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除夕

除夕的故事【推薦】

除夕7.32K

除夕的故事1

傳說一:爲了迎接竈王奶奶

除夕的故事【推薦】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着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竈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竈王奶奶”。竈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爲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竈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迴天宮一趟。爲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竈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纔將東西收羅的'差不多。爲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竈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竈王奶奶返回人間。

傳說二:守歲熬年

相傳,遠古洪荒時代,有一種叫“年”的兇惡怪獸,它生性兇殘,喜食肉類,從飛禽走獸,到鱗介蟲豸,以至於人類,一天換一種口味。“年”的口味活動規律,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後來人間,雞鳴破曉時分離開。人們就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這也就是“年關”的來歷。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就把家門關好,雞鴨鵝圈好,牛羊豬拴牢,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爲消磨時光,也爲壯膽,人們喝酒、吃飯,這就是“年夜飯”。因這頓飯兇吉未卜,故置辦得很豐盛,全家老小圍在一起,表示和睦團圓;吃飯前還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形成了。

傳說三:守歲克照跑驅走邪瘟病疫

相傳,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除夕夜通宵點燃燈光、旺火、放鞭炮,可以把這些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都嚇跑驅趕走,在新的一年不至於爲害人間。

除夕的故事2

除夕守歲的小故事

古人認爲除夕這一天是一個人長一歲的界日(指虛歲),而這個晚上又是舊歲已過、新年到來的一夜。人們舉家歡慶,徹夜不眠,圍坐守歲,辭舊迎新,以求新的一年裏大吉大利,這一習俗即謂除夕“守歲”。

關於守歲,有一個遙遠的傳說: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爲“祟”的小妖怪,它長着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着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後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爲“歲”與“祟”諧音,於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爲現在所說的“守歲”了。

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內容,特別是春節電視文藝晚會(即“春晚”)的興起等,使除夕之夜過得更開心、更熱鬧。

延伸:大年三十習俗有哪些?除夕夜的習俗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幾年沒有三十,只有二十九),中國歷史故事網全體同仁,恭祝大家節日快樂!猴年大吉!

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指陰曆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爲“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等。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主要圍繞的是“閤家歡聚”,這也正是中國人爲什麼把大年三十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之一。

大年三十貼春聯

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對於每家每戶來說,別的門飾可以忽略不計,但一定要貼上一副紅彤彤、喜洋洋的春聯,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着來年的好兆頭。

大年三十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中國的傳統,大年三十這天一定要吃餃子,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早起包餃子,在衆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大年三十點燈籠

大年三十都要在家門前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春節期間都要徹夜通明。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不能關燈,這意味着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大年三十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閤家團圓的一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每家每戶的`年夜飯都置辦得非常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

大年三十看春晚

全家團圓最少不了的就是收看每年一次的春節晚會,春節晚會已經逐漸成爲大年三十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全家老小聚集在電視前收看春節晚會,這種喜樂融融的氛圍可是任何節日都難以比擬的。

大年三十燒鞭炮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也是迎接未來一年新的開始,大年三十晚跨年的那一刻就會響起“隆隆”的鞭炮聲,預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紅紅火火。

除夕的故事3

除夕的故事今天,我一看日曆“除夕”,我想除夕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我正在絞盡腦汁地苦想,正好看到電視播放《除夕的故事》,終於明白了“除夕”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

在古時候有一個怪物,人們都叫它“夕”,它無惡不做。每到一年的最後一天(就是農曆12月30日或29日),這個怪物“夕”都要到人間爲非作歹。

某年的這一天,一個小孩和他的爺爺騰雲駕霧地來到人間,他們是神仙。小孩聽說有怪物在殘害百姓,決定要消滅它。怪物出來時,小孩拿出一條紅絲帶,他用紅絲帶一轉怪物的眼睛就感到一陣劇痛,痛得它滿地打滾,趁這時,小孩跳上怪物的頭上狠狠打,最終把怪物打跑了。這時人們把樹枝點上火在慶祝勝利,樹枝發出“噼哩啪啦”的聲音。可人們擔心怪物又來時沒法對付,小孩說:“那就每家每戶都有一件寶物。”說完小孩的絲帶變成一段段的',帖在了家家戶戶的門上,變成了紅對聯。就這樣大家都管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天(就是農曆12月30日或29日)叫作“除夕日”,火燒樹枝演變成放煙花爆竹了。

