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農業

(薦)《範愛農》讀後感

農業1.3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範愛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範愛農》讀後感

《範愛農》讀後感1

最近,看了魯迅先生的《範愛農》,十分的有感悟。

《範愛農》是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範愛農》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以往在茶館認識範愛農的事。先抒發自我對他的憎惡,爲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職責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之後,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範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終,範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範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

《範愛農》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範愛農杯具的伏筆。魯迅對範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能夠”表現了革命後的範愛農心境愉快的一面。但範愛農心裏產生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杯具命運的原因。

範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可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而在看完《範愛農》,我覺得,當時的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與之相比,我們此刻生活在一個充滿光明的時代,十分的幸福。

《範愛農》讀後感2

讀了開頭,便有勃於我的常規思路。開頭並沒有寫範愛農,而是寫東京客店裏,從報紙上看到安徽巡撫恩銘被徐錫麟刺殺的新聞,及稍後秋瑾和徐錫麟被殺,幾個中國留學生議論的情形。之後在一個同鄉會上討論發電文時,範愛農纔出場,並且是以聲音先出場的:“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麼屁電報呢。”之後魯迅看到的“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一句氣憤的話語,一個“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將範愛農的個性和形象,躍然紙上。

魯迅憤怒了,這個範愛農,對自我的先生徐錫麟被殺,竟“那麼冷”,而之後由誰擬電報稿的事,範愛農又說了一句“何必推舉呢自然是主張發電的人羅——”這一句,又進一步寫出了範愛農的“離奇”、“可惡”。是個怪人,不易溝通。

我想,魯迅的寫法,應當是先抑後揚吧,前面“抑”着。接下去的閱讀,應當在某處出現“揚”的文字。閱讀的過程中,一心想盡快的讀到魯迅是如何寫範愛農之後的.“揚”的。可是,這中間,寫了魯迅和範愛農的一些簡單的交往之外,主要還是一些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一些場合範愛農與魯迅的'對話,對範愛農並無詳細的描述或深刻的議論什麼的。讀到最終,終究沒有讀到“揚”的地方,範愛農最終竟是掉進水裏淹死了。而魯迅懷疑他是自殺,最終魯迅“也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還是自殺。”

於是我又倒回去重新瀏覽一下。這才細細的想一想,魯迅究竟是怎樣寫範愛農的。整篇文章,着筆範愛農的地方其實倒並不多,總共也可是幾處。而範愛農的語言、個性、形象,以及其悲慘的結局,卻久久留在我的心裏揮之不去。

範愛農的結局,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個性,還有當時那個社會的原因,也是魯迅對那個社會的控訴吧。

《範愛農》讀後感3

最近總是在翻看《朝花夕拾》,總以爲魯迅的文章每一段時間段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於是又捧着書本讀了起來,今日讀到的這篇文章是《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中的最終一篇文章,是魯迅先生追憶好友的一篇文章《範愛農》。

對於範愛農這個人物的表現手法,魯迅先生似乎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來傳達對人物的評價。開始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因爲徐錫麟的事情,兩人的矛盾頓顯。無論範愛農至於先生,還是先生至於範愛農,兩個人都是不太對付的,範愛農不喜歡先生溢於言表,先生確實覺得範愛農可惡的可先革命便將他革去!可見,二人在日本留學之時,關係是相當不妙的。

魯迅先生本與範愛農並無任何瓜葛,但在回國以後,兩人卻又偏偏再次相遇,並且還很好地化敵爲友了。經過不斷的`交流,兩人對社會的改革夢想,都是讓他們成爲無話不談的摯友的催化劑,再之後機緣巧合,兩人還成爲了同事,這樣的階級感情又深了一步。可惜,有聚終有散,範愛農與先生亦是因爲工作原因而分別。

縱觀範愛農的一生,從他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他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先生用自我的筆描述了這位同仁,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表達了尊敬。

範愛農終是無法在這樣的'一個黑暗的社會立足的,他內心的痛苦悲涼或許真正僅有先生能和他產生共鳴吧。範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範愛農溺死於河中。先生亦不知到底是自殺還是失足。

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先驅者註定了是悲涼的一生,那段黑暗中,作爲這個脊樑的知識份子更是如此。讓我們向這位在黑暗中覺醒着的知識分子致敬吧!

《範愛農》讀後感4

在魯迅先生接下來的描述中,我才真正地瞭解到了一個真實的範愛農先生,他的外表雖然十分冷淡,但是在他的外表下充滿了他當時對整個黑暗社會的焦慮、擔憂和痛惡,他對社會上的那些骯髒、齷齪的反動勢力投以“白眼”……他借酒消愁,對社會進行冷嘲熱諷,最後溺水身亡。讀完全篇文章,才能夠體會到魯迅先生對範愛農先生的無比欽佩之心、無比懷念之情。

