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彙編六篇

文化6.85K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建設工作計劃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彙編六篇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1

一、當前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近幾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日益富足,農村文化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文化消費羣體結構、消費觀念等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隨着城市化和小城鎮建設的推進,以鬆陵、盛澤、汾湖、七都等鄉鎮形成具備各自特色的地方區域特色經濟的開發,農村個體私營企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服務行業的逐步興起,大量企業從城市向農村遷移,給農民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農村經濟構成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使多數農村居民的收入主體實現了工薪化,爲農民增收注入了持續的動力。但是,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並沒有質的改變。農民的生活仍然很單一,幾乎所有的文化活動就在一臺電視機上,不少農民三五成羣地邀約在一起搓麻將,或打牌,農村甚至成爲不法團體開設賭博據點的基地。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發展極不協調,農村文化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國人素質的普遍提高,同時也帶來社會治理的系列問題,因此,發展農村基層文化迫在眉睫。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客觀地講,近年來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說是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農村公共文化報務體系建設還面臨着許多實際困難和問題制約,急需克服和破解。

1、農村文化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不夠完善。當前,文化傳播管理組織機構大多采用編制在文廣局,造成了人員工作不能到位、精力不能集中,文化工作附屬於鄉鎮中心工作。特別是在鄉鎮機構改革後,基層文化工作的組織管理職能相應弱化,難以盡到組織引導、藝術輔導的職責,使農村文化活動停留在自發的、散亂的、無組織狀態,難以發展壯大。

2、農村文化設施普及不夠,發展失衡。文化設施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公益性文化設施是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是培養和發展社會主流意識的重要陣地。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也是政府爲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而基層文化設施存在着總量不足的問題,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也很多。村一級的文化站、圖書室不是沒有就是面積不足,文藝設施更是少得可憐。有的擠在一些破舊的校舍廠房,有的還是借用其他房屋,作爲臨時站舍,且站舍設施大多較落後。農村文化設施大多數爲上世紀80年代中期投資建設,總體落後的面貌也沒有根本改變。論文參考網。

3、農村文化隊伍人員缺少,素質偏低。當前,農村文化隊伍整體素質不夠高,存在着數量不足,學歷偏低、年齡偏大,青黃不接的現象。文化站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情況也非常突出,各鄉鎮(街道)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管理人員,但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身兼數職,無暇從事文化工作,大多工作人員從事鄉鎮(街道)中非文化站業務的工作,大多數文化幹部處在“荒自己的田,種別人的地”的境地。村級文化管理隊伍更是薄弱。以我所在的鄉鎮來說,鄉鎮的文化工作人員很少甚至沒有組織村民參加活動。

4、文化經費的投入不足。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依託一定經濟的支撐,對基礎薄弱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說更是如此,而經費不足已是多年來困擾農村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如農村文化建設沒有設立專門的發展基金;農村文化三項活動也沒有配套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乏資金配套;新農村文化建設年很多活動因缺少資金得不到全面深入開展。

5、爲農民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文化服務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特別是全國文化系統藝術表演團體深入農村演出場次越來越少。各種文化下鄉形式不是十分貼近農民的需求。老百姓反映,如在農閒季節裏可自行有組織的組織一些文藝活動,但由於場地,人員安排都十分困難。因此這些都不能滿足村民的需求了。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針對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解決問題。

1、文化體制方面,轉換機制,探索新路。長期以來,鄉鎮文化站作爲事業單位由財政投資、政府包辦,人、財、物公有化,公有公營的主體決定着農村文化工作越來越與市場脫節。農村基層文化改革必須立足公益性前提,走市場化道路。按照市場規律積極地利用文化資產,制定規劃和具體措施,挖掘本地文化市場潛力,發展文化產業。政府要由過去主導、主辦文化向管理、協調文化轉變,文化中心由過去行政和管理職能向服務文化和經營文化職能轉變,扶植具備地方特色的文化經營團體,培育包括越劇、滬劇、地方特色文藝(蘆墟山歌、橫扇曲藝)在內的產業文化,允許其市場化經營,既保持其傳統,又形成市場生命力。

2、文化設施的長效運營機制。針對現有文化設施的短缺、老化問題。一要保障對農村文化事業的基本投入,加強、維護現有文化設施,保障現有設施的使用率,收回被租賃和挪用的文化設施,統籌規劃、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農村文化設施,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大力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要建立農村文化設施的運營管理長效機制。嘗試多種運營模式。推動現有行政直屬運營單位改革,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規鼓勵政府採購和外包服務,調動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參與的積極性。

