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稅務

稅務案頭審計報告範文

稅務2.28W

篇一:(培訓費)稅收風險案頭審計工作底稿簡

稅務案頭審計報告範文

(一)熟悉納稅評估案源的內容

接到納稅評估案源後,納稅評估人員首先應當熟悉納稅評估案源的內容,分析是多項指標形成的案源,還是單項指標形成的案源,形成案源的指標是稅負率、預警指標、還是其他納稅異常的指標。初步判斷形成納稅異常的時間區間。

(二)根據納稅異常的時間區間調取和歸集納稅評估對象的相關資料

包括:“一戶式”存儲的納稅人各類納稅信息資料,主要包括:納稅人稅務登記的基本情況,各項覈定、認定、減免緩抵退稅審批事項的結果,納稅人申報納稅資料,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納稅人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增值稅交叉稽覈系統各類票證比對結果等;

稅收管理員通過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納稅人生產經營實際情況,主要包括:生產經營規模、產銷量、工藝流程、成本、費用、能耗、物耗情況等各類與稅收相關的數據信息。

(三)對納稅評估對象的相關資料進行初步的案頭分析

在對納稅評估對象一定時間區間的相關資料調取和歸集後,要結合納稅評估案源的內容進行初步的案頭分析,判斷除案源信息外是否有新的納稅疑點、稅務機關已經擁有的資料能否滿足評估分析的需要。確定需要獲取的第三方信息的內容與方式和專題事項調查的內容與方式。

在整個納稅評估的過程中,分析——判斷——獲取的第三方信息——進行專題事項調查,再分析——再判斷——進一步獲取的第三方信息——進一步進行專題事項調查是一個交叉往復的過程,初步的案頭分析階段,分析的越詳盡,估計的越充分,計劃的越周密,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交叉往復的過程。

1、對稅務登記情況的分析

通過稅務登記表和稅收管理員日常採集的信息主要了解,企業的註冊資本及註冊資本的構成、企業的組織結構,總、分支機構情況、關聯企業的情況,主營的項目、生產經營的範圍、主要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銀行基本帳戶和從業人員情況。

通過稅務登記表和稅收管理員日常採集的信息,不能滿足需求的,確定下一步進行數據採集、專題事項調查和通過第三方獲取信息的內容和方式,如通過企業提供的文件資料和現場查看,可以採集和了解生產的主要產品、主要的生產設備、主要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設備的生產能力;企業生產的組織體系和架構,

企業的總、分支機構情況、關聯企業情況;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可以進一步瞭解企業的關聯企業情況及相互間的關聯關係。

2、對資格認定情況、文書審批情況的分析

通過對資格認定情況、文書審批情況的分析,可以瞭解企業擁有的各種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資格,如出口退稅、高新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福利企業優惠等資格;可以瞭解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歷史情況和現狀。

3、對發票領購情況的分析

通過對發票領購情況的分析可以瞭解企業使用發票的種類、數量和結構,可以輔助判斷企業生產經營的變化情況,可以從發票領購的數量和結構判斷是否存在異常。

4、對納稅申報清冊的分析和各稅納稅申報表及附報資料的對比分析。 通過對納稅申報清冊的分析主要了解評估期內各稅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的基本狀況、變化情況,分析有無異常變化。通過對各稅納稅申報表中的相關數據的對比分析瞭解納稅申報相關聯的各項指標數據是否異常,如增值稅計稅收入是否與所得稅申報的主營業務收入是否一致,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轉出是否相關財產損失、出口退稅的相關數據一致等,並據以確定進行數據採集和專題調查的項目和內容。

5、對開出的各類發票的的分析

通過對企業開出的各類發票的分析,可以瞭解企業產品或商品銷售的方向、結構等信息,經過分類篩選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對不同銷售對象在價格方面的差異,企業銷售單的路徑是否符合常規,是否有在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讓定價套取稅收優惠,逃避納稅義務的嫌疑。要達到分析的目的就應當對發票特別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中的銷售對象名稱、產品或商品名稱、計量單位、數量、單價的採集和補錄;可以通過由企業提供合同、文件瞭解企業銷售產品的作價原則、方法和實際作價情況;可以通過登錄互聯網瞭解期貨市場及其他市場的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

