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關於學農日記範文集合九篇

農業1.12W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農日記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學農日記範文集合九篇

學農日記 篇1

今天是最後一天,所以任務也比較艱鉅。一是挑糞,二是插秧。挑糞,就是把糞水潑到木瓜樹上,給木瓜樹補充營養。其實那好像不是糞水來的,讓我“福爾摩斯”來爲你講解吧:它的顏色太淡,不像尿那樣黃黃的。它的氣味並沒有尿那樣的酸味,也沒有糞那樣的臭味。所以這應該是水,不是糞水。第二節課是插秧課,我們班的人說是遭殃課,其實也對。因爲淤泥裏面有石螺,踩下去,不但會慢慢陷進去,還會很痛。水面上還有5~6只蜘蛛。聽同學說這是水蜘蛛。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很噁心。因爲有一隻蜘蛛爬上了那個同學的小腿上。我們一上岸整個腳都變成了泥娃娃的腳,泥土覆蓋在腿上,可歐陽老師說泥土可以美容。最後,我們洗完腳後,要回體育館換鞋子,隔壁的同學跟我說,讓我摸一摸自己的腳,是不是很滑。我摸了摸,真的挺滑的。

最後我們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了,雖然有同學說這裏是“納粹集中營”但我還是蠻開心的。雖然全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嗓子都啞了,當然我也在內,但是我還是收穫挺大的。

再見了美麗的四會!

學農日記 篇2

今天是我們學農體驗的最後一天,今天下午,我們要野炊……

因爲早上在拓展訓練時不小心掉下了水,所以我和同樣掉下水的蘇珩、王昊、管銘民等人組成了一組,但組長卻是朱蕊頡。大家都覺得十分奇怪,因爲我們的組員都是男的,可組長卻是女的。大家心裏應該都在嘀咕:“爲什麼老師要這麼搭配啊!”

分配好工作後我們就各自開始工作了,我先去洗米,我先將水倒入裝米的盆裏,便開始淘米。我的手就像攪拌機一樣在盆裏沿着盆邊轉來轉去,直到盆裏的水變得透明爲止。

將米放入鍋裏後,我便開始和蘇珩一起燒火了,可是火一直點不着,於是我們只能求助老師。後來老師交給我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將燒着的火柴放在火柴盒裏,讓火柴盒燒起來,然後再將點着的火柴盒和麥子還有木塊一起放進爐竈裏就行了。火點着後蘇珩將點着的木頭放進另一個竈裏,讓另一個竈也燒着。

後來等一個竈上的飯蒸好後,我把正在燒的麥子和木塊一起放進剩下的一個正在燒菜的竈裏。可當木頭和麥子放進去以後,火卻熄滅了。我們都束手無策,就在蘇珩要再次去求助老師時,我發現在一根木頭下面還有一團小小的火苗在燃燒,我馬上有了主意:我用易燃的麥稈引着了火苗,再將燃燒的麥稈放在竈中熄滅的麥稈上,就這樣,火又成功燒了起來。之後我不時將之前竈裏火燒剩下的木炭用鏟子剷出,並倒入正在燒菜的竈中。而竈裏不斷地冒出白煙來,薰得我眼淚不停地流出來,而且裏面還有一氧化碳,這煙簡直就是催淚瓦斯啊!於是我和蘇珩還有一個小助手輪流換班,每隔5分鐘換個人,讓大家充分休息,不會一氧化碳中毒。

終於,在我們不懈努力下,一桌菜終於出鍋了,一共八菜一湯,這可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啊!

做出來的菜吃在嘴裏,有一絲甜甜的味道,不知道是因爲太餓了,還是因爲這是我們共同努力而得到的特殊味道,不過還真是應證了一個成語:“苦盡甘來”啊!

學農日記 篇3

今天是學農的最後一整天,也經歷了一個平衡的拓展考驗。

在活動前,我聽過好幾次有人說會掉入水中,我驚奇萬分,想馬上去試試。終於,隨着老師來到了挑戰地點。

我見到了挑戰工具,看後,有些想離開的感覺,因爲都是些考驗平衡極限的東西。第一個是木樁橋,面積小,用繩子懸掛着,很容易着水,很難過去,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走了過去;第二個很像鞦韆,卻又不像,不過因爲一邊有兩條繩子,所以很穩,輕鬆挑戰成功;後一個是真的鞦韆橋,高低起伏,主要是有幾個相隔太遠,繩子抓不着,我鼓起勇氣,眼看腳快下水了,我放手一博,沒想到成功了;再一個比較簡單,不扶繩子,收插進口袋,走過去;下一個是在陸地上挑戰平衡和恐高,也很輕鬆。