3、加強新農村文化隊伍建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支隊伍建設:一是農村文化管理隊伍,積極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機制和管理辦法,解決鎮鄉、街道文化站人員老化、素質不高、隊伍不穩的問題,把文化幹部的工資待遇納入鎮鄉、街道財政預算,解決文化幹部的後顧之憂;二是農村文藝表演隊伍,包括文藝下鄉隊伍的建設培養等;三是文化經營者隊伍,通過規範和引導,不斷提高他們的經營素質和管理水平;四是文化指導員隊伍,通過有計劃分期分批地培訓,來努力提高工作能力。真正做到農村文化工作層層有人管,環環有人抓。注意發揮民間藝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中的積極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間文藝團體註冊登記和監督檢查制度。要通過改革文化隊伍的育人、選人、用人機制,不斷培育各類文化活動人才併發揮他們的作用。

4、落實農村文化資金保障。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投入是難點,也是關鍵。經費不足已經成爲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瓶頸。當前,要發展農村文化,就必須加大經費投入的力度,爲農村文化建設提供財力支撐。要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經費,健全農村文化投入機制。一方面要建立以政府投入爲主的投資保障機制,確保公共財政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支出;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爲主,多層次、多體制的投資格局,保證農村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財力、人才,聯合運作,達到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時,要積極探索投入機制改革,對政府和集體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可採用項目評估、以獎代補等方法,提高投資效益。要採取減免稅費的辦法,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農村文化建設,興辦民營文化,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繁榮農村文化市場。

5、解決文化產品、服務總量偏少、質量不高的問題。一是加大文化藝術產品的生產創作力度。二是積極開展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傳播,持續深入開展創建特色文化村活動,繼續持續開展吳江“區域文化聯動”特色品牌活動。三是利用網絡等新興傳媒聚合農民團體,例如,使用網絡開展農民社區共建,xx比賽等等,充分利用新的方法凝聚農民生活、開發文藝產品。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要始終堅持以人爲本,以廣大人民羣衆爲本,切實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推動文化設施建設的重點逐步向農村傾斜。要積極從農村文化內部入手,通過挖掘優秀文化傳統激發農村文化的自身活力,發揮內因作用,促進農村文化內生先進。傳統文化的“根”在農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強健的生命基因,所以,發展農村先進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其“內在因素”,促進“內生先進”,大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要積極探索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開拓農村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爲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增添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2

一、總體目標

20xx年爲社區文化禮堂建設試點年,把“文化禮堂”建設成爲新時期景山美好精神家園,使其兼具社區管理、文化傳承、培訓學習、教化薰陶等功能,融先進文化與地方文化、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爲一體,推動社區文化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打造富有景山特色的文化品牌。

二、建設社區文化禮堂注重四原則

1、貼近居民,貼近生活。“文化禮堂”建設要關注羣衆生活思想實際,把居民積極健康的文化需求作爲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文化禮堂”建設富有生活氣息,在服務羣衆的過程中引導和教育居民。明確功能定位,充分融合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主流價值、豐富文體活動等功能,使之成爲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平臺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發揮其在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文明禮儀養成中的積極作用。

2、集聚民智,突出主體。積極引導廣大羣衆參與到“文化禮堂”建設中來,充分發揮羣衆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文化禮堂”的利用率。依靠各社區實現“文化禮堂”的自我管理和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關心和支持社區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3、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根據實際,挖掘社區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運用已有文化設施,努力推出各社區的特色文化。注重民俗文化和現代主流文化、現代文明的緊密結合,繼承歷史和與時俱進相統一,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4、科學規劃,注重實效。要更加註重功能佈局,合理分配,發揮文化志願者隊伍的作用,切實開展各類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充分體現“文化禮堂”的社會效益。

三、社區文化禮堂內容設計

1、禮堂建設標準

(1)社區文化禮堂可建成綜合一體式,也可建成分散組合式,同時設置全省統一的文化禮堂標識。禮堂建築風格應莊重、大方、美觀,體現景山地域風格特色,禮堂可在原有文化設施上擴建。

(2)按照街道實際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以適用、實用爲標準進行建設,禮堂建築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

(3)禮堂應具備舉辦節慶典禮、文化活動、居委會議事、放映電影等功能。

(4)禮堂應配建舞臺,配備必要的燈光、音響等設施。

(5)文化禮堂的名稱、標識應設置在禮堂顯著位置、國旗以及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務實”、“守信”、“崇學”、“向善”四個核心詞應設置在禮堂內醒目位置。

