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貿易

應用技術型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研究論文

貿易6.39K

在開放型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鄭州作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爲了深入融入“一帶一路”,應用型人才是重要的一環。爲了滿足新在新常態下人才市場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需要不斷進行改革、進行養成教育,以滿足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人才需求,培養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功底、發展有後勁、德才兼備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應用技術型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研究論文

1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的兩個切入點

1.1以更新課程體系爲切入點:

新的課程設置遵循以學生爲本的原則深化教學改革,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和個性發展,做好養成教育與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堅持“厚基礎、精專業、重課改、多課堂”的原則,使學生成爲外貿領域的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

(1)更新課程設置結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要突破學科中心型課程模式的束縛,建立涵蓋職業素質、職業技能、面向職業崗位任務需要,構建“基於技能培養,面向崗位”的能力本位爲主的課程體系。

(2)改善雙語環境,增加雙語教學比例: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際業務中,掌握一門外語是外貿從業人員必備的素質,除了增加公共英語課程的應用性之外,課程改革思路是,首先,聘用外教或者海歸教師,增加口語課程的課時安排,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其次,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狀況,加強外貿英語課程力度,切實提升學生用英語製作單證、發盤、還盤、接受等實務技能。

(3)增加實踐課程比例:

外貿業務操作的實踐性非常強,外貿專業人才需要具備較強的進出口業務能力、單證操作處理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商務談判的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必需構建國貿專業的實踐平臺。要使學生真正學以致用,學校只有建立長期穩定的專業實踐基地,才能使學生有一個穩定的實習場所,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順利就業。

1.2以養成教育爲切入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是養成教育的核心,良好的行爲習慣、高雅的語言表達習慣、較強的思維習慣也是對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應具備的基本素養。目前,部分高校學生並不具備良好的行爲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因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的同時必須注重養成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2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路徑

2.1師資隊伍建設:

一支高素質、“懂教育、通實踐”的“雙師型”教師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的基礎和前提,部分國際貿易專業教師理論知識紮實,但是部分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爲了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實務操作能力,加強教師良好教學習慣、職業素養的養成,教師團隊建設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着手:

(1)組織教師外出進修。在進修中,教師利用資源和機會與同行充分探討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教學問題,共享教學、管理、改革經驗,並在探討中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信息和教學技能。

(2)選派教師到企業實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部分學科教師雖然理論知識紮實,但是卻缺乏實踐經驗,爲了全面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並選派本校教師到企業相關崗位參與實踐,提升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參與教學。

(3)支持教師參與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鼓勵教師參與實訓室的建設,並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仿真模擬操作,提升教師和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此外,在建設實訓基地的過程中,也應創新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和機制,支持教師與企業共同建設實訓基地,使教師深入瞭解實訓環節,更好的指導學生的實訓實習。

2.2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

(1)課程建設。加強課程建設,創新公共課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和翻轉課堂手段,促進課堂教學及學生上課效率。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同時,加快精品課程建設,實現精品課程資源共享。

(2)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資源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建設,①課堂教學資源,在課堂上進行模擬交易演練學生分小組,制定項目進行演練完成指定交易,學生由主動變被動,逐步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流程。②網絡教學資源,開設網絡“模?M國際貿易”,在老師引導下進行網絡虛擬“國際貿易交易”。此外,專業課教師應該建立課程網絡平臺,發佈多媒體課件、練習題、前言信息、站的鏈接,同時開設在線答疑,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③企業教學資源,依據校企合作平臺資源,安排學生到外貿口岸現場進行“業務實戰”,由老師和企業人員聯合開發,根據實際的貿易業務,編制交易案例,再由口岸專業人員和老師進行指導和評議。

2.3實訓基地建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只有走校企合作的模式,才能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良好對接,培養出厚基礎和通操作的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爲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建立穩定的實訓基地。

(1)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學校與外貿企業積極合作,建立符合應用實際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校內實訓室,而且專業課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實訓室的建設,並與外貿企業共同開發國際貿易專業軟件,爲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搭好平臺。

(2)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和實習。通過參觀和實習使學生深入體驗和理解報關報檢、國際結算、出口退稅等操作流程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全面提升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

(3)定期組織企業專家走進課堂給學生授課。通過組織企業專家走進課堂參與教學,可以使學生全面瞭解實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實現課堂知識和實踐操作的無縫對接。

2.4創新創業建設:

現階段我院不斷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爲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綜合改革中,爲了全面提升學習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不僅鼓勵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我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還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比賽,如“電子商務三創賽”、“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等,順應“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潮流,以賽促學,以賽促就業,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技能,提高學生就業率及滿意率,也有利於高校創新人才培養。

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改革目標

3.1形成一支“懂教育、通實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以“雙師型”隊伍建設爲牽引,統籌佈局和優化“雙師”結構,通過培訓和到企業實習等方式使國際貿易專業90%以上教師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還具有較強的國際貿易實務素質,打造一支“懂教育,通實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2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

構建能夠適應國家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要求、符合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戰略要求的、跨境電商、國際物流和營銷交融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培養方案。在新的培養方案中,增加實踐課程的佔比,突顯國際貿易專業“厚基礎、精專業、重課改、多課堂”的特點和優勢。自主開發專業基礎課和主幹課多媒體課程達到50%以上,30%主幹課程採用?語教學。

3.3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

圍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特色,根據示範性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在校內建設適量的實訓室,並通過洽談等方式與若干家中型、大型外貿企業建設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併成立產教融合指導委員會,將產教融合、校企結合融入辦學過程,採用引企入校、辦校進廠等校企結合模式,圍繞外貿企業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爲學生就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董立平.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與建設應用技術大學[J].教育研究.2014(8).

[2]薛玉香,王佔仁.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3]曾玲暉,張?,盧應梅,馬楠.基於卓越教學視角的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