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關於《春節》優秀作文4篇

春節3.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優秀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春節》優秀作文4篇

《春節》優秀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們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是團圓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想過,我們的春節是不是還有一些不夠文明的地方?

春節,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日子。大街小巷,貼對聯、穿新衣、放鞭炮,孩子們的嬉笑聲不絕於耳。作爲華夏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習俗,燃放煙花爆竹是老百姓一種表達喜慶、歡快心情的形式。但是,在一聲聲煙花爆竹震耳欲聾的巨響後面,又存在着多少危害:其中包括噪音危害、環境危害、人身危害和殘留危害等,這些因燃放鞭炮而帶來的弊端是絕對大於利處的。

人大立法禁止在城區燃放鞭炮,是考慮到鞭炮的危害,如可能造成火災、可能給燃放者帶來身體損害、污染空氣等等。顯然,這是爲了市民的利益着想。可是,禁令未能阻止市民繼續燃放鞭炮,在他們看來,如果春節期間不點燃幾掛鞭炮,這個年似乎就沒有過。鞭炮之於春節,恰如糉子之於端午節,是節日的物質形式。廢除了這種物質形式,節日就變得抽象了。我們想要繼承這種風俗,但又要儘可能不破壞環境、不傷害他人,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在過年走親戚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是在全程低頭玩手機中度過的,彷彿走親戚就是走個形式、吃頓飯就罷了。如果是這樣,別人就會覺得你很沒有素質,就同樣會很冷漠地對你,甚至不理你。所以,在過春節走親訪友的時候,一定要懂禮貌,尤其是去見長輩的時候,要主動地去問候他們,在收紅包的時候也要說一聲“謝謝!”,這樣才能讓生活中處處充滿文明。

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會讓中國的春節變得更加文明,更加有魅力!

《春節》優秀作文 篇2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於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與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於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與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裏,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十分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十分多十分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優秀作文 篇3

又到春節。

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的大紅燈籠、中國結、豬年禮品琳琅滿目,滿街的紅紅火火。置身於人流中,自己彷彿被一股歡樂的氣流所託起,飄飄悠悠。

一想到馬上就要開始進行貼春聯、吃團圓飯、拜年等一系列繁瑣而又幸福的活動時,內心也被這股氣流塞得滿滿的,輕盈地鼓起……我經歷的年味最足的一次春節,是在黃土高原。而那次春節給我印象最深的,則是高原紅——春聯。

除夕早上,我們幾個孩子,早早就被喚起,去看姥爺寫春聯。姥爺的書法,在當地堪稱一流。姥爺熟練地磨好墨汁,攤開紅紙,提起一支泛着青綠色的毛筆,剛欲下筆,突然轉過身,笑着問睡眼惺忪的我們:“你們覺得,春聯寫什麼方面的比較好啊?”我們一下子來了興趣。姐姐當時正癡迷於畫鳥兒,便立刻嚷起來:“關於小鳥的!”哥哥也點頭表示同意。我這個小跟屁蟲也在一旁附和。姥爺略一思索,便揮毫寫下了“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十個飄逸俊秀的大字。

細細看來,這幾個字疏密有致,筆鋒到位,真是妙不可言。我們吵着也要寫。姥爺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又反鋪開寫橫批的紙,自己寫了一個“鶯”字,便把筆交給我們,讓我們分別寫“歌”“燕”“舞”。哥哥緊握着筆,用自以爲極瀟灑的方法寫了“歌”,結果因手抖得厲害,寫得歪歪扭扭。姐姐畢竟學了兩年書法,寫得比哥哥好多了,但比姥爺可是差一大截呢。輪到我了,我信心滿滿地提起筆,寫了一筆,然後把筆懸在空中,思考着下一筆該怎麼寫。

可沒料到,這時,一滴墨汁從筆尖落到了鮮紅的紙上,形成一個大大的墨漬。“啊,怎麼辦?”我一下慌了神,忐忑不安地瞅着姥爺。可姥爺卻慈祥地一笑,讓我繼續寫。我的心蹦到了嗓子眼,飛快地寫完,準備接受姥爺對我的批評。但姥爺並沒有責怪,而是提起筆,左鉤右抹地畫了幾筆,墨漬立刻成了一朵怒放的梅花。我們驚喜萬分,對姥爺佩服得五體投地。

貼春聯了。我們小心翼翼把春聯抹上一層漿糊,踩着板凳,把我們的大作貼在大門上,心中頗有成就感。我甚至興奮地大喊一聲:“我太愛春節了!”大年七年級清晨,我從山頂望去,蒼黃的天底下,細細的雪在飛灑,稀疏的樓房、平房佇立在黃土高原那單一的色調之中。然而,就在滿眼單一的色調之中,卻有一絲絲紅色閃過——那是家家門上都貼着的鮮紅的春聯。

就是這春聯,增添了黃土高原濃濃的年味,也在我記憶深處,留下那一抹高原紅……

《春節》優秀作文 篇4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感覺一年的時間特別漫長,而現如今,已爲人父,日子過得忙忙碌碌,不知不覺,一年的光景就從身邊悄悄溜過,中國傳統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琳琅滿目的年貨已經堆滿各大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大紅燙金的福字、春聯,大大小小的中國結,象徵紅紅火火的串串紅辣椒,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新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濃烈!

