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美文

端午節7.55K

篇一

有關端午節的美文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走過了浩瀚歷史的煙雲,傳承着一種歌唱民族和愛國詩章的文化氣息,在風風雨雨的歲月洗滌中,如一道絢麗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最早記載於《荊楚歲時記》,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爲“端陽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的別名,如“浴蘭節”、“女兒節”、“菖蒲節”、“天中節”等,都是和民間習俗有關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來。

而“端午節”能在泱泱華夏流傳至今,最大的因素卻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偉大詩人屈原。他的愛國憂民的情懷,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與意志,使他成爲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首開新詩體《楚辭》,後人將其與《詩經》並稱“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他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一部部文學瑰寶在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如日月輝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爲念,以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爲己任。當他的祖國面臨滅亡的時候,他悲憤難捱,於農歷五月初五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歷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節都要寫詩作賦,以表達對屈原的緬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詩歌讓人在節日的扼腕嘆息中多了一份懷念。唐代褚朝陽也有“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的詩句,深切地表達了人們對一代愛國詩人的尊敬與紀念。

而民間的紀念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逐漸形成了一種遍佈全國的`文化習俗。流傳至今的主要有“賽龍舟”,“吃糉子”等紀念活動。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江河盪舟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故稱“賽龍舟”。而“吃棕子”,則是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糉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爲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糉葉包米代替竹筒,演變爲現在的每逢端午節“吃棕子”的習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也。

“賽龍舟”和“吃糉子”,說明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道德觀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認同。因此“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表達對優美詩歌、偉大詩人崇高敬意的一個節日。

感時懷古,撫今猶嘆!偉大的詩人雖然在行走在遙遠的古代,但他的從“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壯麗輝煌的詩篇,卻穿越的時空,以一個濃郁的民族節日的形式,與我們相連千秋萬代。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穿越千古的荷風又吹過屈原故里,田野,麥黃杏熟,河畔,棕葉飄香。一個與詩歌有關的節日“端午節”,又在疏疏的“黃梅時節家家雨”中向我們走來。

篇二

很小的時候,總是企盼端午節,因爲每年端午節家裏都會散發着濃郁的歡騰和糉葉飄香,那時候,媽媽還不會包糉子,總是請來隔壁的大娘過來給我們家包糉子,年復一年,大娘的年紀大了,也就不好意思請了,那時候我也大概十五六歲了,於是媽媽說再請大娘來一次專門教我們包糉子,爲了不使端午節失去那種歡騰,爲了不使弟弟妹妹們失去對端午節的企盼,我學的很努力,很快就能自己包上一鍋糉子了,於是,每年的端午節又延續了那份歡騰和企盼,看着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圍坐在圓桌前,弟弟妹妹吵嚷着挑選自己喜歡的各種餡的糉子,忽然覺得,那一刻,幸福的味道就是飄滿屋子的糉葉香。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女兒如今也二十多歲了,端午節那一天,忽然發來祝福的短信還有幾張漂亮的糉子照片,開心的告訴我,那是她自己包的糉子,她說,自己包糉子過端午節覺得好開心,而且能感覺到家的味道。我忽然記起那時候女兒還在讀高中,端午節我在包糉子,她也要學,於是,我就耐心的教會了她,隨着學習的日益緊張,每年也從不叫她動手,估計她也早都忘記了,現如今的商品社會,誰還會去學習包糉子呢。忽然看到那些照片,我很吃驚,原來她還記得,她滿懷驕傲和感激的心情說:很感謝媽媽教會她一些很實用的技能,而且技能是忘不了的,每到端午節,她總會自己包糉子,她說,自己包的糉子,總會聞到一股媽媽的味道和一股家的味道,端午節就會過得很開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如今的獨生子女,在父母的而寵愛中長大,父母用自己的辛勤和勞動爲兒女創造豐厚的物質基礎,卻不懂得把技能教給孩子,教他們學會自食其力的爲自己創造財富。想起林則徐的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增其過。當我們僅僅爲孩子留下有限的物質和金錢,那麼當我們百年以後,孩子又靠什麼來生活呢!他們還能體會到家裏糉葉飄香的溫暖和快樂嗎。那窄窄的糉葉包進去的不僅僅是糯米,包起來的也不僅僅是糉子,它包含了家的溫暖和孩子的驕傲。


標籤:美文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