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冬至節

北方人冬至是吃餃子

冬至節1.07W

北方人冬至是吃餃子哦,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所以北方人冬至吃餃子,冬至爲什麼吃餃子呢?

北方人冬至是吃餃子
  北方人冬至是吃餃子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

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爲什麼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有人說,吃水餃主要是希望往後的日子財源滾滾。“餃子形狀像元寶,有發財寓意,這是我個人認爲最合理的解釋,所以說,這吃水餃取得就是個希望發財的意思。”

冬至爲什麼吃餃子?有人表示水餃又叫餃餌,吃水餃是爲了祛病驅寒,在嚴冬裏不凍耳朵。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着《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吃餃子的好處

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爲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麪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爲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合於中國人的腸胃於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謹和五味”、“和於術數”的養生之道。

吃餃子的注意事項:

原湯化原食嗎

餃子湯屬於溶解了澱粉的`熱湯,可以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從而幫助消化。不過,飯後喝湯難免會導致過量飲食,因此可改爲飯前喝湯,一小碗即可;若吃完餃子感覺很飽了,就不必再喝湯,以免加重胃的負擔,導致胃部飽脹、墜脹不適。

薄皮大餡餃子營養不均衡

擀餃子皮,各家有各家的習慣,但多數人覺得薄皮大餡的餃子好,其實不然。膳食結構中,應以穀類爲主,餃子皮過薄,攝入過多的肉、菜,並不利於營養均衡。餃子皮可以不用太厚,因爲皮厚不易煮熟,口感也會稍差,但塞入滿滿的餡料也同樣不可取。

餃子營養要完美搭配

餃子常見的餡料有幾種,其中動物性來源的是豬牛羊肉、雞蛋和蝦肉;植物性來源的是韭菜、白菜、芹菜、茴香和胡蘿蔔。這些原料本身營養價值都很高,互相搭配也有益於營養平衡。但在現實中,爲了讓餡料香濃味美,生產者總會多放肉餡,少放蔬菜,避免產生太“柴”的感覺。同時,製作蔬菜原料時,傳統上要擠去菜汁,會讓其中的可溶性維生素和鉀等營養成分損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