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5篇]

文化2.58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他的生命奔瀉出淋漓而又灑潑的墨色與線條,躁動的筆墨後面遊動着不馴和無奈。”餘秋雨先生這樣就座談論他。

徐渭,鄉間老人常稱“徐文長”,他的故事不盡傳說。他曾遭遇複雜的家庭變化,參加過抗倭鬥爭,九次自殺未遂,還因誤殺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癲狂的。但正是這種富有悲劇性的人生,讓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畫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具有充分國際可比性的大藝術家”,但這份偉大的藝術背後是他一生的不幸與坎坷。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生經歷像徐渭一樣的人即便是有,也無法做到將生命中的淒厲化爲一幅幅本體悲劇的色彩和線條。

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必定是作者用盡畢身所學,傾盡身心,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亦或是愁緒與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賞的人總是能夠在萬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過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溝通的橋樑,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描述的心境,深入靈魂,瞭解他的生命經歷和變化,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應具有的魅力。

生活中的人們無法時常接觸到這些與心靈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無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義,以及作品背後的人的情感。而因這種時空限制上的人與藝術的隔離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繪藝術的藝術家,造成了如今“人疏離藝術,藝術疏離人”的惡性循環。

我們首先要親近藝術,體會這許許多多描繪多樣內心世界的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藝術親近人,消除人與藝術長久以來的隔閡。反觀藝術家們,或許有時是他們深遠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獨行的表現無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鳴,於是他們的作品漸漸埋沒在歷史的塵煙中。如果現代藝術家們能從精緻入微的筆墨趣味中尋找生命的契合點,我想可能會更好。

畢竟,“人民和歷史最終接受的,是坦誠而透徹的生命”。

《文化苦旅》讀後感2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處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中國文化是太平洋,那麼虞丘是一個航海家,我幾乎不是他的小跟隨者。

一路上,餘虞丘帶領我走遍全國,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思考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文學世界中旅行。可以說,他從山腳飛到山頂,從河南岸飛到更遠的地方。

在第一站,我們到達了道斯塔。青磚和黃泥很常見。只有經過仔細的探索,我們才能知道它有一個巨大的神祕,但它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場所,但當王道士挖了一個永久知識的洞穴時,它就不再普通了。王道士也成了高級官員和貴族們青睞的“公主”。不,王道士的古代文物是中國古代的文物,被用於諂媚的官場。他們的清白逐漸被玷污了。更糟糕的是,外國朋友不受歡迎,王道士咯咯地笑,中國古代文物被安全地用汽車運出國,王道士問候外國朋友,唉!心碎了!經歷瞭如此尷尬的旅程後,我想得越來越多,收穫也越來越多。

然後坐船去三峽,離開石濤鐵塔,去李白和劉備那裏。也許是因爲這兩條主要河流,三峽河水日夜流淌。展望未來,隨着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竣工,中國人已經逐漸滿足了他們的能源需求。這都要歸功於三峽大壩。無論如何,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量和智慧。

旅途並不太苦,但只是有點情緒化。對文化的記憶和探索是無窮無盡的,因爲生活也是無窮無盡的邊界。正如智者所說,“你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你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你不在乎你有多聰明,你在乎有多少想法有內涵。如果你有更多的好想法,你就會變得富有。

不管是春天、溫暖、秋天還是墳墓,最後一件事就是閉上眼睛,回到歷史的冷漠和理性的嚴峻。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合上《文化苦旅》,我心中波濤洶涌。從踏遍中國到踏遍世界,一個個腳印中,見證着古埃及王朝盛世空前的禮讚;驚歎着羅馬軍隊不朽的英雄戰歌;見證着一戰二戰屠戮世界的無情炮火。他邊走邊悟,邊走邊寫,在修行結束的那一刻,他終於破除了“人生之惑”,終於迴歸了最原始的“生態文化”。

初讀這本書的人,如今都已經上了年紀,那個老版本曾經成爲很多華人家庭三代人共同的燈下話題。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作家,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餘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一次喚醒了,或者說,他重鑄了唐宋八大家詩化的思索天下的靈魂。”復旦大學空無一人的外文圖書館內,一盞燈,一支筆,一個滄桑的'青年人,卻編寫出了影響深遠的鉅作《世界戲劇學》,至今,仍是這一學科的唯一權威教材。他還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遺蹟,對當代世界作出了全新的思考。

許多世界知名機構一再爲他頒獎,表彰他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於高位的文學巨匠”。如果要問我所敬仰的作家是誰,我是不會猶豫地脫口而出:餘秋雨先生!

