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彙總[15篇]

文化3.2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彙總[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

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對於餘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聞,但一直沒有接觸過。我很少看電視,這次去河北與同去的大姐住一間,她一直在看青歌賽的節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幾期的比賽節目,比賽中有文化知識的考試,評委正是餘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題都是一些常識、專業性的知識,考題本身並不複雜,而與考題有關的相關知識的連接,餘秋雨先生解讀的非常到位,可見他淵博的知識,他對中華文化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評判,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頭有他的《文化苦旅》一書,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翻閱了一遍,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天一閣的藏書曾令他迷惑,而終於有一天顯現了藏書的社會意義。而西湖終究是文人們心中的一個飄渺的夢境,只能意會,無法用文字解讀。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內化於心的一種精神財富,在有華人的世界裏,就有中國文化的延傳,漂泊海外的華人們可以把原始的巨樹當成神廟,供奉着“大公伯”,然後進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們。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輩子也無法揮去。

960萬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親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3

循着一本紙色泛黃的《文化苦旅》,拂開瀰漫千年的歷史塵埃,我追溯到遠古文明的源頭,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帶給我的闐靜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我沿着道士塔,那裏埋葬着近代中國無盡的屈辱與懦弱,我瞥去一眼,留下沉重的嘆息。我走過莫高窟,細細地摸着石壁上的紋路,感受中國文化蜿蜒纏綿下的生生不息與完美,與餘秋雨對美與善的思考。我踏過陽關雪,那裏遙遠的古戰場墳堆橫立,那裏有詩人無比廣闊的胸襟,與封建專制壓榨下的藝術情懷。還有那柳侯祠,灌滿了中國文人的不屈氣節與生命的磨難,只聽餘秋雨先生嘆息一聲:還有多少人能解讀石碑上的文字?我相信會有的!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感受餘先生在歷史長河中凌波微步的閒適和坦然,有寄情山水而悠然天地間的信天游唱和詩情才氣,也有感慨風雨天柱山的的無比寂寞,有遊走江南小鎮的雨巷情長,也有孤燈窗前夜雨詩情的蒼涼,有歷經磨難風雨飄搖的天一閣,也有聯繫着苦澀國殤的龍華塔,還有忍着天寒日炙的艱苦行程中的陽春白雪和沙原隱泉……餘秋雨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或喜悅,或激動,或哀傷,先生百感交集,最終只匯合成赫赫刺人的一個字:苦!寂寞中,千年文化,化成一場苦旅……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先生筆尖一點,妙筆一劃,一個古老民族的滄桑與磨難躍然紙上。秋雨先生感受到的苦旅與中國文化的.苦旅渾然一體,於是心生悲哀,先生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但我相信,秋雨先生也相信:晚霞落後,在明天,會有一輪更耀眼的朝陽守候東方,等待噴薄。一千年的文化並不會就此落寞下去,它等待着鵬飛。因爲,中國有我們,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千年文化,一場苦旅。歷史的鉤長劃過的輪迴我們永遠記得……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代表作,我讀後收穫頗豐。這本書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繫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說的是這裏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爲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爲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戶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家裏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牌坊,在我的印象中只是爲了紀念當時某個典範或者是有錢人家的女人而建立的,而讀過餘秋雨的《牌坊》我才知道,這牌坊中更多的是女性們的貞潔,這貞潔就猶如她們的生命般重要,自己的貞潔受到污染,已等同於靈魂受到了玷污,我想牌坊就是爲紀念女人的貞潔而建立的吧?