2、講堂建設標準

(1)講堂可建於禮堂之內,也可單獨建設,在功能上可與基層黨校、社區教育學校、各類培訓班等共建共享。用於中小規模的政策宣講、主題教育、知識學習、技能培訓等

(2)講堂面積一般不少於50平方米。

(3)講堂背牆或幕布設置爲“××社區文化講堂”,也可設置爲社區已有講堂的名稱,背景應鮮明、美觀。

(4)講堂應配備必要的桌椅、電教設備。在實際建設和運行中努力使“兩堂”之間形成內在關聯,產生相互支撐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3、文化禮堂展陳設置

加強統籌整合、資源整合和分類推進,着力推進文化禮堂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深入挖掘利用,注重展陳內容、形勢和效果,着力展示文化禮堂的豐富內涵;要注重教育引導,着力豐富文化禮堂的活動載體,重點突出思想內涵,體現羣衆主體活動。

(1)展覽展廳可設置於文化禮堂內,也可以單獨建設。

(2)展示展覽可很據實際建成展覽牆、室、館等形式,以圖片、文字以及實物等進行展示,有條件的也可同步利用多媒體形式進行展示。

(3)在展陳內容上,設置社區基本情況、鄉風民俗、崇德尚賢、美好家園等板塊。

1、展示介紹村(居)歷史沿革、文化遺存、歷史傳說、先賢故事、紅色傳統和不同歷史時期變化重大活動等。按照“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的'功能定位,充分融合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主流價值、豐富文體活動等功能,使之成爲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平臺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發揮其在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和文明禮儀養成中的積極作用。

2、倡導文明,挖掘具有啓發作用的典型,在社區文化禮堂建設中設立“道德榜”、“能人榜”、“壽星榜”等具有示範意義。充分挖掘村(居)經典文化活動、特色文藝作品等文化資產,發揮文化志願者隊伍的作用,切實開展各類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感受歷史文化的親切,在傳統文化的長廊裏獲取歡樂。

3、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注重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創新,着力在文化禮堂的建築風格、展示內容、活動樣式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力爭做到 “一堂一品”。

四、強化保障,重視隊伍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加強文化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把“文化禮堂”建設作爲重要任務,積極落實具體建設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2、注重指導,形成特色。成立由建設、文化、地方史建設等方面專家或能手組成的指導組,幫助各社區挖掘歷史文化,全程指導具體建設,爭取做到一社一品、百花齊放,各具特色。

3、以點帶面,以典促面。在街道推薦的基礎上,審查方案,經討論研究後確定創建對象,地域上以點帶面,內涵上以典促面,充分發揮首批禮堂的示範帶動作用。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3

一、我們的班風:

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學習

健健康康成長快快樂樂生活

二、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有學生46名,其中29位男生,17位女生組成。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着很強的上進心。由於剛進入國小,對學校還充滿了神祕感。他們天真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他們愛表現,但又淘氣、好動,由於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所以,本學期的教育重點將放在對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和在校的常規教育方面。讓學生知道一(5)班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是在學校的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愛護她,要想着爲我們的新家作出貢獻。要使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在這個新家中都能感受到溫暖和快樂。

三、我們的口號:

我是快樂的小主人

四、具體的做法:

(一)靜態文化

1、規範班級的任務欄。重新佈置作息時間表、課程表、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和值日生表等。根據學校的要求進行統一佈置。

2、嘿!嘿!我最棒。佈置在南牆的後面,張貼在某一方面突出的孩子照片,並進行簡要的事蹟介紹,旨在鼓勵本班的孩子向他們學習。

3、優秀作業展。展示學生的優美的寫字、作業、訓練卡等。

優秀作品展,展示學生的作文、美術、書法作品等。結合學校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佈置,選出優秀的展示出來。讓其他的孩子借鑑學習。這兩個佈置在北牆上。

4、家長園地。佈置在後門的後面,主要是建立一個家校聯繫的平臺,張貼一些通知,以及一些教育信息、文章等。

5、衛生角。張貼“我的新家我愛護”標語,以此激起學生主人翁的責任感,使他們能將創造,保持潔淨的學習環境作爲自己的責任。進一步建立學生以班位家家的觀念。

6、植物角。貼“綠色小衛士”的標語,在教室左前方,飲水機的旁邊。輪流讓學生自己養殖一些植物,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7、流動的圖書館。佈置一快展板,讓每個學生把自己家裏的課外書編製成目錄的形式,張貼在班級的專欄中。同學們需要讀什麼書,可根據目錄進行挑選,再互相借閱。這樣既可以讓大家的資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共享,又減少了因班級成立圖書角而造成的圖書的流失與損壞,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溝通,學會協作,學會守信。因爲是一對一的借閱,所以偶有損壞,大家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解決。

