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

春節5.7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

在我們家鄉,你可以什麼節都不過,但一定要過春節。

春節在我們那裏都俗稱大年七年級,年三十(新年前夕)我們要貼對聯,再貼對聯之前,先要把上一年的對聯給弄乾淨,以表示洗去上一年的“污氣”。年三十的晚上,我們都不會睡覺,因爲我們要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到了凌晨十二點,我們就要點上一大串紅噹噹的鞭炮,據說是用來嚇走“歲”的。到了大年七年級,我們都會穿上各自的新衣服,去領取大人的紅包(壓歲錢),這一天我們都必需吃齋(因爲這一天使彌勒佛聖誕),晚上親人們都會來我們家吃團年飯。大年八年級的時候,我們便去拜年。

然而20xx年的春節讓我難以忘懷,記得大年三十,我與父親去貼對聯,我想讓父親把對聯貼左點,可是他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堅決要貼右點,我對他說:“對聯不能這樣貼,不能靠近電箱。”可是我說了等於沒說。然後,我們要貼大門的“福”字,可是他還是不聽我的話,只貼了一個,明明要貼兩個,我心中的那把火越燒越大,但還是忍住了。

大年七年級,這一天,我心血來潮,想要去我的同學家拜年,本想着拿這一些東西去的,可是媽媽不給我去,她說下午大姑們就來了,不能出去。霎時,我的心像被寒冰刺中了一樣,唉~。我回到房間裏看着窗外的鞭炮渣,散落在地面上,如同仙女散花似的,我的心也散成一地;我看着我桌面上的紅包,大腦順間涌現出了一個辦法,“將今年的壓歲錢全部上交”。不出我的意料,辦法奏效了,我拿着一些東西,“一溜煙”的騎着單車出去,看着那滿地的“紅花”,心中不禁感嘆……

新的一年代表着一個新的開端,讓我們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與百分之一的天賦來迎接新的學年,加油!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2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各有各的特點。在我們家鄉,最熱鬧的時候莫過於春節。

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五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二十五至二十八是“除塵”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全家分工,三個人分別打掃各自的房間,剩下的客廳和餐廳再一起合作打掃。一會兒功夫,我們家裏上上下下,裏裏外外都一塵不染。據說“除塵”寓意是將把不好的東西掃除。

過了“除塵”日,接下來就是人們最喜歡的日子——“除夕”。在外工作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買好新衣服和年貨,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們團聚。到了除夕的晚上,家人們一起圍着桌子吃年夜飯。男人們喝着酒,女人們也聊着天,小孩子們都打成一片。品嚐過山珍海味之後,就是最激動人心的環節——放鞭炮。人們都把一個大的方形桶放在空地的正中間,其它小的放在旁邊,依次點燃。十幾個煙花炮筒一起昇天,在天空中綻放出無數絢爛奪目的煙火,照亮了半邊天。在這個震耳欲聾的環境裏想輕鬆睡着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在這個夜晚,小孩子們都不能在12點前睡着,俗稱“守歲”。關於“守歲”還有一個傳說:遠古時期,有一個叫作“祟”的怪獸。這個怪獸的身體是全黑的,但它的爪子卻是雪白的。相傳只要被它的爪子摸過頭的小孩,都會發十幾天高燒,一整個晚上說胡話。後來,人們爲了保護自己的小孩,除夕夜都會陪在他們身邊,整夜亮燈,不讓他們睡着。漸漸的,人們就把“守祟”改成“守歲”。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七年級,在這一天裏,人們不可以洗澡、洗頭、洗衣服,否則會將一年的好運全部洗掉。七年級早上,我穿上新衣服,跑到樓下給爺爺奶奶拜年,並向他們索要紅包,匆匆跑進自己的房間裏,拆開紅包,數着自己今年的“收穫”。

商戶們一般都會在初八開門,因爲“八”的諧音像“發”,在開門前,他們還會放禮炮,希望新一年的生意紅紅火火。

這種熱鬧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真希望它快點到來!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3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燒羊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拜個年,一年一年保平安”,這首歌謠從古唱到今,傳承着我們家鄉的習俗和文化。

一走進臘月,家鄉的年味更濃了。舊時的過年就是從八月初八開始,到按歷年正月十五才結束,現在,亦是如此。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日。比較講究的人家,每逢這天早上會吃“臘八粥”,泡“臘八蒜”,以示歡慶豐收,預祝來年五穀豐登。