在我看來,女人彷彿是最受苦的一類人,在以往的時代,她們似乎沒有自由,沒有自主求愛的機會,沒有學習知識的權利,只能被父母困在家中學嫁人用的針線活,身份的地位使她們受不到家人的關愛。她們的命,好像生來就被支配着,猶如從黑暗的棺木中分娩出的人偶一般,行動與肉體已被剝去自由,沒有反抗的機會。她們的母親應該也曾受到過這種痛苦。所以我就想問:她們的母親難道就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女兒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嗎?如果真的存在"母愛"這種虛體的物質,爲什麼還要讓自己的女兒再次忍受自己曾忍過的痛?爲什麼要偏袒?難道女孩和男孩就不能享受平等的自由嗎?莫非這只是爲了繼承腐朽的傳統麼?

但在書中,有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來到這種男女不平等的鄉間,爲這鄉村解了凍,爲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爲一大批女孩解了凍,把女孩子們從這冰封的鄉村拯救了出來。

這些女子彷彿把這鄉村從封建的時代奪了回來,爲女孩子們奪回了應有的權利。河英,是這村裏國小的第一個女學生,是第一個被解凍的女孩,無論翻山越嶺多少次,在老師和母親的關愛下總能安全地到達學校,在只有男孩的學校裏學習。這猶如《熱冰》中被冰封的金髮姑娘。

河英,雪嶺上的一點紅,就像那束冰封的金髮。冰封的金髮終於被兩個現代青年用小車退出了冰庫,那個姑娘已在熹微的晨光中解凍。一羣黑髮飄飄的中國姑娘並沒有靠別人的小車,她們自己解凍了,解凍在四處潛行的安靜中。

猶如在大地還在沉睡時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是山川之玄,是歲月之祕。無痕無跡,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從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文化苦旅讀後感7

當無知的道士將文物低價轉賣,當他用蒼白的石灰將那精緻婀娜的天仙雕像刷平,你痛心疾首,你說你,好恨。可是,你又能怎麼樣呢?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穿越時空,擋住他運輸的車馬,讓你矗立於石灰前,你又能幹些什麼呢?阻止?阻止以後呢?你該怎樣處理這些文物珍寶呢?這時,你所能做的,僅僅是吼一句:“我好恨!”任大漠的風沙刺痛你顫動的身軀,你悲痛欲絕!

是誰將這文化的盛衰矛盾,歷史的深邃蒼涼見於筆端?

又是誰以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筆風,將蘇州的歷史悠久、與世無爭描繪得生動形象,將小橋流水、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

又是誰筆鋒直指那深刻額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他說就是在那些看似平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了,於是有了寫文章的衝動。

其實,他本是爲了追回本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的,可一落筆卻比過去寫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這又是爲什麼呢?

他說,歷史本身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致,但它終究還是要以自己的漫長來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線條來勾勒出人生的侷限。

他的覺悟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思想。

我們無法不老,但卻還有可能年輕。我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筆下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雖然這也許只能是奢望。

讀過這本書才發現,作者所寄託的並不是單純的對文字的熱愛和追求,更多的是對文化、對生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餘秋雨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是最讓我喜愛的還是餘秋雨先生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餘秋雨先生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但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但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但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前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前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正因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是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餘秋雨先生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他,是敦煌莫高窟的罪人;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然而,很不幸。他,一個農民、道士,竟成了莫高窟的主人,把持着中國燦爛的文化!

當他將這些璀璨的文化以最廉價的價格所有的賣出去後,我們在心痛,所有的人都在心痛。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這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章,正是這一短小的篇章,讓我看了以後無言以對。敦煌莫高窟,這是古老的中華民族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遺產。本應建立特別保護區,本應有學者來看管。不幸的是,沒有人在意這些,沒有人關注民族的`文化,最終落入這個道士手中。而藝術對他來說,是那麼礙眼,用粗劣的石灰遮蓋洞窟的絢爛,將藝術的石像改成可笑的雕塑。儼然,這成了一間農舍。但是,去阻止他,又有何人?這裏,是他的地盤,閒人勿擾。而當時,如果政府不腐敗,如果能關注一下這震驚世界的文化,那麼,如何會輪到這個道士指手畫腳呢?只可惜,他們只會在收禮時笑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玩,哪有閒心去那沙漠的敦煌看看呢?

