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論文

文化1.15W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發展民族精神的載體和源泉。無論是對古今、中西文化的比較、揚棄、吸納與創新,還是對文化自組織系統中物質、精神、制度和行爲文化的分析與研考,對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至關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前提條件、客觀基礎、主體內容和實踐過程。

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論文

關鍵詞:文化;民族精神;大學生;關係

民族精神孕育於民族文化之中,“惟有民族文化纔是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精神力量”[1]430。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發展民族精神的載體,是民族精神的基礎和源泉,擔負着傳承民族精神的使命。民族精神作爲一個民族內在的軟實力,具有對內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氣質、面貌的重要功能,是一個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顯著標志,是在民族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貫穿於民族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之中,滲透在整個民族歷史和文化的各個方面,成爲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一、古今、中西文化與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關係

(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契合是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內在要求

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過激批判和意識形態文化的不兼容,導致傳統文化的主體精神旁落,進而直接導致當代大學生因爲傳統教育的缺失,而產生迷惑和疏離。殊不知,中國傳統文化是極具包容特點的,“因爲中國傳統文化,一向是高興接受外來新元素而仍可無害其原有的舊組織的,這不僅在中國國民性寬大,實亦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與融和”[2]。離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要想培育當代的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幾乎是妄想;離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澆灌,許多大學生變得浮躁、無根,造成精神上無家可歸的現狀。民族精神作爲人的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源於文化的精髓和文明的結晶,放棄和放任傳統文化無異於民族的自戕,所以必須重新觀審傳統文化的拓展、延續、突破和創新問題。當然,毋庸諱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契合成爲當代教育的難題之一,尋找便捷地途徑、有效地方法,來疏通文化的脈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其中實際要做的就是重振國語文化在中華民族教育的核心和主體地位。傳統文化與近現代文化綿延不斷地體現着諸如愛國主義、團結統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只是在當代教育體系上人爲地割裂了二者的深層關係,使得大學生的文化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不完整,造成一些大學生文化素養缺乏、民族精神缺失。只有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逐漸契合,才能使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思想上達到內在的高度統一,這也是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內在要求。

(二)中華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補充手段

“在中華的廣袤的大地上,以中原黃河文化爲中心、爲主體,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諸多區域文化(或諸多文化圈)同時存在,同時發展,互相鉤連,交互作用,交感激盪,最後構成一個歷史文化整體———多元統一體的中華文化”[3]。

在近現代,西方文化以其獨特的內容和精神指向引起中華文化的關注,“中體西用”之聲不絕於耳。應該承認,近現代西方文明的許多成果,值得我們學習,並用於民族文化的改造,通過對西方文化實質精神恰當地消化吸收,將其融入到民族文化的發展中來,特別在民族精神的培育上,將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內化到民族精神的內涵中來,甚至可能帶來中華文化的躍進,產生新質文化,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豐富無疑是有益的補充。

“中國現代化的困難之一即源於價值觀念的混亂;而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籠統地看做兩個不相容的對立體,尤其是亂源之所在”。這種價值觀的混亂不僅表現在中國人自身文化的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還表現在中國傳統文化和掩蓋於現代生活之下,與來自西方文化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這一矛盾和對立對大學生而言,由於辨識能力有限,給他們帶來諸多的困惑、迷惘,導致對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出現了認同危機,最終影響大學生民族精神的確立與鞏固。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須解決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契合、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的相關問題。

二、不同形式類別的文化與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關係

(一)物質文化與民族精神培育之間的關係

物質文化是指爲了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及其所表現的文化,包括飲食、服飾、建築交通、生產工具以及鄉村、城市等。它的核心是人類與自然作物質交換的特殊方式。雖然物質文化是文化體系中變動不居的因素,但卻是整個文化的基礎。物質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隨着時代變遷而不斷改變面貌。它是體現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最直接方式,在這些物質文化中有鮮明的民族精神的凝結和體現。

