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通用15篇)

生物2.09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通用15篇)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及指導思想

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工作計劃# 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爲了進一步較好地開展八年級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本學期我打算仍堅持以《國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爲宗旨,以學校的教學核心工作目標“快樂+高效+優質”課堂爲指導,以八年級生物《會考指導》爲依據,紮實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八年級1-6班的生物教學,從今年上學期期末統測的情況來看,各班大部分學生的生物學基礎比較弱、興趣較淡,學起生物沒多大勁。因此本學期的教學重心仍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物學基本技能和應試技能的提高爲主。

三、教學目標

1、堅持業務學習:深入鑽研課改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並結合教學實際交流學習心得,寫好學習筆記。

2、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進行充分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統一教案、作業設計、教學進度等等。

3、每週積極參加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研討新教材,輪流說課、集體反思等活動。

4、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備課組內相互學習、幫助,精誠團結。每月定期開展聽、評課活動。

6、深入開展教學科研,參與教研課題的研究,按時完成每學年撰寫論文的工作。

7、注重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創新實驗的理解能力,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用圖表表述實驗和對實驗方案評價能力。

8、加強會考試題研究,落實生物課程輔導工作和後進生轉化工作。

四、具體措施

1、精心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學情因材施教;2、分層次設置課堂反饋練習,使優生得到發展,差生得到提高;3、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4、引領學生開展複習方法交流等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5、定期開展生物培優和後進生輔基工作。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突破口,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學與育入相結合。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了八年級1、2、6班的生物。全班學生基礎較差,學生學習生物不太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強。在這個基礎上我相信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能夠圓滿的完成本學期的學業課程。

三、教材分析:

第五單元包括動物和細菌、真菌兩大部分內容。關於前三章動物部分,教材先探討生物圈中有哪些動物,再探討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係。按進化順序逐門逐綱講述各類羣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考慮到人體結構和生理的內容已在第四單元講述,本單元關於動物的結構和生理的內容做了較大幅度的簡化,以避免重複。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爲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爲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爲,同時,爲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爲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啓發示教學,讓學生自主地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提倡學生課後探究。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興趣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2、精講多練,注重學生的解題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暢想思維。

3、做好單元過關測試及講評。

4、認真批閱每課基礎訓練題及課堂練習題。

5、貫徹教學育人的原則。

五、滲透法制內容及目標: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一條

爲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

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第一條

爲了加強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發展人工養殖,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而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正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主要側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只有深入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才能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如何看待生物的價值,人們往往從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出發,將生物分成有益的和有害的,肯定有益生物的價值,否定有害生物的價值。其實從生態學觀點來看,即使地球上沒有人類(生物圈中沒有人類的時間遠比有人類的時間長),每種生物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也都有着獨特的貢獻,具有獨立的價值。在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越來越暴露出其過於功利、短視和偏狹的侷限性,不利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科學技術的.價值

科學本身是探求自然界的奧祕,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對自然界的好奇心,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具有認識論價值。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爲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靠科學來解決。本冊教材通過具體教學內容,試圖使學生對科學的價值形成以上認識。比如,在“細菌”一節,首先介紹了細菌的發現,從科學家觀察到細菌的存在,到發現細菌的發生,再到巴氏消毒法及防止術後感染方法的發明,說明細菌的發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價值。生物技術與“藍色革命”、動物與生物反應器、動物與仿生、以菌治蟲等內容,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在實踐上的正面價值。“抗生素今昔”這篇閱讀材料,既介紹了抗生素的發現及其在醫療上的巨大價值,也指出濫用抗生素帶來的後果,並讓學生思考:“讀了這篇短文,你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係有什麼新的認識?”“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一章的角色扮演活動“辯論和協商怎樣保護白頭葉猴”,讓學生代表不同利益或立場的社會角色,討論野生動物保護問題,使學生有機會認識到解決這類問題僅靠科學技術是不夠的。

3、其他方面

本冊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滲透還包括其他許多方面。比如《動物的學習行爲》一節的練習題聯繫學生的學習態度;兩篇“科學家的故事”都介紹科學家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通過介紹我國生物種類的豐富多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生物學與文學”和“生物學與藝術”欄目,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等等。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4

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就要飽含情感。編輯了最新一年--20xx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歡迎閱讀!

