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2.19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處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中國文化是太平洋,那麼虞丘是一個航海家,我幾乎不是他的小跟隨者。

一路上,餘虞丘帶領我走遍全國,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思考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文學世界中旅行。可以說,他從山腳飛到山頂,從河南岸飛到更遠的地方。

在第一站,我們到達了道斯塔。青磚和黃泥很常見。只有經過仔細的探索,我們才能知道它有一個巨大的神祕,但它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場所,但當王道士挖了一個永久知識的洞穴時,它就不再普通了。王道士也成了高級官員和貴族們青睞的“公主”。不,王道士的古代文物是中國古代的'文物,被用於諂媚的官場。他們的清白逐漸被玷污了。更糟糕的是,外國朋友不受歡迎,王道士咯咯地笑,中國古代文物被安全地用汽車運出國,王道士問候外國朋友,唉!心碎了!經歷瞭如此尷尬的旅程後,我想得越來越多,收穫也越來越多。

然後坐船去三峽,離開石濤鐵塔,去李白和劉備那裏。也許是因爲這兩條主要河流,三峽河水日夜流淌。展望未來,隨着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竣工,中國人已經逐漸滿足了他們的能源需求。這都要歸功於三峽大壩。無論如何,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量和智慧。

旅途並不太苦,但只是有點情緒化。對文化的記憶和探索是無窮無盡的,因爲生活也是無窮無盡的邊界。正如智者所說,“你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你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你不在乎你有多聰明,你在乎有多少想法有內涵。如果你有更多的好想法,你就會變得富有。

不管是春天、溫暖、秋天還是墳墓,最後一件事就是閉上眼睛,回到歷史的冷漠和理性的嚴峻。

《文化苦旅》讀後感2

看過書的序,對於“苦旅”,我便有些不解,雖沒有太白乘輕舟的飄逸,也沒有放翁騎瘦驢的灑脫,但無須顧慮衣食住行的麻煩,何談“苦”字?

確切地感受過,才能夠體味其中一二。苦的並不是旅行本身,而是這路途上所經過的文化,這苦有幾分堅忍,這苦有幾分沉重,這苦更有幾分責任。

魯迅說“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莫高窟內,千古的文化不幸地落入無知的.農人之手,壁畫被毀,塑像被砸,寶物以低價流出華夏大地。難道這不是悲劇?是,這是!是莫高窟的失敗,是中國的失敗。

王道士在這場悲劇的演出中不過是一個醜類,他所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多少年來中華的短處。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羣體,沒有文化的浸染,對於民族的歷史榮辱沒有概念,眼裏只有金錢與市井的喜怒哀樂,甚至對於文化的價值沒有概念。他們沒有錯,錯的是千百年來對於他們的忽視,不經受教育,價值觀的形成便有了漏洞。父傳子,子傳孫,對於他們,人生便只有一個目標,吃飽穿暖,有些貪念便是得個小官噹噹。

難道這不苦?苦,這苦中有沉重的文化陋習,這苦中,有太多的不負責任,百姓的不負責任,官員的不負責任,開山鼻祖的不負責任……

曾經孕育了幾代繁華的古老的中華,竟沒有想到,在文人雅士的底層,還有一個對生活,對文化都無能爲力的人羣。

於是,中華大地坍塌出一堆廢墟,那是文化的廢墟,是坍塌的中華民族古老的脊樑。

《文化苦旅》讀後感3

這依然是一篇藉着都江堰寫李冰,藉着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裏,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爲讚賞,並且說“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麼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着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衆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餘秋雨在文中說:“在這裏,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爲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文化苦旅》讀後感4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往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往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說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爲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餘秋雨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大學者,他的作品很多,但真正讓我感興趣和喜歡的卻是《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這是一部書寫文化的書籍,這個主題在創作時十分有難度,因爲文化是一個宏大的主題,需要極高的'文化底蘊和文字功底,而在餘秋雨的筆下,卻巧妙的借用了山川風物來進行探索,值得我們借鑑和思索。

在這本書中,作者描寫很多名勝古蹟,例如:莫高窟、寧古塔、謝家門孔等,都是歷史著名的文化名勝和古蹟。

莫高窟是中國洞穴壁畫中最出名的古蹟,那些壁畫都是匠人一錘一鑿刻畫出來的,經歷了上千年中文化長河的流淌,保存的十分完好,而其中的技藝之高超令人歎服,也表達了這些匠人執着的精神。

寧古塔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吧,但事實上他十分出名,因爲寧古塔並不是十分著名的景點,而是在這個地方,很多人都經歷了封建時代的苦難,讀後感.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發配到寧古塔,爲披甲人爲奴”,沒錯,你一定在一些古裝電視劇裏聽過吧,這裏充滿了困難,也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遭受苦難的人的同情。

謝家門孔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說,但我們都知道謝家指的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大家族謝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謝”字指的就是謝安這個名門望族,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仍然從文化上給我們薰陶。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受啓發,感知到中國古代文人門的不凡和努力,推動了中國文明的進程,也豐富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7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初看到《文化苦旅》的目錄時,我以爲是遊記一類,只是莫名奇妙遊走在這些山水間怎麼能稱作“苦旅”呢?讀起來才知道書中的足跡都是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足印的地方,這些山水已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了。

