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裏》作文【熱門】

春節3.1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裏》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裏》作文【熱門】

春節裏》作文 篇1

20xx的春節我可真開心,姥姥、姥爺、奶奶、爺爺都來我家過年。

過年那天,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我家門上的春聯上聯是“福多財多喜樂多”,下聯是“人順家順百業順”,橫批是“萬事如意”,中間還貼着一個大大的倒福,姥爺說:“這叫福到家門。”除夕晚上外面的煙火美極了,把天空裝扮的如同白晝。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啊!

吃完餃子,我家更熱鬧了!拜年了,拜年了!

我蹦蹦跳跳地走過去,磕了三個頭,笑眯眯地大聲說:“祝奶奶、爺爺、姥姥、姥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快樂!”

奶奶和爺爺笑盈盈地從兜裏掏出500元說:“祝你學習向上!”姥爺也笑着從兜裏掏出1000元說:“祝你新年快樂。”

姥姥接過姥爺手裏的紅包說:“拿去買玩具吧!”

我笑呵呵地用手接過紅包說:“謝謝姥姥,我會努力學習的`!”

今年的除夕之夜令我真難忘呀!

《春節裏》作文 篇2

在我的家鄉——嘉興,過春節的時候會有許許多多的特有的美味在等着我們。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軟軟糯糯的甜蜜——印板糖糕。

以前,我一直都不知道爲什麼要在春節裏做糖糕?後來才知曉:“糖糕”這兩個字代表了大家對明年的美好期許。“紅糖”表示來年紅紅火火、甜甜蜜蜜;“糕”諧音“高”,表示來年生活節節高!

又到春節前夕,奶奶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大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倒入盆中混合,再放入一定量的紅糖,分次倒入熱水攪拌均勻。好了,接下來的任務就交給家中的“大力士”——爺爺。只見爺爺的雙手在盆中翻飛,不一會兒米粉就變成了光潔漂亮的粉團。

和粉團工作完成後,就可以印糖糕了。做糖糕的印板每家每戶都會有2~3個,多數還都是祖傳的'。在春節,做糖糕的時候都可以和鄰居之間互相借用。現在的糖糕印板比較少能買的到,所以那些有着古老圖案的印板特別“吃香”。都要預約的呢!我家就有3個印板,“如意”、“雙魚”、“銅錢”。在印糖糕前,先要在印板裏撒點麪粉,搖晃印板使麪粉均勻的分佈;再拍掉多餘的麪粉,這樣粉團就不會和印板黏在一起了!我拿起一塊粉團,用力的按在印板上,可是要怎麼讓“它”出來呢?用敲?用摳的?正當我抓耳撓腮不知所措時,奶奶笑着拿起印板,一手託着糖糕,一手用力地在板凳上一敲,糖糕就乖乖地從印板上拓了下來!我按着奶奶的方法,再試了一次,“嘿!”糖糕真的乖乖下來了!一眨眼,一大團的粉團就這樣做成了一塊塊糖糕模子了。我忙去洗了手,往竈臺裏添柴,讓火燒的再旺一點,盼望着可以早點吃到鍋裏的糖糕,想想都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鍋裏的熱氣咕咕地直往外冒,空氣中漸漸地瀰漫着一絲絲的甜味。好甜啊!奶奶說:“可以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掀開鍋蓋,哇!鍋子裏的熱氣一下子涌了上來、再慢慢散開,廚房立刻變成了仙境一般。這時,糖糕也在這漸漸散去的熱氣中閃亮登場!躺在竹篾上紅褐色的糖糕閃着光,彷彿在召喚我!我拿來筷子,夾起一塊“如意”,都來不及吹幾下,就往嘴巴里送。那紅糖甜蜜的味道,粉團又軟有糯的口感充盈着我整個口腔。怪不得會廣受大家的喜愛,真是回味無窮啊!

這就是我在春節裏的甜蜜。當你摸到那些印板的手柄早已包上了一層層厚厚的包漿,變得圓潤光滑。那因爲敲打而留下的點點印記,你就會覺得小小的印板糖糕不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我們一代代,一年年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希望!

《春節裏》作文 篇3

飽經磨難與苦痛的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中苦熬着一個個秋黃、春嫩、冬枯、夏榮。一歲之首的春節,乃是他們最爲歡快與喜慶的日子,在波瀾壯闊的春節習俗長河中,形成了這個民族健康向上的文化特徵,這就是尚紅、崇新、團圓、喜慶。

尚紅。戶外有高掛的.紅燈籠,朗照着青松白雪,十分高雅、喜慶,而傳說燈籠杆又爲民間傳說中的姜太公姜子牙所立,有“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之說。此處諸神,乃是邪神,因有太公在,諸神不敢騷擾。門首及窗櫺有“又是一年春草綠,依舊十里杏花紅”等大紅春聯和斗大“福”字。“新年到,新年到,老頭着新衣,小孩戴紅帽”,又有滿街秧歌紅紅綠綠,就連小兒買鞭炮,也以多挑揀紅色爲快事。筆者數載前曾於《長春日報》發拙文《春節尚紅習俗》,紅乃諸色中最爲喜慶之色,紅可避邪,代表興旺發達,故有“紅紅火火”之謂。

崇新。春節習俗中家家都要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至少人人要買一雙新襪子。要購置新碗筷,希望添丁進口。農家住房再舊,也要裱糊裏外三新,宛若洞房。人與人交談,往往要互道新一年的規劃與打算。恰如新春聯所寫:“爆竹一聲辭舊,桃符萬象更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團圓。有一首歌唱得好,“三百六十五個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風裏飄着香,雪裏裹着蜜……紅燈照照出闔家幸福,紅燭搖搖來好的運氣……”無論海外赤子,還是天涯遊人,千里萬里都要趕歸桑梓,趕赴父母身旁,投入親人懷抱。正因爲鄉情、親情、友情勝過人間無數,纔有春日天南地北的人流涌動,纔有鐵路部門的所謂迎接“春運”高潮。團圓,顯示了民族的凝聚力,團圓,是這個民族和諧、友好的象徵。

喜慶。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喜慶,闔家歡聚慶豐年是喜慶,粘窗花,貼春聯,放爆竹尤稱喜慶。見人道喜,不聞髒語、粗語,尤顯喜慶。有人戲稱,喜慶之日,連小偷兒也放假五天,怕於喜慶之日,耽“損賊”之名。是時最忌“破損”。雖有古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一經碰壞碟子、碗之屬,卻也以爲犯忌。而發福升財諸吉祥之語,則溶於衣食住行每個細節中。如是時吃花生,意爲剝小人皮,有“欲想食其仁,必先剝其皮”之謂;是夕包餃子,乃爲“捏小人嘴”等等。而張燈結綵,燃放爆竹,更是喜氣沖天,要不一副春聯怎如此這般去寫:“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爲乾坤增色;新春雷未動,擊一聲鼓,替天地揚威。”

春節習俗象徵意義

三元之日主一歲興衰。中華先民有重視事物過程始終的觀念,所以老百姓說:“編筐窩簍,全在收口,”又有一句:“萬事開頭難”,長期形成的民俗心理認爲,春節過得好,才神鬼不驚,邪惡不侵,可得一歲乃至歲歲平安健康向上的民俗心理。俗話說,莊稼不得年年種。人們沒有因天災、人禍、命途多舛而頹唐、懈怠;相反,經艱難困苦打造的民族,卻象春草萌發一樣,頑強的生命力歲歲蓬勃,乞望今歲過得好,明年百丈高樓更上一層。

尚紅、崇新、團圓、喜慶的關東年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