文中有一段這樣寫道:“當冒險家斯坦固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是啊,心在滴血,這可是中國最寶貴的文化啊,怎能讓外國人以這樣廉價的方式大量拿走啊!他們是強盜,但是國人不珍惜這些文化財產,又與強盜有何差別呢?

就這樣,中國的文物被淪落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現在的國外博物館內還陳列着中國的很多文物。那時的中國在睡眠之中,而現在,這隻沉睡中的雄獅已經醒了,我們將屬於我們的寶物一件件地贖回來。我們在止痛,一點點的縫補着那時因無知而留下的傷口。

總算這些傷口還能彌補,只是繞了一個大圈子。我們贖回來的不僅僅是這些寶物,還有我們中國人的尊嚴,爲過去中國人所受的屈辱而討回來的尊嚴。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讀餘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會讓人手舞足蹈起來,也並不會讓人很興奮。然而無論何時,無論在汽車上,屋子裏還是桌前,牀畔;無論是欣喜,慰然,還是沮喪,寂寞,打開餘秋雨的散文,你都會漸漸融入他的文字裏,隨他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傾聽他所講述的中國歷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帶來的魅力。

掃一下目錄,便知道自己讀的'是憑藉山水風物以揭示中國文化巨大內函的一種美麗文字。讀他的文章,第一印象就是清淡,遣詞造句也自然,通暢,決沒有半點兒華詞麗句,也並不見那些故作高深的難識字。我漸漸地愛上這文字了,一點點地讀,一點點地被折服,感動。再讀進去,就會發現他文章的內容非常平實,使人親近,讓人信服,在不經意間又讓人瞭解了中國過去的燦爛文化。書中一篇《白髮蘇州》看似寫蘇州柔麗悽迷的風景,卻以小橋流水爲背景,通過描寫人文山水,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形神俱佳,同時又展現出中國2500年的悠久文化史,不愧爲一篇充滿人文氣息的散文。

讀上這種文章,慢慢合上書頁,輕輕撫着封面,淡淡地嘆出一口氣來,回憶過往的事,是常有的事。看着一篇《上海人》,那是一剖視上海文明,研究海派文化的論析文章,我是帶着一陣陣苦澀的認同感讀完全文的,有時心裏會十分尷尬,並不時的說:“啊,是這樣,我也曾這樣。”“精明、驕傲、會盤算、能說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這樣的心理特徵被一個 藝術理論家、文化學者、散文作家的文字所印證,怎能不讓人尷尬、鬱悶?

《文化苦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化和史學功底,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人們種種不可能,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這大概是作者的初衷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有一本書,剛出世就極度暢銷,也引起了媒體的攻擊,此爲何書,《文化苦旅》是也!

我無意間在書店中發現了它,它裏面的描寫細緻入微,使人身臨其境,它裏面的故事真實精彩,引人入勝。於是,我便在字與字間遊覽起來。

此書選取了幾個比較典型的遺蹟,來自於中國,南亞,歐洲等地,各地各有特色。作者孤身一人探尋,而讀者們隱形般地跟隨他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遺蹟,受到了一陣又一陣的`震撼,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嘆。

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篇《沙原隱泉》,剛開頭,我就再一次感受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嘆。在爬山之時,作者告訴我們“心平氣和了,慢慢地爬”的爬山竅門。作者在山上看見一清澈的泉水,便升起疑問,爲什麼在這裏會有泉水?在下山時,面對危險,作者則說“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就是這一篇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而在此篇結尾,作者告訴了我,這山名爲鳴沙山,這泉名爲月牙泉。一見到“月牙泉”這名字,我另有所思:據新聞報道,月牙泉的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幾年後就會乾涸。月牙泉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啊,我們應該多多珍惜它,保護它。