這就是“除夕”的故事。

除夕的故事4

週末,我的好朋友張卉媛送給我一本《除夕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關於我們中國過年的故事,當時我還不知道過年是怎麼來的呢?對這本書很感興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爲什麼中國有過年?爲什麼要放鞭炮?爲什麼要貼春聯?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從前,有個叫夕的怪物,它經常傷害百姓,所以,竈王爺要去天上找神仙來幫助除掉夕。竈王爺在天上找啊找啊,正好,碰上了一個叫年的小朋友,年說:“竈王爺爺爺,竈王爺爺爺,您給我講講人間發生的事情,好嗎?”竈王爺要急着辦事,所以他和年說:“我要有事。”說完他就向前走了。正在這時,年的師父神農出來了,竈王爺連忙對神農說:“人間有難,來了一個怪獸,把老百姓害苦了,請您快派天神把他除掉吧。”師父說:“就讓我這徒弟去吧!”那小孩剛轉頭要走,師父就叫住他說:“你帶這個紅絲綢去吧!打年的時候會用到!”他高興謝過師父,向人間飛去。

一天,夕來了,人們早早地躲進了屋子裏,它“砰”的一聲撞開一戶人家的大門,然後張開大嘴,把一桌子的雞、鴨、魚、鵝、肉連盤子、碗一起吃了下去。這時,年來打夕,年從口袋裏掏出紅絲綢,甩來甩去。夕一看到紅色的東西就難受,它四處亂躥,年在天上揮舞紅絲綢,到處閃着紅光,夕就裝死,年看到夕一動不動,真的以爲夕死了,高興地喊道:“夕死了,夕死了!”這時,夕找到了機會一下子撲了上去聲,年又舞起紅比綢,夕一下子退了回去。年找來小竹筒“噼嚦啪啦”幾聲巨響,夕被燒傷了,他就喊來鄉親們一起放竹筒,一團熊熊大火在年的身上燒起來了,夕被燒死了,老百姓們開心極了!村民們看着年手中的'紅綢,說:“年啊,假如我們家家都有一塊紅綢,那可就再也不怕怪獸了!”年眨眨眼,說“好辦,那就讓家家都有。”說着,他將紅綢向天空扔去。只見紅綢一下變成了千條萬條,掛到了家家戶戶的門上。

爲了慶祝這次勝利,人們從此就把臘月三十兒晚上叫做“除夕”。爲了紀念年的功績,就把正月七年級叫“年”。不過,人們在過年的時候不再燒竹竿,而是變成了放鞭炮,門上也不再掛紅綢,而是貼上了紅春聯。這些風俗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這就是我國傳統的“除夕”和“過年”,這本書讓我懂得爲什麼要貼春聯,爲什麼要放鞭炮的道理。

除夕的故事5

去年的除夕之夜,是個令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那天夜幕還未降臨,村莊裏便已鞭炮陣陣,煙花綻放,熱鬧非凡。我家屋裏則是歡聲笑語,暖意融融,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開飯了,我們一家三代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吃着吃着,奶奶不知怎麼喃喃自語起來:“想想以前,看看現在,真是難以置信呀!”

我隨口問道:“什麼事讓你難以置信啊?”

奶奶努努嘴說:“你看,這滿桌的菜,雞鴨魚肉、海鮮、野味,一應俱全,我們小時候哪有福氣享受這些美味佳餚呀?”

我不解地問:“那你小時侯過年吃些啥?”

奶奶說:“青菜蘿蔔,一點肉,兩三碗菜而已,肉少得可憐,素菜裏看不到一點油星。”

姐姐笑着說:“有肉吃也還不錯嘛!”