《文化苦旅》僅僅是一本普通的遊記嗎?並不是。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尋訪世界所有文化遺蹟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他透過對世界上各處文化遺蹟的思考,寫出了現代人對當今世界的糾結,“保留”或者“埋沒”?誰想讓自己的過往如亞特蘭蒂斯般沉沒於汪洋之中呢?

人生途漫漫,長短何計?

如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雖掛念,但他知道,他肩負的使命何等重要。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餘秋雨走在民族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細膩的筆觸記錄下華夏的文明,《文化苦旅》之苦,苦在其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後的辛酸。

書中苦的滋味爲這本記錄中華千年文化的史冊“融入了一道震撼心靈的傷痛”在我沒讀過它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之處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的含義。

作者的腳步與人生苦旅一經重疊,登時聚現了多少文化勝地:從名城古蹟到鄉間小鎮、海外僑居;從牌坊、筆墨再到夜雨.....

當走進這些書中的情景,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被逐到一片陌生的土地,好奇心推動我們向那歷史走去,在我們眼前出現的莫高窟,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只靜靜地看着光影投映下石壁的變化,如同它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化。

千年前的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的輝耀,但它也曾遭遇浩劫,對於王圓篆這個“敦煌石窟的罪人”,我便有了疑惑,爲什麼這顆明珠,王道士卻對其棄之不顧,任它流落外人之手?我相信,作者也有同樣的體會,他對這裏的燦爛藝術,擁有深切的熱情。

而千年之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又爲何引起人們的注意,它並非外表絢麗,只是一種儀式,一種美的標本,即使它曾被人無情的埋沒,也終將會依舊美的獨特。

“淺者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幅對聯道盡了江南的魅力,江南小鎮是屬於中華古老文化的創造。雖然我不曾去過,卻在文中體會一種回到家般的自在,難怪古時的文人墨客在飽受打擊後選擇歸隱,大概也是爲了那份寧靜詳和吧。

儘管如此,我對隱居仍抱有看法,因爲當時供文人們發展的空間過於狹隘,逼得他們只有隱居了。

合上書卷,不由自主的走到窗前,流動的車潮,閃爍的燈光,正自我展示另一種文化但千年前深埋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去走一走,細細咀嚼中國文化背後的奧義,去釋放自己的疑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爲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

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們會執着於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爲過去時光的一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裏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一定就會附和讚歎。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裏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lt;lt;廢墟gt;gt;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人生,是路遙筆下生而平凡卻又不甘平凡的孫少平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老舍筆下駱駝祥子由充滿生的希望到墜入死的麻木一次一次經歷過的;是餘秋雨筆下一個個文化創造者歷經坎坷一點一點摸索出的。人生,是由我們自己來書寫的。

人生如墨,揮灑出別樣的年華。餘秋雨在書中寫到“人的一生會觸碰到很多物件,多的數也數不清。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物件,一定是筆。”而細細品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在他的旅途中,有了筆又怎麼能少的了墨。其實,人生正如墨一樣,不求居於首位,只求在筆的揮灑下,成就別樣的年華。

人生如墨,莫沾染塵世的煩雜。在人生之旅部分,每一位文化的創造者都經歷過謠言的迫害。原因很簡單,只因爲他們太過於優秀,太容易遭人嫉妒。就像餘秋雨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認定爲是石一歌的成員,還被扣上了一個造反派的`帽子。被誣陷的時間達十幾年之久,可他並不像其他人一樣,放棄自己的初衷,爲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書寫,也許根本就無濟於事的辯論詞。相反,在別人誣陷他之時,他用手中的筆寫下了一本又一本文學鉅著。就算在真相大白之後,他也沒有絲毫的抱怨,反而感謝這些誣陷他的文章幫助他推掉了許多應酬,讓他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創作中去。讀到這裏的時候,我不禁臉紅了起來,想起自己因爲一點謠言,就沉不住氣的東奔西跑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這麼容易沾染塵世的紛雜。