喝完了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吃完了泡得發綠的“臘八蒜”,在孩子們的期盼中,我們迎來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在這一天晚上,各家各戶都在竈王神像勉強擺上糖瓜,山楂,柿餅,紅棗,花生等,求竈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俗稱“辭竈”。過了這一天,在外經商、打工、求學的遊子心懷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開始陸續返家,一路上無數次想象見到親人的激動場面。家中的親人也懷着豐收的喜悅,開始陸續購買雞鴨魚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稱爲“辦年貨”;蒸饅頭、打米糕、出豆腐,稱爲“辦年飯”,這些年飯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

初夕傍晚,全家老幼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共享天倫之樂,叫“辭歲”,然後大家將屋裏堂外置辦得燈火通明,通宵達旦,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等到大年七年級,人人穿上嶄新的衣服,走街串戶,互致新年的祝福。從八年級開始,人們開始盤算着走親戚,侯客人。

迎來送往十幾天,新年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點花燈、放煙火、玩龍燈、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盡情宣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就是家鄉的新年!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4

伴隨着隆冬的不期而至,年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俗話說∶“大人望插田,小孩盼過年。”小孩子盼過年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有壓歲錢收,有煙花爆竹放。

我們這裏過了臘月二十五,村裏人就紛紛開始打餈粑了,那場景很是壯觀。往往三五戶相邀,將浸泡好的糯米搬到一寬敞戶家裏,大鍋大竈、乾柴猛火,一會兒工夫,甑裏的糯米就蒸得熱氣騰騰,香飄滿屋。趁大人們將蒸熟的糯米倒進“地窩子”(對舀子)裏時,小孩子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地窩子”裏抓上一把香噴噴的糯米飯塞入口中。接下來有四五個男將(年輕力壯的男人)各持一根木棒,圍着“地窩子”你上我下,“快、準、穩、狠”地杵起來。“嗨喲!嗨喲!”很有節奏。小伢們也圍着蹦蹦跳跳,嘴裏跟着“嗨喲”。不一會兒,糯米飯就變成白色的黏糊狀了,男將們緊接着用木樣“白色黏糊狀”撬起來,擱到撒有膏粉狀的門板上,一位年長者將用塗滿茶籽油的手將這糯米飯做成一個圓圓的大餅,象徵着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大年七年級,小孩子們一大早就起牀了,跟着隔壁的哥哥姐姐,浩浩蕩蕩,到各家各戶去拜年。來到主人家,哥哥姐姐們會向主人拜年,並說一些吉祥的話,主人聽後,立刻露出笑臉,一個勁兒誇我們乖。然後從房間裏拿出一盤零食,各種各樣的都有,幫我們裝滿口袋,臨出門前,還會讓我們再抓點兒手上吃。有時,到爺爺奶奶家拜年,叔叔嬸嬸就會在一旁起鬨∶“拜年可不是嘴上說的,拜年是要拜的,不拜可沒壓歲錢哦!”一聽到有壓歲錢拿,“撲通”一聲跪下一大片∶“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壽比南山!”此時,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笑得合不擾嘴。拿到壓歲錢了,向主人道謝後,便要開往下一家啦!

現在,我的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家鄉的節日活動也越來越豐富。何止是春節,一年到頭,每天都像在過節,天天都是快樂的!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5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板棗之鄉??稷山,她不僅養育了善良淳樸的稷山人們,還孕育着獨具特色的文化習俗,家鄉的春節便是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

每逢春節快到的時候,大街路兩旁掛滿了七彩燈籠,樹枝上也掛上了各種形狀的小彩燈,就連樹根部分也纏上鍊狀小彩燈,到了晚上,燈火通明,過年的氣氛撲迎而來,讓人心情愉悅。人們也就忙碌起來,家家戶戶都在買年貨,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臘月二十三這天是送竈節過小年,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家家戶戶把房子打掃乾淨,要買圓形的糖瓜來吃。天剛黑,就有人開始放起了鞭炮,讓人嚐到了過年的味道。到了年三十這天,也就是除夕這一天,大人們把家裏打扮得漂漂亮亮,人們開始貼對聯,貼窗花,鮮紅的對聯、窗花顯示着新年的喜氣洋洋。家裏的牀單被罩都換成了新的,一下子有了過年的味道。晚上十二點,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還要守歲,敬天神,放鞭炮。

正月七年級這天早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有的餃子裏面還包着硬幣,看誰能吃到硬幣,誰就是有福人。八年級或是九年級,我們當地的習俗是“回孃家”,向姥姥姥爺拜年領壓歲錢,我們當地有“汾北”“汾南”之分,“汾北”是八年級“回孃家”,而“汾南”呢則是九年級,哈哈,有意思吧?

