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要看文物戲精,更要看文化正劇》的閱讀答案

文化6.28K

要看文物戲精,更要看文化正劇

《要看文物戲精,更要看文化正劇》的閱讀答案

封壽炎

日前,隨着《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持續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紅,被千千萬萬網友所熟知。正襟危坐於博物館裏,乏人問津、日漸蒙塵;化身“戲精”,則分分鐘晉身“網紅”,家喻戶曉。從傳播量來衡量,《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是成功的。當然,這種思路傳承有自。《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如果國寶會說話》兩部紀錄片一莊一諧,幫助文物攻城略地,大量“圈粉”。到了《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這些古老的文物更是化身爲鋪天蓋地的表情包,深度滲透到社交網絡之中。從文化傳播和普及的角度來說,哪怕它是一則廣告,這次傳播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藉助“戲精”人設,文物們混了個臉熟,但它們在本質上並不是插科打諢的諧星,而是承載着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藝術價值,挑大樑演正劇的“嚴肅藝術家”。只不過,因爲沒有人願意看它們板起臉孔演正劇,所以只好放低身段扮演一回諧星,先把目光爭奪過來。現在,目光聚焦到它們身上了,觀衆也走進劇院了,接下來,它們最擅長表演的歷史文化正劇,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好好欣賞嗎?

對觀衆來說,是否把目光投向文物,這是一個意願問題。但能否走進文物的世界,理解、領悟文物身上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藝術價值,除了意願之外,還有一個鑑賞和理解的門檻問題、能力問題。

文物固然是“物”,但關鍵是“文”。要真正走進這些文物的世界,理解它們的歷史地位、文化內涵、審美價值,需要觀衆豐富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和鑑賞能力。

玉器可能只是一件把玩之物,但高古玉卻被奉於博物館裏的莊嚴殿堂。爲什麼?因爲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古代社會,玉器是神聖的禮器,被古人視爲天與人、人與神之間的“靈媒”。在祭祀儀式上,玉器成爲天人之間、人神之間溝通交流的媒介,是國之至寶。哪怕同樣是隨身攜帶把玩的物品,在注重倫理道德的古代社會,玉器也成爲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徵——玉有五德,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同理,今天看起來碩大笨重的青銅器,在古代也是國之重器。“問鼎”的典故,就說明了鼎不但是一國之寶,而且還是一國政權的象徵,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如果不瞭解中國獨特的玉文化、青銅文化,面對一件玉器文物、青銅器文物的'時候,就很難真正理解它、鑑賞它。

文物除了記載着古代的家國大事之外,還記載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在“文物戲精大會”裏露臉的說唱俑,就相當於一扇時空大門。打開這扇大門,我們就可以走進古人色彩斑斕的日常生活。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把哲學思想、文化審美、精神情感都融匯於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生活藝術化、美學化,形成充滿哲學內涵、文化底蘊和審美價值的東方生活方式。如果觀者具備足夠的文化素養,就可以經由這一件件文物之門,走進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歷史時空。

一場“文物戲精大會”,激發起千千萬萬人對文物的興趣。然而,在“混個臉熟”之後,還要繼續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使人們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脈絡、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畢竟,諧劇雖然歡樂有趣,但要說營養價值,還得是正劇。

(選自2018年5月22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19.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層次。(6分)

20.結合文章,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6分)

19.首先,肯定了文物戲精在文化傳播和普及中的積極意義,並提出相關思考;其次,指出真正走進文物世界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和鑑賞能力;最後,強調文化正劇在文化傳播中不可取代的作用。(每點2分,共6分)

20.肯定諧劇的趣味性,也指出了其侷限性;正劇承載着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藝術價值;作者希望觀衆能真正地理解文物、鑑賞文物。(每點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