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通用]

文化1.36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通用]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豔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說"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國小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爲詩人,文采驚世;作爲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說,在蘇東坡後,纔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纔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纔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說。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裏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峯塔。總是驚豔於她的一襲素衣,驚歎於她的爲愛癡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裏。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裏。

巷裏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裏有間小校舍,說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說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致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噹"一陣響後,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爲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唸經的聲音,寺廟因爲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餘秋雨先生書裏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峯如浪。"

長途跋涉的飢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歎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讀《文化苦旅》有感2

路,就是書。以足跡爲筆,以學識爲墨,以大地爲紙,以山河爲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爲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溫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癡癡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冗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說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爲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說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臺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爲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嘆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嘆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爲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爲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3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一直非常喜歡這句話,我們是時代的一員,但是從前的文化也值得我們的傳承,我們從國小開始就開始學習古詩,美曰其名: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但是,那時的我們又懂得多少這種民族傳統文化,穿越千年的含義呢?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書的封面便寫着餘秋雨老先生送給我們的題記,他追隨着文化的歷程,大漠荒野,江南水鄉,藏書閣天一閣,龍華,他用步伐旅行過大地,用精神旅行過歷史,用文字旅行過文化。這路程是苦的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在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

道士塔,無論度過多少次都會讓我覺得悲哀,沒有憤怒,只有悲哀。餘秋雨老先生用步伐踏過時,他深邃的眼眶中,也許會看到幾十年前,那個道士,攥着小小的錢袋,點頭哈腰地送這幾個外國佬拿着無數的'中國文物離開這裏。悲哀!但是也許這是當時最好的情況了。如果無數的經文,被四處的地主老財私吞,被各路官員搶劫,那的確還不如讓它躺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裏。畢竟,那才能顯出它是文物的加之。這是一場悲劇,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4

很早就有同學跟我強烈推薦《文化苦旅》這本著作,但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靜下心來認真去品位這本書,上了大學,終於有機會細細地去體會這本書所帶來的深刻內涵。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自序中寫到“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山水集,它還把歷史解剖在人們面前,踏着歷史的腳印,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其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回到那真實的場景,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震撼。所以,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只有慢慢地去品位,才能真正理解,真正領悟。 手捧着《文化苦旅》,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象一個導遊,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旅行本應是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走過汨羅江,我們看到了汨羅,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去參觀長城,我們感嘆她的雄偉與壯麗,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敘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爲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爲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這本書裏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看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感受了中國歷史的苦澀與堅強,也讓我領悟了人生之路的得與失!

讀《文化苦旅》有感5

竟是自己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文字於我的定義開始有了不同。它從之前的一粒沙石、一片落葉、一陣芬芳和一支清蕭中踱步,身姿優雅的走了出來,它的字符變成了家國的千年歷史,它的音韻轉化爲筆者身爲炎黃子孫所抒發的內心無限崇敬與熱愛。

到今時我仔細想來,答案也算得上簡單,或是因爲它,或是因爲他罷。

《文化苦旅》這本書,應該是在國中的語文學習中所第一次聽到的名字,起先是因爲這鏗鏘的四個大字感染了我,於是在閒暇時光開始斷斷續續的閱讀,也曾在第一遍通讀後就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對這沉澱深遠的文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席間也不過是對廣大山河的讚美和對其作者由衷的敬佩。那時的讀後感雖然是酣暢淋漓,但也終歸要有個句點,但這股神祕的力量卻始終驅使着自己在或是明媚的午後或是陰鬱的清晨去再次閱讀,一次又一次。

記不得有多少個深夜,輾轉夢鄉中也能透過他的.筆觸勾勒一幅山水,那裏有李白的狂傲不羈,有蘇東坡的放浪形骸,有千年之前的文人騷客在山水間起舞翩翩,他們衣袂下流傳的是不朽的歌謠,他們眉眼間表達的是永恆的盼望。他說那是一段“苦旅”,可也曾在心上小小否定,我這樣說

——苦旅,左不過是苦了軀體。卻充盈了內心,卻強壯了精神。

然而我必須要承認的是,時至今天再翻開那書頁都帶着和第一日絲毫不減的敬畏。我說不清那究竟是今人對亙長曆史回味時所特有的凝重還是筆者所書寫之一花一草都帶了快餐文化少有的洗練,終歸是覺得讀不懂、讀不透,就算是今天躍躍欲試還想要一展自己的見解,卻要也誠然內心的惶恐,就像其中的一篇題目所說,這是三十年的重量,而於我,這冊書恐怕是更長的歷史疊加、更厚的文字傳承、更重的精神分量。