(二)動態文化

1、課堂文化:我是快樂的小主人

2、讓圖書館流動起來:依照班上的展板,指導學生把自己的好書向同學們推薦,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圖書借給小夥伴,使班級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同時利用學校圖書館的圖書,靈活機動地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時間,教會學生“安安靜靜讀書”。

3、以短期目標帶動長期目標。

利用《成長的腳印》爲爪手,在開學初指導學生制定學期目標(記錄在《成長的腳印》中),再把這些目標分解成每一週的目標,記錄在小本子上。利用每週的班會課把這些目標張貼在班級佈置的專欄中。等下一週,小隊長組織隊員對本小隊每個人的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討論,把討論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公佈在專欄中。對於那些已經達成目標的隊員,可以把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張貼在專欄中;而本週沒能達成目標的隊員,則繼續完成上一週的目標,直到完成此目標才能進入下一個目標。學期中,根據自己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提出下半學期的達成措施。學期末,再根據自己每週目標的達成情況,以及開學初制定的目標進行總結。爲自己寫下本學期的“自我評價”。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繫,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本學期,力爭把所有的家長走訪一次,甚至多次。努力把本班的理念傳輸給家長,以去得家長們的積極配合。5、培養一支團結有力班隊幹部隊伍:及時選拔班隊幹部,並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將採用競選上崗的形式選出班幹部,打破原有班幹部的分工,把班幹部分爲;紀律班長、學習班長、衛生班長、安全班長、文娛班長、教室美化班長、體育班長、值日班長。每個職位有正副兩人進行管理。每週利用一節晨會可各個班長進行班級評議,選出優秀班長兩名。

6、重視對特殊學生的關懷教育:我們班有兩位特殊的學生,一位患有多動症,本學期已有明顯改善,要對他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儘量在本學期能讓他融入集體中去。另一位,因爲媽媽患有間發性精神病,所以孩子的智力受到一定的影響。本學期的努力方向是要讓她能自覺寫作業。平時,教育班上的其他孩子,關心他們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繫,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努力使他們的現狀得到改善。瞭解班上的單親家庭建立檔案,定期進行談心,使這些孩子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成長。

7、我的進步與不足:每週把自己的進步與不足進行一個小結,寫在一本小本子上,定期進行交流。

具體內容安排:

1、每月主題。

2月,佈置教室,競選班幹部,初步形成班幹部的任命與評價體制。學習學校本學期的德育及少先隊計劃。加強學生的常規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風。進行少先隊儀式的訓練。建立特殊學生的檔案,並進行跟蹤記錄。注重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與每個學生進行一次平等的談話。用校信通的形式,對每位學生進行一次月小節。召開一次班幹部會議。完成班級中“讀書小明星”的評選。

3,加強班級常規教育。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進一步完善班幹部隊伍,初步形成班幹部對班級的自治。組織學生觀看勵志題材的電影。對班級的文化建設進行更新,讓班幹部自己完成班級的佈置。爲班級中有特長的學生舉辦一次展覽。迎接學校的評估。班幹部自己組織一次會議。對一些特殊的家庭進行走訪。對班級中的“讀書小明星”進行表彰。

14月,對班級的常規進行一次檢查。加強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制定本學期的學習目標,填寫《成長的腳印》。對班級中的“靜態文化”欄進行更換。對本班的一些特殊學生進行跟蹤記錄。組織召開一次對幹部會議。讓對幹部對自己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一次小結。在班級中評選:學習明星、紀律明星、衛生明星並進行表彰。對每個孩子進行一次評價,以校信通的形式發給每位家長。

5月,“我是小主人”月,每天在班級中選出四位同學管理班級,一週進行一次評比,評出本週的“最佳小主人”。並把他的照片貼在“嘿!嘿!我最棒”欄中。評出常規最好的小隊。全面進行一次家訪或與家長進行一次談話。開展“手拉手”互助活動要求每位班幹部幫助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爲迎接“六一”慶典活動準備節目。

6月,加強班級的常規管理,總結回顧一學期的成績,討論交流存在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結合期末考試,讓學生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制定假期的學習計劃。加強與本班特殊學生家長的聯繫,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必要的心裏疏導。

2、主要抓手:

①我校在20xx年6月被評爲“金陵書香校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抓閱讀教學,用閱讀指導和閱讀啓迪把學生從不良課外書籍和遊戲中引出來;

②抓班級考覈,利用班幹部的力量,做好班級考覈,定期和家長結合,加強對特殊學生的關懷教育,促進學生整體性的提高,促使養成良好行爲習慣;

