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5篇)

生物1.34W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5篇)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

在生物教學中巧妙地輔以一些與生物知識有關的妙語,往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能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

下面就簡單列舉幾例在生物教學的妙語妙用。

(1)詩詞

在生物課堂中適當穿插運用,可爲學生創造出一種詩情畫意般的教學情境,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陶冶學生情操。如在“生物與環境”中,導入時可引用“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喚起學生珍惜美愛護環境的`意識;還可以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峙桃花始盛開”來突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又如用“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來引出“植物的向光性”。

(2)成語

與生物學相關的成語往往蘊涵着一定的生物學原理。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它把生物的捕食形象地表達了出來。還有“飛蛾撲火”——昆蟲的趨光性、“葉落歸根”——生態系統的物資循環、“望梅止渴”——條件反射等等。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時機靈活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抓住知識精髓,理解知識的效果甚佳。

(3)迷語

把生物主要特徵或本質規律概括起來,形成生物學謎語,或收集民間相關生物學謎語,在課堂中抓住契機,適時應用,能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教學中會產生“投石激浪”的效果。如“不勞而獲”——寄生、“玉帝聖書”——神經、“三教九流都來往”——雜交等等。又如用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裏面坐個白胖子”,可以使學生很容易抓住果實與種子的本質特徵,從而不易混淆“果皮”和“種皮”兩個概念。

(4)諺語

諺語是前人用精練、押韻的語言歸納而成,反映事物或現象的本質、規律,並廣爲流傳的妙語。課堂中適當選擇運用,能增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如“一山難容二虎”——種內鬥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條件反射、“大樹底下好乘涼”——蒸騰作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生物的遺傳等等。

(5)順口溜

一些零散難記憶的知識內容,抓住其知識重點,編成具有一定的音韻和節奏感的順口溜。在課堂適當運用,既可縮小記憶容量,便於記憶,又能活躍課堂氛圍。如幾種無機鹽缺乏症:“鈣、磷不夠疏鬆症,小兒還患佝僂病;成人缺碘甲狀腫,幼兒必患呆小症;嬰兒缺鋅食不振,生殖發育要緩行;血紅蛋白鐵組成,缺少就患貧血症”。這樣把幾種常見無機鹽缺乏症歸納在一起,利用押韻特點,使無機鹽與相應缺乏症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較持久的聯繫。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2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合理。

1、深入、細緻、全面、系統地解讀課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

課程標準是學科教學的依據,教材是教學的參考,教材不限於課本,還包括各種其它的教學資源。教師要改變以往過分依賴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習慣,在深入鑽研課本文本的基礎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種課程資源,更好地爲教學服務。在教學目標設計中,目標分析,能力目標的第一點應該放在知識目標中。情感目標要具體落實到具體章節和事情,不能泛泛而談大的目標,應該提及通過什麼方式達到這個目標。在一節課中,並不是每一項三維目標都要重視,而應該結合具體內容有所偏重。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以免目標過高不能實現或目標過低不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或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低下,達不到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在教學中要逐漸加深,不能在某一節課,使知識一步到位,超越應學的內容,由於“難”既嚇跑了學生又完不成教學任務。

2、教師應具備課堂的研究能力。

教師應少講精講,講慢一點,不要只顧自己講個不停,多留些時間給學生思考,講時注意複習舊知識。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進行了討論,方法值得提倡,但要注意討論的有效性。第一,討論的問題要值得討論,第二,要關注小組的討論活動,要讓討論活動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一個過程。課堂上適時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是一種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也是培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在學生獲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結論時組織學生討論,互相啓發,分析綜合,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有效的主體參與能提高學生自主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揮其自學能力,從而發展

3、生物教師要加強對自身各種素養的提高。

大家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提高自身的一種自主意識。教師應該出去看看,體會一下自然和人文環境。生物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質,多關注周圍的生物和生命現象,爲教學不斷積累素材。在教學中,纔可以給予學生引入一些社會關注的`生物學事件作爲課堂拓展內容。教師的工作範圍應擴大。要以自己的行爲來爭取自己的地位,學校評價一個教師不僅僅是大學聯考考多少分,還有其他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優秀的研究性課程,輔導學生獲獎等等。教師應該根據自己學生和學校的特點拓展自己的工作範圍。

學校的教研組、備課組應該建立融洽的組內關係,構建一個友好和諧的教學集體。在個人方面,應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總結自己不足。在組內交往要相互尊重,在業務討論上則需要多相互切磋,不斷相互促進大家的業務能力。如每位老師一個學期精心準備1-2節課,共全組教師共同學習和探討。加強和外界的聯繫。多加強和上級部門和周圍的聯繫,可以獲得多方面信息,爲發展提供契機,如各種創新大賽和競賽的輔導平臺。能以積極的心態參加各級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和講座。要注意每次活動資料的記錄和積累,對於個人及教研組的成長很有必要。

4、對教學過程,進行了課前和課後的反思。

人們常說教學是藝術,是成功及遺憾的藝術,再精彩的課,回頭反思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還應當認識到無論採取什麼手段,着力點還是應該放在學生身上,平常關注不多,研究不夠,認識不到位,遇到大場合,就會力不從心。重大場合下的公開課是否能上得好,取決於平時常態課的積累,爲此。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3

推薦聽了國中生物學科的優質課之後,受益匪淺。生物學作爲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在學習反思中不斷前進。

一、注重理論聯繫實際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繫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儘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在習題的講析中,選例除了要注重習題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習題的實用性,以及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的結合性。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於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方法引導

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徵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知識方法教育要靈活,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思維方法訓練要靈活。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三、轉變觀念創新教育