對銷售收入、開票量異常增長的納稅人,一般要分析其是否有虛開發票的嫌疑。這就要求要對生產經營場所、生產能力、倉儲能力進行專題事項的調查,在不能排除疑點的情況下,要對企業的銀行結算帳戶進行調查,瞭解掌握企業是否有符合常規的購銷結算。

6、對取得的各類抵扣憑證的對比分析

通過對企業取得的各類發票的分析,可以瞭解企業採購項目的渠道、結構等信息,經過分類篩選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不同供應對象在價格方面的差異,企業採購貨物的路徑、用途是否符合常規,是否有在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讓定價套

取稅收優惠,逃避納稅義務的嫌疑。要達到分析的目的就應當對進貨發票特別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中的銷售對象名稱、產品或商品名稱、計量單位、數量、單價的採集和補錄。也可以通過企業提供相關文件、合同和登陸互聯網採集信息。 對銷售收入、開票量異常增長或進貨異常增長的納稅人,一般要分析其進貨是否真實。進貨是否企業與生產經營的產品、生產經營場所、生產能力、倉儲能力相匹配,取得的進貨發票與貨物的運輸、貨款的結算是否相匹配。要達到滿足分析評估的目的,就應當對有疑點的重點事項進行專題的抽樣調查。

7、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反應較爲完整的報告資料,資產負債表分析的.方法比較多,主要有一般包括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結構分析法等。趨勢分析法是利用會計報表提供的數據資料,將各期實際指標與歷史指標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

通過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可以瞭解納稅人的資產組成結構,各項資產的搭配或配比是否符合常規,有無重大疑點;可以確定對資產或負債需要進行數據採集的明細項目,如存貨、應付賬款、銀行借款等的明細項目。

8、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

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瞭解納稅人整個經營過程中各種形式的現金流入和流出企業的情況,結合與資產負債表等財務報表和相關的納稅申報表的對比分析,確定是否有不符合企業經營和申報納稅常規的情況,並確定進行信息採集的項目和內容。

9、其他由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申報或報送有關資料,如關聯企業、關聯交易報告報表等。

獲取納稅評估對象相關第三方信息的方法

需要獲取的稅評估對象的第三方信息一般是指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資料沒有包括的,通過稅收管理員的日常巡查巡管和數據採集無法實現的信息,如:原料或產品的期貨市場行情和價格信息,企業的外部形象信息、外部審計、評估信息,企業的行業或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和懲戒信息,企業的債權債務或其他經濟糾紛的仲裁審判信息。

納稅評估對象的第三方信息的獲取一般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部門信息交換、部門配合或納稅評估對象提供等方式來實現。其中,對銀行結算信息的查詢,應當使用專用文書,並經縣以上國稅局局長批准。

納稅評估對象專題事項的調查瞭解方法

稅收管理員在日常巡查巡管中未能採集到的的信息,納稅評估分析需要的其他專題事項或信息,如,主要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的生產設備、設備的生產能力,納稅人銀行結算信息,關聯企業的信息、與納稅評估事項相關的供、銷合同信息,對納稅評估對象的舉證資料進行調查覈實。

納稅評估對象專題事項的調查一般以納稅人提供文件資料和現場查看相結合方式進行,具體應視調查的事項和內容確定。其中,對銀行結算信息的查詢,應當使用專用文書,並經縣以上國稅局局長批准。

對納稅評估對象的舉證資料進行調查覈實的,一般應當詳盡具體,應該達到能夠確認疑點或排除疑點目的。

納稅評估的分析方法

(一)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一般包括趨勢分析、比率分析、結構分析三種。

1、趨勢分析:趨勢分析法是利用會計報表提供的數據資料,將各期實際指標與歷史指標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

趨勢分析的具體做法

(1)絕對數比較,即將一般會計報表的“金額欄”劃分成若干期的金額,以便進行比較分析。

(2)相對數比較,即將會計報表上的某一關鍵項目的金額當作100%,再計算出其他項目關鍵項目的百分比,以顯示各項目的相對地位,然後把連續若干期按相對數編制的會計報表合併爲一張會計報表,以反映各項目結構上的變化。 趨勢分析不僅要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還要對利潤表進行分析。

