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精選冬至日記範文錦集5篇

冬至節1.5W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日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冬至日記範文錦集5篇

冬至日記 篇1

咚咚,咚咚……

鄰居伯母家的門虛掩着,我敲了兩下,喊了一聲“伯母”,便推門進去,將一碗熱氣騰騰的俗名“麻餈丸”的薑糖糯米糰遞到了她手裏;不一會,就看見伯母端着一碗剛剛用芝麻糖粘成的麻餈粑向我家走來……

每到冬至這一天的傍晚,我就會回憶起兒時這一鄰居互贈節俗特色食品的情境。

冬至吃麻餈是我們東陽的千古傳統,因此民間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各種各樣的麻餈。

例如麻餈片。白色,四方形,約1釐米厚,上下層面都撒有米粉以免相粘。兩片一疊,內夾紅糖,口感又嫩又甜。

又如麻餈粑。白色糯米糰外粘炒熟的黑芝麻拌白糖研細的粉粒,其形成團粑狀,口感又甜又粘。

還有麻餈丸。白色糯米糰蒸熟以後,將其分成一個個小團丸,再置於熱氣騰騰的紅糖生薑湯中。其色成橙紅,伴湯而吃,既粘嫩,又甜蜜而微辣。

傳統的麻餈製作方法都是在糯米蒸成熟飯以後置於石臼舉木石槌一下一下搗成糯米糰的。搗得越透,糯米糰的粘性和韌性越好。後來有人用糯米粉拌水蒸制而成,味道也便差多了。如今,有的家庭主婦新創了一種簡便的製作方法,只要將糯米在電飯煲中煮熟,再用小木棍不斷攪拌,同時不斷撒進糖炒黑芝麻粉,一待米飯攪拌成團粑,麻餈粑也便製成。用這種新方法制成的麻餈粑,不僅保持了傳統石臼搗制而成的那種麻餈的粘滑特性,而且更柔軟更可口。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們東陽這又是一個與清明相對應的傳統節日,都要祭祀祖先。所不同者有二:清明節的祭品需在原有葷素幾種以外加上俗稱“清明餜”的青色糯米糰;而冬至節的祭品則在原有葷素幾種以外加上俗稱“冬至麻餈”的或白色或黑色的糯米糰。

爲什麼冬至要吃麻餈呢?東陽有兩句俗話:“不吃麻餈不算過冬至。”“不過冬至要凍一季。”意思是,因爲時入嚴冬,冬至這一天又爲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漫長的夜晚如果不能吃飽,就會捱餓,而麻餈這種食品,柔韌不易消化,正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在冬至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製作麻餈,可是左鄰右舍之間還是要相互饋贈。東陽民間流傳着一句“鄰居碗對碗”的俗話。這句俗話的意思是自家有好吃的,一定要分送給鄰居共同分享才心安理得。如果哪戶人家有好吃的就關門自用,不願與人分享,就會被人嗤之以鼻,瞧不起。顯而易見,這是在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有個極其美好的傳統,就是“成全”和“分享”。所謂“成全”就是幫助別人,成人之美;所謂“分享”就是有利好不獨佔,以共享爲樂。細細想來,鄰里之間這種“碗對碗”的做法就是傳承了祖先“禮尚往來”的美好風尚,用現代流行話語來說,就是展現了相互關愛,實在是既傳統又現代,屬人間最美好的一種情誼。(王 湘)

冬至日記 篇2

隨着放學的音樂聲響起,我揹着書包像一隻歡蹦亂跳的小兔子躥出了校門。

回到家,剛休息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看見媽媽手裏提着一包餃子,我接過餃子問媽媽:“這些餃子是今天吃的嗎?”媽媽說:“是的”,我大呼:“Very Good”,我又問媽媽:“今天爲什麼要吃餃子呀?”媽媽邊忙邊說:“因爲,今天是冬至節呀!每到冬至節,北方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媽媽說着就開始煮餃子了,不一會兒,餃子就熟了,我伸長腦袋往鍋裏看了看,一個個餃子漂在鍋裏,像元寶一樣,媽媽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裏,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和爸爸媽媽比賽誰吃的餃子多,最後一統計,我吃了九個餃子,媽媽吃了七個餃子,爸爸吃得最多,一共吃了十七個餃子,真是個一級“大胃王”,我和爸爸的肚子鼓得像皮球一樣。吃完了餃子,我還查了資料,一查資料才知道,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後面是小、大寒,冬至有的地方還有祭祖的習俗,過了冬至這一天,白天就會越來越長了。

今天我吃了可口的餃子,還了解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冬至,我又長知識了!

