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教師1.48W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

時光飛逝,轉瞬間我已帶走一屆學生,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在這兩年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認爲自己已經基本上適應了這裏的學校生活和教學環境,在各位老教師的幫助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無論從專業知識上還是在業務水平上,我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向老教師們學習。他們經驗豐富,無論是對對教材教參和教學大綱的把握,還是對學生的心理分析和把握上,都有着我非常羨慕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去深入地學習。我相信,在他們的引領下,我會逐漸地成長的。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爲一名教師,我覺得更應該如此。每節課後都做認真地反思,找有代表性的學生談話,瞭解他們對本節課所將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詢問他們對老師講授方法上的建議。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詢問,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長此以往,我逐漸地發現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結合教學實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逐漸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自己。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在逐漸地減少,我在教學中成長,學生在學習中成長,我在學生的教學反饋中進步,學生在我逐漸改進的教學中進步,這就是教學相長的道理。教與學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教師纔不會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導學者。

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問題主要有:

第一,缺乏對整本教材的宏觀把握,對教學大綱理解得還不深入。對所講授的知識缺少一種高屋建瓴地把握,達不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第二,在課堂環節的設置上,尤其在時間的合理分配上,我做得還不夠好。

第三,對每一個單元教材的知識還缺乏一種合理高效的整合。

第四,在處理教材與同步的關係上,我沒有將兩者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運用。

第五,每天的作業佈置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思考,沒能讓作業更好地發揮強化所學知識的作用,同時對於所佈置的作業,有時候不能及時批改,也就起不到很好的及時反饋的作用。

有了這些反思之後,我就能在日後的教學中更加註意改正我所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2

二三年級國小生正處在形象思維爲主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努力融音樂基本技能訓練於唱、玩、敲、動之中,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體會:

一、學會"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萬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簡譜的概念。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爲我有一隻可愛的小狗,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聽了孩子真誠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麼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於是,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學生情緒達到了極點。

四、電教滲透直觀表達,引起學生興趣

根據國小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課教學時,學生聽了兩遍錄音範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運用電教啓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騎過馬嗎?誰說說騎馬時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來勁了,騎過馬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於是我扮導遊,小朋友扮遊客、當小騎兵,在教室裏揚起馬鞭騎着“大馬”,邊玩邊唱剛學過的歌曲,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五、打擊樂器進課堂

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總之,音樂新課標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標,這要求我們更善於總結,經常回顧,以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3

記得,我曾寫過的一篇題叫《走生活之路,寫生活作文》的論文。我覺得這堂課一個整的教學思路與教學預設效果與我論文中提出的想法是相吻合的。我先不說,在這堂課教學過程出現的中林林種種的得失,單提課後學生在寫作上取得的成績,分別發表在《寧波晚報》及《未來作家報》上的兩篇學生觀察日記。(一篇題爲《韭菜和蔥》,另一篇是,《我陪外婆去看病》)我認爲已經實現備課時提出的目標。(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這堂課教學應該是成功的。

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實踐“生活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大語文教學理念,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和生活親切握手,調動學生觀察、探究和練筆的積極性。現在的孩子所處的時代於我們乃至我們的前輩所處的時代是完全不相同的。他們的吃穿住行,樣樣俱備,有的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關注的事情,所玩的玩具、遊戲也是大不相同。可不像我們小時候每天可以在外面瘋玩,農忙時還要幫大人在地頭幹活。本說城裏的孩子區分不出稻子、麥子,韭菜和蔥,現在我們所處的城鎮、農村的孩子,能認出來的也是寥寥無幾。所以,在第一課時,結束前,我所佈置的作業裏,就體現了這樣的意圖,我們的課堂不僅僅要學習課文的知識,更要結合生活實際,把目光投向社會,投向生活,投向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告訴學生,我們必須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因爲“咱們平時的學習,總是爲了實際需要”。

《不合羣的小蝌蚪》這篇課文我是按照“發現疑問-探究疑問—查出原因-回答疑問”這條主線索來展開的。抓住文中的重點字詞、重點句式,通過學生質疑、答疑、說話、朗讀體驗等系列訓練,解決了小蝌蚪爲什麼不合羣,不合羣主要體現在哪裏,爲什麼不合羣,等問題。課文淺顯易懂,既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也是非常熟悉的內容,卻又容易被我們忽視,其中又蘊藏着我們不知曉的知識,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具體環節的成敗,都已寫在旁註上,在此不再重述。在教學結束時提出一個目標,就是“要仔細觀察,善於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實這也是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要表達的意圖,所以在佈置課堂作業時,我是有意設計這樣的題目。目的就是告訴學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拓展學習空間,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發現,一定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真的很精彩。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4

上世紀末,爲了全面提高基礎教育師資水平,國家將師範教育全部納入了全國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級師範向二級師範的轉型。國小教師培養開始了由中專層次向專科、本科層次轉變。在轉型過程中,一方面,國小教育專業教師培養開始向着更高的層次發展,提高國小教育專業的學術性,使其具備高等教育的基本內涵,成爲各個高等院校建設國小教育專業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強化“師範性”爲基本特徵的中等師範培養模式逐漸邊緣化,國小教育專業在高等師範教育培養模式的泛化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專業品格。這種變化反映在教學上就是理論教學備受關注,而實踐教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局面帶來的後果是:國小教育專業發展與國小的實際需要漸行漸遠。因此,當下我們必須認真反思國小教育專業建設中實踐教學的現狀,探討相應的對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師範教育途徑有兩個:一個是理論教學,一個是實踐教學。所謂理論教學,即通過理性的灌輸與啓蒙,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所謂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爲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作爲高等師範教育的實踐教學則包含了各種技能課的教學、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教育科研、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等。