③充分利用南京市優秀家長學校這個招牌,利用校信通這個平臺,使家長、學校擰成一根繩,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促使學生良性成長;利用學校的“心靈小屋”對學生進行心裏疏導。

④和各任課老師緊密結合,多表揚,使本班學生形成良好行爲習慣,多關注,發現並和學生一起糾正不良行爲習慣。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和諧發展爲核心,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範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二、建設目標

1、正確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獨特風貌,蘊含着一種潛在的力量,具有無聲教育的感染作用,是學校人文傳統和優良校風的根本之源。新時期的校園文化不僅應有傳統文化精神,還應體現時代精神。創建具有現代意識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爲學生的明天,爲學生走向社會、面向世界作好準備。這就要求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要立足於進一步認識學校的價值觀念、辦學理念、歷史傳統、精神風貌、辦學特色以及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並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實現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統一。

2、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師生髮展。

師生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境。要充分發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着力打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習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優良的學風校風,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3、落實發展觀,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要着眼於校園文化的現實作用和創新發展,賦予校園文化建設以時代精神。要致力於以學校文化價值觀形成強大的文化場和文化力,使校園文化真正發揮育人功能,使學校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高層境界,使校園文化建設從本質上實現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建設原則

1、堅持校園大文化的育人觀念,堅持人人都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和受益者的原則。

2、從學校實際出發,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發揮原有文化設施功效與建立新的文化設施相統一的原則。

3、隨着學校整體建設規劃的實施,文化建設要堅持長遠規劃,逐步落實,相互協調的原則。

四、建設重點

(一)校園文化環境建設

1、要多方籌措資金,完成學校操場平整、教學樓前硬化等建設,逐步改善校園場地環境。

2、要在堅持經濟、美觀的前提下繼續做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

3、要在校園設立讀報欄、宣傳櫥窗、黑板報,在樓道中懸掛名人畫像、格言警句,在建築物顯著部位設立“三風一訓”牌匾等,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4、要規範教室、辦公室、功能室的佈置。教室中要統一懸掛班風、《國小生日常規範》、《中國小生守則》、眼保健操等字幅和掛圖,課程表、值日生表、作息時間表統一規範張貼;辦公室、功能室佈置要彰顯特色,因地制宜;各室要做到環境衛生、擺放規範合理、佈置精緻美觀、富有教育意義及個性特點。

5、要加強校園衛生工作,使視線內無亂塗亂畫亂刻亂丟亂摘亂踩及蛛網污跡等現象。

6、要加強人文環境建設,讓學生了解校史,熟記校訓,製作並使用校歌、校徽、校服等。定期開展優秀校友的榜樣激勵教育活動。精心組織開學典禮、畢業典禮。

7、要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爭得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及村社等單位的支持,使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良好,校園周邊環境衛生、安全、健康。校門前無攤點、附近無營業性網吧與電子遊戲廳等營業點。

(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1、要在“爲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爲教師持續發展鋪路”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堅持“三風”建設,即:崇德、尚學、和諧、健美的校風,求真、力行、博學、敬業的教風,樂學、善思、自主、合作的學風,最終實現文明校園、人才學園、發展樂園、性情花園的辦學目標。

2、要與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緊密結合起來,繼續開展師德建設活動,突出開展“對學生要有愛心,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同事要有誠心”的活動,使師生凝心聚力。每一位教職工都爲自己的工作負責,每一位學生都爲自己的成長負責。

3、要做好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工作。要通過“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聽課、評課,使家長了解支持學校的工作;要加強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動和合作;要提供機會讓老師走出去學習,利用專業引領這一形式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要讓做好教學反思,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學綜合能;要落實學校教研製度,採取經驗交流、案例分析、課堂研討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要定期開展教師讀書活動。

4、要特別重視班級文化建設。

一是要做到環境衛生整潔,設施設備完好,桌椅及衛生工具擺放有序,設計佈置充滿美感。

二是要做到班級管理科學化、民主化和班級制度公開化。如定期對調座位、衛生責任的劃分、班幹部輪換制等,並有相應的獎懲措施,使班級成員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負責,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三是要傾心營造全班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鼓勵、互相關懷的良好氛圍,形成令人振奮、催人向上的班級凝聚力。

5、要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

一要開展好熱愛祖國、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科學人文、廉潔榮辱和生命教育等專題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活動記錄、有總結。

二要搞好升旗儀式、社會實踐、家長會、主題隊會、文明班級周評比等各種常規活動。三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音樂、美術書法、體育、科技社團形式的活動,使興趣活動大衆化。四要開展好各種文體競賽活動和成果展示活動。