一、 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爲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爲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 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爲《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 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爲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周別

教學內容

1

第五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2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3

第三節 空中飛行的動物

4

第二章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5

第二節 先天性行爲和學習行爲

6

第三節 社會行爲

7

第三章

第一節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8

第二節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9

第四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10

第二節 細菌

11

期會考試

12

第三節 真菌

13

第五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4

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5

第六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6

第二節 從種到界

17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8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22

複習和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5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爲《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二) 情感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爲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

三、 基本措施:

1、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做到少而精,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作業的效果。

四、教學進度

1、9月-----11月中旬 完成第五單元前四章的教學

2、12月 完成本冊後面所有教學內容

3、20 年元月 複習完七年級上冊及總複習迎接期考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 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目標: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爲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都與它們的行爲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目標: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爲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科學來解決。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國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提 實驗教學進度表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7

本學期我擔任了八年級6-8班的生物教學任務,爲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生物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爲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突破口。

二、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 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國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爲。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係。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爲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爲一個現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並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爲,同時,爲學生的持續發展,由自然人轉變爲社會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徵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

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生物特徵進行分類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2)組織好學生進行討論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3)督促學生做好當堂知識的背誦與記憶。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1)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2)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4、精心採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學。

5、精心組織和策劃好課堂教案。

6、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質量高效率。

7、認真批改作業,從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8、培養優生,轉化後進生。

六:教學進度與重大活動安排

周 次 日期 工 作 要 點

第1周8.31-9.4 分析上期期末質量監測試卷,查漏補缺。

第2周 9.7-9.11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第3周 9.14-9.18 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第4周 9.21-9.25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第5周 9.28-9.30魚

國慶長假

第6周 10.8-10.9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第7周 10.12-10.16 動物的運動

第8周 10.19-10.23 鳥 哺乳動物

第9周 10.26-10.30 先天性行爲和學習行爲

第10周 11.2-11.6 社會行爲

第11周 11.9-11.13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2周 11.16-11.20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第13周 11.23-11.27 細菌

第14周 11.30-12.4 真菌

第15周 12.7-12.11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6周 12.14-12.18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病毒

第17周 12.21-12.25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第18周 12.28-1.1 從種到界

第19周 1.4-1.8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第20周 1.11-1.15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第21周 1.18-1.22複習並迎接期末質量監測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爲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科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

1)通過學習,認識到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在不斷進行着。

2)通過學習,認識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是依靠產生後代來實現。其中人的個體,開始於一個小小的單細胞受精卵。

能力: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我們生存的家園——生物圈的重要性,產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倡導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六、周課時計劃

第一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二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三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四周:14.2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五週:15.1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六週:15.1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七週:15.2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第八週:15.2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第九周:15.3人體的激素調節

第十週:16.1人體的支持與運動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16.1人體的支持與運動

第十二週:16.2動物的行爲

第十三週:17.1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17.2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十四周:17.3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第十五週:18.1人的生殖18。2人的新個體發育

第十六週:19.1動物的生殖19。2動物的發育

第十七週:20.1植物的生殖

第十八週:20.2植物的生長髮育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9

一、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爲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科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1)通過學習,認識到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在不斷進行着。

2)通過學習,認識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是依靠產生後代來實現。其中人的個體,開始於一個小小的單細胞受精卵。

能力: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我們生存的家園——生物圈的重要性,產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倡導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六、周課時計劃

第一週: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二週: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三週: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四周: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五週: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六週: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七週: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第八週: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第九周:人體的激素調節

第十週:人體的支持與運動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人體的支持與運動

第十二週:動物的行爲

第十三週: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十四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第十五週:人的生殖人的新個體發育

第十六週:動物的生殖動物的發育

第十七週:植物的生殖

第十八週:植物的生長髮育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教育工作重點爲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爲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爲重點,進取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本事,考出好的成績。

二、工作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必須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本事,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構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景,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本事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爲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爲主動探究式學習爲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爲八年級的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但是,不少學生的生物學基礎較差,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瞭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

6、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7、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廣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內容編排圖文並茂,加強了啓發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突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重視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內容編寫具有彈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五、基本措施:

1、堅持業務學習:深入鑽研課改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並結合教學實際交流學習心得,寫好學習筆記。

2、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3、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進行充分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統一教案、作業設計、教學進度等。