由於教育是實踐應用性專業,需要經過“臨牀”實習,在師範教育從三級培養體系轉變爲二級培養體系,其內涵擴展爲教師教育並走向專業化以後,實踐教學在教師教育專業中已經成爲與理論教學並駕齊驅的教師培養途徑。實踐教學的改革成爲當今教師教育專業改革的關鍵。

二、實踐教學在國小教師教育中的作用

實踐教學在師範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師範生教育能力,並能讓高師學生步人工作崗位後,更快向教師這一職業角色轉變。具體表現在:

1.強化專業意識,培養職業情感,樹立職業信念。

培養優秀的國小教師首先要學生能對國小教師這個職業有一個清醒、全面的認識,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體驗教師職業的平凡與崇高,在內心深處生髮出對國小教師職業的深厚情感,樹立爲之奮鬥的信念。這種心理上的準備顯然不是系統的理論知識所能賦予的。從康德開始,情感和信念就被從知識論的範疇中排除出來,歸屬到實踐範疇中。所以要想完成師範生向教師角色的心理準備,實踐教學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徑。

2.加深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

理論教學是從課堂到課堂、書本到書本,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專業知識。通過加強實踐教學,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並在此基礎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能構成一個整體,即組成爲知識羣,成爲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不是彼此分離、理論脫離實際的知識。

3.提高學生的教育技能技巧,豐富個體的實踐知識。

單純依靠傳授現成知識而不發展知識,是培養不出所需人才的。優秀的教師或者有經驗的教師,絕不只是現成知識的說明者,而是善於根據不同的對象,對所傳授的知識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解釋,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豐富個體的實踐性知識,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智慧。正是理論化的系統知識與個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綜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特徵。

4.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師範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學會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性工作。實踐教學不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種手段,而且還是未來教師獲得知識,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途徑之一。通過實踐教學,師範生的認識建立在內容豐富、實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礎上,在參與教學實踐、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的同時,其思維能力也在不斷髮展。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對高校師範生的培養確實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現在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爲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於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爲學生構築一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並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

三、我國高等師範教育實踐教學現狀

教育實踐教學活動從目前來說是我國師範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從觀念到實踐上都存在着一定問題,主要表現爲:

1.實踐教學活動內容、形式較少,時間安排較晚。

目前,大多數院校的教育實踐教學活動仍然僅限於一次突擊性的教育實習以及爲數不多的教育見習和參觀,教育實習構成了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主體,而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後一年甚至最後一個學期中的一個月來進行的。師範教育課程計劃安排也遵循着傳統的做法,即傾向於一個個順序安排師範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學科專業——教育理論與方法——實習。這等於向學生示意理論學習與實習是兩項有區別的活動,從而維護了以“模仿”爲主的培訓模式的教育實習的原始觀念。這種做法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難以和教育實際相結合。因爲這種安排背離了教育實習對實習生來說的另一重要目標——爲他們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檢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書育人職責技能的機會,直接後果是即使實習生在教育實習中發現了問題,也只能帶着這些問題走上工作崗位。此外,由於學生從未進行過其他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不具備一定的實際經驗,也給教育實習帶來不少困難,影響了教育實習的效果,也不利於對師範生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實踐教學活動的安排不夠周密。

隨着大學擴招,絕大部分學校的教育實習安排是採取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自主聯繫實習學校,在教學活動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大漏洞。模擬教學也往往只是給學生一部分內容,讓他們去挑去講,而缺乏模擬前的詳細指導及講完後的深入探討,往往使教育實踐活動流於形式。

3.教育實習時間短、範圍窄。

作爲教育實踐教學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育實習在我國師範院校中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實習太短,內容形式單一,與一些歐美髮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目前我國實行的集中實習時間6—8周很難保證教育實習的良好效果。其間,只能讓實習生講幾節課,配合班主任做一點工作,較好的還可能主持一次主題班會或團隊活動,而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家訪等等,根本無法落到實處。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教育實習難以幫助實習生對教師職業活動獲得全面的瞭解,也難以實現教育實習對實習生的一個重要目的——精確與鞏固理論知識,獲得教師職業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實習時間不充裕,與不斷擴大的教育內容及不斷提高的教育實習質量的要求不相適應,成爲現階段教育實習的一個致命弱點。

4.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

從我國高師教育實習現狀來看,大多數高等師範院校缺乏教育實習基地。目前,我國師範院校的教育實習,多數是在臨近實習前才落實實習點,而缺乏被美國教育界稱之爲“入門學校”的那種教育實習基地。大多數院校是“掃一槍換一個地方”。這種教育實習主要以“學院爲基地”,而不是以“學校現場爲基地”,與國小關係疏遠,難以與其建立一種共生關係,並結爲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論缺乏生長成熟的土壤,學生更難以在真實的教育教學環境中體驗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缺乏科學的指導。

學生進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指導教師要在精講有關職業技能的基本知識、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改善、不斷趨於整體協調和完善,以獲得穩定的教師職業技能。目前教師對學生技能訓練的指導總體比較薄弱,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師自身的原因。相對而言,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範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比較“外露”,看得見摸得着,教師對學生訓練能夠提供良好的指導。按理說各科教學法在訓練技能方面是具有優勢的,因爲它與學科專業、實習有直接聯繫,而且課程又是各系自己開設。但實際效果不盡如人意,這主要與“法”中無“法”的課程自身相關,也與教“法”者不懂“法”有關,有的學科教學法教師甚至從未教過國小,這哪裏還談得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心理學、教育學教師不瞭解國小教育教學實際,其他各科教師頭腦中毫無技能訓練的示範意識和指導意識,是高師院校中比較普遍的問題。