在教學裏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對教材講述的.內容已經非常熟悉有的則很陌生有的則完全不感興趣在這樣的課堂上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感受很不容易的一般的情況下對知識比較淵博的部分學生邀請他們發言可以使這部分學生能夠保持關注。但有時也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因爲學生的很多認識模糊不清的他雖然知道但講不明白甚至有錯誤反而引起其他同學的反感於我儘量把同樣的知識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比如本節課講“化石年代順序”時用的標圖比賽的方式通過同學的動手活動使已經具有這部分知識的同學積極參加競賽對這部分知識比較陌生的同學可以通過觀摩來學習知識我也經常會精心引進一些相關的課外知識,既保持了新鮮感又達到了同樣的教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統一,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紮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出獨特的創新能力。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4

脫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以探究、實踐爲核心組織教學的基本策略是:

(1)從一個實例(或現象)入手,使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分組進行探究。

(2)每組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然後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方案。

(3)方案的實施。各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或實驗,然後小組得出結論。

(4)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結論進行分析,最後探究出結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但對於整個探究過程選題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實,一定是先發散,後集中。

如《生長素髮現》一節的教學,可以窗臺上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交流結果。這樣以探究、實踐爲核心,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5

摘要:新課程改革後,生物學科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同時也給廣大生物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地適應這一轉變,教學反思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通過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師主動地去學習新課程理念,反省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教學反思;新課程;高中生物

20世紀80年代,在歐美國家率先興起培養教師們的教學反思的能力,然後迅速波及世界各個範圍。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通過總結來進一步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隨着生物課程的改革,關注教師的思維,培養反思型的生物教師也成爲了必然。因此,筆者試圖從如何對教學觀念、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課後等方面進行反思展開了初步的分析。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教師認爲把生物知識教給學生,學生掌握、理解並會解題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而新課程中,教師不單單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和情感,這一理念轉化爲新課程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能力、情感與價值觀。新教材在很多章節裏,設計了“問題探討”“資料分析”“與生活聯繫”“科學—技術—社會”等等,這些設計無不滲透了新課程的理念。生物新課程的改革,不僅提高了生物在大學聯考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爲生物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我們教師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知識灌輸模式下,那麼新課程所倡導的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去反思自身的教學觀念,是否與新課程相接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自己主動去學習並理解新課程理念。例如必修三第二章第四節《免疫調節》,這一節免疫學概念多,免疫過程複雜,單純地把這些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不但學習起來吃力,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如果教師嘗試着把生活實例與知識聯繫起來,如“用給被不同毒蛇咬傷的病人注射不同的抗蛇毒血清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抗體的特異性”,“用艾滋病患者體內淋巴T細胞數量變化的數學曲線圖來理解T細胞在免疫過程中的作用”,這樣學生不僅在愉快的氣氛中習得概念,而且還注重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作爲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如何實現這一點呢?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探究性學習不僅作爲教學策略,而且還上升到科學教育的八大內容之一,從科學本質出發,倡導探究性學習符合科學自身的特點,對於學生理解科學的本質大有幫助。在開展探究性教學時,教師應當反思:

第一,討論的問題是否具有探究的價值。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關於“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有的同學提出問題“植物細胞會出現失水的情況嗎?”,顯然這個問題沒有探究的意義,因爲日常生活中植物失水的現象屢見不鮮,比如放鹽後蘿蔔會有水分滲出。如果引導學生透過現象去看本質,“植物細胞在什麼情況下會失水?”“是否跟哺乳動物紅細胞失水一樣?”“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嗎?”,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從而選擇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第二,在探究過程中是否體現了小組合作精神。科學探究不僅是讓學生去認識科學的本質,也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一個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效的小組活動,讓學生較爲完整地掌握生物學知識和技能。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蒐集資料、調查訪問、評價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均得到提高。由於學生在教學中總是主動積極地參與,所以他們的主體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相互配合、相互學習,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第三,探究過程中是否及時有效地修正與評價。評價應以激勵與嚮導爲主,特別要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高中生物可以探究的問題很多,但過分地強調探究教學,事實上很多探究活動開展起來難度較大,甚至可能沒有必要去探究,這就有可能花了時間卻達不到效果。在有限的45分鐘課堂裏,教師應當追求課堂質量而不是數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恰當地使用好教學輔助手段,從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課後的反思

課後反思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課後反思側重於在每節課後對自己教學的成功與不足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每一節課都會有一些驚喜與亮點,把這些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通過長期的積累,就會成了自己一筆寶貴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以後教學中的“法寶”。當然,更重要的是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對不足的地方進行有系統的整理與回顧,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吸取教訓並加以改正,使今後的教學更加合理,更具有效性。下面筆者以實際教學中《免疫調節》這一節在教學後的一則反思爲例:免疫調節這一節課涉及的概念多,內容抽象,學習起來難度大,因此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舉一些生活的病例和實例,讓學生明白免疫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應該去學習它。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這兩個過程是比較複雜的,我運用了現代多媒體手段———動畫演示的方式把複雜的過程形象化,然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概念圖的構建,而在實際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主動參與討論,感受到了獲得知識後的樂趣。另外通過對艾滋病資料的獲取以及對小男孩大衛事例的分析,讓學生在習得概念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其情感的教育。但在組織教學時,由於時間緊張,對非特異性免疫以及免疫的系統組成的處理略顯簡潔。另外發現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有些同學還缺乏合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劉加霞,申繼亮.國外教學反思內涵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3,161(10):30.

