚麼動作爲運動員打氣。

教師出示的節奏圖譜,請兒童用“海海海海海”唱出旋律並以相應的動作表現節奏。在音樂完結時,請兒童一同舉高雙手搖動爲健兒們到達終點歡呼。

2.5老師把全班兒童分成兩組,然後指揮一組拍打前兩拍,另一組拍打後兩拍,根據圖譜上的節奏進行練習。

2.6老師展示馬鈴和搖鼓,介紹名稱和正確的手握姿態。教師指導兒童正確使用樂器。

2.7兒童分組進行樂器演奏,教師在間奏處利用大鼓進行敲擊,音樂完結時,兒童一同舉高樂器搖動歡呼。

2.8邀請做得好的兒童代替老師打大鼓,帶領其他兒童合奏。

3、舒鬆活動:請兒童分成兩組,每組排一直線坐在地上,扮演兩隊划龍舟的健兒。每隊的第一位兒童戴上龍頭飾,聽到老師示意後,所有兒童便要向前移動,看哪一組能最快到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