冬至日記 篇3

明天是冬至,冬至有吃湯圓的習俗。今天,魏老師教大家做湯圓。湯圓是怎麼做的'呢?先要把麻心餡搓成一條,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揉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把湯圓粉揉成一個圓,用手挖出一個小洞,把做好的麻心餡放進去,把它揉得圓圓的。就這樣一個又圓又白的湯圓就做好了。最後還要把煮好的湯圓用土黃色的豆沙粉拌一下,再分給大家。

我嚐了一口麻心就流出來了,感覺像蜂蜜一樣甜。吃完我一張嘴同學們都說我的牙齒都變成黃色了。

今天的湯圓真好吃!

冬至日記 篇4

二十四節氣中,要說哪個最溫馨,那麼一定非冬至莫屬了。因爲在那一天,家家都會圍坐在一起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團團圓圓,與與美美。彷彿冬至不吃餃子,就與中秋不吃月餅,元宵節不吃湯圓一樣,缺少了節日的氣氛。

往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在這一天中午大吃一頓餃子,媽媽一定會給我包好我最愛吃的三鮮餡。

今年的冬至,中午一放學,我便第一個衝出教室,騎上自行車一路飛奔。剛一進樓道,便聞到從鄰居家中飄出來的餃子的香味,羊肉的,豬肉的,我好像還聞到了三鮮的。我一步三個臺階,跨上五層,可餃子的香氣不知道爲何消失了,我以爲自己高興過頭了,使勁吸吸鼻子,仔細地聞了聞。進了家們,瞪大眼睛,望着桌子:“爲什麼不吃餃子,怎麼是面!”然後,就像瘟雞一般腦袋軟綿綿地耷拉下來。媽媽沒好氣地說:“今天下午爸爸才能回來,晚上再吃不可以嗎!”

終於熬到了下午放學,一進家門,爸爸忙過來幫我卸下沉甸甸的書包,媽媽把一盤剛出鍋的餃子擺在餐桌上。餃子晶瑩剔透,猶如皎潔的彎月上畫上了彎彎曲曲的花紋;餃子芳香四溢,一股股記憶中的味道通過鼻子直入腦海。一個個餃子靜靜地躺在盤子裏,我輕輕嚐了一口,醇厚的濃汁頓時衝擊着我的味蕾。忙招呼爸爸媽媽坐下,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着餃子,邊談論着各自的見聞。餃子的香味,家中的溫馨,讓我的心彷彿盪漾在春水裏。

深夜,我躺在牀上,靜靜回想着晚飯的情景,我忽然明白了,原來冬至最重要的並不是吃一頓餃子這麼簡單,而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高興地吃着飯,說說話。冬至是人們把這平凡的日子賦予了特殊的意味,讓這普通的日子變得不普通了,充滿了溫馨。

冬至日記 篇5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一天。

今天的太陽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卻起的很早,據說在古代,冬至是一個盛大的節日,人們都是放假的,會跟過年一樣,熱鬧極了。

餐桌上擺滿了餃子,看起來美味極了,奶奶夾起一個就往我碗裏送,道:“冬至就該吃餃子,吃了餃子不凍耳朵。”這是我們北方的習俗,我邊吃邊想,鼻頭瀰漫着縷縷餃子的香氣,伴隨着溫馨與愛的氣息,甚是令人陶醉,輕輕咬開如月牙般餃子的外皮,只覺得一股濃郁的湯汁溢滿了我的口腔,心裏也升騰着一絲暖意來。

冬至的餃子總是讓人很難忘,因爲它包含的是家長對孩子深深的愛!

我扭頭看到家人的笑顏,低頭在日記本上寫上這樣一句話:冬至,有最漫長的夜,也有最溫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