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重陽節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5篇

重陽節1.53W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1

一、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5篇

在我國的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之一的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淵源。重陽節不僅在古代非常受重視在當今社會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因爲“九”字在中國人的觀念裏有長長久久的意思,“九九”重陽與“久久”諧音,寓意壽命長,爲了圖個吉利,寄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於是就把重陽節叫成老人節。“九”在古數中既爲“陽數”,又爲“極數”,指天之高爲“九重”,指地之極爲“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祕數字,具有很好的寓意。九九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之意,九月九又恰逢秋季這個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九九重陽”就被認爲是祝福老人長壽的好日子,據說這個時候喝菊花酒會更加長壽。

二、重陽節的禁忌有哪些

1、不能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的當天是不可以說節日快樂的,並不是所有節日都能說節日快樂的;九九重陽,九被認爲是陽數,二陽相逢叫重陽。九又是數字之中最大的數字,所以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國傳統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維轉換模式,一系列節日活動是爲了鎮壓住凶氣而設立。所以在這個原本是辟邪的日子裏,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說身體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更爲恰當。

2、忌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回孃家

民間俗話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比如魯西南地區的滕縣一帶,嫁出去三年之內的閨女這天不能回孃家,三年以後就可以回。當然這只是當地的風俗習慣,全國其他地區一般是沒有禁忌,都是可以隨便的。

三、重陽插茱萸是什麼意思:

1、辟邪

茱萸雅號“辟邪翁”,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採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

另外,還有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於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古人把茱萸作爲祭祀、佩飾、藥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四、重陽節的其它別稱是什麼

1、重九節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爲重陽節,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所以重陽節又叫重九節。

2、踏秋

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相對應。依據傳統,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現代社會,很多傳統在變化,但是重陽登高依然盛行。

3、菊花節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重陽賞菊之風盛行,所以重陽節又叫菊花節。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4、登高節

因爲重陽節最重要的風俗活動之一就是登高,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爲什麼要登高呢?一種說法是因爲重陽節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爲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氣。還有一種說法是源於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在《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爲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5、茱萸節

重陽節也登高佩茱萸、佩茱萸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爲“茱萸節”。民間認爲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而茱萸被人們稱爲“辟邪翁”,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6、女兒節

重陽節又叫“女兒節”,明朝末期的《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每到重陽,“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則詬,女則怨,小妹則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兒節’”。在這天出嫁的女子,孃家必贈送重陽旗與時鮮盒,稱爲送“重陽節盒”。而已經婚嫁的女子,每逢重陽節都要回孃家團聚,實質上“女兒家”也是讓婦女休息的意思。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2

重陽節有敬祖、敬老、感恩的意思。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節日習俗是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活化石”,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活文物”。但它不會一成不變,總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滲透進新的內容和價值觀念。近年來,隨着我國老年社會的提前到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佔到我國總人口的10%以上,在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衝擊下,敬老孝親、尊老敬老成爲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已成約定俗成之勢,併爲全社會所公認,這是重陽節的意義。

首先,重陽節是夕陽紅的象徵。重陽時節,秋高氣爽,五穀飄香,是收穫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象徵年節成熟,象徵夕陽紅。清代大詩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勵養生詩中寫道: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紅更多。“秋老山容淡”比喻人老色衰,“秋深紅更多”喻老年也大有作爲。鼓勵老年人要豁達開朗,老有所爲,老有所樂,使生命質量更高。

人生是一本書,老年就是書的結尾。而結尾部分往往最精彩,最讓人難以忘懷。其次,“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九九重陽是雙九重疊、日月並陽,人們認爲這個日子很特殊,是一個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應該特別對待。用它來象徵年高德劭、年德並應的老年人最爲貼切恰當。菊花是秋天的寵兒,是重陽節的寵兒,相傳菊花也是長壽的'象徵。

宋代給它起了一個別致的雅號“延壽客”。重陽時節,百花日漸凋零,而菊花卻獨立寒秋,神韻高雅,嫵媚動人。用秋菊象徵老人,從形象到氣質都很恰當。老年人成熟、恬淡、寬容,爲人民建功立業,有過貢獻,德高望重,猶如九九重陽,秋菊點翠——因此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也是順理成章。

再次,爲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孝親”的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親敬上的優良傳統。唐代詩人孟郊(751—814)的《遊子吟》是一首讚美母愛的詩,撥動了天下兒女報答慈母養育之恩的心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兒子要出遠門,臨走前,仁慈的母親手拿針線爲兒子縫製衣服。母親一針針縫得又密又牢,就怕孩子在外遲遲不能歸來。寸草:小草,比喻遊子。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親對子女的關愛。我們做兒女的就像那路邊的小草,怎能報答春天所給與的光輝呢?全詩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尤其是後兩句,引起天下兒女的共鳴,把尊老敬老之心表達得非常形象和深刻。

是父母小心翼翼地哺乳兒女,是父母在兒女身體有恙時擔驚受怕而終日悉心呵護照料,是父母承擔了多少艱難勞苦方使兒女知書識禮,是父母費盡了多少精神爲兒女定親婚娶而興家安業——父母那數不清的大恩,確如一首歌裏所唱的:“我能數盡青絲髮,只有親恩數不來。”所以做兒女的對待父母應該像那烏鴉一樣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樣知道跪乳,千萬不能因爲娶了媳婦,添了小家庭的許多甜蜜恩愛,有了生兒育女、兒女繞膝的歡樂就將父母棄之腦後,念念不忘的是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然而,客觀現實又如何呢?一些不孝子孫,不但不盡贍養義務,反而虐待打罵老人,掠奪老人財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的合法權益。老年人自殺事件屢有發生。

