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錦集五篇

端午節2.5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錦集五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裏那些巧手的老奶奶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糉子。看着這些小巧玲瓏的糉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糉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糉子吧!”說着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着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裏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糉子成了“糉子王”。最後,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着這個超級肥大的“糉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糉子,是什麼人發明的呀!”老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屍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裏祭奠他。後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爲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糉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糉子在門口盼着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糉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點評:包糉子是端午節的大節目,小作者詳細描述了端午節包糉子的情景,描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龍舟、正陽等,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屈原被貶後,楚國滅亡,屈原因爲太傷心,投汨羅江自盡。消息傳到漁民那裏,漁民趕緊划船來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江水太急,早已不見了屈原的屍體。人們只好扔飯糰,上面掛着五彩紙、雞蛋等,並祈禱魚蝦不要咬屈原的屍體。

我最難忘的端午節是20xx年,幼兒園在教室裏舉行了包糉子的活動。那時候,我的媽媽也來了,她手把手教我怎麼包糉子。可是,我學了好久還是沒學會。就在我灰心喪氣不想學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說:只要耐心就能學會!

我覺得媽媽說得很對,就又跟着媽媽學起來。我拿了兩片糉葉,先把糉葉折成碗狀,再把糯米裝進去,順便加入幾顆我喜歡吃的紅棗,再把糯米和紅棗用糉葉包住,就大功告成了!沒過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糉子,只是還不知道怎麼打結。

我們班做了好多糉子,都分批放到鍋中蒸煮。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啊!真香!一股清香鑽進我的鼻孔,頓時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兩個糉子,但是媽媽提醒我:糉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影響消化。我點點頭:嗯嗯。

多麼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在我老家,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包糉子的工序就開始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顆棗、幾顆花生米,最後把葉子用桑條皮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你看那又胖又大的糉子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先把它們放在鍋裏煮三個小時,再撈出來放到盛有冷水的桶或鍋裏冷卻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想過端午節,更想讓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興旺發達!讓先輩的遺願變成事實在在的現實,讓他們的英靈流芳百世、與世長存!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在那天人們要包糉子、吃糉子,還要賽龍舟……這些風俗都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我們家的端午節是這樣過的:愛睡懶覺的媽媽這天特意起個早,剛想出門去市場釆購艾草,一開門發現門頭己經掛好了一束艾草,上面還綁着一頭蒜。哈哈!還是起晚了,原來是鄰居奶奶一大早幫我們掛的。然後媽媽去廚房準備“涼糕”,也就是和糉子的意思一樣,因爲我們的家鄉在老一輩一直傳下來的就是這樣做,所以媽媽至今也不會包一個一個的糉子。首先,媽媽在蒸籠裏鋪了一些綠蔥蔥的糉葉,接着把前一天泡過的糯米撒了一層,然後把紅彤彤的大棗擲入在糯米上,最後又像蓋被子似的在大棗上鋪滿了糯米和糉葉。大火燒開,等待三十分鐘就熟了。

屋裏飄滿了香氣十足的糉葉味,終於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讓媽媽紿我盛一塊嚐嚐。只見碗裏的米被大棗染成了紅色,輕輕地咬了一口,甜絲絲,好吃極了!

這是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次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這首民俗瑤我就想起端午節,想起端午節就想到了一個傳說: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米團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要要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帕米因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糉子。

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每每到端午節,姥姥就會送來香甜的糉子,看到一個個油亮飽滿的糉子,真想馬上剝開咬一口,解開棉線,剝開糉葉,糯米的粘性使一粒粒糯米緊緊地抱在一起,咬一口,香甜的餡兒便進入口中。糯米、蜜棗、豆沙、花生咀嚼在一起讓我越吃越覺得美味,香!

端午節真令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