6.缺乏嚴格的考覈。

《高等師範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試行稿)》第四條指出:“高等師範學校要從培養合格中學教師的高度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確保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嚴格的訓練和考覈。”它對四大部分訓練內容(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書寫規範漢字和書面表達、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覈分別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但實際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其他訓練內容的考覈有的學校恐怕連細化的考覈標準都沒制訂,更談不上嚴格考覈了。考覈本身具有評價、激勵、反饋等功能。通過考覈檢驗師範生職業技能掌握和運用情況,從而評價高師教學工作成效;通過檢驗和評價,讓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勵他們加強技能訓練,同時也促進高師教學改革的深入。可是我們未能做到嚴格考覈,幾乎使這些功能喪失殆盡,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四、開展有效實踐教學的策略

1.加強高等院校與國小的校際聯合,建立穩定的高質量的教育教學實習基地。

實踐教學存在的種種積弊,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高校與國小之間存在隔閡,沒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使實踐教學的開展失去了賴以展開的平臺。在這一點上,美國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給我們以啓示。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大學教育系(或教育學院)與當地中國小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培養新教師,鼓勵在職教師進修,開展合作研究,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參與合作的中國小稱之爲專業發展學校。這種學校強調與當地中國小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我們也應該在高師教育和國小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在實踐教學方面展開較爲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課程內容設置、實踐指導、學生管理、成績考覈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從而保證實踐教學有序、高效地展開。

2.打破單一的實踐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實踐體系。

傳統的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在時間安排上分佈零散,沒有系統性、規定性,直到最後的集中教育實習階段才略顯規範性,但時間安排得並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連續性、漸進性全程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則是從師範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實施,涵蓋了師範生在校的全過程。同時,它在時間安排上體現出一定的連續性、漸進性特點。先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一系列實踐環節(如:熟悉學校環境的實踐、教學技能訓練、見習、模擬實習、試實習等)來減輕教育實習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精神負擔及憂慮感,使他們逐步適應教師職業生活,然後才真正進行實戰演習的“教育實習”。

3.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全面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

學生的教育實踐絕不僅僅是聽一兩節課、主持一兩個主題班會這麼簡單。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該涵蓋學生今後走上工作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變當前實踐教學的現狀,必須打破舊有的思維格局,站在未來教師的崗位上全面審視實踐教學的內容。概括地說,學生的實踐教學應該包括:課堂教學實踐、課外活動教育實踐、參與性教育實踐、模擬性教育實踐、觀摩性教育實踐、研究性教育實踐、社會實踐和整體性教育實踐等8個方面,這8個方面基本實現了對未來教師職業的全面覆蓋。

4.建立嚴格的質量考覈機制,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

根據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建立嚴格的質量考覈機制,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這種考覈機制應該包括確立操作性較強的質量評估標準、建立規範化的實踐教學組織程序標準、建構統一協調的組織管理系統。通過這些標準的建立,將實踐教學納入嚴格的考覈程序中,以期對教學實踐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促進教育實踐活動的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實踐教學在國小教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對實踐教學的思想認識,積極探索有關實踐教學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提高國小教師教育的質量。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5

學生在本課學習前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及分類,並且在四年級(上冊)教材裏已經知道了兩塊三角尺上的每一個角的度數,學生課上對數學知識、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比較容易出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特徵。本課是安排在學習三角形的概念及分類之後進行的,它是學生以後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及解決其它實際問題的基礎。學生在掌握知識方面: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分類,比較熟悉平角等有關知識;能力方面:經過三年多的學習,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習慣。因此,教材很重視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安排了一系列的實驗操作活動。教材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爲教師靈活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通過量、算、拼等活動,讓學生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進行探究活動是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學生對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比較熟悉,就從這裏入手。先讓學生算出每塊三角尺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引發學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接着,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任意畫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用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測量誤差),再引導學生通過剪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再利用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這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數學思想,爲後繼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最後讓學生運用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練習的安排上,注意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逐步加深。練習形式具有趣味性,激發了學生主動解題的積極性。第一個練習從知識的直接應用到間接應用,數學信息的出現從比較顯現到較爲隱藏。這些題檢測不同層次的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知識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顧及到智力水平發展較慢和中等的同學,第3個練習設計了開放性的練習,在小組內完成。由一個同學出題,其它三個同學回答。先給出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度數,說出另外一個內角。有唯一的答案。訓練多次後,只給出三角形一個內角,說出其它兩個內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無數個答案。讓學生在遊戲中消除疲倦激發興趣,拓展學生思維。兼顧到智力水平發展較快的同學。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本着“學貴在思,思源於疑”的思想,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實驗、去發現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最後達到了一下這些:

1.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現、證實三角形內角和是180°,並會應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動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並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角和轉化爲平角的探究活動,向學生滲透“轉化”數學思想。

3.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完成了這節課的基本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談話導入 ,回憶已經學過的三角形知識爲新內容進行鋪墊。同時,也爲知識的

遷移作了伏筆。《課標》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

動建構的過程。創設情境,引出課題,以疑激思 ,現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同學認爲大三角形的內角和大,還有部分同學認爲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度數都是一樣的。那麼到底誰說得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動手操作,探究問題,以動啓思,讓學生經歷了矛盾,發現問題後,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探究更好的驗證方法,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剪、拼、撕、折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經歷猜想、驗證、演示、彙報過程中解決問題,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爲我們在測量時會出現一些誤差,所以測量出的結果不是很準確。設計意圖:小組合作,選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進行實驗。因此,實驗的對象有較大的包容性,實驗的結論有很強的可靠性。學生會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普遍規律。學生心中激起了層層思考的漣漪,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活躍,發言爭先恐後。三角形不論位置、大小、形狀如何,它的內角和總是180°設計意圖:這裏教師通過提出兩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層層設疑,使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波瀾起伏,時刻處在緊張而又興奮的學習狀態中。練習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緊緊圍繞三角形的內角和來進行,進一步加深了對三角形內角和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算等腰三角形風箏頂角的度數和等邊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數,不但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最後,讓學生求四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的度數,不僅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而且將所學知識進行了內化和昇華。