最後一項,所有人一齊轉頭,一步一步沉重地走了過去。我想:我一直乘風破浪來,到最後不可以放棄,爲自己而戰!這個雙人橋橋面有很大的彈性,一不小心兩人就會一齊掉下去,這必須要互相配合默契,兩人兩手搭着對方的肩,分別走在相隔不到一米的橋上。

剛開始,我不知道難度,但看見小蘇和小王沒走兩步就掉下水了,人下去了,水中的蝌蚪卻上橋了,又下去了。我看着這個交替,心中膽戰心驚。輪到我了,我把腳一伸,身體下去了,隊友小山也同我一起下來了,我們同心協力,走到中間,我心中忐忑不安,腿好像站不住了,小山不小心用點力推了我一下,我向後一仰,有用力向前一俯,把他也推了一下,這時,橋開始大幅度晃動,我們只能等待橋平穩。

橋,穩了,我們蠕動着腳步,我們過了中間部分,“衝刺了”,“小心一點,別急。”我還是鎮定地說。“就差兩三步了,快!”小山好像沉不住氣了。“慢慢來,‘欲速則不達’!”我並無變動神情。

最後一步,就一步了!我們同時跨了上去,後腳一蹬,上去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我感動地流出了眼淚。回想一下前幾個項目付出的辛苦,流出的滴滴汗水,纔有了現在的成功。

“最強平衡”我挑戰成功了。甜味也在我學農生活中感受到了……

學農日記 篇4

今天的天氣比以往都熱。今天是學農的第三天了,不知道又會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呢?好期待哦!

我們戴着一頂頂遮陽光的帽子,在陰涼的樹蔭的庇護之下走着陡峭,坑坑窪窪的石子路。我們走啊走,前面的發光的洞越來越大。穿過樹林,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株株茶樹,樹上點綴着黯淡的綠和幾抹新綠。老師教我們應該怎樣採茶葉和一些採茶葉的注意事項。說到這,你一定知道了吧!對了,今天的活動就是採摘春茶——採茶葉。我們按照野炊時的的小組進行採茶葉活動。蔡哈一定要遵守一芽一葉的準則。我找到了葉和芽是連一起的一組。我用我的大拇指和食指夾住茶的葉還有芽,用力一掐,將截下來的芽和葉放在手裏。對了,忘記說了,我是左手拿芽和葉,右手採茶葉的。當左手盛到一定程度,就把他們扔進組長——魯哲爾。他背上繫着的籃子裏。有時在取茶葉,掐茶莖時會流出一股粘粘的濃汁。我們這邊摘光了,又跳到其他地方繼續採摘,樂此不疲。

最後我們班的幾個小組進行評比,姜文豪那一組採的茶葉最多,我們的名次連影子都沒了,好鬱悶哪!

學農日記 篇5

今天,哨聲一響,我們照常做完內務,在另一聲哨聲中來到操場上。"綠野探奇"是我們六(5)班的活動,由李老師來領隊。

我們沿着蜿蜒的小路,向頂端走去,"路"十分狹窄,只容得下一個人,兩旁都是奇形怪狀的樹木,還有紅紅的,草莓狀的小野果。大家一路上談天說笑,興高采烈,儘管山路高低不平,不斷地有樹木,奇形怪狀的花草橫截在這條山路上,阻擋着我們前進的道路,但大家還是一一通過"關卡",十分順利。

大家一邊走,一邊採着路邊的小野果吃,還不時撿起路邊的松果,好拿回去,做個紀念,畢竟它是在大觀山生長出來的,是用大觀山的水和大觀山的土澆灌的。

不一會兒,大家滿頭大汗地來到了頂峯,都情不自禁地喊道:"我們到山頂啦!我們到山頂啦!"大家有的坐下來休息,有的在喝水,還有的在觀賞山下的風景。。。。。。這時,鄭老師叫道:"快來拍照片了!"一大羣人邊擠到照相機前,在鄭老師即將按下快門的時候,露出了燦爛的微笑,接着,我們每個寢室都拍了張照。