[2]曹京.生物教學應注重教學反思[J].基礎教育參考,2011(2):6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所.生物教師培訓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6

從大學的校園走進中學的校園,我曾許下諾言,盡我所能,努力改變課堂的厚重生冷,讓自己與孩子們一樣活潑絢爛起來。轉眼間,做一個快樂的教育工作者,已經有12個年頭了。回頭看了看,我忍不住笑了起來,那些悠悠往事咂摸起來很有味道。

感冒了,帶病上課着實精神可嘉。可是就在我忍着鼻涕滔滔不絕的時候,一個泡泡調皮的鑽出鼻孔。我一時間囧住了,這個可惡的傢伙窺探這個世界足有5秒,才縮了回去。四十多雙純潔的眼睛在看着我呢。那一刻,我知道地洞的價值所在了。一個小女生強忍笑,遞給我一張餐巾紙,“老師,擦擦吧。”“……”苦心經營的.偉大形象頃刻間倒塌。

人體內含水量是60%~70%。同學們覺得不可思議。我打趣道: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巴做的。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此話有誤導之嫌,男人也是水做的哈。男生們鼓起掌來,彷彿被壓抑許久的悲憤終於爆發出來了。女生們針鋒相對,老師,女生是清水造的,男生是渾水做的。一場性別大戰火藥味濃濃的升騰起來。很明顯,班級裏女權高高在上。我找出人體的染色體圖。指着性染色體說,同學們,看到這個Y染色體了嗎,它明顯比X染色體短了一大截,據專家檢測,以前Y染色體有200多個基因,到目前爲止,只剩下40多個了,而且未來它將繼續縮短,預計到500萬年後,Y染色體就消失了,那就意味着男人就不存在啦!全班譁然。既然Y這麼脆弱,我們要善待男生。此後男生女生關係更加和諧,凝聚力超強。

講泌尿系統的時候,我點了一下憋尿的壞處。此時,一個女生跑到我的跟前,面部有些扭曲,我嚇的一愣一愣的,這是怎麼了,也不喊報告。“老師,我想上廁所。”“……”我一時不該怎麼辦的時候,她已經飛奔出去了。這時已經有人捂着肚子趴下了。這是那個平時安靜矜持的女生麼?不一會兒,她笑容滿面的進來了,已經恢復了正常,“報告。”“解決完畢了。”“嗯。”“舒服吧。”“嗯。”……我很佩服孩子們現學現用的本領和無比疼愛自己的品格。“以後,希望同學們課堂醞釀好後,課下解決。學校明文規定,除非特殊情況,不允許上課去廁所的。”

諸如此類的趣事可以裝幾麻袋。閒暇時,取出幾件,傻乎乎樂一番,發覺我也被孩子們的天真可愛給同化了。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7

在生物學科教學中如何選擇多媒體,它有哪些依據呢

 1.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多媒體

中學生正處於一個求知慾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時期,因而多媒體具有對聲覺、視覺、聽覺的綜合刺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但心理學也表明,中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容易使身心疲倦;經常性地使用電腦,也容易使學生視力下降。因而,多媒體在生物課堂的使用,要注意兩點:一是界面製作要平和自然;二是要適時適度,否則其結果必然事與願違。中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還不夠,加上國中生物的部分與化學相關的內容接觸較早,給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也帶來了麻煩。

 2.根據內容選擇多媒體

多媒體的設計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着並不是所有的生物課都能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作爲教學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與效益,其展示的知識內容必須與教材相適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高中生物學中有很多內容是學生能夠看得懂,或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或其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已經具備了的,或只需要教師作簡單指導便能融會貫通的。這部分知識是根本用不着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否則就是“畫蛇添足”。而像一些微觀的現象或暫時觀察不到的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再現,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如《細胞的分裂》中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的過程,我們通過微機模擬,分步展示各個時期的變化特點和整個過程,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而且通過三者的比較,能夠熟練地把握三者之間的根本區別。

3.根據實驗性質選擇多媒體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因則,我們認爲,可以用實驗展示的現象或實驗本身一般是不適宜選用多媒體來替代的。即使要使用,也應該結合實驗本身。如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或現象,以及在現有的條件下無法完成的一些經典實驗,則可以通過電腦模擬來實現,幫助解決問題。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過程、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根據課型選擇多媒體

新授課,一般根據以上幾個原則來進行,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複習課則可選擇多媒體來擴大容量,濃縮教學內容,建立系統的科學認知體系,強化重難點。確定好使用多媒體後,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來設計和製作多媒體課件。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多媒體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起來。

 二、課件設計的思路和原則

筆者認爲:課件設計的思路有兩種:

一種是以教師的“教”爲中心的課件設計,這是當前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思路。其特點是以教師爲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我們簡稱爲“輔教”。用這樣的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時間處於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更不利於創造型人材的成長。在這裏不作深入的探討。

另一種是以學生的“學”爲中心的課件設計,這是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是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未來占主導地位的設計思路。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認爲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可見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其設計原則可以概括爲:(1)明確以學生爲中心。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2)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創設一種與學習相聯繫的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繫,並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3)強調“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其目的是使學習者羣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被整個羣體所共享,即整個學習羣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學生完成意義建構。打個比方,這就像你有一條信息,我有一條信息,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條信息。(4)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即學習者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

 三、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1.選擇主題

確定一個鮮明的可以用多媒體來表現的主題,能夠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是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解決或不可能達到此效果的。如上文中所舉例若干。

2.情境創設

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情境。如《環境保護》中,模擬出酸雨的現象及其危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8

教育評價具有激勵、導向、調整、反思、選拔、診斷等多種功能,本文中把突出激勵功能的評價稱爲激勵性評價。激勵性評價是一種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動機,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提高自身素質的價值判斷活動。

在生物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地發展。本文結合國中生教材的教學實踐,在運用激勵性學生評價方面進行探討和反思。

一、激勵性評價的原則

1、有目的地激勵學生

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根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教學內容、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學習的狀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從內心體驗成功,產生學習的動力。通常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學生進行某些生物探究實驗時,實驗方案設計很認真,但實驗卻失敗了。這時,教師應正確地進行評價,做好引導,充分肯定他們在實驗中積極認真的態度,同時和學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允許他們重做實驗,直至成功。讓學生感受教師的真心幫助,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同時,學生也認識到成功的取得是由於努力的結果,激發學生繼續努力學習。在評價的過程中,應注意激勵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條件,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不斷反省、不斷調整、不斷超越自我。

2、公正地評價學生

不公平的評價會拉開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對教師產生隔閡、冷漠、消極甚至對抗的情緒。有時,還會引起班裏的其他同學冷落、孤立被評價的學生,使學生受到精神上的傷害。所以,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偏愛優秀學生,不冷落後進生。而且,更應對後進生施以關愛,善於發現、賞識他們的閃光點,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使之獲得“我也行”的情感體驗。