人生如墨,書寫時代芳華。人生之旅中的每個人都經歷過文革的苦,也都見證着這個時代的變遷。很多人在經歷文革後,思想就會慢慢落後於時代潮流,但他們卻不一樣,他們不緊沒有落後,反而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在遭受迫害後依然拿起筆,書寫時代的芳華。這種魄力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

人生如墨,只有我們沉得住氣,靜的下心,不受塵世煩雜所擾,用力揮灑,用心書寫,才能以天地爲卷軸的人世間留下一筆濃墨。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暮色回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氤氳的燈光,桌前一本青綠而又有些黯淡的書,我似正與一位道友交談,談論着世上的喜悲。順着他的足跡,我領略了各地的風俗與人情,真正懂得了人性的魅力。

但對於所描述的風土人情,我更關注的是他對文化的省思和詩化的語言。

《文化苦旅》中,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巧與嬌豔,還有廟堂的.虔誠與悠遠。一個個偉岸的建築總有深奧讓人摸不着邊際的歷史,只有人們深刻的研究才能明白些許。對於每個人來說,閱歷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隨着時代的變遷,對這些的理解也是潛移默化的,但從中能明辨是與非。憶起書中一篇文章《道士塔》,敦煌失竊,本以爲錯在道士,但作者聯繫到歷史,從更深層次中,將錯誤歸咎於官僚,正是這一對文化的省思,讓讀者明白當時社會的殘忍和冷酷。這一封建弊端應及時消除,否則會釀成不必要的後患。如此美好的時代易逝,應認真呵護。

“這條路漫長而又艱難,但幾步一景,美不可言,一邊是碧綠的峭壁,一邊是浩蕩的急流,層巒疊嶂全是世界屋脊的餘筆,一撇一捺都氣勢奪人。”這一番詩化般的語言將我帶入仙境,遊遍世界,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美。此時此刻此分,拋去雜念,世間只有我一人,那是多麼的悵然。這段路途有苦楚,也有喜悅。些許人情有點寒酸,但有景相伴足以,正如我們生活中,在奮鬥的道路上,一塊塊絆腳石,都需要自己拾起,一段段荊棘路,都需要自己越過,但相信身後有堅強的後盾,不僅僅是父母老師朋友,更是自己永不言敗的志氣。

自己品嚐苦中絲絲甜味,如甘露滋潤心田,莫過於他人的提供。漫漫人生路,不要學會避讓和退縮,而是要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拼搏,拼盡全力,勇往直前,餘秋雨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更是情操上的感化。懷揣着這一份不忘初心的堅強內心,在最後一場暴風雨襲擊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被擊垮,靜待明年夏日的綻放。

《文化苦旅》讀後感9

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文化了。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爲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爲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爲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爲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爲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說,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纔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感情、淡忘以往、摧殘文明,若是圓明園重建,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

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翻開這本書,我跟隨着餘秋雨的腳步蹣跚在祖國的天南海北,荒漠戈壁、小橋流水,他千里行走,風塵作伴,用有限的光陰去探索古老的迴響。

在此之前,我未曾思考過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築存在的意義,未曾瞭解過那些隱藏在背後深沉厚重的歷史。懵懂無知的我只能跟隨着餘秋雨亦步亦趨的推開那道隔開了歷史與現在的大門,在時光的長流中溯源而上,在歷史風塵中探索尋找,去探索我們未曾到達的彼岸,去追尋我們已經遺忘的過去。

