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古代的過年和春節介紹

春節2.61W

古代的過年和春節:將大年七年級稱爲“元旦

古代的過年和春節介紹

臘月二十三有“過小年”一說。從這一天開始,也就意味着該“忙年”了。那麼,古代的過年和春節都是指什麼日子?

“過小年”拉開過年序幕

民謠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說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要進行祭竈和掃房子這樣的民俗活動,以此迎接新年的到來。傳統上多將臘月二十三視爲過年序幕的拉開,因爲正月七年級俗稱“過大年”,臘月二十三也就相對應地被稱爲“過小年”。

過小年的標誌性民俗活動是祭竈。民以食爲天,中國先民很早就有竈神崇拜,在生產力低下的農耕社會,人們將“吃”視爲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淮南子》中記載:“黃帝作竈,死爲竈神。”《周禮》上也有:“顓頊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祀以爲竈神。”道教興盛後,民間又傳說竈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在廣爲流傳的《太上感應篇》裏,已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竈神遂演變成不僅司廚而且司命的民間大神。司命即指竈君,算爲一百天,紀指十二年。竈王爺上天告發人間罪惡,一旦被告發,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大罪要減壽十二年。因此,舊時人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並在其神位兩側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爲了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要給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按照“官三民四”的說法,官府祭竈在臘月二十三,民家祭竈則在臘月二十四。

祭完竈後,家家戶戶還要掃房子“撣塵”,因“塵”與“陳”諧音,新年到來之際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可以把一切黴運、晦氣統統掃出家門。

古代將春節稱爲元旦

現在的春節是大年七年級,但在中國古代,農曆大年七年級則被視爲新年,古籍、古詩中提到的元旦或元日,都是指農曆的正月七年級。最著名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奔詞撬未?醢彩?吹摹對?鍘肥??/p>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爲夏曆新年的第一天。新年在古時最初被稱爲歲首。夏商周三代時間不盡相同:夏代歲首在建寅之月,即夏曆一月(與今相同);商代歲首在建醜之月,即夏曆十二月;周代歲首在建子之月,即夏曆十一月。至漢武帝時,頒發《太陽曆》,明確規定以夏曆正月七年級爲歲首,從此歷代沿用,直至1911年爲止。辛亥革命後,我國開始採用公曆紀年,元旦改爲公曆1月1日,夏曆正月七年級便改稱春節。1912年以後,中國人開始過公曆和夏曆兩個新年,作爲夏曆新年的春節,由於承載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年俗文化而備受重視。

古人把立春稱爲春節

古籍中早有春節二字,但古代的春節是指立春。夏曆正月間(公曆2月4日前後)的立春節,是春季開始的標誌。一年之計在於春,古人非常重視立春節,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必須舉行的盛大節日活動,因此立春又叫春節。周代,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宮後要賞賜羣臣,施惠兆民。宋代吳自牧在其《夢粱錄》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明清時期,迎春文化更盛:“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在立春這天,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員都要穿戴整齊,去東郊的東直門一里以外的春場去迎春。這種“拜春”儀式與元旦的“拜年”相似,又稱行春。

古代酒席遊戲:春秋時已用“投壺”助酒

酒桌宴席是中國人重要的精神舞臺。無論悲歡離合,無論喜怒哀樂,都能在一席觥籌交錯之間暢飲而盡,歡談而散。幾千年的沉澱發展,酒席之上誕生了異彩紛呈的中國飲食文化,而相伴中國飲食文化而生的則是一個個悠久而鮮活的酒席遊戲。這些酒席遊戲是我國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階層閒情逸致生活方式之下派生而出的獨特文化形態。它將娛樂、文學、情感、技藝等相互嫁接、融合。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射禮演化的“投壺”助酒

公元前五百三十年。晉昭公即位,大宴四方賓客,齊景公列於其中。席間賓主盡歡,興致盎然。於是玩起遊戲,以助酒興。遊戲要求宴會嘉賓分別將無鏃之箭投向不遠處的特製投壺,以投進者爲勝。晉昭公首先拿起無鏃箭投擲,大臣行穆子祝詞道:“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輪到齊景公拿箭起投時,齊景公自己祝詞道:“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爲君代興”。