3、及時反饋評價信息

教育研究證明,信息反饋越及時,教育的效果就越好。爲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評價一定要及時反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生物知識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及時的反饋,能及時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展,及時地發現錯誤,適時調整學習的方向,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

4、評價方式多元化

多元智力理論認爲:每個人都同時擁有多種智力,這多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存在,每個人的智力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教師要承認學生多元智力的存在,從多個角度,以公正的、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抱以積極的態度,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賞。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爲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評價方式,如採用多種開放性的考試,口試、網頁製作、小發明、製作小模型、實驗設計、紙筆測試等。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參與評價。多種形式的評價,能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激勵性評價的策略

1。對學生全面激勵

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評價應以人爲本,重點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在各個方面原有水平的進步,多關注學生的潛能,多肯定學生的優點,多采用開放性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促進自我發展。爲發揮學生的特長,發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1)採用多種評價形式

根據國中學生生性好動的特點,多開展開放性的評價活動,可採用演講、口試、辯論、繪圖大賽、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如進行“人類的克隆利與弊”辯論賽,先讓學生在課前根據自己支持或反對人的克隆的觀點,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收集和分析資料。上課時,將全班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生物科代表或班幹部充當監控官,負責組織調控正方和反方辯論。辯論開始後,雙方都拿出證據來辯駁對方,辯論中途允許學生改變自己的觀點,最後能被絕大多數同學認同的觀點爲勝方,並設立最佳口才獎、最佳合作獎等。通過辯論賽,學生們相互探討事實的實質,達成了共識,既獲得了有關克隆的生物學知識,亦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並且在道德情操、人類倫理等方面得到培養,讓學生在全面激勵中獲取進步。

(2)設立多個學習獎勵項目

學生各人的能力不同,表現各異,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評價時,設立多種的獎勵項目,如學習《生物圈爲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時,開展"假如我是一株被帶到火星上的小草"演講賽,設立積極發言、最佳拍檔、最具創意、最有進步獎等等。

2、多主體參與評價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評價的主體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評價過程科學化,評價結果人性化。生物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多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學生主動參與激勵評價中,讓學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學生才樂於接受評價,樂於主動學習。開展評價,教師、學生、家長應多方參與,以充分發揮不同主體的作用。

(1)自我反思激勵

羅傑斯說,“只有一個人能評價目標實現的程度,這就是學生自己。”評價中,應尊重被評價者的人格,讓被評價者能主動參與評價,才能樂於接受評價,評價纔能有效。而且,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更易接受、評價的效果會更好。如評價學生製作的動植物細胞模型時,開展“給我的最好作品打分”的自我評價,要求學生說出作品最好的地方,好在哪裏,有哪些地方是有所改進創新的,學生通過對自己作品的分析,加深對細胞知識的理解,也認識自己的長處,在剖析自己之中完善自我。

(2)合作激勵評價

加強合作與交流,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要求。合作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與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積極溝通,促進自身發展。在生物學教學中,可開展一些小組合作的活動,使學生將個人表現與小組成就相聯繫。如探究花的結構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競賽,對照課本的桃花基本結構圖,學生將從自家帶回來的各種植物的花進行觀察、解剖,並將花的各部分粘貼成押花畫,註明花各部分的名稱。還可設立多個獎勵方案:最佳合作獎,最準確獎,最快速度獎,最具創意獎。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後,上講臺展示,介紹本組成員間合作程度,作品好在什麼地方,接受其他小組的評議。通過小組內自評,小組互評,選出各個獎項。學生通過參與小組評價,不僅學習了花的基本結構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創新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互相交流能力。又如進行綠化校園的設計評價活動時,先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一份校園綠化方案,然後在課堂上全班交流,從科學性、合理性、經濟角度討論後,評選出幾份優秀設計方案進行展示。交流後各小組吸取其他小組的優點,修改完善本組的方案,以最滿意的方案上交。通過初步設計→互相交流→不斷完善的評價活動,學生體會到“只有羣體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成就。”採取的策略多是圍繞“我們怎樣才能完成任務。”評價中,學生認識到,個人目標的達成,取決於羣體目標的實現,個人獲得成功的機會,也因其他同學的存在而增加。

(3)家長參與評價

生物教學中,家長參與學生的評價,能讓家長了解自己子女的學習情況和進步點滴,加強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如開展“爲長輩設計有滋有味的營養食譜”的評價活動,讓學生從長輩的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出發,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經濟實惠的食譜。學生設計好菜譜,先做出預算,然後到市場採購相關食物,親自下廚,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營養菜式,請家長品嚐,並做出相關的評價。家長的評價能給學生極大的鼓勵。

3、泰勒說過:“評價是一種確定行爲發生實際變化程度的過程”。學生評價要立足過程,促進發展應與學習過程同步。將評價作爲學生主動學習的一部分,讓學生能夠參與評價、樂於接受評價,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1)及時記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

多根據學生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進步。例如參照學生進步的幅度設置學業進步表:根據前幾次的測試成績,先確定每個學生的基礎分,以此爲參照,以後的測試成績以提高分來確定等級,提高30分以上的爲A級,20分以上的爲B級,1-10分爲C級,其餘的爲D級。也可將近期的幾次成績繪製成學習走勢圖,讓學生看到學習成績的進步或退步,更好地確定努力的目標和方向。開展參照評價,對優等生來說,更激發他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對後進生來說,"今天的我"勝過了"昨天的我",樹立學習的信心,激勵他們逐步走向成功。

(2)多采用人性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低年級的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評價可採用一些靈活方式。如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提出一些富有創意的問題和有獨特見解時,可在學生的課堂記錄本上印上智慧星,並作爲期末考的考覈依據。如果學生的智慧星積累到一定數量,可到教師處換取一些小禮物。這種人性化的評價方式,往往會使師生關係更爲融洽。