元宵節來臨,到了熱鬧的時候了,大街兩旁有各種各樣的燈展,處處顯示着熱鬧的氣氛。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代表着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大人們又該忙他們的事了,我們學生也開始上學了。但我們還是沉浸在春節美好的氣氛中,讓我永遠也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6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鎮,在一座小山的腳下,我的家就在那裏。如別的地方一樣,我的老家也有很多風俗,但是那時候我還小,不知道民俗是什麼。

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戶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伴隨着噼啪的鞭炮聲,奶奶早就到廚房裏做一場豐富的大餐,我們不時的去看一看,誇張地想着那五彩斑斕的飯菜,口水早就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飯菜終於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家互相敬酒,說一些新年美好的祝福,而火鍋裏面的菜也在冒着幸福的泡泡。飯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聯歡會,聯歡晚會上的精彩節目讓我們忘記了疲憊,每到夜晚十二點時爺爺準時放煙花,在這煙花中我們喜氣地迎來了新的一年。

最高興的還是七年級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鐘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着做飯、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裏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奔跑着,嬉戲打鬧着,心裏面美滋滋的!吃飯後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最開心的就是藏在一邊悄悄地數這錢,臉上有藏不住的笑容。吃飯後,我們一家會去拜訪鄰居朋友,在鄰居家吃口瓜子說說舊事,而我們專心吃糖,乖乖地聽着大人說話。

家鄉還有一些習俗,如:大年七年級不能扔東西,也不掃地,這樣不吉利,我就奇怪了,爲什麼?這沒有科學的依據,奶奶總是很執着,堅持不讓扔東西,後來我知道了這就是一種民俗,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願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家鄉和家鄉的習俗,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習俗。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7

正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相信每個家鄉都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吧!

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就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竈臺打掃乾淨,殺雞宰鴨送竈君爺爺上西天。臘月二十八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包糉子,炸“油角”,做“煎堆”……

除夕,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內貼上了各種各樣的年畫,掛上了新日曆,房間換上了新洗的牀單、蚊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除夕夜家家燈火輝煌。在外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夜幕降臨時,全家人便團團圍坐在桌前吃飯,大家舉杯互祝,有說有笑。吃完飯後就要守歲了,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人睡覺,一到子時,鞭炮聲雷鳴般響起來……就這樣,除夕夜噼啪噼啦的來,又噼啪噼啦的去了。

正月七年級,也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洗頭,掃地。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們壓歲錢。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般涌上球場看打籃球比賽。球員們並不爲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衆面前表演他們的嫺熟技藝。人們圍在一邊觀看,不停地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元宵上市,春節的最後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熱鬧非凡,敲鑼打鼓。全天節目不停,“舞獅貓”“轟獅子"“炸獅子”“放鞭炮”……精彩極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在逛街,有的在觀看。到了晚上,還有歌舞表演、放煙花等活動。最主要的,這一天還必須吃“元宵”,它代表圓圓滿滿。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啊!

正月十六,人們要在傍晚殺雞拜神,春節在這天正式結束,一切又恢復了往常的平靜。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8

我的家鄉在河南,是中國最中心的地方俗稱“中原”。家鄉的春節分外熱鬧。

依照河南的傳統風俗習慣,春節前家家戶戶都要採買各種各樣的食材,如米、面、蔬菜、雞鴨魚肉、水果…。以備春節期間所需,這些東西最晚要在春節前一週左右準備得當。節前的這一週是最忙的時候也是最不忙的時候,因爲大人們還沒放假一邊上班一邊還要準備買東西,但小孩子們卻是很清閒,放寒假了大把的自由時間,有的組團出去玩耍,看電影……。