(三)制度文化建設

1、要創新有利於師生、學校健康發展的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後勤管理各項制度。

2、要充分發揮學校校委會、小組、工會的職能作用,時刻傾聽他們的建議,保證學校決策透明、行動無誤、校務公開、依法治校。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滲透於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中,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才能培養和諧發展的師生,才能推動學校的和諧發展。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南濟市教育局關於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年”活動的意見,以劉元剛局長威海會議講話中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論述爲指導,根據學校實際,建設南濟中學校園文化。

二、總體目標建設

全方位、立體化、人文化,體現深層性、隱蔽性、過程滲透性、作用持久性特性,具有南濟中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分解目標

㈠ 形象文化 在現有基礎上,着力在形象文化的品位上下工夫,形成簡潔、明快、流暢、實用、富有文化底蘊和學校特色的形象文化。

㈡精神文化借校慶60週年之機,提煉南濟中學的傳統精神,在辦學思想、校園精神、價值觀念、創新成果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能夠引導激勵南濟中學人爲學校的發展,盡心盡力。

㈢ 制度文化 在原有基礎上,儘快和市直學校接軌,建立健全符合學校實際的規章制度,按照南濟市教育局編制規定,進行機構改革。

㈣ 信義文化 師德教風建設再上層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有新突破。

㈤ 行爲文化 改變封閉狀態,加強對外交流,增加社會實踐,在行爲文化方面有明顯成績。

㈥ 健康文化 主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成就,使師生都能有一種文明健康的精神和心理狀態。

㈦ 信息網絡文化 建設文明、健康的信息網絡文化,通過有效形式和手段,影響和增強學生正確把握和認識真、善、美的能力。

四、目標實施

㈠ 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明確要求,加強領導。 學校領導和教職工必須從國家教育方針、從素質教育要求、從培養什麼人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和認識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過去那種只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做法,並且,也要改變那種單純把校園文化看成綠化美化校園的片面認識,要從“環境創造人”的高度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要認識到校園文化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載體,是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整體素質最重要的結合點,是學校很重要的教育課題。在提高認識的同時,必須明確校園文化的概念和豐富的內涵,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在此基礎上,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校園文化建設。成員如下: 組 長:盧文武副組長:李雲章 成 員:鞠新民 楊建國 魏風傳 崔寶山

㈡ 形象文化目標實施 就校園文化而言,學校在形象文化建設方面已基本到位,校園建築、學校標識、校園綠化、校容校貌、教學設施、實驗標本等,目標基本達到。需要做的工作是:① 增加高檔次的雕塑;② 在假山、涼亭上增加文化內涵;③ 增加動植物標本,建立生物標本室;④ 總體規劃校容校貌,增加文化內涵,力爭使校園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畫都能成爲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成爲教育的陣地,真正做到讓每一面牆壁都說話,讓每一個物件都育人。本項目標擬在20xx年底前完成。

㈢ 精神文化目標實施 20xx年是南濟中學建校60週年,學校已經着手進行校慶工作,整理校史,總結60年辦學經驗,提煉南濟中學的傳統精神。除繼續做好這些工作之外,根據南濟中學的實際,重新擬訂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等,創建和諧的人際關係;通過校慶,走訪校友中的名人名家,使之成爲南濟中學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發揚學校探究式學習傳統,鞏固創新成果,繼續開展創新活動,爭取再出新成果。

㈣ 制度文化目標實施 學校轉由南濟市教育局管理之後,已經着手對學校規章制度進行重新修訂,儘快和市直學校接軌,建立健全既符合市教育局要求有符合學校實際的規章制度。學校現有機構設置與南濟市教育局規定不符,待學校定編下來之後,學校立即進行機構改革。

㈤信義文化目標實施 繼續進行形象建設活動,加強師德教風建設,多渠道、多途徑、多角度,對教師進行師德師範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在誠信道德教育方面要有突破;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真正落實一切爲了學生的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體現南濟中學教職工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精神風貌。

㈥行爲文化目標實施 由於受企業辦學的制約,南濟中學在開放辦學方面差距頗大,幾乎處於半封閉狀態,在校際交往、友好合作、社會交往,特別是國際交往方面,幾近空白。現在學校已經隸屬於南濟市教育局,爲學校交往創造了條件。學校已經在努力做對外交往和友好合作工作,與南濟市許多兄弟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與齊魯私立學校建立的合作關係。今後將加大交往力度,立足本市本省,走出齊魯大地,加強與各地先進學校的交往,並且,在國際交往方面也要有所突破。 發揚學校傳統,進一步加強時候實踐活動,拓寬實踐渠道,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增加實踐機會,提升自身素質。

