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2020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工作,該寫爲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0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範文(精選3篇)

  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1

一、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

(一)培養目標

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當地經濟發展需要,面向農業,面向農村,面向農民,培養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業,在農村生產一線“留得住、用得上”的從事現代農藝生產技術的新型農民。

(二)人才規格

1、具有熱愛祖國、建設農村、創業奉獻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3、掌握主要農作物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生產程序及關鍵生產技術。

4、熟悉農村創業、經營及農產品營銷的基本知識與推銷技巧。

5、能獨立完成主要作物週年生產管理及良種繁育技術。

6、掌握生態農業生產技術、高效綜合農業生產技術。

二、招生對象及學制

(一)招生對象

招收具有國中畢業或同等學力的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農村專業戶、科技示範戶及有志在農村創業的社會青年。

(二)學制

以學分制爲基礎的彈性學制3—5年。

三、課程設置與時間安排

(一)課程設置

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兩大類,即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1、公共基礎課:德育、語文(實用寫作)、數學(實用數學)、農村政策與法規、農村電器常識、實用化學、新農村文化建設、計算機應用基礎。

2、專業技能課:

(1)必修課:植物生產基礎、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農作物生產技術、種子生產技術、農產品營銷。

(2)選修課:農村實用技術類課、農村經濟管理類課、新農村建設與創業類課。

(3)生產實踐課。

(二)時間安排

本專業總計3060學時,合170個學分(講授與實驗課每18學時計1學分;生產實踐課,每週30學時計1、5學分)。其中:

1、公共基礎課共計612學時,34個學分,佔總學分的20%。

2、專業技能課分爲必修課、選修課、生產實踐課三個部分。其中,必修課1080學時,60個學分,佔總學分的35%;選修課360學時,20個學分,佔總學分的12%;生產實踐課1008學時,56個學分,佔總學分的33%。全學程理論與實踐教學學時比例爲1:2,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生產實踐課以及其他形式的實踐教學。各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學時數及教學形式,根據實際情況而確定。

四、教學安排

1、授課:採用現場教學與課堂講授相結合專業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實物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集中講授。

2、實習實訓:按照課程教學要求,組織安排學生根據課程內容進行。

3、生產實踐:根據教學要求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特點或農戶生產結構,按實際生產季節,採用集中或分段多輪迴的方式,安排生產實踐,指導學生撰寫實習報告或調查報告。

4、輔導:在進行集中講授和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由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進行自學指導、答疑解難、作業講評、學習討論和技能培訓;根據農戶生產實際進行入戶指導、現場診斷及通過通訊網絡等手段解決問題。

五、教學要求

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和學生生產經營項目,堅持以生產過程爲導向,按照農時季節、生產環節,採取音像教學、集中講授、實踐操作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農閒時間重點進行理論講授,農忙時間進行技術指導、安排實習實訓。各校應在保證完成總學時數或總學分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制定本專業的實施性教學計劃,並確定各門課程的開設時間。

1、主幹專業課要突出實踐性教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統一教學與因產(業)施教相結合,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2、公共基礎課要堅持提高綜合素質、夯實專業基礎、服務“三農”需要的原則,因材施教,保證質量。

3、實施職業技能培訓,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就業和創業能力。

  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2

一、培養目標

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和當地農業生產實際,面向農業,面向農村,面向農民,培養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的中初級現代農藝技術人才,具體要求是:

1、掌握果樹栽培、設施果樹栽培、果樹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爲學習和應用現代農藝技術奠定基礎。

2、樹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理念,掌握設施果樹栽培、無公害果品生產等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新技術。

3、具有調查研究、分析問題和解決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4、熟悉農村創業、經營及農產品營銷的基礎知識與基本不技巧。

5、具有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具有爲發展現代農業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樹立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的理想。

二、招生對象

招收年齡在35週歲以下的農民、農民技術員、農村基層幹部,以及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

三、學習形式與學制

1、學習形式:半脫產,即邊學習邊生產。

2、學制:以學分制爲基礎的彈性學制3—5年。

四、課程設置與時間安排

(一)課程設置

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包括四大類,即公共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和實踐課。

1、公共基礎課:

農業政策與農村法規、新時期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農民健康文明生活、農業生產安全常識、新農村文化建設、農業信息與網絡應用。

2、專業課:

平衡施肥技術、設施果樹栽培技術、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蘋果栽培技術、梨栽培技術、設施冬棗栽培技術、設施油桃栽培技術、葡萄栽培技術、李栽培技術、杏栽培技術、生態農業與庭院經營、農產品貯藏與加工、農產品市場營銷。

3、選修課:

常見花卉栽培技術、蔬菜栽培技術、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村生活安全常識。

4、實踐課:

示範基地參觀學習,生產基地實訓、實踐。

(二)時間安排

本專業總計3060學時,合170個學分,每18學時計1學分。其中:公共基礎課共計450學時,25個學分,佔總學分的15%;必修課1224學時,68個學分,佔總學分的40%;選修課216學時,12個學分,佔總學分的7%;生產實踐課1170學時,65個學分,佔總學分的38%。

五、教學安排

1、授課:

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採用現場教學與課堂講授相結合,集中授課與入戶面授相結合,理論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等形式進行教學。

2、自學:

(1)學員按教學計劃要求,一邊自學教材一邊實踐。

(2)以村組爲單位組成學習小組,相互學習,相互探討交流。

3、輔導:

(1)在學員自學文字教材及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專業教師定期解答學員在學習、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通過通訊及網絡途徑解答。

(2)根據各學員種植實際需要進行入戶指導。

(3)以《同州新農》爲媒介,傳播新理念、新信息,新技術,拓寬知識面。

(4)在教師的輔導下,學員按時完成作業。

4、實踐:

(1)參觀學習:按照教學要求,定期組織學員到示範基地參觀學習,學員寫出參觀學習報告。

(2)生產實訓、實踐:根據專業課教學需要,結合生長季節組織學員進行綜合性生產實訓、實踐。

六、教學要求

(1)教學過程中應做到集中培訓、聲像教學、輔導教學、實踐教學、自學各環節有機統一。教學方法強調啓發式,注重直觀性,重視學員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2)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把實踐落實於教學全過程,增強針對性、實用性,以提高學員學習的興趣。

  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3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和種植崗位職業能力,能勝任種植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農村實用人才。具體要求是:

1、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爲規範。

2、掌握農作物生產技術、蔬菜生產技術、果樹生產技術、花卉生產技術和中草藥生產技術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

3、能夠承擔本地區農作物生產、蔬菜生產、果樹生產、花卉生產和中草藥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工作,具備解決本地種植業生產實際問題和種植技術推廣的能力。

二、招生對象

招收具有國中(或相當於國中)畢業文化水平,有志於在農村從事種植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職工,農村基層組織帶頭人、種植大戶、農業科技示範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幹、農民技術員、復轉軍人以及應屆初、高中畢業生。

三、學習形式與學制

1、學習形式:業餘、半脫產或脫產。

2、學制:學期制或以學分制爲基礎的彈性學制。學期制2年。

四、課程設置

全部課程分爲四個模塊,即公共基礎模塊、專業通修模塊、專業及專項技能模塊和專業拓展模塊。其中公共基礎模塊作爲文化知識基礎,爲培養科學素養、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專業通修模塊作爲專業知識基礎,主要是使學員掌握種植業生產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專業及專項技能模塊作爲必備的專項技術和技能要求,使學員熟練掌握4—5種綜合生產技術,培養學員崗位職業能力;專業拓展模塊是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上的拓展、補充和完善,培養學員一專多能。

1、公共基礎模塊:主要課程爲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新農村建設與新農民素質教育、法律基礎與農村政策法規。

2、專業通修模塊:主要課程爲植物生產與環境、植物病蟲草鼠害診斷與防治基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

3、專業及專項技能模塊:農作物生產技術方向的主要課程爲作物生產技術、3門專項技術;果樹生產技術方向的主要課程爲果樹生產技術、2門專項技術和水果蔬菜花卉貯藏保鮮技術;蔬菜生產技術方向的主要課程爲蔬菜生產技術、2門專項技術和水果蔬菜花卉貯藏保鮮技術;花卉生產技術方向的主要課程爲花卉生產技術、2門專項技術和實用裝飾園藝;中草藥生產技術方向的主要課程爲中草藥種植技術、3門專項技術。