根據社會存在着的對老年人的年齡歧視,全國政協委員、民政部副部長、中國老齡協會會長李寶庫提出建議:考查幹部也應看它是否孝敬父母。他說:對老年人的年齡歧視已成爲影響代際關係的世界性社會問題。在家庭關係上,由於一些人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念的滑坡等等原因,由代際關係引發的矛盾更加突出。

從這個意義上說,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不單純是“敬老孝親”,而是在解決一個反對年齡歧視,融合代際關係,減少家庭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社會問題。定重陽節爲老人節是對尊老敬老社會習尚的引導和提倡,是對中華民族事親敬上傳統美德的弘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善舉,這纔是重陽節的意義。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3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節日意義:敬祖、敬老、感恩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爲,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重陽節,也是中國老人節。截至20xx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佔總人口的15.5%,其中,可能就有你我白髮蒼蒼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

重陽節的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4

每到重陽節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羣體送溫暖、送歡樂;志願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恆的行動,因而重陽節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於常態性盡孝的“友情提醒”。

農曆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穫時節,被大家普遍視爲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穫之際當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爲和一貫表現,而不能止於某個節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

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各方面的訴求越發多樣化,養老能力和條件得到相應改善,無疑也對盡孝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僅僅滿足於給錢給物、滿足吃穿住行,而須更注視精神層面的養老、愛老,要從生活上的關心轉向更加重視心理、情感上的關懷,儘可能創造條件讓老人們度過殷實、快樂、幸福的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敬,不但是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理想追求,而且應該成爲兒女追求的盡孝境界。

重陽節禁忌

不能說節日快樂

道家奉爲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爲陽數,偶數視爲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爲“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剋,所以被視爲“厄日”。因此,在原本有躲避兇邪寓意的節日裏,說“節日快樂”似乎有些怪異,說上一句“身體健康”更爲恰當。

忌房事

少數地區有“重陽節忌同牀”之說,他們認爲九九重陽,重九是陽數的極限,過後便是陰數。在這一天夫妻行房會使陰陽不調,容易引出其他禍患,不利後代繁衍生息。

重陽節的節日目的是什麼

1、祈福:如今人們過重陽節的目的就是爲了祈福平安、祈福吉祥、祈福好運、祈福健康,所以即便如今重陽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民間依舊會慶祝重陽節,並保留了登高祈福、吃重陽糕、喝菊花酒、饗宴祈壽、曬秋、佩戴茱萸等等習俗,根本原因就是爲了達到祈福的目的。

2、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重陽節最開始出現的`目的就是表達對天象鬼神的敬畏,所以每當重陽節到來的時候,古人們都會祭祀天神、祭祀祖先。直到今天祭祀鬼神的事情已不常見了,只有在個別地區會祭祀鬼神,但重陽節最初的節日目的依舊被人們銘記着。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5

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重陽節的日期是農曆九月九日,又稱重九節、茱萸節。近些年又被許多地方定爲“老人節”、“敬老節”。我國古代以九爲陽數,又是數中的最大者,九月九日兩陽相重,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被選爲節日,名爲重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給太傅鍾繇的信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民間認爲,重陽節這天,人們都要出門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這樣可免除災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兩方面。古時候人們認爲九九重陽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間在重陽節期間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重陽節的習俗

1、佩茱萸

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味香,做藥用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功效,並有消積食,治寒熱的作用,重陽節採的茱萸入藥後可制酒養身、祛病。人們認爲九月初九是大凶之日、多災多難,茱萸被人們稱爲“辟邪翁”,重陽節佩帶茱萸也有辟邪求吉的意思在裏面。

2、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在西漢年間就有記載,《長安志》是最早記載這件事的文獻,東晉年間還有“龍山落帽”的故事。農曆九月,秋高氣爽,出去登高可以強身健體、愉悅心情。

3、賞菊

重陽節的時候,正是菊花盛放的時候,所以農曆九月又稱爲菊月,重陽節又稱爲菊花節,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重陽節的時候聚會賞菊、飲菊花酒的傳統。

重陽節爲什麼要登高

1、辟邪氣之說

重陽節登高有辟邪氣之說,古人認爲重九之時,天氣下降而地氣上升,天地二氣相交,不正之氣瀰漫。爲避免接觸不正之氣,須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氣。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遠望。

2、登高採集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裏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

3、吉利之意

不過,也有說農曆九月九日具有“宜於長久”的吉利之意。漢末曹丕在《九月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與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即登高會)。”因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漸成爲民間習俗。

4、祈福和感恩

古代對山神有崇拜之情,以爲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裏,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禮記·祭法》記載:“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爲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重陽節的古詩詩句

1.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孟浩然《尋菊花潭主人不遇》

2.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3.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

4.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5.無酒泛金菊,登高但憶秋。——王貞白《九日長安作》

6.酣歌欲盡登高興,強把黃花插滿頭。——殷堯藩《九日》

7.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8.節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高適《重陽》

9.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0.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11.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2.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裏開。——魚玄機《重陽阻雨》

13.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王昌齡《九日登高》

14.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王昌齡《九日登高》

15.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16.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17.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卓文君《怨郎詩》

18.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王勃《九日》

19.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杜甫《九日》

20.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21.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2.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陳與義《定風波·九日登臨有故常》

24.從來菊花節,早已醉東籬。——劉慎虛《九日送人》

標籤: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