奶奶說:“平時是沒有肉吃的`,只有到年三十晚上,大人才允許我們姐弟幾個每人吃兩片肉,兩片吃完就不能再夾了,否則大人就要向你瞪眼了,剩下的肉正月要留給客人吃,無論你多想吃都得忍着。”

奶奶接着又說:“我們那時,家裏窮得揭不開鍋,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們姐弟幾個都是喝米湯、吃野菜長大的,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已經很滿足了。”

這時爺爺也忍不住說話了,他說他小的時候,家裏條件比奶奶家也好不到哪裏去,也是窮得叮噹響。他清楚地記得,他小時侯,夏天是赤腳的,春秋兩季穿草鞋,冬天纔有一雙解放鞋穿。從家到學校有四五里路,大雪紛飛的日子,是不敢穿鞋走路的,都是打着赤腳去學校,到了學校後洗淨雙腳再穿上鞋子。我問他爲什麼冰天雪地還赤腳走路,爺爺說怕雪水弄溼了鞋子,只有一雙鞋,弄溼了就沒得換了,所以是不敢馬虎的,愛護鞋子像愛護寶貝似的。

沒等爺爺說完,爸爸也搶着說了。爸爸讀國中那些年,每星期住校五天半,一日三餐,餐餐吃黴乾菜,有時實在吃不下去了,就在飯裏倒些開水,勉強嚥下去。從家裏到學校,來回四五十里,全用兩腳走路,從來不坐車,爲的是省下那幾毛錢的車錢。

這時媽媽發話了,她說:“你們別再憶苦思甜了,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紅火,越過越滋潤,快吃快吃,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

聽完大人這些故事,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真想不到爺爺奶奶的童年是那麼艱苦。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雖然說不上是錦衣玉食,但也是衣食無憂,根本不用爲吃穿發愁。

我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一定要讓爺爺奶奶在有生之年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除夕的故事6

除夕夜的由來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的故事

除夕的故事1: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族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除夕的故事2: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

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帶着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纔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準備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裏,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着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習俗

貼福字

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農曆新年貼“福”字,是我國民族民間由來已久的習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農曆新年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習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我國民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我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掛燈籠

我國的燈籠又統稱爲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着紅燈籠,堂屋燃着熊熊的紅火,點着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的故事7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着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爲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爲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爲“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爲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爲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爲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着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着耳朵,遠遠地探着身子點,其它小孩兩手捂着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頭髮白了都不能忘記。

每年陰曆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日是一年最後一天,俗稱過年,是一年最重要的節日。在農耕的社會與作物的收穫有關,在殷墟甲骨文上,「年」字亦可能解釋爲「收穫」,說文解字中解釋「谷熟」,所以古代過年就與今日原住民的豐年祭相似,表示一年的結束並慶祝作物的豐收,神人同樂,另一方面,祭祀神靈,感謝其護佑,並祈求來年好運。

過年的目的在除舊佈新,因此,民間在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上天,接着就舉行大掃除,俗稱「清」,將家內洗刷一新,意味着除去舊年的一切晦氣,掃除之後,接着要貼春聯。除了門上貼春聯之外,在室內外貼「春」或「福」的方形紅紙,也在米缸或穀倉貼「滿」字,在櫥櫃貼「山珍海味」,豬寮、牛寮貼「六畜興旺」。貼紅色的春聯顯現出即將來臨吉祥的新氣象。

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還有飯上插春花,稱爲「春飯」,春與剩諧音,表示富裕,另加一碗「長年菜」,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除夕的祭祀是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祈求來年多福。

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古人席地而座,圍着爐子吃飯,有桌子之後,將爐子放在桌下,不忘古人圍爐的舊俗,並在爐的四周攤鋪制錢,象徵財旺。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長年菜取意長壽。魚圓、肉圓和蝦圓取意三元及第,魚取意年年有餘,吃的時候,越慢越好,取意長久,菜中唯獨魚不能吃,要留下有剩餘。

圍爐之後,長輩分壓歲錢,將爐周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一百個「取其長命百歲」作爲壓歲錢,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謂之守歲,民間認爲守 歲具有爲父母祈壽的效用,這是孝道的表現。守歲到午夜十二時後,大家放爆竹,迎接新年。