這趟旅行是一場苦旅,但也是一場洗禮。

不只是簡單的旅行,也不只是對遺忘歷史的感嘆,旅行的意義在於對現在、對未來的思考,對文化的繼承,對人生意義的追尋。人與人悲歡離合也好,千里共嬋娟也罷,再大豐功偉績,再強的不世之功,終究要被歷史的風沙掩蓋,創造的歷史終究會再變成歷史,留給後人的只有記載於書籍上的文字和一座座古老的建築。我們所要做的是對沉埋在歷史中文化的繼承,是對先人的智慧與經驗的汲取,傳承薪火,在前人留下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讀《文化苦旅》,品百味人生。在一場場對歷史的追尋對文化的思考中,我也隨着餘秋雨一同,一點點抹去心中浮躁,迴歸靈魂的質樸與本真。

對歷史探尋的意義就在於此:返璞歸真,追尋歷史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深一步的探索,讓自己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摒棄現實紛紛擾擾的浮躁,去思考、去追尋人生的使命,回想起自己的初心。

我的初心是什麼呢?合上書卷我自問到。作爲一名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人,保障京滬高鐵供電安全是我的使命,讓人民能享受到高鐵速度帶來的品質生活就是我的初心。

走一程路,品一段史。初心不變,使命不改。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代表作,我讀後收穫頗豐。這本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繫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說的是這裏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爲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爲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裏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裏,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憑着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着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爲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着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着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讀到這裏我的腦中也開始了一片慘白,可這也只是悲劇的開始。有時候會想一想,事情到了什麼程度纔可以說是悲劇?莎士比亞寫出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他們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經是悲劇了。可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又該怎樣訴說?還有什麼比失去自己國家文化更爲悲傷事情?一個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沒有了,這個民族怎能不消亡?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這天早晨,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性的學問,將靠着這個洞穴建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將爲這個洞穴耗盡終生。中國的榮耀和恥辱,將由這個洞穴吞吐。

有時候真的很高興中國並不是沒有不懂書,不重書之人。很是慶幸文化遺產沒被搬空,還剩下了一些。但是王道士既不懂書又不重書,他用這些書交換來了一些銀兩,一個山洞的經卷,只是換了些銀兩!我卻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麼也不懂。所以將這些恨轉給了斯坦因他們,可惜我沒有深厚的學識,我不能像餘秋雨說的那樣攔下他們的車,比比學問的高低。我不想聽他們說些什麼:我們無力研究。只是想請他們停下車:什麼都成,就是不能這麼悄悄地運走祖先給我們的遺贈。斯坦因他們的行爲是強盜的行爲。強盜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

餘秋雨比我想的要深。這是一定的。

攔下了又能怎樣?

我不經又嘆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我只得送繳當時的京城,運費姑且不計。但當時,洞窟文獻不是卻也有一筆送京的嗎?其情景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兒歇腳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宜零零落落,不成樣子。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說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中就說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住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總這麼說。同樣,這也是他走遍山山水水,領略了一番我國特有的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爲何要寫經歷的原因。是的.,感同身受餘秋雨先生認爲人們看待文化不能總是滿腦章句,或者說是不能被文明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是在自身的經歷中深刻,細膩的體味文化,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於是,那年,餘秋雨先生開始了他的“苦旅”燒水沐,煮米爲食、裁布爲衣,整榻爲憩。身孤旅,無伴無從。“一葉扁舟渡滄海”,卻少了李白的輕舟,就連陸游的毛驢兒都顧不到了。

我在《文化苦旅》中,隨餘秋雨先生看了“震不垮”都江堰。

書中也寫道:“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若不是都江堰,何來天府之國,秦朝又如何統一天下?有了它,抗日戰爭時的中國纔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後方。至於爲何說都江堰“震不垮”,原因是2003年的地震,使成都附近建築倒塌,唯有都江堰受損不大。可以說,它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古建築之一。

與此同時,我們也欣賞了敦煌莫高窟。公元366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東南方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開始開鑿石窟。後來代代有人繼續開鑿,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再後來石窟造像藝術又融入了越來越濃重的中華世俗文明,甚至成了一部由堅石雕刻的歷史。

《文化苦旅》涉及了很多的文化遺址,是一部史學鉅著。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版權所有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