此書中的苦旅,並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創造雖苦雖難,但毀滅卻如此簡單。但如果毀滅了就在也找不到當年的輝煌了。

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一份財富,創造美好明天!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會離去的終將離去。

——題記

我曾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當時,我對《家住龍華》這篇文章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然而幾天前,我又想起這篇文章,便又找出書,讀了一遍,卻讀出了一種獨特的共鳴。一定會有人說:“我讀過,是一篇很淒涼的文章,你一個學生,能有什麼共鳴?”不要着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是啊,我並沒有感受過那種與同仁陰陽兩隔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我生出了一種發自心底的贊同。我想,這種苦澀我也曾有過吧。我在他鄉,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瀝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內心,自言自語的說出來,苦笑着,便有苦澀。臨行前,要回鄉了,望了望身後即將離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過一段美好回憶的地方,卻是又有一些苦澀,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幾十年裏,總有一些自己所悲傷的吧?朋友,知己,卻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爾一笑便閃過了,生命是獨自走來又獨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說,“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一生會與十萬餘人相遇,與數萬人打招呼,與數以千計的'人成爲朋友,與數百個人成爲知音,與幾個人親近,可到了最後,只有你一個人。

我希望,告別不會痛苦,因爲弱勢的我不能承受如此的悲傷,我更希望,沒有告別。他是教授,我是學生。有如此共鳴是我的榮幸。我想靈魂不一定歸於冷清與沉潛,希望他們歸於內心的平靜吧……

“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是一種奢望。”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本書的自序中說的最後一句話。作爲遊歷國內“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筆下的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而我的確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人文山水所留給他的苦澀與釋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最近,我接着讀了餘秋雨先生所寫的文化苦旅,這一次,我看到了牌坊這一標題,裏邊講的是餘先生對牌坊的敘述,牌坊在我的印象中,是那種立起來很大很大的石頭,而且是爲了紀念當時某個典範或者是有錢人的,而書中給我們講到的卻是貞潔牌坊,十幾年當時爲了保護自己貞潔兒去世了的女人,而建立這麼大的.工程,僅僅是因爲想給世人樹立典範作業,無非就是讓後人去模仿,但,樹立這牌坊對麼?

在古代,對於女孩來說,貞潔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因爲一旦你沒有了貞潔,你就已經是不潔之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或是鄙視,或是議論。每天女孩子家裏得人都會跟女孩灌輸貞潔的寶貴的思想。久而久之,也樹立了女孩的一種人生觀,她們誓死要對丈夫忠誠,即使自己的丈夫有三妻四妾,也認爲那是正常的,在當時,女孩就要如此屈服,像奴隸一樣,似乎女子本來就應當這樣,正因爲這,女人的地位一直比男人低。男人和女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他們都有理由幸福地活着,但是受封建的毒害,讓男人逐漸的越來越狂,而女人卻越來越自卑,現代社會,雖然提倡着男女平等,但在人們心中還依舊留存着重男輕女的思想,例如:很多農村的人生了孩子一看是女孩竟然會立刻“當機立斷”把他的孩子扔到河裏去,那可是他的親生孩子啊,只是因爲性別的差異就導致了死亡,這是多麼的殘忍。

所以我們要多多的保護婦女的權力,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雖然我是個男孩,但我也看不慣這樣那樣對婦女的不平等。雖然很多人說男女平等在現實中很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男人明白女人與我們一樣都有相同的權力,女人則學會了怎樣爭取自己的權力,那麼男女平等這個看起來不切實際的理想一定就會真正的實現。

合上了這本書,我會想起了餘秋雨先生在書中的疑問: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我想:只要男人們從心底裏接納女人,那麼,這個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和諧,男女平等這個目標也一定就會實現。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第一次聽說《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直到上大學時纔買了一本認真來讀。古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長智慧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滌。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說吧。

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爲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

作爲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

正是因爲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閱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說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說得太久,有些乏了。

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爲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爲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