關於除夕的習俗

關於除夕的習俗1、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爲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鬆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關於除夕的習俗2、開燈睡覺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七年級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裏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關於除夕的習俗3、忌打碎器物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爲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着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爲,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爲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關於除夕的習俗4、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爲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纔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關於除夕的習俗5、貼年畫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關於除夕的習俗6、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關於除夕的習俗7、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關於除夕的習俗8、零點必須回家

團圓的年夜飯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吃完,一家人就會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或者到親戚家串門聊天,但必須在零點前回到家。一到零點,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歲”,當鐘錶的指針走過點後,人們就會燃放早已準備好的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

關於除夕的習俗9、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關於除夕的習俗10、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爲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爲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爲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爲“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爲尊”。年宴的首席爲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爲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爲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除夕的故事8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着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竈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竈王奶奶”。

竈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爲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竈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迴天宮一趟。

爲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竈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纔將東西收羅的差不多。爲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竈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竈王奶奶返回人間。

守歲爲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爲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爲消磨時光,也爲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纔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9

耶!過年啦!我左盼右盼,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這一天,我穿上了新衣服,來到外婆家,那時小姨、小爸已經在了,只聽外婆說:“開飯嘍 !”我像火箭一樣跑到餐桌,聞了聞,說:“哇 ,真香!”外婆做的菜可豐盛了。有魚、蝦、湯、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牛肉。飯吃一半的'時候,母親突然說:“吃完這餐年夜飯,說明你又長大了一歲。”我已經11歲了,要更懂事了。

吃完年夜飯,我們都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我一會兒吃巧克力,一會兒啃香瓜子,專心致志地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忽然,小姨拿着一個紅包遞給我,說:“懿妤,祝你新學期裏越來越聰明!”

“祝小姨越來越美麗!”

“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

“噹噹噹”鬧鐘敲響了,已經12點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空中爆開,我立即趴在陽臺上看煙花,那煙花有些像在空中飛動的小蝴蝶,一個緊貼着一個;有的像天空中閃閃發光的小星星,眨着眼睛;還有的像爭奇鬥豔的花兒,盛開着每一朵花瓣;還有的像幾條巨龍相互交錯着,在嬉戲,玩耍着,告訴大家龍年來到了!

啊!過年可真好!最好每天都這樣,那該有多好呀!

除夕的故事10

我的天空再也看不到藍天,再也沒有白雲!

我一直都不相信什麼命運之神,到現在我不得不信,並且還是有種生活在童話裏的感覺!童話都是美好的,而我的童話令我痛楚萬分!我是要墮落下去還是要奮鬥下去呢?

我有一個相戀四年的女友,而在20xx年除夕團年飯的時候卻給我來了一個晴天霹靂,說她和一個她印象感覺好的男人訂婚了!我真是撕心裂肺的傷了,我很不明白,我很不懂,昨天還在和我通電話好好的,我們還一起說着情話,而今天你卻要做了別人的未婚妻,這世界到底是怎麼啦

我們相識在20xx年,我們開始相戀在20xx年夏天,開始相戀的日子裏我們都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你會給我洗衣,我們會一塊兒看電視,那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感謝有你相陪!

20xx年我們來到了長沙,我們一起進了同一所公司,雖然你開始漸漸疏遠我,但是我對你的情意都不會變,你不和我一塊兒上下班,你不和我做同一趟公交車,你不和我一塊兒熱飯,我給你熱飯你說不需要,這些我都毫不在意,因爲我是真的在乎你,你不想讓別的同事知道我們的關係肯定是有理由的,我們在家相處一直都很好,感情也一直都非常好!

20xx年底我爲了有更好的'向這家公司提交了辭呈,沒過多久我就去另外一家公司上班了,而已你卻還在那家公司上班,親愛的,對不起,我不該讓你一個人獨自留在那裏,但是我這樣也是想讓你成長的快些!沒過多久你和我說你想辭職了,我說想辭職那就辭吧,你也辭職了隨後又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到現在你是可以獨當一面了,親愛的,祝賀你!