要走了,我在心裏默默地說:"五郎山,再見了,我希望在我以後再來這裏時,你能變得更加美麗!"興奮與不捨交織在大家的心中,我們在五郎山留下了永遠的回憶。

我們冒雨回到寢室。下午,是聯歡會,因爲明天就要離開這個美麗而又繁榮富強的地方了,大家不免有一絲留念。我們來到會場,在門口,又看到了那九個熟悉的大字:做真人,求真知,獻真情。聯歡會開始了,大家一邊聽着學生會代表說着前幾天的活動,一邊回憶。看着精彩的節目,大家捧腹大笑。完了,大家既高興,有捨不得。

吃完了在大觀山的最後一頓晚飯,這一天就結束了。要帶走的是我們在大觀山的美好回憶,卻又帶着依依不捨。。。。。。

學農日記 篇6

五下期末考試前,我和同學們參加了一次學農實踐活動。我們坐着大巴,來到了這次學農的地點——洞橋營地。

今天是學農的第三天了,我們從營地走路到達了位於查口村的農業體驗點。當地的爺爺奶奶熱情地招待了我們。天下着雨,一路走來,我們的雨披雨鞋都溼了,連褲腳也溼了。休息了一會,爺爺奶奶就叫我們下地摘蔬菜了。我摘過草莓,還從沒摘過蔬菜呢!

終於來到了農田裏,地上一片泥濘。我一不小心絆了一跤,險些摔倒。我的鞋底沾滿了泥,我連忙踩進一堆野草中。我小心翼翼地走進莧菜地裏,奶奶用一口標準的富陽話提醒我:“摘莧菜的時候,不要連根拔起。要先用指甲將菜柄掐斷,再用手拔起來。”我依樣摘了好幾棵莧菜,放進菜籃裏。雨水滴在莧菜上,顯得晶瑩剔透,讓人感覺莧菜十分新鮮。

除了莧菜,我們還摘了茄子、四季豆,挖了土豆。從農田裏出來,鞋子上滿是泥,走起路來沉甸甸的。奶奶教了我們幾個擦去鞋泥的好辦法:摘一棵無毒的植物,然後像抹布一樣往腳上擦;或者,將腳伸進一個草叢中,然後用力摩擦,就可以擦去泥了。

回到家裏,大家開始一起準備午飯。我們打算做一道蔥香土豆餅。生的小土豆皮很難剝,我們先將土豆煮熟,皮就好剝多了,只要撕開一個口子,然後輕輕一擠,土豆的衣服就脫去了。我們一會兒就剝好了兩大盤。奶奶示範了一個標準的拍土豆姿勢:用刀的側面,不偏不倚,不輕不重地將土豆拍成餅。我們排隊一個一個拍土豆。有一位同學掌握不好力度,用力小了,土豆調皮地維持一個土包的樣子;用力大了,土豆就成了碎末。奶奶就再次細心地教。他試了幾次,終於拍出了完美的土豆餅。準備好椒鹽和小蔥,就可以起油鍋了。先將竈膛裏的柴火調小,把菜籽油倒入大鍋中,然後將土豆餅一個一個放入鍋中,用小火慢慢地煎炸。等一面略略焦黃了,就翻面。最後,撒上椒鹽和蔥花,用鏟子攪拌均勻,香噴噴的土豆餅就可出鍋啦!我和幾個同學忍不住偷偷嚐了一小塊,嗯,自己做的,吃起來格外的香!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我從小就會背。通過這次學農,我體驗到了食物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不能浪費。

學農日記 篇7

哇哈哈!今天我們去鎮上!!!

早早起牀,準備好後,LET’GO!!向鎮上邁進!!

呃……40分鐘的山路把我的豪氣全都消磨了。終於到了鎮上。所謂的鎮上,也就是一條街道通到尾,周圍有很多小商店。

我和孫一路上聊天,把她晾在一邊了。多少讓我有些愧疚,於是到了鎮上我問了她很多問題。比如多久來一次鎮上,一般乾點什麼,都有什麼地方玩等。後來在路上大概碰到熟人了吧。她停了下來和那和藹可親的叔叔聊了一會兒,噼裏啪啦說了N多,很抱歉我一句都沒聽懂。依稀聽懂了幾個關鍵字:“下田”,“拍照”,“城裏”,“農村鄉下”……大概就是要我們記錄下我們這些城市小孩在農村裏的生活吧。我裝模做樣地點點頭,她也敷衍了幾句就趕快抽身走了。

