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人工智能

關於人工智能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工智能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人工智能作文三篇

人工智能作文 篇1

作爲一名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作家,我從未擔心過自己失業,也絕不相信人工智能可以成爲像我一樣的作家,寫下精美的文字。但是,最近幾個月,我的作品的銷量卻一直在降低,我便決定去附近的一家書店去尋找靈感。

但是,在我走進一家書店時,卻發現店中的圖書幾乎都沒有署名,封面上還大多寫着“中國人工智能出版社”。至於我自己的書,自然是難尋蹤跡。

走過一排排書架,我發現人工智能所著之書種類繁多,不僅有小說,還有紀實文學、散文……甚至還有人工智能文言文選集。可以說,大半個書店都被它們“佔領”了。

我不禁拿起了書架上的一本小說細細翻看,其中內容與平常的小說並無差別,但是對人物、風景的描述卻是十分精細。有時還會引經據典,在文中引用幾個詩句,畢竟人工智能能記住所有先人的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好詞佳句。這樣的書自然受人歡迎。

再往前走,就到了書店的盡頭,擺放着幾排非人工智能的著作。書架旁站着幾位學生,還有一位正在讀書的老者。我走向前去,仔細欣賞這幾排書。其中有一些是文學名著,還有一些哲學類書籍,剩下的則是詩歌鑑賞之類。

學生們告訴我,他們的語文老師讓他們去讀一本叫做《平凡的世界》的小說,我連忙問道:“那你們的老師爲什麼讓你們讀這些書呢?”幾位學生面露難色,不知如何回答。

這時,那位老者放下了手中的《哈姆雷特》,看向了我,“人工智能是寫不出這樣的書的,”他拿起了手中的書,“比如說莎士比亞,他的閱歷,思考,那些人工智能是不會有的。它們的書裏,有人物,有情節,有情感,但是唯獨沒有思想。這可不是你“博覽羣書”就能獲得的。”

我不禁嘆了口氣,的確,人工智能作家不比人類強,但這不也恰恰是很多人類作家所缺少的嗎?

回到家,我開始構思一部與人工智能不同,與以前的作品也不同的書。

人工智能作文 篇2

顯然,人們在面對這個洪荒的手勢時已經開始驚慌失措了。

人工智能似乎不像變遷來得那樣安靜,彷彿更接近於一種狂潮與風暴。我們能否做出理智而大度的迴應?當然可以。

突如其來的人工智能讓人們驚喜出一種緊張,這不是科技本身的錯誤。隨着機器人餐廳開始罕見地生長在城市的一隅,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更重要的是它確是可以增長一個國度的創造力的。孩子是機器人餐廳的常客,在想象力萌發的階段讓科技的魅力入股,是大有益處的。同時,今年的就用到了智能機器人進行身份驗證,各代表無不爲人工智能折服。“人工智能未來將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樣的說法並沒有根本性的錯誤。

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如果真要達到造福的目的,就不應該畏畏縮縮失去莊矜;也不要鋪張過度,過分自信,這也顯得粗俗。

凡事有度,這兒要講的是感性與智能的度。雖然二者看來並不矛盾,但是人們常認爲只能吞掉了感性,世界的低溫彷彿都正裹挾着你我。要使二者達到新的平衡,我們還要事事作出重要的抉擇。不知哪位文人墨客常說:“我依然習慣於寫。”這話說得平靜卻充滿自信。給遠方親友親手寫一封信,文筆雖攀不上什麼陸海潘江,但帶着溫度的.字體確是比人工智能軟件定時發送的信件豐盈得多。創造感性來與智能的理性達到新的張力纔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

人類的惰性是貪婪的,倘若使得人工智能擠佔了我們的思考空間,而讓惰性漸漸生長起來,倒是件可怕的事。用得好,它可以成爲一種媒介,用得不好,一旦失足進去,便很難自拔。人們應當在社會事件中做足了思考,然後巧用人工智能這一跳板。韓國首爾舉辦的五場人機大賽中,李世石失敗了。但是他與人工智能系統所展開的積極競爭,正是我們接下來應該回應的態度。不要僵死地使用人工智能系統,而要靈活地利用它,這一方面,李世石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所以,請留給自己充足的空間,去思考。

人們對於人工智能不同的反響取決於人們不同的心態,對於霍金所言的“人工智能對人類產生威脅”我認爲他看得還是太近,或者說這本質是他的一種膽怯,總是害怕人類被替代。其實,越是放不開手腳,反而越容易被束縛。只要培養起健康的科技心態,大膽地巧用人工智能,想必霍金的擔心也不是問題。可是,他的貪心正反映了現狀的不健康,所以認真腳踏實地改變回應的態度是關鍵。

李世石的失敗是勝利的前奏,人人都像他那樣冷靜地迴應的話,人類與人工智能是可以攜手共進的。

人工智能作文 篇3

現如今,人工智能的發達程度令人驚駭,在社會大衆都在爲人工智能有一天擁有自己的意識而憂慮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卻認爲: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不同於庫克,我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擔憂不是人類如何思考,而是人類的思考是否會減弱。

在前陣子倍受矚目的阿爾法狗和韓國頂級圍棋選手的人機大戰中,計算機戰勝了人類引起一片譁然。不少人都在擔心人工智能的發達也許有一天會反噬人類,然而我認爲,人機對戰中計算機的獲勝只能說明它足夠智能,並不代表它能像人類一樣思考,它甚至不能思考,一切只是能思考的人類爲它編寫的程序。

與之相反,若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樣的場景可能比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更可怕。若是人們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人們的心變得機械冰冷,人們對情感感到麻木,那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當我們失去了生而爲人就被賦予的人情味,那我們又憑什麼被稱之爲人類?

最可怕的東西,人們最應感到畏懼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心。

如果一個人失去價值觀,那麼他將沒有道德底線,視法律秩序爲無物,他會變成一個壞人;如果一個人失去同情心,他將失去對情緒的感知力,麻木不仁,做事不計後果,他會時一個十分危險的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變成如上的樣子。

所幸的是我認爲人類並不會像庫克擔心的那樣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即使在人工智能時代,社會之間的人情味不會變淡。即使我們手握智能手機,但在手機裏另一頭與我們對話的是真真實實的人,我們之間依舊相互交流,溝通感情。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許會有所改變,但我們不會失去它,我們從小受到的關於道德人性的教育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中。同樣,我們也不會失去同情心,因爲人的大腦不是由機器編程的,我們總是受情感主宰的。

我擔憂的卻是人類是否會因爲人工智能的出現而漸漸失去思考的能力。因爲隨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幫助人類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除了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人,普通的只享受其帶來便利的老百姓大衆會不會因此失去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中國的反智現象,鍵盤俠等層出不窮,讓人尤其擔憂人們思考力的減弱。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社會若是失去民衆的思考力那麼無論科技如何發達,這個國家,民族,社會都是倒退的。

人工智能還在不斷髮展,而我們對此的擔憂也還會繼續……

標籤:三篇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