《左傳》的這段歷史記載,齊、晉兩國對抗之勢見諸酒席之上。而酒席間晉昭公、齊景公乘興而玩的這個投擲遊戲正是“投壺”。“投壺”是很早便出現的酒席助興遊戲。早在春秋時期,從大到諸侯列強會盟聚宴,小到三五知己推杯置盞。“投壺”遊戲都能見諸其中,盛行一時。

“投壺”源於古時“射禮”。射禮是古時常見的運動娛樂項目,但對場地等都有較高限制。於是古人以酒壺爲靶,用棘矢代箭,遊戲者手持箭矢擲向靶壺。從射禮出發創新出更加簡便、更易性、更能助興的“投壺”遊戲。

“投壺”所用的壺,廣口細頸大腹。壺內放有小豆,富於彈性;“投壺”所用箭矢用棘木製成,形直而重,但長短不定。投壺前要指定一個“司射”,其職責如同現在各項比賽的裁判員。以投中多少來決定勝負。投擲完畢,由司射宣佈“勝飲不勝者”,意思是優勝者讓輸的一方喝酒,並令奏樂。

“投壺”是古人酒席間的重要娛樂內容。“主人前進酒,彈瑟爲清商,投壺對彈棋,博弈並復行”。宴會之上,投壺似乎成爲必備設具,許多人一端酒樽便要投壺。宴會期間安排的“投壺”遊戲,既可勁助酒興,彰顯主賓的盛情;又能融合歡樂氣氛,推動宴會進程。因此,在諸多酒席娛樂項目中,“投壺”遊戲備受青睞。

承於古風的“歌舞助興”

麗酒香茗,美食佳饌永遠是宴會主角。但是古人並不滿足於單純地美食美酒口味享受。管絃鐘磬,輕歌曼舞則成爲古代筵席主角之外不可或缺的最佳配角。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先民承襲部落羣居的淳樸遺風,好歌悅舞。因此,席間樂舞的形式同樣由來已久。《周禮·天官》中曾記載道:“膳夫受祭,品嚐食,王乃食,率食,以樂徹於造。”由此可見,周朝時期,君主進食就已經有音樂助興了。

最初的席間歌舞大多是出席者的自唱自舞。《詩經。小雅。賓之初筵》記載:“賓之初筵,溫溫其恭……舍其坐遷,屢舞仙仙。”人們在未飲酒或少量飲酒之前,還是文雅地端坐於席上。而隨後酒酣耳熱之際,人們總是禁不住離席起身,手持樂器、和歌載舞。這種形式的席間歌舞旨在提高宴會的愉悅成分,同時也把歌舞當作向主人或賓客表達的一種敬意。席間歌舞逐漸發展爲專門的歌者舞伎的助興演出。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龍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衆樂停。”記載的便是唐玄宗興慶宮龍池內,宴請賓客的情景。據傳,唐玄宗宴請席間,興慶宮龍池,絲竹繁盛,鼓樂齊鳴,而唐玄宗獨愛羯鼓,羯鼓聲音最爲高亢,而其他樂音相比之下則有些黯然失色。

歷史上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同樣誕生於唐朝宮廷筵席之間。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百舞不可數,就是最愛霓裳舞”的詩句,記述了自己參加昭陽殿酒宴及觀賞《霓裳羽衣舞》的難忘經歷。而在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對當時夜宴場景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描繪。賓客歡愉,餘興未消,現場喚來歌姬進行歌舞表演,而韓熙載還在其中親自上陣,擊鼓奏樂,活絡氣氛。

文人雅趣的“曲水流觴”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永和九年,三月九年級。王羲之等一衆風流雅士,鹹集蘭亭。在這場垂名千古的詩文聚會之上,惠風和暢之中,茂林修竹之側的“流觴曲水”讓後世對魏晉時期的風雅志趣產生無限浮想。

“曲水流觴”是文人飲酒時的一種遊戲活動,參與者坐於彎曲的流水兩旁,酒杯放在船形的載體上,隨水漂流。其中“流觴”所用酒杯是一種木胎髹漆酒杯,橢圓形的杯身,兩側有一對耳朵形或新月形的杯柄,人們稱它爲“耳杯”或是“羽觴”。盛着酒漿的耳杯像小船一樣沿着曲折的溪水漂浮而下,漂到誰面前,誰就必須取杯飲酒並賦詩一首。縱情山水,風情雅緻的“曲水流觴”,顯得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成爲文人雅士的專屬娛樂方式。