接着我,孫,她和她弟弟去拍大頭貼。她弟弟在我的帶領下,發展了一特殊愛好,並且將其發揚的極具我的風範——搶鏡頭!照片看效果的時候,孫和她就會驚奇的發現,後面或旁邊會神氣地多出一雙手或一個頭什麼的.。孫都快抓狂了,我和她弟弟到是玩的不亦樂乎。耍寶完畢,照片打印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其實我和孫來鎮上的目的是要買零食。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零食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尤其在這裏,吃睡都不習慣,買點零食回來也算是消遣吧。這裏的超市也就是我們那邊稍微大一點的雜貨店的規模。我和孫想買的東西好多都沒有。無奈,只好多買了點餅乾。

在超市我們看到了她經常給我們吃的那種酸酸甜甜的棒棒糖,一毛錢一根,她爸爸每天也只帶兩根,我一根孫一根。於是孫抓了一大把。她的弟弟大概也有很多想買的,可是徘徊了很久還是什麼都沒拿,我們跟他說:“喜歡什麼拿,我們來買單。”結果只顧着自己買,把他給忘了,回來的時候才發現他兩手空空,可是她卻只買了一個西瓜和兩個雞腿,顯然都是爲我和孫買的。

被城市污染過的我們,自私已深深烙進了骨子裏。

這幾天,他們家的飯菜也越來越適合我的口味。記得剛來的時候,她家的菜又辣有鹹,可是這幾天幾乎沒看到什麼辣椒了,因爲之前我有跟他們說過我們不喜歡吃辣的。

我們缺少的,也許就是這種爲他人着想的習慣……

學農日記 篇8

11月12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終於,終於!我太高興了!終於,盼到了學農的日子,來到蕭山區學農基地,展開了一週的學農訓練!

第一天,我們大家都顯得格外興奮,本以爲學農將是一件很幸福的日子,可誰知……

軍訓有12公里的拉練,學農也有,但是是徒步訓練,我們剛剛蹲下去,施過肥,澆過水,大腿已經很酸了,還要繞如此之大的學農基地,這不就把我們累垮了纔怪!——聽到這個消息,我們當即崩潰,心想:怎麼辦?還要繞基地一圈,大腿不酸死是不可能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師命難違”啊!

我們懷着恐懼、不安、失落的心情,進行了徒步訓練。“咚,咚,咚……”這是我們走路的聲音,非常沉重。那時因爲餓哦們非常不開心!那些路,都是山路吧!那石頭滿地都是,這使原本就不開心的我們又增添了幾分憂愁。越走越累,“加油!到了學農的地方,就可以看電影了!一定會苦盡甘來的!加油!這樣想着,腳步又有了力氣,步子也輕快了,我懷着憧憬的心情,繼續趕路了!

“耶!”終於到了學農基地,真高興。總算撥開雲霧見太陽了!殘酷的徒步訓練結束了,我們那美麗的天堂!

徒步訓練完了,我們坐在一起看了一場電影,看好,回到了舒適的寢室,甜甜地睡了!從今天這件事中,我悟出了有苦就有甜的道理!

事實就是如此,命運就是一個愛抓弄人的淘氣鬼。但是,“事實”和“命運”,他們都知道:有苦就有甜!加油!通過今天的事,希望以後,我都能夠不怕苦,不怕累,做任何事都能從容淡定。

學農第一天,我便悟出了一個道理,相信後面幾天,我必能夠學有所長!

學農日記 篇9

今天,是我學農的第一天,最有意思的就是下午的野炊活動。

中午吃完飯,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談論起野炊的事兒。我在家裏就像一個“小公主”,什麼事兒也不幹。更不要說做飯了。這次可要不做飯還要高難度的野炊,還要自己生火,這一聽,不禁讓我膽戰心驚!

到了下午,那些會做飯的同學胸有成竹地上了“戰場”,而我們這些什麼都不會做的同學,只有在旁邊打下手。大家都熱火朝天的忙着,大廚爲我們烹飪這一道道美味佳餚,切菜的同學這在努力發揮自己的刀法,生火的同學熟練地操縱着火候。我洗好米也不空閒,幫忙洗碗,打掃阻力的衛生,幫大廚運食材,發揮出我最大的本領。“快洗!快洗!”組長髮出命令。我和林晶宇把袖子捲起,衝着一大堆盤子發起進攻。

我們先在盤子裏倒上洗潔精,在用清潔球死命的擦,一點污漬都不放過。再用清水不停地清洗。洗完後,把乾淨的盤子運到桌子上,給大廚用。

一盤盤美味佳餚出現在我們眼前,吃着自己做的飯菜,有說不出的甜味。這次野炊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品嚐到父母的辛苦。

標籤:範文 學農 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