20xx年我們依然相戀,我依然是你的狗腿男友,你依然是我的天使,是我的愛人,我們過得很開心,很快樂,雖然有時候我故意聽錯你說的話,但你老說我笨,其實我是想逗你開心,並不是真的聽不懂你說的話!

直到20xx年最後一天,你還是我最親密的愛人,除夕那天你和我說你和別人訂婚了,我的心是撕心裂肺的痛,從那一刻開始,我不明白感情是什麼,我不明白愛又是什麼,一個相戀4年的男友還不如一個在家相親的陌生人,我感覺世界爲何是這麼的悲哀,我的天空開始下雨,直到今天我依然每天都是以淚洗面,都是愛的有多深,傷的就有多痛,除夕那晚我吐血了,愛是不能輕易說出口的,到最後你卻反問了我,那不是愛,愛是很簡單的,愛是很純潔的,愛就是無微不至的關照和關懷,我想我的傷是不會好了,時間不是我的良藥,我一直都在爲我們的未來努力,我有時候是會買些東西,那也是想多掙些錢,也許是你對我灰心了,看不到希望而離開我的吧,我知道現在的女孩都很現實,我也是農村的孩子,從白手起家怎麼會那麼快就能成功呢?你說在城市買房,在城市買房搭進去的是一輩子,值得嗎?以後有了錢再買房這樣不好嗎?買了房再來搞自己的事業,這對於一個父母從未出家打過工,而家裏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你把我的手機號加入了黑名單,我打電話也打不進,信息也不回我了,你說來長沙再和我說清楚,我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面對你,你現在是別人的未婚妻了,訂婚只要你不同意,父母是絕不會強求的,是你喜歡上他了,感覺他至少比我好,一個陌生人你能確定他能對你好嗎?這是一輩子的事情,雖然我的心很軟,但是一旦離開我們將是永遠的分離!

我不知道我們的愛情會這樣就走到了盡頭,或許在你看來這不是愛情吧,只是我的一廂情願,對於自己愛的人真的不能太好,太好會被認爲不是愛情,會傷的更深!

即使你一句毫不在意的關心的話語,我心裏都會非常暖和,你罵我,說我,證明你在乎我,明你老是叫我騙子大騙子王八蛋證明你確確實實愛的就是我,我不想讓你後悔,我不想讓你過得不幸福,到現在如果還不確定,那爲什麼沒有我的日子裏,你說想我,我離開了你,並不是什麼放手是愛,因爲我一直都認爲那是屁話,我認爲兩個相愛的人就要在一起,不在一起又有何意義呢你曾說我們的不是愛情,只是一種習慣,愛情到最後都是會形成習慣,因爲你已習慣有他在的日子了!愛過的朋友們幫我證明一下,愛情本身到最後就會發展成習慣,因爲我也習慣有你在的日子了,你不在的日子我肯定都會失落落的,心裏會空落落的!

我知道你家的地址,我也知道你媽媽的電話,但是我卻不想去鬧的那麼僵,因爲你可能已經愛上別個他了,親愛的,請讓我最後一次這麼叫你,祝你幸福!!!

除夕的故事11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污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爲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爲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着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4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

除夕的故事12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的習俗有許許多多:吃年夜飯,貼春聯,放爆竹……

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着春節的熱鬧氣氛。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姑姑姑父爺爺一大家子一起去飯店吃年夜飯。

一進飯店大門,紅彤彤像柿子一樣的燈籠映入我們的眼簾。一隻神奇的大公雞矗立在門前,昂首挺胸引頸高歌,彷彿報告着春天的喜訊。人們爭先恐後和大公雞合影,我和姐姐也按捺不住,也與它合了影。樓上,人來人往,無數個燈籠把走廊照得燈火通明。走道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小吃攤上琳琅滿目,所有的廚師忙得滿頭大汗,每個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手裏拿着嘴裏吃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整個人都投入到濃濃的年味中,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這時姐姐急忙拉着我說:“走!我們去看放煙花!”只見保安叔叔拿來煙花,小心翼翼地點燃導火線,不一會兒,就開出一朵朵金色的花,它到處盛開,有時是紅色,有時是銀色,就像一隻變幻多端的蝴蝶在低空中翩翩起舞。再次點燃煙花時,那火星直衝上空,又散落下來,既像美麗的.噴泉,又像朵朵開放的白菊。

煙花隨着人們的倒計時聲越來越響,在天空中越來越多,鞭炮聲響成一片。望着夜空中灑下的滴滴金雨,地面上開放的朵朵銀花和滿面春風的人們,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難忘的一年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們歡呼着,共同祝願春節好!