4、每週積極參加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研討新教材,輪流說課、集體反思等活動。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備課組內相互學習、幫助,精誠團結。

5、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在教學中注意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

(1)探究實驗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和反思”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2)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做到知識源於生活,學以致用。(3)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

憶。

(4)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學會歸納概括和總結,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六、教學進度安排(35課時)第五單元

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7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爲5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第四章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4第五章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複習4第六單元

第一章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3第二章認識生物的多樣性1第三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2複習

課時課時課時課時課時課時課時課時課時4課時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2

教學目標:

1、嘗試根據植物和動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2、列舉植物和動物的主要類羣。

3、在嘗試分類活動中,對動物和植物的主要類羣的有關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4、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樹立分類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5、掌握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6、明確“種”是最基本單位,同時生物的親緣關係是最密切的。

7、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8、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與人溝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通過展示與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情景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9、通過對本節學習,繼續培養學生唯物辯證觀點及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學生對圖片的觀察及教師的介紹,培養學生愛護生靈、愛護地球的情感。

10、瞭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並能舉例說明。

11、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等能力。

12、關注我國珍稀動植物,增進愛護生物的情感,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參與意識和公民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梳理所學的生物知識,學習生物分類方法。

2、引導學生在嘗試分類的活動中,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3、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4、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

5、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6、組織學生對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的闡述。

7、瞭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2、分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8、增進愛護生物的情感,培養多種能力。

課時安排:

參照學期計劃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爲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本期我打算仍堅持以《國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爲宗旨,以部教務處的核心工作目標“快樂+高效”課堂爲指導,紮實做好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學情分析:

本期我任教八年級3個班的生物教學,從今年上期期末統測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的生物學基礎比較好、興趣較濃。但每個班都有少數學生的生物學基礎較差、學生物沒多大勁。本學期的教學重心仍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物學基本技能的提高爲主。

三、教學目標

1、堅持業務學習:深入鑽研課改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並結合教學實際交流學習心得,寫好學習筆記。

2、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進行充分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統一教案、作業設計、教學進度等等。

3、每週積極參加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研討新教材,輪流說課、集體反思等活動。

4、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備課組內相互學習、幫助,精誠團結。每月定期開展聽、評課活動。

6、深入開展教學科研,參與教研課題的研究,按時完成每學年撰寫論文的工作。

7、注重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創新實驗的理解能力,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用圖表表述實驗和對實驗方案評價能力。

8、加強會考試題研究,落實生物奧賽培訓工作和後進生轉化工作。

四、具體措施

1、精心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學情因材施教;

2、分層次設置課堂反饋練習,使優生得到發展,差生得到提高;

3、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

4、引領學生開展複習方法交流等活動,讓優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

5、定期開展生物奧賽培優和後進生輔基工作。

五、教學進度

第1周

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2周

陸地生活的動物

第3周

空中飛行的動物

第4周

月考命題與評價

第5周

動物的運動和行爲

第6周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7周

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8周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9周

期會考試命題與評析

第10周

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第11周

認識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第12周

月考命題與評析

第13周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14周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15周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16周

生物的進化

第17周

健康的生活

第18周

期末複習

第19周

期末複習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七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

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爲54課時,每週3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1單元 探索生命的奧祕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世界

第一節 我們周圍的生物: 1課時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2課時

第三節 我們身邊的生物學:1課時

第二章 探索生命的

第一節 探索生命的器具:2課時

第二節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課時

第2單元 生物的結構層次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2課時

第二節 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2課時

第三節 細胞分裂與分化:2課時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第一節 單細胞生物: 1課時

第二節 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2課時

第3單元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植物種子的萌發:2課時

第二節 植物根的生長: 2課時

第三節 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2課時

第四節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3課時

第五節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2課時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一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 1課時

第二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2課時

第三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 3課時

第四節 植物的呼吸作用:2課時

第五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 :1課時

第七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課時

第二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物質循環: 2課時

第三節 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

複習:10課時

1課時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爲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在學生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爲重點,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爲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種子的萌發和植物成長的過程。

2、瞭解植物的生活與栽培。

3、瞭解動物的生活和飼養。

4、知道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課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2)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3)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植物成長過程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爲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爲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三單元《植物的生活與栽培》共七章,第四單元《動物的生活與飼養》共五章,第五單元《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共四個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與七年級所學的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爲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爲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6、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