當除夕來臨之際,家家幾乎都要包餃子、吃餃子,但不一定要全吃餃子,有時變爲“飯後甜點”也行。包餃子是除夕最開心的時刻,小孩子也會參與,他們有的會拿些麪粉來玩耍,有的會學着爸媽的手法包一個奇形怪狀的餃子,也有的在仔細看着父母親包餃子,似乎在學習……到了開飯時,一道道香氣撲鼻的家常菜端上了餐桌,不需要華麗的點綴,就是帶着濃濃年味的家常便飯一樣能深入人心。就拿紅燒肉來說,白色帶紅皮的肥肉油光發亮,另人忍不住要多吃上幾塊。家鄉年夜飯的重要角色——餃子上來了,這又會給年增添了幾分味道,家人們有說有笑,一邊聊天,一邊看着春晚,一邊品着餃子。除夕那夜,人們總是睡的很晚,有的甚至通宵達旦,這叫守歲。

大年七年級,全國都休息了,而小朋友在這一天很是興奮。一早要給長輩拜年,收到很多的壓歲錢,好開心呀!大人們任我們瘋玩,自由自在的'別有一番心情。

說了那麼多的快樂,春節畢竟是短暫的,但將要被喚醒的春天裏,絲絲春節的韻味仍然迴盪在春風中,讓我們期待下一年的春節更精彩!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9

爺爺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習俗。今天,就讓我介紹一下我的家鄉過年的習俗吧。

春節,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隆重,最歡喜的傳統佳節。不管出門在外的家人離家多遠,總是千里迢迢,不辭辛苦的趕在大年三十之前回家陪家裏人過大年。

中國人都很期盼過年家人都能團圓,這是每個人心中最大的心願。從農曆臘月23開始,過年的序幕就拉開了,這一天也俗稱小年,農村的習俗是送竈爺,烙竈乾糧,相傳是送竈爺上天路上吃的。大人們開始準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但大多數還是爲了招待親朋好友,好顯示出主人的熱情。到了臘月26,家裏裏裏外外都要徹底搞一次大掃除,把家裏收拾的乾乾淨淨,亮亮堂堂。臘月27,爺爺從集市上割回了一年中最多的一次肉,美美的燉了一鍋,我早饞的恨不得馬上就能吃到。到了臘月28,大清早奶奶就發了一盆面,準備包包子,饅頭。有豆包,菜包,糖包,還有好看的花饃。這些都是爲了招待客人準備的。大年三十下午,爺爺開始給每個門上都貼上紅紅的對聯,掛上火紅的大燈籠。到了傍晚,家家趕着做年夜飯,整個村子瀰漫着酒肉的香味兒,做好年夜飯,家族的人把做好的菜都端到一起享用,互相敬酒,互拜新年。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色,吃過飯,家人們坐到一起拉家常,聊聊這一年的收穫和喜悅,一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俗稱守歲。大年七年級早上人們都起得很早,每家門前都點起年火,預示着一年的好兆頭,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春節就這麼熱鬧的過去了,我嚐到了可口的飯菜,看到了精彩的春晚,觀賞了絢麗多彩的煙花,還收到了長輩們的祝福和紅包,更加體會到了親情的珍貴和幸福的滋味!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0

學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比夢蟻肫鵒思蟻緄拇航諉朗場??叭?/p>

過年,貴州家鄉的每家每戶都要把養了一年的豬殺了,把豬肉切城一大塊一大塊,在中間戳個洞,用繩子穿過,把一塊塊肉拴起來,再往肉塊上抹鹽、撒花椒、擦大蒜和生薑,之後拿到院子裏曬幾天,然後把它們放在火上烤,直到流油出現黑斑,發出一陣陣幽香就行了。每逢春節,鄉里會舉行“臘肉大賽”,各家拿出臘肉切成小丁裝在盤子裏,評委們每人吃一塊,把參賽的臘肉都嚐個遍,最後評出臘肉冠軍,做了冠軍臘肉的家庭就特別有自豪。

裁判也會考孩子們一些問題,大人不能幫忙,否折扣一塊臘肉,如果小孩答對了,就獎勵一塊臘肉。比如裁判會問:“爲什這種肉叫臘肉。”記得有個小女孩說:“因爲它是肉,而且是豬肉。”“那如果是魚,我們是不是叫臘魚啊?”裁判接着說:“因爲在以前,我們糧食少,兩三天才能吃上一頓,有一天,山上起了大火,燒死了許多動物,那時候在十二月多,十二月又稱臘月,這些烤熟的動物肉,讓村民們捱過了寒冷的冬天。所以,我們要在臘月做臘肉。”

大年七年級,是我們小孩的節日,那時,我們便是強盜,要搶爸爸媽媽以及親人們的錢,不給紅包不許走。到了下午,我們會偷偷割下一小塊一小塊的臘肉,聚在一起烤臘肉,拿着一個小碗,裏面放了胡椒粉、辣醬等調料,把烤熟的臘肉放進去蘸一蘸,就可以享受另一種美味了。