2、比率分析:是利用會計報表及有關財會資料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

3、結構分析:以某一個項目爲分母,其他各個項目爲分子,得出一比率,然後再對相同項目的比率進行趨勢比較。結構分析應該與趨勢分析相結合運用更合理。

4、關聯分析法:

通過對財務報表各項指標關聯關係的分析,確定指標間的配比是否適當,是否有奇高奇低違反經營常規的情況。

(二)納稅申報資料的分析方法

納稅評估可根據所轄稅源和納稅人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評估分析方法

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財務會計報表數據進行比較、與同行業相關數據或類似行業同期相關數據進行橫向比較;將納稅人申報數據與歷史同期相關數據進行縱向比較,結合經濟形式和企業發生的重大事項,分析數據的變化軌跡是否合理;根據不同稅種之間的關聯性和鉤稽關係,參照相關預警值進行稅種之間的關聯性分析,分析納稅人各稅種之間的關聯數據的符合程度,分析納稅人應納相關稅種的異常變化;應用稅收管理員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況和積累的經驗,將納稅人申報情況與其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相對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確定納稅人申報納稅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三)採購情況分析

通過納稅人採購情況按貨物結構、按供貨對象進行分類,分析採購是否異常:是否有非本企業經營所需的採購疑點;是否有取得虛開發票、假票的疑點;是否有從直接關聯關係或間接關聯關係採購,作價不合理的疑點。(對各類採購發票進行歸集分類)

(四)相關經濟指標分析

通過對納稅人生產經營結構,主要產品能耗、物耗等生產經營要素的當期數據、歷史平均數據、同行業平均數據以及其他相關經濟指標進行比較,推測各類指標的合理程度及納稅人實際納稅能力。

(五)貨物支出結構分析

通過結合納稅人的重大事項和媒體信息對貨物支出結構進行分析,確定納稅人是否有視同銷售的內容未計稅、多計成本的情況,確定納稅人是否有向關聯關係的不合理作價轉移收入的情況。

納稅評估分析的方法很多,是難以窮盡的。納稅評估分析是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不可教條,不可照抄照搬。通過納稅評估分析一般是發現納稅人數額較大的傾向性問題。有的時候通過對一類信息和申報納稅信息進行關聯分析就

篇二:納稅評估對象相關資料歸集和初步案頭分析方法

[論文摘要]稅務審計是稅務機關依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對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扣繳義務情況進行的審計。稅務審計在維護稅法權威、加強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提高稅法遵從、治理腐敗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適當借鑑國外稅務審計的良好經驗,對於加強我國稅務審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關鍵詞]稅務審計 國際經驗 啓示

稅務審計又稱稅務評估、稅收審計或估稅、評稅,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報送的納稅申報材料以及所掌握的相關涉稅信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政策法規的規定,採取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在一定期間內的納稅情況、代扣代繳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的審覈、分析和綜合評定,以便及時發現、糾正和處理納稅行爲中的錯誤問題,查找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異常現象,提出改善日常監控管理和徵管措施的建議,實現對納稅人整體性和實時性的控管,提高稅收徵管質量和效率的管理行爲。

稅務審計是稅源監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對提高納稅意識、強化稅源管理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作爲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種稅收管理方式,稅務審計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國外稅務審計的良好經驗

(一)注重審計人員的專業化

稅務審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因此各國的稅務當局都配有高素質,綜合性強的專業稅務審計隊伍。

美國國稅局每年大約有幾萬名工作人員對納稅人進行稅務審計,其負責指派給區辦公室納稅申報表的日常稅務審計對象,不是由區稅務局自己來確定的。美國國稅局將稅務審計員工分爲審計人員和特別調查人員兩類,前者主要是從事對被選作審計對象的納稅申報表的適當性進行類似日常調查的工作,後者主要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對被日常審計懷疑有涉稅欺詐問題的案子做進一步調查。