在我看來,魯迅先生、範愛農先生和徐錫麟先生都是值得我們敬仰的'先輩。他們同情廣大勞動人民,胸懷着一顆不與反動勢力妥協,並堅決與之抗爭到底的決心。

魯迅先生獨特的寫作手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他在《範愛農》一文中,先從表面言行去描述範先生的如何可惡、如何可恨,再漸漸地引領着讀者走近、深入範先生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範愛農是魯迅在日本求學時的同學。開始魯迅和他有一些小誤會,導致範愛農故意針對他。之後魯迅回到故鄉,謀了一份校長的差事,偶然遇到了範愛農,兩個人解除了誤會並經常在一齊喝酒聊天。魯迅的學生寫了一些和反動派鬥爭的資料,請求以魯迅的名義發表,魯迅同意了。之後當時的領導(反動派)看到這些文件,命人抓魯迅。魯迅雖不怕這些,但因與其學生,一些鬥爭派,意見不合,不得不離開故鄉,去往南京。不久後魯迅得知了範愛農與友人遊湖時落水身亡,懷疑他是自殺。有評論說範愛農是魯迅的影子,文章表達了魯迅對範愛農命運的感嘆和對當時社會的批判。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國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職責感。

《範愛農》讀後感5

回到家後,我就看了《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也就是《範愛農》。也許是魯迅寫的文章吧,還沒看,就希望着能夠儘量看懂。的確初看下來是有些地方沒有讀懂,但來回仔細看了幾遍,就漸漸的瞭解了魯迅所要表達的情感。

剛開始看開頭的時候,我還以爲範愛農的確是個值得人氣憤的人。自己的先生都被捕了,居然還無動於衷。不過繼續看下去,我才發現他並不是故意要這樣子,而是由於魯迅的無意中的搖頭而使他和魯迅做對罷了。經過了時間的'推移兩人再次相遇時,遍不計前嫌,“化敵爲友”了,其實範愛農是個正直倔強的革命青年,並且也很勤奮,這些都能從後文中幫助魯迅做監學中能看出。

魯迅寫這篇文章在悼念範愛農的同時,也是對那個時期,社會的黑暗的批判,體現了那時候的一些革命青年遭受的苦難,範愛農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例子。後文中,提到他屢遭排擠,在社會中沒有他的容身之處。魯迅先生後來聽說他淹死了有些半信半疑,因爲他很熟悉水性,但心中還是覺得肯定死了。畢竟在那樣一個年代裏,這樣的人怎會有好的出路呢?所以作者覺得不太可能是失足而死,而是自殺。這也間接的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

文章雖然只是通過幾個片段來描寫範愛農這個人的,但從字裏行間能夠體會到其爲人。我看完後也對他如此早的離開人世也感到惋惜。同時也對當時社會的黑暗感到無比的厭惡和痛恨。爲什麼要這樣摧殘當時的那些熱血青年?

我只能說,他們真是生不逢時,如果他們能活在現在這個年代,我相信肯定能一展抱負,大有作爲的。但也只是一廂情願,歷史的長河雖然在不停的流動,範愛農這樣的革命青年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仍然應該擁有他們的一些精神,保持不滅。

《範愛農》讀後感6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能夠視爲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並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十分好看。

《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五猖會》回顧了兒時一次看廟會的經歷。《無常》栩栩如生地描述了鄉間迎神賽會時的活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歡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父親的病》在敘述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誤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憤慨。《瑣記》記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讀書的經歷。《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期間的教師藤野,並記述了作者棄醫從文的經過。《範愛農》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的摯友範愛農。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歡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範愛農》讀後感7

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名曰《範愛農》,它被收錄在《朝花夕拾》中,成爲這本書除後記之外的最後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魯迅先生和範愛農之間的友誼,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範愛農和魯迅原來是有過節的。範愛農認爲“你看不起我們,搖搖頭”,魯迅則認爲“中國不革命則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範愛農除去”。

然而,本來快要忘記此人,卻在一場宴席上偶遇對方,便冰釋前嫌,成爲了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喝酒談心。幾個新朋友找他一起坐船去玩,他在回程的路上去了船舷上,不聽勸阻的他,最終掉下船去,沒有浮起來。關於範愛農之死,1912年3月27日範愛農在給魯迅的信中說:“如此世界,實何生爲?蓋吾輩生成傲骨,未能隨波逐流,惟死而已,端生無理……”,作者懷疑他是投湖自盡了。

其實,文章中也暗示了範愛農的真實死因:他殺。範愛農爲何不贊同發電報?也許他認爲文人口頭上的痛斥微不足道;也許他認爲人已死去了,他們無能爲力;也許他和他恩師之情誼也不是特別深吧。那他又爲何而喝酒呢?也許是因爲他對社會的悲哀和滿心的陰鬱,只能借酒麻木自己吧。

其實對光復後的紹興的描寫已經爲範愛農的遇難埋下了伏筆,魯迅先生對範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從範愛農的笑和“老迅,我們去看看光復的紹興”表現出他的欣慰高興,然而這卻讓他大失所望。

範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無法在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多麼痛苦、悲涼啊!《範愛農》作爲《朝花夕拾》的壓軸作品,語言雖然樸實無華,但它絕對有能力成爲最佳的作品。

《範愛農》讀後感8

《範愛農》講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後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哀悼。