這篇教學設計通過施教,符合新課程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學生在整節課中學得輕鬆。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清楚,學生思維活躍,教學一開始從學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接下來很自然地引導學生探討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也是180,過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進行測量、計算,但得不到統一的結果,再引導學生用把三個角拼在一起得到一個平角進行驗證。這時,有部分學生在拼湊的過程中出現了困難,花費的時間較長,在這裏用課件再演示一遍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練習設計也具有許多優點,注意到練習的梯度,並由淺入深,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很有趣味性。但還受課本資源的限制,不能大膽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例如:可以出示一塊被打爛了的三角形玻璃板(如圖:),向學生提出挑戰性的問題:老師今天不小心把這塊三角形的玻璃板打爛了,要重新買與原來同樣大的一塊,可老師不知道尺寸,怎麼辦呢?誰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呢?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僅來源於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更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6

充實而又忙碌的一個月又要過去了,回想這個月的點點滴滴,都讓我感到幸福和快樂!

這個月順利的完成了教學工作以外,還做了以下這些,組織了每月一次的陽光體育活動,這次活動也得到了學校各位領導和學校老師的幫忙與支持,得以順利的完成。然而在此次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因爲個人原因,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錯誤。由於此次活動舉行的是轉呼啦圈比賽,也因爲當時制定這個活動的時候,沒有考慮完全。學生在飯後進行這項活動的安全性,後來在臨近舉行的日子時候,由於各位老師的提醒,一下子意識到這個環節的疏忽。臨時更改了活動時間,然而此次的更改,由於自己的幼稚與年輕,自己想當然的安排,也沒有更領導商量,導致了給學校活動帶來了麻煩。不過領導們和教師們還是鼎力的支持了我這個活動,再這裏真的非常感謝各位老師。通過這次小插曲,也讓我認識到了許多,每一次活動必須相互溝通好,在制定的時候要考慮周全,不能想當然臨時就去改變。以導致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在這個月中,我們教師節目在本屆科技藝術節中,獲得了一等獎,回望了這兩個月辛苦排練,還有總務處的老師的鼎力支持。纔有了收獲的成果,這就是我們團體教師一個項目合作的一個表現。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們要加倍訓練,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最後我會努力在各方面加強自己,努力學習各位老師的優點,努力當一位稱職的教師。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7

國小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爲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爲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

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8

一、在課堂上過多的關注優等生,而忽視了後進生的接受能力。

在課堂教學時,每次講解時沒有留給學生過多的思考時間,有時只是短短一分鐘甚至幾十秒鐘,以至於只有幾個成績好反應快的同學有思路,而大多數同學還在迷茫階段,還沒有反應過來而我已經將答案告知大家。長此以往,哪些反應不快,成績不好的同學就忘記了思考,每次問題一出來,他們就坐着發呆,或者等老師同學來告訴他們答案。腦子是越用越靈活,但我卻讓他們喪失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二、課後輔導沒有到位。

在課堂上之後短短四十分鐘的時間,班內的學生不可能全部都接受,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最多接受40%,有的甚至不到40%,因爲上課肯定會有開小差的學生。課堂上如果不注意聽講,課後就需要花2倍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學會新知識。但國小生一般都貪玩,他們課後不可能全部用來學習數學,一次兩次不學,慢慢地越積越多,越來成績越差,慢慢地自己也就喪失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對於這樣的學生我應該抓住課後的時間對他們進行一對一輔導,但我卻忽視了這一點,這也是後進生太多的原因之一!

三、作業檢查

國小生自覺性差,必須要老師及時提醒。每個班都有不寫作業的學生,但我卻沒有及時催繳,有時候一忙就忘了,而學生看到我沒有催他們,慢慢就養成了不寫不交作業的壞習慣,而數學如果只是課堂是絕對不行的,還需要課後多練習多鞏固,沒有了課後的鞏固,數學是學不好的!這也是期會考試不及格人數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未來的日子裏我一定要在這方面改進!

期會考試也許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學生的真實成績,但卻能讓我們老師從中發現很多不足,期會考試給我敲響了警鐘。新老師不能爲自己的錯誤找藉口,而要總結經驗,虛心接受教訓,再一一改進。也許我不是哪個最優秀的老師,但我一定會是最認真負責的老師!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9

一年級小朋友課堂自制力比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光也比較短,所以需要在課堂上不斷變換形式,讓學生持續新鮮感,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教學iuü資料我多采用了故事的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習拼音字母無非是要孩子多讀、多記,有些特殊規則如i標上聲調要去點,ü遇y要去兩點,若採用教師講授的方法,可能只會事倍功半。但小朋友對聽故事的興趣個性濃厚,所以我便把那些講授起來枯燥乏味的知識結合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學生上課聽得津津有味,而且記得個性快。有時個別學生對知識點回憶不起來時,只要提醒他一下故事大概,他就能記起枯燥的知識點來。