除夕的故事13

對我們來說,過年是最愛!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到一大筆零花錢!

大清早,我們吃完早飯,就去上墳,祭拜祖宗了!要去好多個地方,要一直到吃午飯纔回來,看似很幸苦,但對我來說,還挺有趣的,跋山涉水!哈!吃完午飯,大人們都去貼對聯了,奶奶她們忙着做年夜飯,大傢伙都在忙活,唯獨我們小孩子游手好閒,不是跟着大人去貼對聯(其實是去瞎鬧着玩的,纔不會真正幹活)要麼就是坐在沙發上,吃着零食看電視,還有就是在放爆竹……(五花八門的)而我,在洗澡,真舒服呀!洗完了,但媽媽不讓我放爆竹,叫我晚上放,所以我只有在沙發上看電視了!到了晚上7點多,隨着鞭炮聲,年夜飯開吃了……大家邊吃邊聊,開開心心的,其樂融融的……

但對我來說,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放爆竹!這是所有男孩子的樂趣!我也不例外!吃完了年夜飯,開始“鞭炮節”狂歡了!村上的夥伴們都拿出了鞭炮的50%來進行慶祝!這個村莊熱鬧無比,我們幾個孩子都聚在一起放鞭炮,院子裏火光沖天,連大人都被我們吸引過來了!鞭炮放光了,我們不會就此罷休,大家在屋子裏玩起了各種遊戲,到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這一晚,大家都很晚才睡,因爲在等12點的'到來。“54321!”上百個大理花衝上天空,黑黑點天空被照得雪亮,還帶一些繽紛!整個村莊變得很熱鬧!大家再次歡呼……

這一晚,讓我們所有人回味!讓我們所有人難以忘記!

簡短的除夕故事傳說最新

除夕的故事14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特別喜歡過年?那你們知道年是誰嗎?除夕夜又是怎麼得名的?嘿嘿,別急別急,且聽我慢慢告訴你們吧!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物,他叫夕,長得非常可怕:他有一個大腦袋,加上嘴巴大得像一頭壯牛。他每走一步,大地都在搖晃,村裏人都很怕他。平時,夕生活在海底,但每到臘月三十那天,他就去村裏吃人、吃牲畜。

竈王爺想了一個辦法,他去請神農氏。神農氏說:"我兒子年本領高超,力大無比,讓他去就行了。"說完,神農氏給了年兩樣法寶:紅菱布和火花竹筒。年接過法寶,跟隨着竈王爺去除夕了。

當夕再次出現在村子裏的時候,年與夕展開了激烈地對戰。就在夕要把年吃掉的危急關頭,年拿出了紅菱布。夕的眼睛被刺得睜不開了,年趁機躲在房子裏。夕就要破門而入的時候,年又用火花竹筒放起了火花。噼啪作響的火花把夕嚇跑了,從此他再也不敢出來作亂了。

從此以後,每到大年三十那一天,家家戶戶就貼起了紅對聯,放起了鞭炮和煙花,以此來慶祝年除夕。親愛的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除夕夜是怎麼來的了吧?從這個故事中,我還深深的'體會到,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肯動腦筋、勇敢面對,就一定可以取得不可思議的成就。

除夕的故事15

國內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些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了。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到來的新年寄以美好期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何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年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大家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大家。大家爲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爲消磨時光,也爲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纔敢外出。大家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如此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大家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忽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大家知曉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如此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起源。

可是有些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爲了拯救大家,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春節,大家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標籤: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