在作品的開頭,作者用平凡而簡單的語言講述了他曾經在茶館裏認識範愛農的故事。首先表達自己對他的憎惡,之後爲他的善良和友好埋下伏筆。

寫作手法十分到位,語言簡潔而凝練,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對死難者的'同學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一開始,兩人不是朋友,甚至吵了好幾次架。但作家回家後,兩人再次相遇,從“仇人”變成朋友。從那時起,他們成了親密的朋友。

後來,他們偶然成爲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請”,作者與範愛農因各自工作的原因而分別了。最後,範愛農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他喝醉了酒,滑倒在河裏淹死了。

文章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對光復的後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事實上,這埋下了範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沒有對範愛農說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有從他的神情“那微笑是永遠見不到的”,從他的動作“真的勤奮得可以”顯示出範愛農革命後快樂的一面。

然而,範愛農心中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魯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是在探討他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範愛農,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卻無法站在黑暗的社會,他的心是痛苦的,悲傷的。

《範愛農》讀後感9

世間最寶貴的東西莫過於時間了,因爲它能夠醞釀出切。

醞釀出友誼,時間是醇香的美酒。

醞釀出殘暴,時間是陰森的小路。

醞釀出寂寥,時間是孤獨的歲月。

在範愛農這篇深動的文章中,“我”與範愛農的初次認識是在一次發電報的爭辯上,那時“我”覺得他十分可恨與冷酷。但隨着時間的潛移默化,一次在酒店裏竟然碰上了範愛農,我們居然像隔別多年的老友親密無間。但軍政府的逐日殘暴與城裏人民的輕蔑和迫害使範愛農窮困潦倒,最終酒後失足淹死於河中,結束了這一場如同杯具的'一生。

初讀,我覺得範愛農這一鮮明的人物形象便倔強的活在我的心中。他同作者對辯挖苦,又漸漸地和作者相依相隨,形影不離。可最令我感到可悲的是:他——範愛農,竟然酒後失足掉進河中淹死了。

細細品味這其中的字裏行間,驚喜的發現到作者原先是想表達“時間醞釀萬物”這深刻的哲理。難道不是嗎時間在悄然流逝之際,流水帶走了怨恨和惆悵,但也不免裹挾着淤泥飄洋入海,匯進人生的港灣,在不經意之間,時間已經成了你的主人。

同作者一樣,我在六歲時,也曾憎恨過一個和我同齡的女孩。她太愛哭,我一不細心傷害了她,諸如拿了她的皮筋當彈弓使,不細心踩了她的“貴”腳之類的,她就準會去向我母親告狀,被叫回家後,輕則罵重則打,她還在一旁幸災樂禍!從此,我在心底就恨透了她!簡直比日本鬼子還可惡!氣死我了!……但隨着時光的逝去,一次竟然在旅遊期間碰上了她,真是冤家路窄,可我那時卻已不再如昔日那麼怨恨,她也一樣,彷彿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一個聰明漂亮、落落大方的女孩了。我們的見面使兩個感到都很驚喜,便樂呵呵地攜手一齊去玩。

時間醞釀的,不僅僅是歡樂與悲傷,更是生命的感動。

《範愛農》讀後感10

《範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範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以前在茶館認識範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爲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職責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之後,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範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範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範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範愛農杯具的伏筆。魯迅對範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能夠”表現了革命後的範愛農情緒愉快的一面。但範愛農心裏產生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杯具命運的原因。

範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範愛農》讀後感11

最近總是在翻看《朝花夕拾》,總以爲魯迅的文章每一段時間段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於是又捧着書本讀了起來,今天讀到的這篇文章是《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中的最後一篇文章,是魯迅先生追憶好友的一篇文章《範愛農》。

對於範愛農這個人物的表現手法,魯迅先生似乎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來傳達對人物的評價。開始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因爲徐錫麟的事情,兩人的矛盾頓顯。無論範愛農至於先生,還是先生至於範愛農,兩個人都是不太對付的,範愛農不喜歡先生溢於言表,先生確實覺得範愛農可惡的可先革命便將他革去!可見,二人在日本留學之時,關係是相當不妙的。

魯迅先生本與範愛農並無任何瓜葛,但在回國以後,兩人卻又偏偏再次相遇,而且還很好地化敵爲友了。經過不斷的`交流,兩人對社會的改革理想,都是讓他們成爲無話不談的摯友的催化劑,再後來機緣巧合,兩人還成爲了同事,這樣的階級感情又深了一步。可惜,有聚終有散,範愛農與先生亦是因爲工作原因而分別。

縱觀範愛農的一生,從他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他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先生用自己的筆描寫了這位同仁,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表達了尊敬。

範愛農終是無法在這樣的一個黑暗的社會立足的,他內心的痛苦悲涼或許真正只有先生能和他產生共鳴吧。範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範愛農溺死於河中。先生亦不知到底是自殺還是失足。

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先驅者註定了是悲涼的一生,那段黑暗中,作爲這個脊樑的知識份子更是如此。讓我們向這位在黑暗中覺醒着的知識分子致敬吧!

標籤:讀後感 範愛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