iuü教學結合故事講課還有個特點就是能夠根據各項知識點的特點把故事連起來,讓學生覺得有完整性而且聽起來搞笑味性。根據i,y,yi的特點,我把故事表達爲:小i是個愛漂亮的小姑娘,她的頭上戴着蝴蝶結。當她一戴上聲調帽子的時候,就把蝴蝶結遮住了,她頭上的點就沒有了。星期天,小i一早醒來就吵着要媽媽帶她去遊樂場玩。小i的媽媽是大y。大y媽媽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牽着手出門了(yi)。一路上,大家都和他們打招呼。(大y和小i在一齊,還是讀做i)。遊樂場的人可真多,大y媽媽怕小i妹妹走丟了,緊緊地牽着她的手,他們靠得可緊了。u,w,wu能夠讓學生在我的故事基礎上進行改編。學生興趣濃厚,而且把很多難用語言表達的東西很自然地就傳達給了學生。至於ü見y要去兩點,我又巧妙地這樣表達:小ü的爸爸媽媽都出差了,沒人帶小ü出去玩,怎樣辦呢?小ü急得大哭起來。大y媽媽看見了,就趕緊來安慰他,大y媽媽答應小ü帶他去玩。小ü一聽,可開心了,趕緊擦掉了眼淚,和大y媽媽一齊出去玩了。(yu)並及時提醒兒歌:小ü見大y,擦掉眼淚笑嘻嘻。

故事教學對於一年級小朋友有必須的吸引力,但也要注意故事與教學知識點的緊密結合。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0

新的學期開始了,教了六年級再面對一年級的小朋友,看着這些寶貝的可愛樣,非常喜歡,但也夾有一絲絲擔心。因爲這些孩子沒有一點體育常識,一切要從零開始,體育課中隊型很亂,孩子們記不住前後左右是誰,沒有集合概念。所以,加強上課時學生的站隊和常規培養與訓練,對今後體育課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尤其是開學的前兩週。

開學初,我一直在琢磨着怎樣上好一年級的體育課,因爲我認爲,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對本學科的正確概念是很關鍵的,他關係到學生在學校的各項紀律,對學生的行爲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通過開學這幾天來的上課,我發現我們的小同學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也許是我提前作好了思想準備,查閱了一些低年級教學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所以上起來還是感覺比較輕鬆。在此,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年級集合常規訓練的簡單而有效的好方法吧。

1、方向感:孩子們剛入學對校園環境很陌生也很好奇,而且今年由於學校的校安工程緣故,學生的活動場地相對減少,安全責任就更重。因此,第一節體育室外課時,我就帶領孩子們認識校園,特別是體育課將要用到的場地,並在我們上課的地方讓孩子分清東西南北。例如:利用遊戲,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設置不同標記,做認識方向遊戲。

2、同步感:新生入學後班主任首先要給孩子們編號教室的座位順序。那麼,體育課站隊時就要與班主任同步進行,就按教室內學生的8小組座位號來站隊,這極大的減少了孩子的記位負擔,避免了位置混淆,也方便老師管理,可謂“雙利”。

3、縱橫感:孩子們在站隊時能分清豎排,卻弄不懂什麼叫橫排和縱排,千萬不要給孩子們急於灌輸橫縱的概念,記住前後左右就可以,但一定要讓孩子認識老師的集合手勢,所以我就結合前面的方向感,通過遊戲:“你在我面前”即:我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向,讓孩子看我的手勢8小組集合站隊。

4、口令感:站隊時教師不停地喊向右看——齊、向前——看呼喊口令,學生往往對口令不感興趣。可以讓學生同你一起喊口令!如:預令教師喊,動令學生喊,邊動邊喊,向前看——由教師喊,齊——由學生喊。齊呼口號時學生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動作整齊協調,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既讓孩子沒有了說閒話的機會,還集中了注意力,增強了學習興趣。

5興趣感:教師在上課時,時常稱呼一組、二組、、、、、、孩子對“組”沒有理解能力。所以我就把8個小組命名爲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名字,例如:喜洋洋組、奧特曼組等等,有時也分成不同類型的水果隊,如:西瓜隊、蘋果隊等等。這樣子站隊速度極快!

在進行一年級初入學階段教學時,想要讓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順利步入學習軌道,儘快養成好的常規習慣,就要做到“愛心、耐心、細心、還要動腦筋”,做到這些的課一定會達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會有很多的快樂。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1

[摘要]反思被廣泛視作教師專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文章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以泉州市中國小教師爲例,對中國小教師反思現狀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爲後續的對策研究提供真實的依據。

一、研究目的

(一)問題的提出

在提倡教師成爲研究者的校本研究中,教師的教學反思被視作核心內容之一,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小教師中間開反思之風,似乎已成爲一種普遍現象。那麼反思是否真的成爲教師的一種內在需要,究竟反思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可不可以解決和如何解決等問題成爲研究的中心。

因此,利用教學反思的理論研究成果開展對中國小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爲的調查研究,適時地爲教師的成長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和實質性的幫助,既是教師成長的需要,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二)調查目的

本調查目的之一是瞭解學校關於教學反思實踐的總體開展情況,對中國小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的調查,瞭解教師的反思意識、反思內容、方法和反思水平以及調查教師對影響自己反思的因素等。

調查目的之二是針對當前教師的反思狀況,瞭解所面臨或亟須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以便有的放矢,直接指向關鍵的問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調查通過自行設計問卷,對泉州市的20所中國小校的教師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總共爲264份,有效率達88%。並設計訪談表,對其中14所學校的校長或負責人進行了訪談,作爲補充材料。

(一)學校開展教學反思的情況

根據對14所學校的校長或負責人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記錄,瞭解到隨着新課程的頒佈和校本教研的推行,各學校都以不同的形式開展了反思性教學實踐,並且參與反思的教師佔全校的絕大部分。同時,在調查中發現,在開展反思實踐的初期,大部分教師還比較被動,隨着活動的展開,教師們逐漸意識到教學反思對促進自身發展是有益的,許多教師在實踐中嚐到甜頭,如在教學或科研方面取得了成果,更堅定了自覺反思的信念。