就服飾而言,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的南侵導致人口的大規模遷移,但客觀上卻推動了民族的大融合,融合是交互的,既有“漢化”,也興“胡服”,促成服飾不斷變遷,出現了漢衣、胡服並存和胡服漢化的風尚。到了唐代,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對其他民族寬厚包容、一視同仁,加上對多民族文化兼收幷蓄,大大推動了服飾文化的創新發展。唐代女裝摒棄了寬袖大袍、交領掩胸等傳統款式的束縛,追求開放、新穎的款式,並逐漸演變成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特徵的中式唐裝。這些鮮明的民族特徵遍佈整個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中,也正是在歷史上雄厚的.物質文化基礎奠定民族精神的特質,並整合到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中去。如果民族的物質文化基礎遭到破壞,民族不自由,就談不上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弘揚。應該說物質文化建設是一個國家經濟建設的直接反映和體現,反過來它也影響了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文化特質。所以抓好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離不開發達的物質文化做後盾,物質文化建設是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堅實基礎。

(二)精神文化與民族精神培育之間的關係

精神文化具體表現在人的倫理訴求、對美的事物的賞析、對客觀真理的認知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與信仰,即真善美的統一。缺乏了精神文化,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就只能停留在動物界,就不存在人類特有的思維和意識。正是因爲有了意識和思維,每個民族纔在不同的生活條件、內容、方式下形成帶有本民族思維方式和意識特點的民族精神。當代大學生在這種民族思維方式、傳統習俗、價值觀念的薰陶感染下,自然而然地傳承民族文化中的真善美,並在深深地民族認同中推動大學生弘揚民族精神,所以精神文化建設是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4]。精神文化對大學生髮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他們的思想品德、行爲習慣、價值觀念等,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和無形的精神力量。

(三)制度文化與民族精神培育之間的關係

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社會組織、政治、經濟制度、道德、法律以及人們在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定式,這種文化構成人們社會交往的規範,因而被稱爲制度文化。從民族精神的內涵中我們不難發現民族習俗、道德規範的內容,實質上就是制度文化建設的反映;反過來,從制度文化的功能的發揮也可以得見其對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傳播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制度文化的規約功能通過剛性的規範約束來強化民族精神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對損害民族利益的行爲採取強制性措施去制止和懲處;制度文化的整合導向功能則通過柔性的協調示範來引導大學生健康生活,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親和力,自覺抵制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使大學生在價值取向、道德準則和行爲方式上具有更高的自我調節和免疫作用,不斷激發民族熱情,維護民族利益,努力投身到民族復興的偉業中來。總之,高校的制度文化處於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之間的中間層文化,它不僅是維繫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也是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發展的保障系統。大學完善的制度文化爲國家意志的實現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爲大學生人格健全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制度文化建設是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力保障。

(四)行爲文化與民族精神培育之間的關係

行爲文化建設是當代大學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實踐依託。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知行統一,即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當人們考察大學生的精神狀況時,不僅要看他們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意識是否強烈和鮮明,還要看他們在大量的社會實踐中是如何選擇、如何作爲的。只有大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才能最終判定和檢驗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否成功。民族精神,歸根結底,只能是一種文化實踐,全體國民必須參與文化創造的實踐,在實踐中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諦。

在文化的自組織系統中,物質、制度和行爲文化表現並反映着精神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表象化和具體化。在這個系統中物質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鼓舞、去推動,制度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建構、去評價,行爲文化要靠精神文化去判斷、去引領。精神文化體現着各種不同文化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和意識結晶,是系統中最深層、最具穩定性和最有決定性的力量,是整個文化系統的核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而如果沒有優秀的歷史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5]。當然,精神文化不能獨立存在,它需要一定的載體,它只能通過物質、制度或行爲文化的形式表現、反映出來。這些物質和制度文化體現着人的精神心理和精神世界,體現的過程又構成人的行爲文化,最終都構成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物質、制度和行爲文化對精神文化的體現越多,內涵越豐富,其文化的價值和意義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