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生態農業與化肥污染防治策略論文

摘要:文章立足於對生態農業的認識,就如何深化農業化肥污染的防治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生態農業與化肥污染防治策略論文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化肥;污染;防治

1生態農業與化肥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1.1農業化肥污染防治體系不完善,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

我國作爲一個農業大國,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推進生態農業體系的構建與轉型升級,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仍在沿襲,生態農業與化肥污染所形成的環境問題,日益成爲構建生態農業發展體系的重要阻礙。一方面,我國當前的環境政策,在農業化肥污染控制領域鮮有涉及,這也是農業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緊迫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國農業活動尚未完全納入環境控制之中,在農業化肥污染防治上缺乏防控政策體系的建立。並且,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治建設相對比較滯後,突出表現爲法律制度不完善,有關農業化肥防治的獨立法律法規尚無。

1.2監測方法尚無統一,在農業化肥防治中難以發揮效力

隨着生態農業建設的不斷推進,環保事業的不斷前行,我國在農業環境污染等領域,逐步建立起了相應的環境監測,爲生態農業建設夯實了基礎。但是,我國在農業化肥環境污染的監測中,尚未建立標準的'監測方法,無論是在監測工作的開展,還是在監測方法的構建上,均處於尚未成熟的發展階段。在監測網絡體系、質量控制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架構,以至於無法與生態農業發展形成有效對接,難以在農業化肥污染防治中發揮效力。

1.3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技術不足,難以適應不同地區的防治要求

我國農業發展呈現出多區域性,不同區域的農業化肥污染現狀不同、生態農業的構建進程不同,這就強調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應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防治技術,以尋求生態農業發展下可持續農業的不斷推進。當前,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業化肥污染所形成的類型及數量差異較大,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技術不足,且缺乏針對性的技術模式,這也是導致化肥污染防治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我國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意識淡薄,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生態農業的認識不足,農業化肥污染所帶來的環境問題鮮有正確對待,這也是當前化肥污染防治步入死衚衕的關鍵因素。

2生態農業下我國農業化肥污染的防治策略

2.1建立健全農業化肥污染防治體系,依託法律制度強化化肥污染防治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個統籌發展、協調配合的過程,生態農業的化肥污染防治,最重要的着力點在於建立健全農業化肥污染防治體系,爲防治工作的開展夯實內外條件。首先,我國應借鑑歐美髮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逐步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爲農業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創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防治環境;其次,在無公害產品施肥等領域,要進一步規範相關技術,讓農業化肥污染防治從源頭抓起,從本質上夯實生態農業的發展基礎;再次,爲全面推進農業化肥污染等防治工作,應建立專門的農業環境保護機構,從組織機構上確保防治工作的開展,以及相關具體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強化生態農業發展的農業化肥污染防治工作。

2.2建立完備的農業化肥監測網絡,形成完整的防治控制體系

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是一個長期工作,建立完備的農業化肥監測網絡,是推進防治工作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強化現代型生態農業建設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在農業化肥污染的防治中,應注重監測工作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監測技術的保障上,還是在監測網絡的構建上,都要確保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並且,強化對當前監測網絡的整合,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完整的防治控制體系,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抓住防治工作的重點。農業化肥污染防治的難點在於農村,應儘快弄清農業化肥污染源,逐步完善污染源的基礎數據建設,這既是農業化肥污染科學防治的現實要求,也是進一步開展農業化肥污染防治新要點的重要步驟。

2.3實現生態農業發展視域下的新型生產模式,強化農業環境保護教育

生態農業建設的要義在於如何構建現代化的新型農業生產模式,轉變傳統單一、落後的生產方式,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因此,要逐步建立並實現生態農業發展的新型生產模式,將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與生態農業的建設緊密相連,形成更加完備的發展體系,有助於生態農業建設發力。此外,我國農業環保意識比較薄弱,在環保意識中缺乏農業化肥污染的概念。於是,強化農業環境保護教育,是當前農業化肥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從教育入手、從防治着手、從大局思考,全面部署、統籌規劃。

參考文獻

[1]趙連閣.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選擇——基於浙江農戶化肥投入意願的分析.浙江工商大學,2010

[2]李紅霞,楊慧.農業生產中的化肥污染與防治.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10,(05)

[3]方玉媚.農業自身化肥農藥污染與治理——對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的調查.今日科苑,2009,(04)

[4]薛民琪.農業環境現狀與面源污染防治對策研究——以鹽城市爲例.南京農業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