(二)教師教學反思實踐的情況

1.教師的反思現狀

根據問卷調查,我們從教師的反思意識、反思內容、方法以及反思達到的水平三方面來分析教師的反思現狀。

(1)教師反思意識

要了解教師的反思意識,須從教師對反思活動本身的認識、反思活動發生的情境以及對反思活動作用的認識等方面來分析。結果顯示,在對反思活動的認識上,有15%的教師把反思看成是對教學工作的一種回顧和總結;64%的教師認爲反思是發現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過程;75%的教師則已意識到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我行爲的一種審視、判斷,進而修正、提高的過程。可見,大部分的教師在觀念上都意識到反思不僅僅是對自己工作的簡單回顧和總結,更應該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並對教學行爲的改進和修正,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並且97%的教師把反思看作不僅是一種個體行爲,也需要羣體的支持,而且決大部分教師在出現問題後尋求問題解決的途徑,往往傾向於向別人求助,而不僅僅限於個人的獨自思考。

教學反思發生的情境是教師認爲教學反思在什麼情況下產生,它實際上包括了兩種情況:一是教師認爲教學反思可能產生的情境;二是教師自己反思的情境。調查發現,100%的教師認爲反思可能發生在教學的每一階段環節,只要教師出現困境或面對教學問題時,反思就有可能發生。但從實際的操作中,教師自己的反思活動通常發生在課後,達到72%,課前最少,僅爲7%,而在每一環節上都進行反思活動的比率只有10%。可見教師在行爲上和認識上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但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教學實踐作爲一種複雜的行爲。一般而言,教學的成功點和失敗點是最容易讓教師產生反思的,而失敗點往往是反思的重點。所以,課後反思多是教師反思的一個特點。

對反思活動作用的認識體現在對教學的作用和科研工作的影響上。根據調查,87%的教師認爲反思活動能解決教學問題,73%的教師認爲反思能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對科研的影響上,62%的教師肯定了反思活動對教師的科研水平有提高作用。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在中國小開展的校本研究及行動研究對教師的行爲產生了影響,教師能自覺地將教學實踐和研究工作聯繫起來,逐漸接受“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並付諸實踐。

(2)教師反思內容與形式

教師對反思方法的選擇並不侷限於一種形式,而是採用幾種方法。從調查中可以發現教師反思的方法主要是寫反思日記和反思教案(佔77%)以及評課說課(佔34%)的形式。遇到問題採取在頭腦中“想一想”的教師達到31%,這種形式並沒有把反思正規化,而是把思考問題當作反思的過程或反思的形式。採用建立教學檔案(佔8%)、教學錄像(佔5%)的反思形式則比較少。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採用這些方法在操作上比較複雜,或需要一定的技術或硬件的支持,而教師們對寫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記以及評課說課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通過對反思方法選擇理由的調查發現,選擇這幾種方法的原因主要是可以及時地解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或者是可以獲得即時的反饋,便於改進。對當前比較流行的網絡日誌儘管比傳統的反思日記顯示出衆多的優勢,但選擇的教師並不多(佔7%)。究其原因,除了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技術或硬件支持外,教師由於日常的教學任務負擔較重,沒有時間上網交流,從而使得這種優勢僅被少數人佔據。

教師反思的內容涉及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層次。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教師的反思絕大部分還是針對教學實踐操作層次的內容,如教學策略、教學技能和教學管理等問題,對教育科研、理念等理論或背景性知識的反思比較少,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教師的反思水平普遍不高,還停留在操作層面。

(3)教師反思水平

基於Habermas的工作以及他的認知興趣理論,Van Manen(1977)等人把反思分成了三種水平:水平1:技術合理性水平(technicalrationali-ty),是反思的最低水平。水平2:實用行動水平(precticalaction),高於水平1。水平3:批判反思水平(criticalreflection),是反思的最高水平。

HaRon和Smith(1995)通過分析師範生的反思日記,提出了反思水平的劃分方法如下:水平1:描述性作品,不是反思,僅僅描述發生的事件。水平2:描述性反思。水平3:對話性反思。水平4:批判性反思。

基於前面的分析發現,教師的個體反思行爲的結果主要體現在日常的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記中,而羣體反思行爲的結果則體現爲定期的教研活動和與同行的交流中。因此,對個體反思行爲和羣體反思行爲的結果的分析,可以初步說明教師反思的一般水平。

在對教師的反思行爲結果的調查中可以發現。教師在反思日記或反思教案中涉及的最多的內容是僅僅對事件進行描述(佔56%),嘗試着對教學事件和教學行爲進行解釋和提供證據的佔32%,但僅僅是依據個人判斷給出解釋以及與自己的對話,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對教學事件產生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探究,而涉及廣泛的社會背景問題的幾乎沒有。在教研活動和與同行的交流中探討得最多的是對教學技能、方法、技巧等合理應用上的問題(佔85%)。結合Van Manen和Hatton的研究以及前面對反思內容的分析,初步可以得出結論,教師的反思水平主要是處在技術合理性水平。

2.影響教師反思的因素

影響教師反思的因素很多,難以一一列舉,須通過對已有的關於教師反思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從歸納總結出影響教師反思的內部和外部因素來調查。

在影響反思的外部因素上,有82%的教師認爲時間是一個主要因素,沒有時間反思成爲大部分教師不反思的理由。因爲他們認爲平時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管理工作已經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再寫教後記或反思日記等更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儘管認爲是有必要的,但確實顧不過來,通常只是在頭腦中思考一下,而沒有將其做正規的記錄。其次是教育評價體系的影響佔69%,特別是對教師的評價和考覈方法的使用往往會影響教師的反思行爲的發生。因爲反思往往是一種“自我揭短”,讓領導或同事看到自己不足和缺陷並不是一件好事,何況還與報酬獎金掛鉤。所以,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勢在必行。而有無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對教師反思也很重要,佔66%,這與大多數教師認爲反思不僅是一種個體行爲,也需要羣體的支持的看法是相一致的。