我跟着餘秋雨的足跡從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轉到武侯祠、都江堰、三峽,再到天柱山、天一閣,最後的落腳點竟是東南亞的埋葬日軍的墳地。我被作者帶領着面對一堆堆文化的斷壁殘垣,心情不僅僅是沉重、還有寒冷、憂傷、沉默、悲憤。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的'博大文化竟經歷了這麼多的滄桑與悲苦!閱讀此書我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且被作者帶領着一起思索和感悟。所以,餘秋雨的文化散文已不是瀟灑飄逸傳統散文了,而是充滿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沉思錄。

還記得初讀《道士塔》“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讀到此處,我和作者一樣要高喊:“我好恨!”,我恨愚昧無知又貪婪的王道士爲了幾塊銀元就拱手送走了國寶,我恨清朝官員沒有歷史、文化的責任感那麼目光短淺,我恨外國冒險家用“童話”對我國進行的文化掠奪,恨自己未能早生幾百年??我恨即使我早生幾百年卻也只能在沙漠裏大哭一場。擦乾淚,我才知道生在今天的我們對祖國文化肩負着的歷史責任。 也許作者想告訴我們祖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也許想借歷史告訴我們肩負的責任,正如《風雨天一閣》結尾敘述的:“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我也在問着自己。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剛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時,我便想,爲什麼“文化”中“旅遊”是?苦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打開了書,慢慢得閱讀。

看另外前面的三個章節“道士塔”“莫高窯”“陽光雪”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場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通過寫風景名勝,暗處一些不公的歷史事實。當我認爲他在寫風景時,他卻寫了社會的敗態。這是很有意思的,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帶給我的是“撲朔迷離”,看完一小章節後,若不回頭再看一遍,就真得覺得鏡花水月;的確看過,但看不懂,記不住……不,起碼記住了散文的風景描寫的美。

第一篇是“道士塔”,我本以爲是寫“塔”,但實質是寫和那座塔有光的歷史事件。咋一看,一位離題了,但實質上並沒有。

整本書寫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裏面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所在,餘秋雨先生每到一個地方,總有沉重的`歷史氣壓。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地方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眼珠去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那會是中怎樣的心情呢?也許,只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才會懂!

讀者這本書,就像在山水間跋涉,時不時穿插人生的回憶,這種回憶又滲入了書中的文字中。讀了幾章後,我想:歷史本身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吧。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一個人在時間的座標中點處讓人清醒有令人沮喪的一點。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悟得歷史地位爲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氣也消了大半。

何謂“苦旅”,那就是在歷史中看清自己的心路歷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倘若讀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屍,還自己的魂”的深隱之意,便會覺得這是一篇作嘔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這個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說是一個文化人急於想做官的心靈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濃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現任柳州市副市長的幾句話使我聽了眼睛一亮。”這樣肉麻的話來直接會通今古,就差從棺槨中拉出柳宗元來現場講幾句了,並且說“從根子上使柳州開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貶官”,柳州當代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是“從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貶官們的文化遺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餘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沒忘記格外強調了這位副市長“也是個文人”,那麼我們可以說他餘秋雨也是個“文人”,而且是級別更高的大文人,那麼中國若想“從根子上”好起來,實在只有起用這羣大文人、小文人們來做大官、小官這一條不二法門了?可以說透過此文,我們完全看得出餘秋雨骨子裏幾乎全然未消化現代法治社會、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許知道一些理論,但他接受的卻是比當代新儒家還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勢權力賣弄着文化,可笑的是餘在文中竟還哀嘆柳宗元失去了“個人的意義”,在官本位的專制體制下,個體當然無法獨立或倍受壓制,餘既然看到了這點,卻不向制度問責,而把希望寄託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豈是真在替古人鳴冤?“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裏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於,有幸讀完它。追尋餘秋雨筆下的足跡,彷彿遊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餘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着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餘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峯,更是“鴻儒雲集,智能飽和的聖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嘆”……

對這些隻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薰陶着我們,我們爲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尋?在我看來,這本書裏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雲流水的文風,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雲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餘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後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餘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纔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爲何苦旅?既是旅行,爲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嘆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爲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爲他說一句公道話,爲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爲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說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爲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爲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從本篇開始,作者開始描寫祖國的文化遺蹟。

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使用了兩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餘秋雨先生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蘊和政治意義。

作爲兩千多年的人工工程,至今仍然發揮這其本值,確實比現在只存在殘值的萬里長城要了不起得多。難怪作者說:“這是一個不大的工程,但我敢說,把它放在全人類文明奇蹟的第一線,也毫無愧色。”,“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在這一點上可以和隋朝的京杭大運河相媲美。

摘抄:

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國有幸,公元前三世紀出現過一項並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這項任命與秦統一中國的宏圖有關。然而,這項任命到了李冰那裏,卻從一個政治計劃變成了一個生態計劃。

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都江堰調理自然力的本事,被近旁的青城山作了哲學總結。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把水作爲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無處不在,卻在都江堰作了一次集中呈現。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