(3)結合探究活動全過程,對學生探究能力作評價

如在開展環境條件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活動時,注意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留心觀察鼠婦的生活習性,提出問題,尤其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設計不同的對照實驗或不同的實驗裝置,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要求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以科學的態度,仔細觀察,認真記錄,並做好數據的分析處理以及信息的表達和交流,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對自己完成的探究過程進行評價。

(4)注意過程性的評價應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教師要關注學生平時一系列動態的課堂評價的記錄積累,還可與期末靜態的筆試相互融合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在不斷進步中得到激勵。如在學期末設置的學生生物綜合評價表:

生物教學中,運用激勵性學生評價,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現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產生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成功。能幫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9

一、國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在國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除了修訂教學目標,還應在教學過程中反思在教學中的不足,尤其是自身對新課改的理解和實踐中的不足,從而針對這些不足,採取有效的措施,改進這些不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進行《種子的結構和成分》教學時,爲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就應反思學生是否掌握了單子葉植物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探究方法,而這就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並反思採取何種方式進行驗證,才能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二、國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加強教學反思的運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國中生物教學反思的內涵和國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作爲新課改背景下的國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加強教學的運用呢?筆者認爲,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科學確定教學反思的時間

教學反思具有一定的時間性,只有對國中生物教學反思的時間進行科學的確定,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反思的成效。就國中生物教學而言,教學反思應分爲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後的反思。

一是教學前的反思,主要是在備課階段進行,教師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的預測,並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促進這些問題的解決,從而爲教學效率的提升和教學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是教學中的反思,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反思,此時主要是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爲進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心理變化的揣摩和分析,主動、及時反思教學行爲,在促進教學調控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在加快教學方法改進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從而對教學思路進行有效調整,總結教學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三是教學後的反思,就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應批判性地反思教學過程,結合多種信息的反饋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總結教學經驗,促進研究能力的提升和理論素養的養成。

(二)採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反思

一是寫好教學筆記。教學作爲與學生互動的動態過程,產生的問題及體會作爲第一手的實踐資料,教師應及時記錄和整理下來。

二是定期的教學反思討論交流,讓優秀的教育理論得到交流,共同探討教學中疑惑的解決之道,使得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將教學理論應用到國中生物的實踐教學中。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0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爲:“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不在於他們掌握學習內容的能力,而在於學習的速度,”“只要肯改善教學過程,照顧學生學習速度的差異,那麼會有95%以上的學生的成績是優良的。”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教學速度,使教學速度適應大多數學生的認識和鞏固知識的速度,對於提高教學質量,減少大面積差生的出現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影響課堂教學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課前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課能否順利地實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準備十分重要。課前準備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兩方面。如老師方面包括備課準備、傳授知識的思想準備、心理準備、教學手段準備等;學生方面包括課前預習準備、接受知識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教室安排佈置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正說明了課前準備的重要性。

二、教學語言

優秀的教師,十分重視教學中的語言速度,恰當安排語言技巧,精心設計語言意境,成功把握語言速度,積極創造語言氛圍,如講授“環境問題”時,宜採用語言較低、語速較緩的方式,引起學生對環境知識的重視,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形成正確的.環保行動。而講授“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則宜採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達到既傳授知識,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之目的。同時,在教學中,要使用正確、精煉的語言,防止拖泥帶水。

三、提問

學習就是從不知到知,從不懂到懂,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就必須遵循教育規律,由淺入深地設計課堂提問。從不同方向將思維“聚集”到“中心”上,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有利於獨創見解的產生。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1

隨着國中教學有很大變化。表現在從原來的三本教材改爲現在的六本教材,從原來的12個生物實驗改爲現在的二十幾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目前生物個實驗。從教材內容上看,不但增加了生物學基本知識,同時增加了高新的生物工程知識,以及探究性學習等內容。因此,我們明顯地感覺到教學任務重了,複習時間少了。因此以往那種全面敘述講解,反覆複習訓練講評等等這些過程已經受到了時間的限制,已不再適應目前教學的要求。因此許多九年級生物學教學的教師都共同的感覺到了教學的不習慣,認爲時間不夠用,練習做少了,複習過程不再允許反覆講解,總感到不放心。應該怎麼辦?下面就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認識,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6本教材在複習中實際只可以切割成六個知識大塊,具體是:

1.分子與細胞:包括原生質成分細胞結構和增殖。

2.生物代謝和調節:包括動植物代謝、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內環境及穩態調節、免疫。

3.生殖發育與遺傳變異:包括生殖與動植物胚發育,dna與基因,4大遺傳規律與伴性遺傳,生物三種可遺傳變異和應用。

4.生物進化與生態:包括新進化論內容和應用,生態類型結構功能和特點以及調節和保護。

5.現代生物科技:包大四頭生物工程內容和應用。

6.二十二個配套試驗:包括原理操作、技術設計和結論。這些知識版塊是以後專題複習的主要依據。

二、高三年生物教學和複習安排

目前各校教學進度安排有二種方式。一種是一邊複習一邊結合選修本教材講授,一竿子插到底。這種安排的優點是:能清晰地結合知識板塊,有較強的知識系統性,而且省時間不重複。但缺點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對新老知識認識度有很大差異,尤其是程度較差或一般程度的學生對新舊知識的銜接非常勉強,容易形成夾生飯,其形成的知識系統不能有自己的獨立體會和串聯,因此出現較多的邊找書本知識邊做練習的現象。另一種進度是先講授選修本教材內容再接部就班順序複習總複習。這種進度的缺點是有一定的複習重複,複習花時略多,顯得緊張。但優點是符合教師教學習慣和學生的知識掌握習慣。在基本知識有一定熟悉情況下,教師的板塊複習串聯比較易於啓發學生的思維,全面體會總結知識系統,因此更易於知識系統化。我更贊同這一種進度,因爲根據現在大學聯考趨向,知識不是老師灌出來的,而更應該是學生學出來的。必須有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東西。採用這種進度的時間安排應是這樣的:總時間約36周。