在影響反思的內部因素上,78%的教師認爲有無反思的動力很重要,尤其是對經驗型教師和成熟型教師而言,長時間地處在同一個教學崗位,往往容易產生惰性,安於現狀,若沒有外界的壓力和要求是不願尋求變化和發展的。因此,有無反思動力是進行反思的前提。其次是反思的態度和反思能力因素,分別爲64%和62%。

對於影響教師反思的態度問題,其中77%的教師認爲教師的職業道德如責任感最重要,其次是開放的態度。接着是執着的態度,這與杜威提出的在反思需要的品質中責任心、開放性和全心全意最爲重要的觀點是一致的。

3.當前教師反思活動中存在的關鍵問題或急需解決的問題

通過調查,亟需解決的問題有教師的反思質量和水平不高,佔85%;其次是動力不足和外部支持不夠。教師對於反思理論知識的缺乏也佔了半數以上。

4.促進教師反思和提高教師反思水平的措施和途徑

調查發現,72%的教師認爲可以將當前在中國小校提倡和實施的校本研究及行動研究與教師的反思行爲結合起來,通過反思來促進研究,利用研究來提高反思的質量和水平。其次學校定期開展的反思交流研討會也是促進教師反思和提高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佔67%。61%的'教師認爲教師還需要對有關反思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以便更好地實施反思活動。而對於師範生和在職教師的反思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分別佔53%和47%。認爲應將反思行爲同報酬和

獎勵機制掛鉤的僅佔6%。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教師反思行爲的現狀和影響反思的相關因素的分析,最後得出結論:

1.對反思活動本身的認識不足,缺乏理論的指導,從而導致在行爲上依然停留在經驗型教師水平。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充實相關知識。

2.對反思的認識和實際的反思行爲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教師一方面認爲反思對自身發展是有必要的,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又把反思看作是額外的負擔,沒有時間反思,採取應付了事的態度。

3.反思形式單一,反思內容和反思範圍有限。調查發現,普遍採用的反思方法是寫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記,通常教師在教學反思上填寫的是對教學效果的反思,這與寫教學總結沒有多大的區別。而實際意義上的反思教案應該包括多種要素,如對教學設計的反思等等,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了教師對反思的理論知識的認識不夠。反思的內容絕大部分是針對教學實踐操作方面,對教育理論等背景知識涉及較少,可見教師反思的內容很有侷限。

4.教師的反思水平普遍不高,還處在技術合理性水平上。雖然有些教師對教學理論和實踐表示了懷疑,但爲數不多,大部分教師還只是依據個人的經驗對事件進行反思,尋求教學策略等方面的合理應用,目的是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基於以上的結論,筆者認爲,可以從外部條件和教師個人的內部因素兩方面提出建議:一是通過加強反思理論的學習、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加強專業引領及培養師範生的反思思維幾方面來培養教師的反思素質。二是通過加強學校文化與環境建設、構建一個積極的外部反思氛圍以及改革教師評價體系來實現。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2

20xx年,國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主要指導思想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

作爲一名在職教師,我認爲“雙減”政策堅持學生爲本,遵循教育規律,着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讓學生的學習迴歸學校,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家長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迴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利好政策。

“雙減”減什麼,義務教育階段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讓教育包括課後服務等全部迴歸學校。確保“雙減”政策的落地,我們就要大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夠得到優質的教育,並且逐步優化作業佈置和課後服務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讓學校所擁有的優質教學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

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迴歸校內教育就是迴歸教育本心。“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在校老師的教學中心是需要擺在校內的。要想有效實現“雙減”,需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讓學生在學校內學足學好,這樣才能夠緩解家長焦慮。“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學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科學利用課餘時間,開展體育、閱讀、文學、藝術等教育,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制定課後服務實施方案,提升學校課後服務質量,增強課後服務的吸引力。

“雙減”政策的出臺,讓作爲教師的我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政策的出臺,將減輕家長的負擔,讓“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時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辦法去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希望加大力度將政策落地落實,切實取得實效。同時,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將時時刻刻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放在心上,承擔起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使命任務。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3

爲提高全市中國小教師業務素質和課堂教學水平,切實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XX市教育振興五年計劃》中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及我市教育改革實際,特制定《關於規範和完善全市中國小教師教學反思的指導意見》:

一、教學反思的內涵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爲認識和研究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爲及時進行冷靜、全面、深入思考,積極探索、改進教學實踐的策略和方法,通過自我反思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的一種思考和總結過程。

二、教學反思的作用

1、促進思考向縱深發展

教師通過撰寫教學反思,對教學現象進行認真回憶、具體描述,促使思考不斷條理化和理性化,形成比較細緻、全面的認識,爲深入思考和總結提升新鮮經驗奠定基礎。

2、促使教師自覺學習教育理論

教師撰寫教學反思的過程中,往往參閱一些書籍、資料,力求給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到理論根據,實現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從而開闊視野,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提高教學層次。

3、促成教師經驗積累和能力提升

一般的思考,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淡忘,堅持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教學實踐中的點滴經驗、問題和思考及時記錄下來、積累起來。寫的過程就是積累、提升和與人交流的過程,能促進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

三、教學反思的原則

1、注重反思的“落腳點”

要重視發揮自已的優點和特長,找準“反思”的落腳點,做好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自我反思,如課堂教學設計是否單一,教學組織是否有序,激勵獎懲是否得法,課堂氛圍是否和諧。通過反思,明確中短期目標和方向。