4、專業拓展模塊:專業拓展課程安排2門。

五、教學媒體資源

教學媒體資源包括文字教材、聲像教材、教學輔導材料、網上教學輔導和教學指導綱要等。

1、新農村建設與新農民素質教育、植物生產與環境、應用文寫作、法律基礎與農村政策法規、農業基礎化學、植物病蟲草鼠害診斷與防治基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課程使用中央校統一編寫設計的文字、聲像教材或教學包。

2、其他課程選用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材或地方教材。

六、教學安排

1、自學:學員自主學習,並按課程學習指導(或教學輔導大綱)要求,全面自學文字教材。

2、授課:有聲像教材的課程,由教學班組織學員利用聲像教材組織教學。無聲像教材的課程由教學班組織面授。

3、輔導:學員在自學文字教材及媒體教材的基礎上,由輔導教師對學員進行輔導,輔導課包括自學指導、答疑解難、作業講評、學習討論和技能培訓等。

4、實踐:

(1)課程實驗(實習):按照課程教學要求,組織學員實驗(實習),寫出實驗(實習)報告。

(2)專項技術培訓:根據當地生產實際,選擇相關的專項技術文字、聲像教材進行教學。

(3)畢業實踐:根據專業教學要求組織學員進行綜合性生產實習或社會實踐,指導學員寫出實習報告或實踐總結。

七、教學要求

1、教師要指導學員自主學習,組織學員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與交流等,並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利用農閒進行面授輔導等集中教學活動。

2、教學中自學、聲像教學、輔導教學、實踐教學各環節有機統一,以學員自學爲主體,聲像教學爲主導,輔導教學注重能力培養,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員的動手能力,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實踐教學的比例不得低於40%。

3、教學要與生產、生活實踐相結合,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注重提高學員學習興趣,着力培養解決種植業生產問題的能力。

、各門課程主要內容

1、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民素質教育:講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提高農民素質的關係,現代農民應當具有的素質,提高農民素質的對策措施等。

2、植物生產與環境:講授植物(果樹)生長髮育和遺傳變異基本知識;光、溫、水、土、肥等環境因素對植物生長髮育的影響及調控;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環境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3、法律基礎與農村政策法規:講授憲法、刑法、民法、經濟法等基本法律以及農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農村市場主體的法律制度、農業生產安全法律制度、農民權益的法律保護等。

4、植物病蟲草鼠害診斷與防治基礎:講授植物病蟲害、農田雜草、農田鼠害和農藥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植物病蟲害、農田雜草、農田鼠害調查、預測預報、防治和農藥施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作物生產技術:講授作物生長髮育規律、農作物生產的基本技術環節,幾種主要作物的生產技術等。

6、果樹生產技術:講授果樹生長髮育的主要特點與生產栽培基本技術(建園、種植制度、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7、水果蔬菜花卉貯藏保鮮技術:講授水果、蔬菜、花卉貯藏保鮮原理、採後貯藏方式、設施和管理、採後處理與運銷、採後病害及防治等。

8、蔬菜生產技術:講授蔬菜生產的、理論基礎、基本技術環節,蔬菜設施生產基礎及生產技術、覆蓋材料的選擇與適用等。

9、花卉生產技術:講授花卉現代化栽培、生產、繁育、養護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和操作技能等。

10、實用裝飾園藝:講授以園藝裝飾爲基礎的家居、樓宇、場館等處所的基本技藝及插花技藝和欣賞。

11、中草藥種植技術:講授中草藥種植的基本技術環節,幾種主要中草藥的生產技術等。

12、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講授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配置農業生產資源,組織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生產經營活動等。

九、考試考覈

1、考覈方式

學生的考試成績由形成性考覈和終結性考覈兩部分構成。其中:

(1)形成性考覈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測評,由平時作業、實踐環節或技能測評等組成,佔總成績的40%。由教學班組織考覈。

(2)終結性考覈爲學期末的課程考試,佔總成績的60%。

2、考覈時間

各門課程的形成性考覈可根據教學進度和生產季節安排,每學期期末集中進行該學期所學課程的終結性考覈。形成性考覈不合格者,可在同一生產季節再組織一次考覈,也可在下一生產季節再次組織考覈。終結性考覈不合格者,實行學期制的一般安排一次補考,最後一學期各門課程的統考、補考均在期末完成;試行學分制的,可參加學制有效期限內該門課程的任意一次考試作爲補考。

十、畢業頒證

學生在學籍有效期內所修課程考覈合格或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即可獲得國家承認的中等教育畢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