選修本花10周時間完成授課和一次複習。而總複習一般花四輪:

第一輪是單元複習:抓單元過關,配套單元練習。花12周時間。

第二輪是知識聯繫:主要針對上下聯繫的交*知識的銜接和串聯(如:減數分裂與遺傳,動物代謝與穩態)配套綜合練習。花4周時間。

第三輪是專題複習:主要知識板塊複習形成知識網絡,目的是知識系統化。配套專題練習。約花6周時間。

第四輪是缺漏複習。主要針對練習中的出現共性缺漏進行知識重現重點補漏。配套練習模擬練習,花4周時間。

三、教學與複習方法要求

平常講課與總複習必須是兩碼事,他們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

(一)教學方面

教學原則是講清概念和原理,分析現象和結果,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涵,因此必須富於啓迪,善於尋找知識點本質所在。必須克服面面俱到講到根根底底不留一點餘地,節節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要求講道理,要求精練地表達知識本質清晰而簡練能表達本質的課堂板書。我認爲課堂必須有懸念,必須有學生思維的時間和內容。聽出的東西和悟出的東西有明顯差別。一包到底包出來的學生一定是不會思維的笨學生,不想思維的懶學生。

比如:講授有絲分裂,老師講清同期概念,各時期細胞整體變化特點就已足夠了,讓學生通過識圖繪圖悟出染色體變化規律,這樣才能得出他們自己的思維結論,沒有必要老師清清楚楚總結出來。再比講授七大細胞器我們可以通過形態結構成分、類型、功能存在等方面列出一張表,讓學生來填表比較,就能成爲學生自己的知識。沒有必要老師列表。

(二)複習方面

複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和記憶。因此主要在於如何形成簡煉的知識網絡。目的在於在今後應用中,解題中尋找知識根源和依據,使學生能以基本知識爲依據掌握解題和應用方法。因此必須克服總複習變成授課的重複。因此複習不是反覆講解知識過程,而是明確告知學生有哪些知識點,必須記哪些東西,必須懂哪些東西。板書語言都必須肯定而又明確。複習必須是總結式複習,不能是敘述式複習。

比如複式植物代謝:明確告知原理是原生質成分更新過程,知識記憶有2種吸水方式(包括2種吸水原理,2種不同細胞結構條件,2種不同吸水結果)。再如:礦質代謝,明確告知知識點是1個概念(礦質),1種吸收形式(離子),1個特點(選擇吸收),2種表現[2無關(濃度、吸水),2有關(呼吸、載體)]。

只有明確告知,簡練總結,才能使學生知道,知識有哪些?我掌握了哪些,記住了哪些,還有哪些未理解,未記憶。

因此,總複習尤其第一輪複習必須以利於學生記憶和明確知識缺陷之所在爲目的,提倡總結式複習方法。

四、關於配套練習

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克服沒練習沒作業的現象,但更要克服練習過多過濫的現象。

教學過程課本練習要完成要講評,但更必須有教師設計的利於啓發學生思維的少量作業。比如剛纔說的:讓學生繪製分裂圖,總結染色體變化規律,比較細胞器官差異這些都是富於啓發的作業,有助學生對知識理解和記憶。

複習過程中必須有配套練習不能缺少。但練習題目要精選,練習量不能過多。不要一整本一整本地照抄照做,相似或相同題目這本有那本也有反覆出現,這只是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而且會養成學生的馬虎習慣。因此高三老師必須有自己自編自匯的練習。

練習要完成,講評更重要。講評不能僅僅對答案搞形式,重要的一節練習,三節講評不嫌多。講評既講正確答案也講錯誤答案,講正確的知

識依據,也講錯誤的知識依據,每一道題目都必須尋找答題的知識依據和題目告知條件的切入點,讓學生學會分析掌握基本解題方法。因此切忌練習過多過濫,必須舉一反三,堅決反對題海戰術。

五、關於學科配合

現在生物屬於綜合科。學生的學習是緊張的,時間是有限的。作爲生物教師必須客觀地認識到在大學聯考中的地位和分量,必須同命運共呼吸,要有全局觀點,一科好一些另一科就可能差一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因此生科教師僅能完成我們必須完成的教學工作,不要過分爭時間。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學生的練習量,提高練習質量,提高複習效率,爭取儘量多一些在課堂時間裏完成練習。複習不能趕進度,最忌諱的就是搞成夾生飯。

六、關於生物實驗

實驗題目會考必考,對於實驗必須專題複習。

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爲大學聯考試題,而且大學聯考是考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根據我們目前條件,對課本實驗有條件儘量做,沒條件看來可以不做。但必須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複習中更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感覺到目前實驗複習主要是結合課本實驗內容,總結以下兩方面:

1.實驗基本技術

(1)玻片標本的製作技術:包括塗片製作法,壓片製作法,裝片製作法。

(2)顯微鏡使用技術:包括對光、對焦、高低倍轉換、物象識別、倍數計算。

(3)紙層析法技術:包括制樣、濾紙製作、點樣、層析。

(4)比色法技術:糖、眙、旦顯色步驟和過程。

(5)設置對照:單因子變量。

(6)恆溫技術:包括恆溫箱冰浴。

(7)研磨過濾技術。

2.實驗研究採用方法

(1)顯微鏡觀察法;

(2)分類法;

(3)等組實驗法;

(4)觀色法;

(5)雜交試驗法;

(6)化學分析法;

(7)理論分析法:(向光性條)。

以上主要講究技術要點,便於答題,瞭解這些實驗方法便於試驗設計。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2

導入技能是教師採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各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繫的一類教學行爲技能。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緊扣學生心絃,激發學生求知動力,使其自覺地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師對新課內容的巧妙導入,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進而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麼,如何做到成功地導入呢?本文就教學導入方式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