荷蘭稅務部門執行審計任務的隊伍需要同時具備稅務知識,審計知識和會計知識的稅務審計師,對審計師的知識水平結構和執業經驗制定了一定的標準和要求。

加拿大稅務部門在審計方面的力量比較強,全國的稅務力量有1/3 專門從事稅務稽查審計工作,其稅務總部下設審計部,審計部配備專業審計師(通常是會計師)及助手。

澳大利亞從事稅務審計的人員大約幾十萬人,而大多數的公司和個人均會通過稅務代理申報納稅或辦理退稅。澳大利亞對稅務代理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查很嚴,主要包括從業人員必須是公正、守信、守法的人,5年內無不良納稅記錄、無破產記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會計學位、商業法律學位;必須有2年的稅務代理助手經歷,並辦理過公司、個人的納稅申報和退稅業務。凡符合上述要求,由聯邦稅務代理資格委員會註冊發執照,3年複查一次。若3年未開展業務,將被吊銷執照。

(二)注重審計程序的規範性

稅務審計主要有審計計劃、審計執行、審計結論和審計報告等基本程序,在實際審計過程中,各國都十分重視審計程序的規範性。

美國稅務審計程序有三個階段:納稅申報表的選擇和分類、納稅申報表的審計、稅務審計結果的處理。首先稅務審計人員將納稅人的申報信息通過電腦進行程序化的標準處理。然後將符合要求的申報信息,輸入電腦進行下一步自動處理,不符合要求的則按規定予以處罰。選案後,將所選對象移送相關部門進行專業的稅務審計。由於稅務審計操作過程是實行專業化協作分工的,而且這些審計部門人員都經過嚴格優質的專業化培訓,因此,整個稅務審計從人員配置到審計的各個環節都突出較高的專業化,從而保證審計質量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荷蘭稅務審計部門在審計納稅申報表時針對不同的納稅人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處理形式:1。由計算機和管理人員按事先制定的步驟進行處理和審計;這種方法適用於大部分的納稅人員;2。由稅務檢查官員進行部分或全部檢查;這是針對抽取的部分納稅人員;3。進行實地審計。

加拿大的稅務部門在收到由納稅人報來的納稅申報表後,總部首先通過計算機錄入進行初審,初審主要是審查納稅人申報表填寫姓名,數額,稅目等是否正確。經過總部計算機中心審計出來後分發給各省,各省級審計部選取大約10%的納稅申報表進行審計,某張表被選出來後,可向上追溯3年,其他的納稅戶,則分行業對偷漏稅較多的安排審計。

澳大利亞納稅人在接受稅務審計時,會首先通知自己的稅務代理人,稅務的審計內容除了一般的納稅申報表外,還有存貨等;審計採用的方法是是對最近三年來任何一年的三個月數據進行抽查;稅務審計人員在審計結束後將稅收調整報告提供給納稅人,如無異議,則補稅;對於審計結果,納稅人有權進行申辯,並將其理由反映到仲裁委員會進行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訴。另外,澳大利亞還對事後處罰進行了具體規定。

德國稅務審計前先發書面審計通知,並規定固定的審計週期,對於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會適當進行週期調整。稅務審計人員在審計初始會通過口頭和實地調查等方法獲取審計資料,在審計進行期間也會和納稅人進行交流。審計結束後,稅務審計人員會將審計結果和基於事實在彙報會上與企業進行交流。實地審計小組的領導,往往是審計專家和主管稅務局的負責人,對稅企的分歧做出決定。納稅人如果對審計的結果有異議,可以要求上訴到法院。

(三)注重選案的科學性

在審計效率較低的情況下,稅務審計選案的科學、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審計的效率,並最終決定稅收徵管的質量和效果。在這方面較爲成功的是美國。

美國在進行審計選案時,一般採取以下手段:一是電腦選樣,又稱區別函數分析法。其原理是利用電腦設定不同程序,對個人或企業納稅申報表中的收入、個別費用、扣除以及毛利率等項目進行打分,最有可能存在問題者一般得分最高,也就最值得審計。二是稅務機構內部人員自行分析研究抽樣或專案調查。如美國國稅局曾針對可能違反稅法的高風險行業或個人進行查覈,其對象包括美國公民持有信用卡在國外消費者,高收入未報稅者,易通過合夥事業、信託基金或公司組織轉移所得的高風險高收入者等。三是其他機構通報。聯邦、州、市各級稅務機關、證券監理會、保險監理會以及銀行監理會等機構應對特定信息進行通報,