無疑,餘秋雨老師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領軍人物,更是今天我們少年報效祖國的標杆楷模。人的一生,或長或短,看其價值;人的一生,奉獻多少,看其晚年回眸時的作爲。而這位長者,這位智者,拋卻了功名利祿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走上山水尋根之路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且不提身爲讀者的自己還資歷尚淺根本沒有立場去評論他的行跡,單是這一份浩然,這一份對祖國文化的熱忱,便足以令人內心吶喊,手中搖旗。

文化,本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而其中璀璨奪目從未中斷的中華文明,卻也不曾躲過歷史的陰霾和晦澀,讀罷我心上竟有那麼清晰的慶幸——這文化苦旅,還好有這樣優秀的筆者記錄,還好有這樣睿智的筆者鼓舞。

一次關於尋根的閱讀,一次關於歷史的叩問,它終將繼續,它永不褪色。

讀《文化苦旅》有感6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是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無意間看到,便借回宿舍閱讀,只記得讀完整本書後,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再後來,大學畢業前夕逛書店時購得此書,心裏甚爲欣喜。如今,我再次翻開此書,又重新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書中,餘秋雨先生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比如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等,寫出了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這也是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文字,描述了中國深沉的文化,並抒發自我的情感。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爲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景但有蘊藏着人生的感悟。比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池。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纔有風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謂公務和事業,很可能不是你對這個世界最主要的貢獻;請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又很感興趣的那些小事。"等等,無不盡顯餘秋雨先生的智慧,讀了這些語句,使讀者瞬間對生活大徹大悟,找到人生的目標。

正是餘秋雨先生的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但是這對我的人生規劃已足矣,很慶幸自己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7

老師曾經讓我們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我一直不以爲然,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我心想:哼!“文化苦旅”,一定讀起來也很苦吧!可是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對它的看法發生了一個大轉變。

我發現:《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一場會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作者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作者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所以,作者把這稱爲——“文化苦旅”。

於是,我跟隨作者走到書中,也開始了屬於我的“文化苦旅”。

在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我靜靜地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注目的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文化的、歷史的蘊藏。

我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窗外車水馬龍,心想:“文化苦旅”結束了,我得到了些什麼呢?

讀《文化苦旅》有感8

暑假裏,我尋訪了秋雨故里——慈溪橋頭,踏着上林湖的瓦礫,抽一枝楊梅條,倚着斑駁的照壁,捧一本《文化苦旅》。我走進餘秋雨,走進了《文化苦旅》。

我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文化苦旅》像一條彩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洶涌地向我奔瀉而來。

旅行結束,我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年幼的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以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讀完後卻留下一絲對歷史、文化的苦澀回味。

一個愚鈍的王道士,讓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無知是罪過,他當然不會知道自己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他不會想到那些,他也想不明白。歷史原來只有留下遺憾,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受到磨難的時候纔會更加寶貴。

幸好還有像範欽這樣爲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錚錚鐵骨,讀到《風雨天一閣》讓我淚流不止,刻骨銘心,原來“書”還有這麼多危險的經歷。

是啊!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我們只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

還來不及細細揣摩,落日的餘暉已頑皮地照在餘爺爺的'古藤老屋,餘爺爺的《文化苦旅》就如上林湖邊的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們從“上林越窯”出發,越走越遠。

點評:首先,“寫出真實的東西”,本文作爲慈溪的的國小生寫出了“慈溪人”對《文化苦旅》真實的經歷和獨特感受,小作者緊扣“苦”字,我想餘雨秋的“苦”最早是應該是從上林湖出發的。其次, “小眼看世界”的風骨,小作者聯繫生活,試着用超越國小生的眼光去觀察社會,深入歷史,試圖認識“餘秋雨”,以自己的膽識和勇氣寫作。當然,我更希望保持童真,吹着上林越窯古風,時時仰望星空,越走越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日記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如果你沒有讀過文化苦旅,也一定知道這本散文集的作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餘秋雨,作爲散文大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讀過之後給我帶來的啓發也是很深刻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中國的文人在歷史上經歷着滄桑的鉅變,承受了很多壓力,然而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卻是非常寶貴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羣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着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着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爲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爲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爲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臺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着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着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着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羣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裏,依然凝聚着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裏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爲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爲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着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着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謹以此文紀念並感恩超越國界的中華民族,以及9.18事變79週年。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讀罷全文,瀏覽目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都江堰》。

長城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作者也承認長城“爲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在景觀上也有不小的觀賞價值。但是他更青睞那個似乎並不起眼的卻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的都江堰。顯然,作者是從整個實際意義的角度比較這兩大工程的。