1.採用多媒體手段導入

這種方式主要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或影片,甚至聽一段解說等等,由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熱情,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轉入正題。在講授“生態系統的概念和類型”這一節時,便可採用這種方式導入。

2.借教具導入

授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具,諸如:掛圖、模型、實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於不熟悉的教具,馬上就會提出疑問:“這是什麼東西呀?”由此,教師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3.通過設問導入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狀態轉變成動作狀態(即活躍狀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抗,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定的“心智緊張度”。例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教師設問:“爲什麼我們家裏陽臺上種植的花卉總是朝着光源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後,教師進一步設問:“爲什麼生長素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通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爲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了前提條件。

4.以名人軼事或科學家生平導入

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規律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孟德爾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階段所要學習的兩大遺傳定律,即基因分離定律及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這樣,學生不但明白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而且也會想知道孟德爾當時是怎麼進行遺傳實驗的,由此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5.以舊拓新,“啓發式”導入

高中生物內容較多,知知識間的聯繫較爲緊密,系統性強。教師在授課時,往往採用這種方式導入。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3

當前,中學生物教學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然而,由於會考不考生物學,有不少學生輕視生物學習,甚至把生物課看成負擔。在此情況下,怎樣從生物教學自身特點中尋找突破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活教學,提高質量,目前已成爲生物學教師探索的問題。根據國中學生好奇、求知慾強、思維活躍、學習從興趣出發的特點,我充分利用生物學本身獨具的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努力挖掘各種趣味因素,創設情境,以各種教學形式誘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使他們由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爲主動的“我要學”,從而搞活了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設質疑,誘發興趣

渴望瞭解生物的各種生命現象及活動,揭開生命運動的本質、規律,這是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依據所教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質疑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種子和果實的形成》中,我先簡略介紹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種種、果實繁多,然後設問:“爲什麼一朵桃花能變成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爲什麼果實都結在開花的部位?”在介紹“顯性基因遺傳和子代性狀”時,提出了“爲什麼有的父母都是雙眼皮或一單一雙,可子女卻是單眼皮?”

這些問題必然引起學生的好奇,開動腦筋思索,積極發言,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使他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另外,也可結合生活中趣聞軼事,巧設疑點,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介紹“遺傳”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後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願嗎?”同學們幾乎同聲回答:“可能的。”“爲什麼呢?”同學們議論紛紛,雖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巧用詩詞、成語,提高興趣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讚美自然界生物,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二,插入某些課中,既可豐富教學內容,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頑強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詞“雙蛾來翩翩,慕此堂上燭,附炎盡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飛蛾的夜生活習性和趨光性描述的維妙維肖。這樣的詩詞,只要我們平時注意收集,在課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課變得生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適當引用成語、諺語,也能增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描述食物鏈的關係,通過“樹→蟬→螳螂→黃雀”這一食物鏈的有機聯繫,引伸出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轉遞過程,學生聽來有趣,簡明易懂。

3.介紹趣聞、趣事,增強興趣

在動植物王國中,有着數不盡的奇聞趣事和探索不盡的奧妙。這些恰是學生極感興趣、樂於汲取的知識養料。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利用3~5分鐘時間,介紹一些植物的生活、繁殖特點,動物的覓食、爭偶、護幼、禦敵的趣事,例如物種間的競爭;鳥類的築巢、育雛方式;猩猩、猴羣的社羣生活;獅子王國;奇妙的動物“語言”等,通過教師形象的講述,學生聽來樂此不疲,充分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4.課堂搶答,以賽促趣

中學生爭強好勝心理特強,將“競爭機制”引入生物教學中,對激發學生興趣有極強的催化效果。對此,我嘗試了“課堂搶答積分制”,以學生的自然分組爲單位,課堂提問或複習以每組輪流回答或搶答的形式展開,答對的爲該組記分並當堂公佈每組得分結果。課堂搶答,激發了學生顯示自我、爭勝好強的意識,人人積極思索,舉手搶答,課堂氣氛顯得異常活躍,學生的激情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而且有利於鞏固知識。

綜上所述,趣味教學的目的,在於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將趣味性與課堂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將知識點與學生實際需要有機聯繫起來。而且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掌握好難易程度。否則,講課內容太簡單會使學生感覺平淡無味,激不起興趣;講得太深奧,學生一知半解,注意力容易在不理解中轉移,達不到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趣味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之目的。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4

一、引入要新穎

生物學科是一門趣味性強、知識廣博、與生活聯繫密切的學科,所以在課堂上應該是愉快地、具啓發性。要把一堂課上好,新課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實踐證明,引入可採用詩、視頻、歌曲、動畫、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以下是教學中的一些例子:

1、用詩(散文)導入

“季節向前發展了,成熟了。在新的一年裏,鮮花、樹葉、夜鶯、畫眉、金翅雀,以及諸如此類的生命短暫的生物,都出現在它們各自的崗位上了,僅僅在一年以前,這些位置都被其它的生物佔據着,而它們不過只是一些胚芽和無機體的分子。在朝陽的光照下,苞芽滋生了,長出了長條,汁液在無聲的溪流中奔涌,花瓣綻開了,在無形的噴吐和呼吸中把香氣散發出去。”節選——《苔絲》在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的新課導入時我選擇了這篇文章,並帶着“這段文章描述了一個什麼景象?”因爲學生一開始學習生物學還很陌生,腦海中沒有構建出學習的模式,用一些生動的語句可以把學生帶入一個生機勃勃的生物領域。引出什麼是生命?進而怎樣區分生命?