一旦發現問題,相關稅務機構就應立案調查審計。四是他人舉報。稅務機構在分析及確認舉報內容屬實後,決定查證與否。

(四)注重信息收集和信息網絡建設

能否全面掌握納稅人的相關信息對於稅務審計的質量和成敗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各國都非常注重對納稅人信息的收集,注重納稅人電子信息網的建設和利用。荷蘭稅務當局系統數據庫包含有500萬個納稅人的信息。韓國通過設立稅務信息處理系統,使稅務審計逐步實現了計算機化,大大提高了審計的效率和質量,有效阻止了稅務腐敗。

二、國外稅務審計對我國的啓示

(一)培育專業的稅務審計人才

稅務審計人員的數量和素質是制約稅務審計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的各類稅務管理人員均有承擔一些稅務審計工作,例如國稅總局的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會對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的涉稅案件進行審計,各地級的稽查局會對所轄企業的申報進行審計等。稅務審計的總人數較爲充裕。人員的背景豐富,具備一定的稅務、會計、審計知識,地域性的審計人員瞭解當地行業和企業的一般經營情況。但目前我國稅務當局並沒有有效地整合幾類稅務審計人員,稅務審計的分工還處於低水平和有所重複階段。隨着涉稅事項的複雜化,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的稅務訴求提高,我們的稅務審計人員急需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整合現有資源,形成一支稅務審計的專家人才隊伍。

(二)規範稅務審計程序

在稅務檢查工作中,當前我國雖先後制定了《稅務稽查工作規程》和《涉外稅務審計規程》,但對內資企業的稅務審計缺乏規範的規程。因此,我國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針對不同納稅人制定規範的、切實可行的稅務審計程序;利用現有資源,開發相關稅務審計軟件,將案頭準備、案頭分析、現場實施和審計終結等環節納入規範的電子流程之中。選案時,可借鑑美國經驗,在現有納稅大戶選擇法、行業選擇法、循環選擇法以及納稅狀況總體評價選擇法等方法的基礎上,適當引入區別函數分析法以及他人舉報和其他機構通報等做法,多渠道、高效率地選取審計對象。

(三)提高納稅人申報資料的質量

當前,我國稅務審計的微觀環境沒有完全與國際上比較通行的管理模式接軌。最明顯的就是目前的徵管資料不能滿足稅務審計包括稅務稽查的需要。這方面國外有些做法值得借鑑,如美國個人所得稅實行雙向申報制,日本則要求法人企業除了要報送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外,還要報送18種附表,如往來賬明細表、銀行存款明細表等,大大提升了稅務案頭審計交叉稽覈的質量,從而提高稅務機關的行政效率。在稅收徵管制度中應要求納稅人提交往來賬明細表、銀行存款明細表,以改善目前稅務機關有關納稅人信息匱乏的局面,這對稽覈評稅和稅務審計大有裨益。

(四)加大稅務審計工作效率和力度

我國的稅務審計率很高,企業和個人的納稅申報表都要逐一通過稅務局的審覈,但對於重大涉稅案件的發現率和處罰率卻偏低。面對這種現狀,首先必須要確定以稅務審計爲核心的徵管工作,樹立以風險爲導向的稅務審計;

(五)加快稅務審計的信息化進程

面對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現狀,我國的稅務審計從最初始的納稅申報,覈實,到稅務稽查,審計等一系列的程序中,計算機和信息化的應用水平較低,難以符合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納稅申報的手工表樣不僅會增加納稅人負擔,而且不利於稅務部門審計的精確性。並且對企業導出的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無法有效跟蹤和核查,嚴重的制約了稅務審計質量的提高。爲此,建議儘快加大稅務審計軟件,風險評估軟件,審計結果反饋和跟蹤等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儘早實現稅務審計的信息化。

(六)重視和加強大企業稅務審計

近年來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數量逐漸增加,這給大企業稅務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大企業稅收管理方面的經驗相對匱乏,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體系,管理手段相對薄弱,風險評估和審計軟件等相關技術處於較低水平。在實際工作中,大企業的稅收徵收管理工作還有較大的提高空間。因此,我國要學習和借鑑國外先進的稅務審計經驗,加強我國大企業稅收審計隊伍建設,工作探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審計程序和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