接下來,作者並沒有直接切入對都江堰的描寫,而是又撇開一筆,寫去之前的.心理活動“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這樣了。然而,不經意中,我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裏,先是“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使我有種置身浩蕩水流面前的感覺。從平平淡淡到驚訝不已,作者並沒有故意造勢,只是如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卻如此令人入勝。

作者以潑墨般的氣勢寫了都江堰的水,是飛奔喧囂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水。“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衆目睽睽。”讀到這裏,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筆下的彷彿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筆下被寫活了!“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卻更襯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氣。

然而,這樣的水最終被人類馴服而造福人類,我彷彿悟到了作者的意圖,寫水又不止於寫水,而是要寫出背後的人來,寫充滿自信、爽利地馴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綱領冰清玉潔,他的學問不那麼宏大卻永遠水氣淋漓。作者在思索爲人之道和學問之道,都江堰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作者似乎說了,又似乎沒說,越發引人深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翻開《文化苦旅》這本書,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鎮》這個題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鎮,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磚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還有隨處可見的拱橋的身影,在一輪橋的倒影邊,是一級級用青石鋪起來的石階,總有幾個農家姑娘伴着歡聲笑語在石階上洗衣、洗菜。

餘秋雨描寫的江南小鎮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筆下,小鎮多水多橋,石階是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的;姑娘蹲在石階上洗臉打扮,還有從不遠處的烏篷船上嫋嫋升起的一縷縷的白煙。河岸邊又有石欄相映襯,石欄邊三三兩兩地倚着幾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視着河面,彷彿要看穿小鎮悠遠的歷史。

也許先生描寫的纔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如同先生之說,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鎮的代言,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樸實、淳厚,即使他們比喧鬧的都市人多金,也寧願淡泊處世。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忙碌而安靜的。伴着清晨的炊煙,小夥子們繫好衣帶,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踏上一條船,慢慢滑動雙槳,悠閒地哼着江南小調,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們駕着輕快的小船,漾起層層水波,駛向遠方。撒網、收網、撈魚,一天的勞動就如此簡單。而婦女們則倚着窗,靜看家人的船駛向遠處,然後洗衣,織布,燒菜……

江南的小鎮,沒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鎮的血脈。的確,沒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縱橫交錯,河裏來來往往穿梭不絕的'船隻,把小鎮的各處都連接了起來。而河裏純淨清澈的水則把人世的喧囂、滔滔的名利全部沖洗盪滌,讓心靈得以淨化。

想着餘秋雨筆下的江南,耳畔迴盪起一首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幻想自己坐於船上,穿過一個個橋洞,淺渚波光雲影,撲面而來的空氣帶來的古意滲透全身……江南小鎮的河總給人童年、故鄉的感覺。

讀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鎮水,訪訪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鎮的文化,看穿歷史在小鎮留下的倒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爲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纔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嘆。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衆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爲這種心態纔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纔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悅,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爲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爲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曾記得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沒有好好去實踐過,今年暑假趁着學院的讀書月的動力就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歷久彌新,生生不息。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若問古今同,莫忘語言一。博大厚渾,誕於孔子莊子,精妙含芳,李杜燦爛纖詩。黃沙漫卷絲綢路,難吞華語細細。駝鈴緩搖響中外,並隨華語襲襲。記否,塞北沙場,母語唱爲淚。記否,江湖草澤,母語吟爲詞。若留於異國,勿忘故鄉家族縷絲。縱漂泊流浪,豈離始祖民族咫尺。曾是跌跌撞撞,穿時空越歷史。衆湮沒,惟華語傳今日。國人口齒噙香,輕吐,托起廣博文藝。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其中蘊含的韻味。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天一閣”的描寫。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得好好感謝他們父子兩爲中華文化瑰寶所作的貢獻,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有民族歷史責任感才得以讓華夏文明代代相傳,一脈相連,經久不衰。

相比之下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婪官員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爲了個人的利益竟不惜犧牲整個國家民族的利益,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回想五千年的華夏很多文化瑰寶就是因爲這些人以賤價流失於海外,現在國家每年都要花鉅額資金從外國人手中買回來。哎,有時候想想真是國家的不幸,歷史的悲哀。咱們民族的瑰寶豈容他人踐踏呢?一直以來都蠻喜歡看《國寶檔案》,每當看到這些節目就有一股憤怒感,一方面爲國寶流失感到惋惜,一方面爲曾經那些盜賣國寶的人感到無比的厭惡和不屑。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婪官員,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他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讀書時所崇尚的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爲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標籤:苦旅 有感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