2、用視頻導入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這一節中第一個知識點是我國有七大生態系統,而用《生態系統》的視頻引入,能很直觀的給學生展現不同生態系統的特點。還能使學生記憶猶新。

3、用歌曲導入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這一節重點是學習“什麼是病毒”、“病毒的結構”、“病毒與人類的關係”而病毒很小,我肉眼不能看到,所以用了一個歌曲《我不想說—我是雞》這個改編的歌曲引入。對學生而言,單調乏味的開場白往往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豐富多彩、求新的活動才能使學生胃口大開。

4、用角色扮演導入

在《愛護植被,綠化祖國》這一節教學中,其中一個知識點是關於我國什麼植被情況,可以課前引導學生搞個小品劇,學生自己扮演深林中的小動物,用動物的方式去講述我們的森林在不斷減少,其中面臨了什麼問題。計算機集文字、圖形、音頻於一體,具有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等特點,能爲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是同學感到有話可說。爲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教育技術爲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況,實現了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求知識的轉變,爲新課導入提供了直觀的、高效的、交互式的輔助教學。

二、注重實驗課教學

新課改也包括教材的改革,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實驗內容,其中有探究實驗、演示實驗等等。由於學校的設備有限、課時有限,如七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有4個大實驗、假如不作實驗,學生在理解上會有障礙,所以在儘可能開展實驗的同時,教師也要熟練課堂講授實驗。以下關於學習實驗內容的例子:預習實驗內容:這看似簡單的工作一定要提前佈置給學生,生物學的實驗內容比概念內容難記、 解,所以要讓學生大概知道實驗的目的、要求、步驟是什麼。不懂的在原文找答案,還是不懂的做好標記,上課認真聽講,並提示學生這往往是考試的'難點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聽課。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再看一遍實驗,然後簡要的講解實驗的目的和要求(也可以提問)。後就實驗的步驟大家提出問題(也就是不懂的地方)。用這種形式能使不敢回答的學生也積極回答。學生自己找答案:當問題提到一定的時候,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然後能解決前面學生問題的學生可以舉手。這樣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起到指導修正答案的作用。

三、嘗試多種教學方式

生物學的趣味性不只是在內容上,因爲生物學是所有學科中能運用教具和教學方式最多的學科,生物新教材中也是嘗試放入多種教學方法。可以總結爲兩種:一種是在教室就可以完成,如資料分析、觀察、討論、演示實驗等,第二種,如調查、實踐實驗等。教師可以按照課本的提示適當選擇完成,而且以上幾種都可以作爲開發教材的線索,找到每一節課到底適合什麼教學方法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四、每節知識的連貫

新課改的教材特別重視章與章、節與節的連貫,只有連貫才能很好的構建知識,體系,學生也能更好的記憶、理解,而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每節課書本中的位置和重要性,特別是與前一章的聯繫。以下是教學要特別注意的:1每個新課導入或知識點導入可以用以前學過的知識。2可用聯繫的形式,用以前學過的知識。3設計提綱,知識網絡圖。

五、與學生的互動

新時代的教學,在課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在新課改中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已經發生了改變,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把教師講變爲學生回答,多用設問,讓學生回答。特別注意:1越是課本的重點知識,越要讓學生自己說出來。2較難的知識可先閱讀,學生提出疑問,其他同學回答。3用討論的方式得出答案,可促進落後生積極主動的學習。4利用好課本的探究實驗。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15

一、一綱多本下的教學

1、教師教學應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新課程很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一個課程標準,多種版本的教材並存,而且各個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異。這可以改變過去把課本當成金科玉律,讓學生死記課本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記得98年上海大學聯考有這樣的一道題目:過度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佔細胞重量50%以上的物質是:A.蛋白質;B.脂肪;C.糖類;D.水題目的答案是;E、水。這樣命題的依據是因爲課本上有“水在細胞中是最多的”的語句,命題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種科學證據證明答案應該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依然堅持錯誤的答案,一個方面因爲高度相信大學聯考題,另一個方面爲了保證考試的時候可以那多拿2分。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從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學重結論、重識記、重應試,輕過程、輕實證、輕生物科學素養培養等弊端。

一綱多本,大學聯考直接使用某個版本教材的原話直接考查的可能性減少了,這就促使我們教師教學從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轉變,既尊重教材,又不盲從教材,帶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個呈遞知識的範本,不是“聖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就是讓學生不要盲從、迷信權威,要帶着質疑去學習、去接受。對知識要保持一種開放、動態的認識,而不是把它當成封閉的僵化的教條對待。

2、重視生物學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識點的組織、語言敘述、編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別,大學聯考不可能依據教材來考覈,我們如何對待這種差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戲謔的生物學明言如“事實比想象離奇”、“生物學唯一的規律是:生物學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從側面說明了生命世界的紛繁複雜。由於生物多樣性等原因,生物規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發展,概念的發展是認識的進步,理論的更新,觀念的轉變。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學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學學的重點、主幹、提綱,既有利於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譬如,免疫的內容以前是放在選修來學習的',現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增加對“穩態”這個核心概念的認識。

二、要正視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標重視實驗不僅體現在考綱有20個基礎實驗的上,體現在課本大量的科學史上,更體現在對科學探究能力的明確要求上。實驗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鮮活認識,破除對知識產生過程的神祕感,不再覺得創造知識是高不可攀的。

對實驗教學我們要有一個整體的計劃,不可爲了實驗而實驗。譬如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我們要把它細分成不同的細節,融入20個基礎實驗教學中,要在回顧科學史中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史的教學重點不是爲了讓學生記住哪些人在何時做了哪些事。實驗不僅是學習的內容,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手段和策略。以什麼形式開展實驗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學生動手能力強,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礎差的可以先學習理論再實驗驗證,學校硬件環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實驗。

三、落實新課標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僅是口號

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體現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要了解學生,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分層要求,實行有坡度的教學設計,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多種多樣的評價手段,注重不同學生的情緒體驗,分層輔導提優補差,加強學法指導,特別是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學習計劃、指導他們閱讀教材(參考書)、如何聽課、如何做好筆記、用好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不管是傳統的講授演示教學還是探究式教學都是教學的有效手段,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內容採取不是的形式,對強調知識呈遞的內容我們可以去用講授演示教學,對一些蘊含科學思維科學方法貼近學生實際的可以探究式教學。一些簡單的內容甚至可以用自學輔導法,課後自學法等。

標籤:教學 反思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