雅奧難射的“射覆”遊戲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記載:平兒向內攪了一攪,用箸拈了一個出來,打開看時,上邊寫着“射覆”二字,寶釵笑道:“把個酒令的祖宗拈出來了,射覆從古有的,如今失了傳,這是後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難,這裏頭倒有一半是不會的,不如毀了,另拈一個雅俗共賞的”。

薛寶釵稱“射覆”爲酒令的祖宗,可見“射覆”歷史之悠久。“射覆”確實是較早誕生的助酒遊戲。史料記載,三國時期,曹魏管輅、東晉郭璞等都曾行射覆事。而李商隱《李義山詩集,無題二首》詩中亦有“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的記載。

“射覆”遊戲中,“射”字意味猜度,“覆”意爲遮蓋、隱藏。“射覆”遊戲早期玩法主要是制謎猜謎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事先隱藏遮蓋起來,讓人猜度。後來,在此基礎之上發展處一種以文字形式爲基礎的射覆遊戲。

“射覆”遊戲是古令一種,其令法規則是用相關的詩文、成語和典故提供線索,但又隱喻所覆事物,讓人猜測。若猜度者猜不出就要罰酒。清俞敦培《酒令叢鈔,古今》雲:“然今酒桌所謂射覆,又名射鵰覆者,殊不類此,法以上一字爲雕,下一字爲覆,設注意‘酒’字,則言‘春’字,‘漿’字,使人射之,蓋‘春酒’、‘酒漿’,射者言某字,彼此會意”。這段記敘基本說明了“射覆”酒令遊戲的令法原則。但同時也可以從中看出這種文字形式的“射覆”十分雅奧難射,沒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敏捷的才思是不行的。(陳玉達)

中國人過年爲何要迎接財神

民俗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田兆元說,自宋元以來,中國人的財神信仰已有數百年曆史,不過,古今有所變化。這是爲什麼?

“迎財神”風俗從哪裏來

過春節迎財神的風俗來自哪裏?

田兆元教授說,中國財神信仰是在宋元以後興起的一種民俗活動,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商品經濟不斷髮展的時期,財神信仰一方面滿足人們對財富的願望,同時表達對財富追求規則的渴望。

“由於商品經濟活動帶來的人員流動,各地會出現地方會館,以及各種行業會館,在那裏大都供奉財神。那裏的財神往往是裁決商業事務的監督者,財神被視爲公正的化身。違規商戶往往要罰款爲財神演戲一場,因爲他違背了財富的規則。”田兆元說。因此,過去的財神大多不是本身賺錢的人物,而是關公這樣的捧着《春秋》閱讀的崇尚信義的形象,或是比干那樣的公正、無私心的人物。

“財神信仰”成民俗

據有關調查,個體商戶,尤其是飯店,不少會供奉財神。

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充滿了對財富的追求的意願,如拜年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恭喜發財”。“曾有一度,財神民俗橫遭批評,這是沒有道理的。而近年財神信仰大興,不予疏導,也是不妥的。”田兆元說。

“千千萬萬的普通民衆、創業者、企業老闆是財神民俗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的樂觀情緒,對我們走出經濟低谷,有正面意義”。

田兆元說:“隆隆的鞭炮聲,不就是民衆經濟發展的自我動員令嗎?老百姓養老,撫育兒童讀書,都是需要財富的。所以,對宏大的財神民俗的場面,應該可以理解爲一種積極的民俗活動。”

財神“變臉”

有學者說:現在人們供奉的財神已“變臉”。

學者指出,財神形像本來是多元存在,過去是關公爲主,崇尚信義。而比干財神也是“把元寶踩在腳下”,表示出人是財富的主人。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現在的財神多爲趙公,抱着大元寶。

財神有文財神和武財神之區分。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爲黑麪濃須,騎黑虎,持元寶,是趙公元帥。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其實,家喻戶曉的、以忠義正直著稱的關公,是中國人古代供奉的武財神之一。

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文官模樣富貴相,白淨面色,五綹長髯,頭戴烏紗帽,身着大紅袍,手執玉如意,腳蹬金元寶,前置聚寶盆,書“招財進寶”。文財神一說是商朝忠烈之臣比干,他不避生死,屢屢勸諫商紂王勿聽妲己妖言,結果被紂王剖腹挖心。由於比干品節高尚,人們相信他手據財權不會肥私,願意他當財神。