㈦健康文化目標實施 主要工作在於:裝備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諮詢教師,加強健康文化的教育,營造健康文化的氛圍,通過各種形式,爲師生創建健康和諧的精神家園,使全體師生都能有文明、健康的精神和心理狀態。

㈧信息網絡文化目標實施 ① 加強對學生進行網絡文化教育,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正確認識網絡的積極作用,增強正確把握和認識真、善、美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網站和不良信息的誘惑。 ② 繼續加強學校網站建設,豐富內容,改善界面,增加學生參與的欄目,提供師生交流平臺。要把校園網辦成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對學生具有吸引力的網站,成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增加文化素養的新陣地。 ③ 積極籌備校園電視臺,力爭年底前開播。 ④ 充分利用大禮堂、多媒體教室、教室電視,播放優秀影視劇、科技影片等,讓學生感受當代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 ⑤ 利用好學校宣傳欄等陣地,向師生傳遞各種文化及思想道德方面的信息。 ⑥ 堅持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課餘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通盤考慮,總體規劃,分別實施。學校將在南濟市教育局建設校園文化的大框架下,建設富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力爭在20xx年底能夠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篇6

爲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文件精神,根據《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規劃》,創建特色學校,提高辦學品位,豐富辦學內涵,促進教師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整合時代校園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校園生活內涵,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

1、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着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爲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爲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爲標誌,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爲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

2、校園文化建設的教育發展背景:校園文化作爲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爲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美的物質環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薰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

3、校園文化建設的學校歷史背景:有近30年的辦學歷史,曾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畢業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教育工作者;學校曾被評爲“福州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福州市國中教育示範校”等市區先進集體,有較高的社會信譽和較好的羣衆基礎;已基本形成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樸實的校風,鑄造了“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精神。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園文化建設的歷史根基和現實基礎。

三、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的構建思路

我們講的校園文化是指以學校校園爲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爲背景,以師生爲主體創建並共享的,以制度、環境、活動爲載體,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爲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羣體文化和精神氛圍。爲此我們構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園文化將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貫徹“文化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方針,整合學校管理思路、調整管理模式,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結合課程開發,以校園文化的視角設計活動項目,激活校園文化活動,開發“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精神文化;淨化、綠化、美化、優化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健康和諧的環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圍、接受美的薰陶、引導美的行爲、得到美的昇華,強化校園文化在素質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功能。

2、校園文化建設的運行:以校園物質(環境)文化爲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以校園精神文化爲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以校園制度文化爲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保證,以校園行爲文化爲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和外在表現。

3、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開拓型的觀念文化。以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健康周、校園網、各種專項比賽、演講、文章、多媒體軟件、各種大型活動以及藝術特色校等爲平臺,顯現學校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體現三個方面的教育功能:

一是科技文化教育;

二是思想行爲教育;

三是審美情趣教育。

形成體現學校辦學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識別系統:

一是教育思想,培養目標,辦學思路的思想識別系統;

二是校訓、校風、制度、行爲指導語等行爲識別系統;

三是校園整體面貌、特色建築和文化設施等形象識別系統。

從而使校園文化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四、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思路

1、環境文化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境、校園規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築、綠化、“綠色生態園”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境。校園的環境文化必須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優美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曠神怡,大腦更聰慧,思維更敏銳,行爲更文明,激發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慾。人們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審美觀點來設計校園,這種“人化”了的校園物質文化反映了人們的種種思想觀念;同時,校園環境將對作爲這種環境審美者的師生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要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藝術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坐春風,如沾花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薰陶,從始至終和優美、理智融合爲一。

校訓、校徽;校園內各種提示牌;校園綠化地帶;宣傳欄、閱報欄、圖書架;教學與研究宣傳欄;信息廣告欄和光榮榜;思想政治宣傳欄;校務公開宣傳欄;團隊宣傳欄;身心健康宣傳欄;報刊信息宣傳欄;座右銘、每週格言等;圍牆上的校訓“爲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個字等大幅固定標語等。校園佈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建築物協調和諧;校園環境寧靜優美,樹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潔;校園內電線、電話線等各種管線統一規劃,合理鋪設,確保安全美觀;校園乾淨、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衛生死角;教室窗明几淨,佈置典雅,給人賞心悅目之感。使師生員工沉浸在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氣息,達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設:校園內嚴謹規範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深深體會到科學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園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範、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崗位責任制、全員聘任制、結構工資制,校務公開制,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規章制度,制定運作程序,彙編成冊,理順層次、撤汰冗員、規範程序、行而有據,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同時建立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愛護公物制度、公共衛生和環境衛生“值周班”制度、綠化制度和校園養護責任制等等。