現在,在紹興過年,老媽也會跟我們做臘肉,一樣是豬肉,一樣的做法,可爲什麼我就是吃不出老家的味道呢?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1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的渦陽縣,我們那裏的春節習俗與別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

在我們那裏春節是老百姓最看重的節日。家家戶戶的鍋內於除夕夜先兌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饅頭,據說是不能空鍋。不僅如此,媽媽每次都會在水缸裏打滿清水,還在水缸裏放上大蔥、蒜苗、還有菠菜,然後還要說一句吉祥話:“做人要誠實,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農曆正月七年級,要早起,開門放三聲“大雷子”,謂開門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設香燭,給竈王爺上香,準備早飯。據說女人一年四季做飯做家務,很辛苦,今天晚起會兒享享福,所以這日早餐就交給了男人。

在太陽出來前不能倒水;當日不能掃地,否則老人常說會把好運與財運趕走的。也不能用剪刀,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運,破財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牀不催叫,全家起來後換新衣,拜天地尊長。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饅頭,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葷,吃“扁食”。扁食是我們那裏對形狀像月牙兒的素餃子的俗稱,裏面的餡兒是韭菜、雞蛋、粉絲、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個香。做的時候韭菜要切碎,雞蛋要在鍋裏炒熟,粉絲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麪杖壓碎,餃子皮要溫水和麪擀成的。

年七年級吃完飯後要親鄰互相走動好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這是最開心的時候,因爲會收到很多紅包;八年級開始走親串友;九年級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這是爸爸的說法,其實就是跟着媽媽回姥姥家。這天媽媽的臉像花兒一樣美,因爲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親戚回過來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則被稱爲"拜跟腳子年。”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不知道你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2

相傳古時候,有一種怪獸的名字叫年,它的頭上長着角,非常厲害,平時年獸就躲在海底,等到春節了,年獸就會從海底爬出來吃掉雞、鴨、牛、羊,甚至是人。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獸要來,就帶着牲口進山躲避。這時來了一位紅衣服,白鬍子的老爺爺,一位婆婆勸他躲一躲,老爺爺卻說:“我住在這裏不會怕年獸,只會是年獸怕我。”原來,這年獸最害怕的便是紅色、響聲和火光,從那以後,人們知道了趕走年獸的好辦法,所以每到春節,人們都會在門上貼好紅對聯、紅福字,在窗戶上貼窗花,還會“劈劈啪啪”地放煙花爆竹。

在我們紹興,每到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忙了起來,門外要貼好對聯,掛好紅紅的燈籠,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在我們家奶奶會提前準備好一些供品,在廚房拜一拜竈王,請他喝糖水,讓他在玉皇大帝的面前說幾句好話,不要玉皇大帝面前報告家中壞事。在這天晚上我們一家老老小小都團團圍坐在客廳餐桌聊天,嗑嗑瓜子兒,喝喝茶,整一個晚上都燈火通宵,除了我和妹妹在牀上睡覺,其他人都要守歲,當然我們會把長輩們送給我們的壓歲錢墊在枕頭底下,我想:這應該也是守歲的一種形式吧。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很安靜,不像往常一樣那麼吵,又那麼鬧,只有小鳥在枝頭“吱吱”地叫着。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吃年夜飯,這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在飯桌上:魚、肉、菠菜、長生果……應有盡有。而且每樣菜都要剩一點,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年年有餘吧!正月七年級在喜慶中結束了。

我去過很多地方,知道很多地方的風俗,但紹興是我認爲最有趣味的。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3

還在睡夢中,我被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吵醒了。窗外五顏六色的煙花爭先恐後地竄向夜空,綻放出各種各樣的花朵,把黑濛濛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好看極了!