田兆元說,“當前的財神民俗由於沒有過去那樣的行會組織、會館組織的管理,有些唯利是圖的傾向,需要引導”。

專家認爲,全社會應該積極正面地傳達財神民俗的動機,建立救助財富基金,建立創業財富基金,甚至可以開展財神民俗與財富論壇,把財神民俗提高到新境界。

忙臘月耍正月,過年講究多

臨近春節,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有年味的商品。

近些年很多春節的老習俗都慢慢淡化,春聯很少用手寫了,餃子都是速凍的了、饅頭超市可以買到……雖然方便了,但是過年也失去了傳統的樂趣。春節即將到來,總有些老人唸叨老傳統。近日,記者走訪萊西大街小巷,聽老人們講述過年風俗,而這些傳統風俗也會讓春節更有年味。

小年辭竈保平安

臘月廿三是小年,按照萊西的傳統,這一天要“辭竈”。“臘月廿三,竈王爺上天,正月初六,回來保平安。”家住萊西城東的李翠芳老人說,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講竈王爺的畫像掛在自家廚房的竈臺上方,供奉糖果。這天,外出者均趕路回家,忌“辭”在外面。新過門的媳婦也在小年這天回到婆家,吃團聚餃子,放鞭炮慶賀。小年之後,春節就拉開了序幕,俗話說辭了竈,年來到。

廿四五把灰掃

送走了竈王爺,就要開始打掃衛生了,俗稱掃灰,一家人開始忙活,將屋子牆壁、屋頂、樑頭、邊邊角角都掃個遍,把家裏弄得亮亮堂堂的。打掃完以後會在牆壁貼上象徵吉祥的剪紙或者木版畫。“過年的時候貼的最多的是魚、財神、胖娃娃,這些東西都是吉祥的象徵。”市民孫大爺告訴記者,魚象徵着年年有餘,胖娃娃代表五子登科,而財神就是代表來年發大財的意思。

廿八把面發

到了臘月廿八,就要開始準備正月七年級到十五期間的主食了。萊西過年期間的主食花樣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炸糕,過年幾乎每家都會炸一些,有的加一些諸如地瓜、芋頭之類的其他材料,看上去顏色金黃,吃起來口感很好。蒸饅頭也是每家都要做的,饅頭種類很多,棗鼻子、大元寶各種樣式都要做上一些。

除夕之夜來守歲

大年三十(廿九)早晨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在門窗上貼春聯。諸如“金玉滿堂春送財,吉祥盈門福興業”,“龍飛鳳舞,月滿花盈”等有吉祥寓意的春聯很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是,每家都會在門樑上貼上“過門箋”。據瞭解,過門箋子是我國傳統剪紙系列中的一個藝術品類,又叫掛錢、吊錢等。古時是迎春之物,辭舊迎新有勸耕之意,以示人勤春早,而這項傳統也一直延續至今。

中午,大多數家庭都會用大白菜、粉條、豆腐加豬肉做一鍋菜,稱“隔年菜”。意味着來年有飯吃,有財發。

黃昏時分,每家都在焚香燒紙“迎接祖先回家過年”,接回祖先後,供上茶水、糖果、點心等,老幼皆拜,以表敬意。家家年夜飯都要吃餃子,一般要往幾個餃子裏面放上硬幣、棗、栗子、糖之類的混到一起煮,據老人介紹,吃到錢的人表示來年發大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甜甜蜜蜜,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生活的一種期望。

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按照傳統除夕之夜徹夜不眠,稱爲守歲。

七年級把年拜,過了十五年味散

七年級早晨,放過鞭炮,吃過七年級餃子之後,各家開始拜年了。傳統是晚輩給長輩拜年,行磕頭禮,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然後一家人一起到各家去互相拜年。“七年級早晨的拜年是最熱鬧的,也是最隆重的,拜年要對祖先行叩拜禮。”市民王大爺告訴記者。拜年的人通常也不會久待,吃塊糖果小坐一會,便繼續到下一家去拜年了。經常是幾撥人遇到一起,滿屋子都是歡聲笑語。

從正月八年級開始,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據王義之老人介紹,什麼時候去誰家走親戚,各個地方不太相同,通常情況是正月八年級拜訪舅舅家,初四拜姥家。九年級、六、九拜“丈人”,初七拜姑媽,初八拜姨媽,之後,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請吃“年酒”。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年味才漸漸變淡。

標籤: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