儘管如此,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對新年的期盼遠遠沒有兒時的那份熱乎勁呢!現在倒非常懷念兒時過年的情景,覺得小時候過年真有意思啊!進了臘月,我就開始天天扳着手指頭數天數。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祭竈”後,吵年鑼鼓就在村莊敲響了。接着,家家掃舍,殺年豬、蒸年饃、辦年貨。大年三十,貼對聯、掛紅燈、全家團聚、包餃子、抄盤子。大年七年級,穿新衣、放鞭炮、朝祖、給長輩拜年、討壓歲錢;八年級至初八走親戚;初十以後,村中“社火”就開始了。正月十五還有挑燈籠,放焰火,放天燈。總之,從臘八到新年的正月十六,是非常熱鬧的。 我就這樣在眼巴巴的盼望中,迎來大年。

三十多年前的臘月二十七我出生在陝西關中一個貧寒的'農家。我的降生,給父母親帶來新年的喜氣。打我記事起,母親就對我說,你真有福啊,過生日也趕上過新年,啥好吃的都有呢!其實母親所謂好吃的對今天而言再平常不過了,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年能吃一次瓜籽花生都是奢侈的事,更別提能吃一頓肉了!按照我們關中農村的習俗,過了臘八大人們就開始備辦年貨,花生瓜籽水果糖茶葉一應俱全,這些都是用來在正月裏招待親戚,但我這個饞嘴貓還沒等到過新年就開始偷吃,父親怕我偷吃光沒法招待親戚,就悄悄的藏了起來,讓我悻悻然。然後我就等着臘月二十八母親蒸包子,什麼糖包、菜包、肉包樣樣都有,母親蒸的包子讓我吃出了天下最美的味道!直到現在我每逢歲末,就期待着早日回家美美吃一頓母親親自包的香噴噴的包子!臘月二十九母親又忙着給我們做肉臊子,到現在想起來都讓我饞得流口水。而現在每逢過年母親又手把手地把她大半輩子的絕活傳授給妻子。她說做臊子必須用上好的豬肉,以五花肉爲佳,必須帶皮的豬肉。然後將其切塊,然後用文火爛,不能炒,更不能煮。母親常說“緊鍋饃,慢鍋肉”,意思是蒸饃時要用緊火燒,爛肉卻是用溫火,還要慢慢翻攪,性急不得。這樣才能使肉“出油”,達到去腥生香吃起來不膩的效果。等肉爛到八九成時再下花椒、桂皮、生薑、八角等佐料並加陳醋,這樣一鍋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母親做肉臊子很拿手,臊子還沒做熟,就已經香味撲鼻,香飄四舍,記得那時母親每次都把骨頭肉給我吃!那個香啊,今天我想起來仍會直流口水。其實母親最拿手的還是陝西傳統特色麪食——臊子面(臊子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麪食,有其悠久的歷史,尤以岐山臊子面最爲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麪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宴、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母親做的臊子面味道正宗鮮美。吃起來親切,解饞!現在我在城市的大飯店裏根本吃不到地地道道的臊子面,大多都摻進了商業味!現在,不管我什麼時候回家,母親都會爲我做一頓我最愛吃的臊子面。臊子面裏我吃出了母親對常年漂泊在外的兒子一份濃濃的疼愛!

其實小時候過年還有一件讓我期盼的事,那就是穿新衣。小孩子過年不穿新衣服就等於沒過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年夜飯,父親給我一元錢的壓歲錢,母親就拿出她親手縫製的新衣裳,我會高興的一夜睡不着覺!爲了省錢,一字不識的母親學會了裁縫,每年春節都爲我縫製新衣服。但在平時,我只穿哥哥穿過的舊衣服。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記得在我五六歲那年,我跟母親去縣城趕年集,在一家童裝店裏,我鬼使神差的看上了一件皮夾克,死纏硬磨着讓母親非買不可,那件皮夾克要20元(相當於今天的200元左右),不懂事的我不知道那可要母親在生產隊好幾月的工分才能掙回來的啊!母親見我抱着她的腿不回家,只好硬着頭皮向同去的嬸嬸、大媽湊了20元給我買了下來,那個新年我在小朋友當中可神氣的炫耀了一回。這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每每想起來就很自責!也許是我那時已經有了虛榮心,開始嫌棄母親手工縫製的衣服土氣!才做出了一件讓我現在內疚的事 。

現如今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安居樂業奔小康,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正因此使現在的新年越來越沒有了年味,過年和平時的生活飲食、文化娛樂沒有了區別!如今,隨着年齡的增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那麼盼過年了,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好像已經沒有什麼讓我們興奮的事值得去期待,隨着社會的快速、多元化發展,年夜飯不只是大年三十才能吃得到,新衣裳不只是在新年才能穿一回,晚會也不只是除夕夜才能欣賞得到!一切都是見怪不怪、習以爲常了!真不知現在的小孩是否能和我小時候盼過年的心境一樣!

過一年就長一歲。歲月催人老,現在多麼希望自己永遠年輕,多麼希望歲月的年輪刻劃得慢一些。因此,也越來越不期盼過年,也就稀裏糊塗地過了一年又一年。

現在的過年對我來說,不再是兒時對穿新衣吃年夜飯的企盼,而是更多賦予了生命的意義。過年,意味着過去歲月的平安走過,意味着生命腳步的穩健前行,意味着上天對一個人的莫大眷顧。

願意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的大年之中慢慢變老,直到老得白髮蒼蒼哪兒也去不了......

標籤: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