我趕緊起牀,發現爺爺奶奶已經在廚房裏包餃子了。奶奶用一根擀麪杖飛快地壓出一張張圓圓的餃子皮……餃子已經包出了好多,都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好像一羣腆着大肚子的企鵝安靜地蹲在沙灘上。

爸爸也沒有閒着,在廚房裏忙活着,說是要弄上一桌豐盛的菜餚,等候着親戚和鄰居們前來拜年。

這時,天已經亮了。太陽公公好像也特別開心,露出了圓圓的、紅紅的笑臉。我家的鞭炮此時也被爸爸點着了,那清脆的鞭炮聲震得我雙手直捂着耳朵。爸爸說:“鞭炮一響,就把年怪獸趕跑了,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萬事如意。”當時,我聽得似懂非懂,因爲說要給爺爺奶奶拜年了,也就沒有細問。

爺爺和奶奶坐在堂屋的正位上,笑得合不攏嘴,手裏拿着一疊紅包,說是要給我們晚輩壓歲錢的。當我跪下給爺爺奶奶磕頭的同時,心裏默默祝福他們幸福快樂、健康長壽。

現在,我們全家都到齊了,叔叔一家、大伯一家和我們一家齊聚一堂。大人們在談論着一年的好收成,我們小孩就在一起追逐着、嬉鬧着,開心地數着手裏的紅包。

“開飯了!”媽媽、嬸嬸從廚房裏端出了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爺爺把平時捨不得喝的茅臺酒也拿了出來。看着一桌豐盛的菜餚,看着大人們在推杯換盞,我們也說着,吃着,鬧着,笑着……忽然,爸爸“哎呦”一聲把我們都嚇了一跳,原來是爸爸吃着了一個包着錢幣的餃子。那是頑皮的姐姐故意放進去的,說是吃着它的人在新的一年裏會事事順心、發大財。

“哈哈哈……”“哈哈哈……”全家人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到我們河南的春節春俗,那可真多呀!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我們這裏的春節,大多都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晚上要吃餃子。大人們都忙着發麪,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頓。由於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所以這一天也會有些過年的氣氛。

“二十八,貼花花。”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而且,還要蒸百十個鏌。好吃個一半個月。

除夕真熱鬧。家家戶戶都早早吃了飯,並且還要吃餃子,吃完飯還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這一天,一般人都會熬夜,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晚會,或打牌通宵。

正月七年級,家裏的老人留在家裏接客,年輕人領着小孩子去親戚家串門,給小孩子們發壓歲錢。這一天還要吃餃子,不過初五還不許吃麪條哩!從八年級開始走親戚。

正月十五,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擺着許多湯圓。而且到處都是賣燈籠的,有喜羊羊的、奧特曼的、福娃的……應有盡有。這一天,小孩子們都會買許多煙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到了平常。

國小六年級作文:家鄉的春節15

我的家鄉在蒙自一個邊遠的村莊。那裏人口很少,只有二十多戶人家,但是我很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山、水、花、草、樹,還愛吃家鄉的玉米和紅豆,更愛家鄉的春節。

每年臘月二十七八,村子裏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頭大肥豬,把家裏所有的親戚朋友請來聚匯,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三叔家也如此,我們每年都要到他去吃殺豬飯,我這個從小生活在城裏的孩子覺得太快樂了。家鄉的春節更讓人回味無窮。

今年,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過春節。大年三十那天,三叔家殺了兩隻雞,煮了一大隻豬腳,還做了很多很多的好吃的,還沒到吃晚飯,我和哥哥姐姐他們就忍不住地撲了過去搶吃,逗得我三嬸直笑,這飯菜我們吃起來真香。

家鄉最隆重的節日要數春節的“採花山”了,從大年七年級到初九都是“採花山”的日子,花山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如爬花杆、鬥雞、鬥腳架、單人拔河,文藝表演,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鬥牛比賽。

大年七年級那天,吃過早飯以後,我們就急急忙忙往花山場趕,一到花山場就看見花山場上已經擠滿了很多人,一些粗壯的漢子牽着肥壯的水牛,這些公牛的角被削的尖尖的,就像一把把利劍一樣,要是牛角插進牛的肚子,結果,實在不敢想。不一會兒,鬥牛比賽開始了,直見兩頭強壯的公牛箭一般向對方衝過去,只聽見咚的一聲,兩頭牛的角緊緊地貼在一起,一頭猛頂另一頭,它們相互撞擊,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鬥牛場上塵土飛揚,人們的驚呼聲一聲接一聲,這兩頭牛鬥了很長時間也不分勝負,最後,戴紅布的那一頭被另一頭給打敗了,黑牛獲得了冠軍,主人高興得跳起來。接着我又看了幾場鬥牛比賽,場面都很精彩,我們在花山場上玩了很長時間,還買了很多很多的爆竹,直到很多人都走了的時候,我們才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家鄉的山美,家鄉的水甜,家鄉的春節更熱鬧,我愛家鄉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