從另一個角度講,校園制度文化還包括校園行爲文化。校園行爲文化建設目標是整合他律,強化自律。校園行爲文化指行爲規範和行爲模式兩個方面,校園行爲規範指學校對人的教育培養以及塑造人的規章制度(如:《後進生轉化制度》)、細則(如《班主任、年段長工作績效考覈細則》等)、規範(《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等,還包括各項規劃、計劃、條例、要求、意見等等;行爲模式包括學習、生活、工作的行爲方式等;這些行爲規範和模式構成了校園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內容。對於行爲文化的設計,經過學校全體員工的反覆討論一致認同,以體現民主管理,倡導師生自勉自律,以達到全校師生員工共建校園行爲文化,共造校風,共守校規的目的。

3、精神文化建設: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是校園人的心理層面,其內容是校園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產品。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鑄造“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精神。

爲學生爲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項目有:讀書會、書友會;記者站、廣播站、文學社;體育俱樂部、籃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象棋、圍棋隊;音樂俱樂部、合唱團、舞蹈隊、“怡心小屋”等。

以教師爲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項目有:民主懇談會;青年讀書會;教研沙龍;教師論壇;教學反思會;體育健身俱樂部(男子籃球隊,女子排球隊等);“工會活動室”教工之家等;以展示爲主體的特色文化活動項目。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各類競賽等文化展示活動。

特色文化活動的參與方法:尊重師生自由選擇。根據項目特色,讓師生自願報名挑選,學校作好選擇指導,達到全員參與,主動發展的目的。樹立品牌意識。校園文化建設各項目的名稱的取名,擇優命名。名稱要求既有時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讓取名活動也成爲一種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讓師生自己設計項目特色標誌,體味項目文化內涵。

校園特色文化活動成果展示:校園文化特色活動的成果展示通過6個平臺來實現:校園展示平臺,學校將定期開展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教育教學開放周、各類競賽等文化展示活動;校外展示平臺,積極組織參加校外組織的各種對口比賽展示;資料展示平臺,學校將通過資料信息中心對特色活動整體策劃,通過錄相、光盤、書面材料實物等組成特色系列資料;素質展示平臺,通過特色活動,形成人人有愛好,個個有發展,使師生個體素質得到提升;交流展示平臺,開展與友好學校和有關組織的“教育教學研討會”等交流活動;氛圍展示平臺,通過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在校園中逐步形成健康和諧的氛圍,促進師生健康和諧發展;網絡展示平臺,通過校園網展示我校特色文化,發揮校園文化的輻射作用。

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分三步走,首先初步形成特色項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項目,形成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系列;再次融合福州三十七中制度特色、環境特色、活動特色,最終形成“團結務實,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整體特色。

五、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

校園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具有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特點,它的建設和發展既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明確目標,又要有系統的理論觀點和有序的探索。

1、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管理網絡。成立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協調指導委員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員若干名,負責校園特色文化活動的策劃、規劃、協調、管理、檢查、考評。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以校長室爲主負責組織實施;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以總務處爲主組織實施;校園活動文化建設以德育處和團委會爲主組織實施;活動文化教師項目由教育工會爲主組織實施。活動文化各項目組設首席指導1名,負責各項目組活動管理、項目活動計劃及執行;聘任指導教師若干名。

2、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基金。爲了保障學校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落實到位,設立“校園文化建設基金”。一方面由學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撥出專項經費,確保基金基數;另一方面,向其它企事單位募捐,擴大基金基數;另外將各種合法回扣全部上交基金。專項經費由校園文化建設協調指導委員會統一管理使用。

3、校園活動文化實行課程化、科研化管理。爲保障校園活動文化規範化,實行四定,定時定地定計劃定人員,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整合,納入課程管理,排出校園活動文化課程表,各項目組訂出行動計劃,項目組首席指導實行全程監控,指導教師積累指導材料,撰寫階段專題報告,以科研的形式來創建校園活動文化特色。

4、注重過程管理,實行跟蹤考評。校園文化建設關鍵是過程,過程的關鍵是參與,特別是活動文化,過程就是氛圍,參與就是效果,“關注過程,重在參與”是管理的基本原則。爲此,根據活動文化項目特點,定期組織展評活動,對活動情況實行滾動考評,在滾動考評的基礎上,對活動成果進行獎勵和推薦。

標籤:六篇 彙編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