2、注重反思的“系統化”

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並不僅僅是爲了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細節,而是爲了更好地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提高教育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做好反思必須具備系統化意識,經過系統的實踐、反思和總結,纔能有效提高整體教學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境界。

3、注重反思的“實踐性”

“反思”要着力體現實踐性,反思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改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才能充分體現反思的價值。

4、注重反思的“發展性”

對於新時期的老師來說,經驗的積累與知識能力的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只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還應及時對“反思”進行“再反思”,堅持反思之後再學習,學習之後再反思。

四、教學反思的種類

根據教學理論的深淺程度,教師教學反思可分爲理論反思和經驗反思;根據時間順序,教學反思可分爲教前、教中和教後反思;根據時段順序,教學反思可分爲課時反思、課題反思、單元(章)反思、半學期反思和學期、學年反思;根據空間順序,教學反思分爲課堂反思和非課堂反思;根據反思的主體,教學反思可分爲自我反思和交流式反思;根據反思的媒介,教學反思可分爲日記反思、口頭反思、錄音反思、錄象反思、博客反思等。

本市此次要求撰寫的教師教學反思主要是自我反思和經驗反思,它以日記反思爲主要形式,通過課後反思、單元(章)反思和學期反思,及時總結每節課、每單元、每學期的教學得失,促進教學實踐不斷走向優化。

除督促教師撰寫教學反思外,作爲教學管理單位的鄉鎮校辦和各學校,也應及時撰寫學期教學管理情況反思和教學業務活動情況反思(這方面,辛寨鎮校辦已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見附件)。

五、教學反思的內容

1、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可從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激發興趣、教學環節等方面去思考。

2、成功之處

教學過程中因課前預設而引起教學共振的成功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生成的應變措施,板書是否科學合理,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滲透與應用如何等。。

3、不足之處

對疏漏失誤之處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作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引以爲戒,使今後教學更上一層樓。

4、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因師生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而產生瞬間靈感、智慧火花等。。

5、學生創新

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獨特見解,及時記錄下來,作爲今後教學的借鑑和養分。

6、“再教設計”

通過教學實踐已摸索出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須及時總結整合這些得失,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把教學水平提高到新境界。

六、教學反思的方法

1、從懷疑處反思

從懷疑處尋求問題,至少產生兩個角度以上的思考——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學?怎麼才能避免“不科學”的思考?

2、從轉換立場處反思

一個教學細節,從教師、學生、家長的角度看會有不同,反思中要轉換立場,多角度觀照反思主題,增強反思的深度與客觀性。

3、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處反思

綜合實踐、跨學科教學實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反

思有時也應從轉換知識系統、學科領域來尋求不同的答案。

4、在轉換時空處反思

環境、時間的變化影響了人們的認知。每個教學細節都有其發生、發展的時空特性,一堂課、一個教育教學過程的成功與失敗都有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爲成功或失敗就放過或忽略潛藏其中的問題。

5、從假設性問題處反思

注重思維的設計性是培養創新思維的要點。一種假設就代表一種新思維、新概念。反思中提出假設,就是在發現問題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一把鑰匙。

6、從聯繫對比處反思

通過橫向、縱向的聯繫、對比,從中發現新問題。

7、從事物本質處反思

要學會做更深層次的反思,掌握基本的哲學原理,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知識,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學、更客觀,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七、教學反思的管理

1、參與範圍

全市中國小教師和任課的學校領導。中學限各會考科目,國小限語文、數學、英語、品社、科學。

2、具體要求

新授課每課時撰寫一次“課後反思”,課後及時寫在教(學)案後面原“教後感”處。課時教學反思貴精不求全,每次一二百字即可,主要寫清不足處和改進設想。

一個單元(章)結束時,要及時撰寫單元(章)教學反思。單元(章)教學反思可以針對整個單元總結教學得失或教學體會,也可重點針對某一兩節課(新授課、複習課或講評課)或某一課題進行教學反思(可參考附件中辛寨鎮部分教師的教學反思案例)。單元(章)教學反思須寫在專用的“教學反思記錄本”上,各單位要統一印製,統一要求。

期會考試結束後,教師要根據平時教學及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做好前半學期教學反思。學期末要結合平時教學及期末考試寫好學期教學反思。前半學期和學期教學反思也要寫在“教學反思記錄本”中。

各鄉鎮校辦、各學校應及時進行學期教學管理情況反思和本單位教學業務活動(優質課評選、教學研討會、評課評課等)總結反思,及時總結優點、查找不足,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3、管理與評價

市教研室、各鄉鎮校辦、各單位都要高度重視對“教學反思”的管理與評價,明確責任,分層管理,紮實推進,確保實效。市教研室在搞好宏觀調控的同時,要加強對各鄉鎮、各學校本項工作的檢查評估力度,檢查的內容包括各單位關於加強教學反思的規定和管理辦法、教師教學反思撰寫情況、單位的檢查記錄、鄉鎮校辦和各學校學期教學管理情況反思及本單位教學業務活動反思等,檢查結果要列入對各單位的年度量化評估成績中。

各鄉鎮校辦、各學校要制定本單位具體可行的過程管理辦法和評價辦法,定期檢查教師教學反思撰寫情況,做好檢查記錄,搞好量化評估。各中國小校長要親自抓好這項工作,業務領導要靠上抓並帶頭落實規定,各年級組要具體抓落實。各校辦、各學校在檢查教學業務工作時,要把“教學反思”作爲必查的重要內容,要根據教師撰寫數量和質量將教學反思分爲三等,嚴格實行量化計分,並列入對學校、年級組和教師的年度量化評估中。

本規定自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會考試後開始執行。

附件:XX鎮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系列材料

XX市教育局

  20xx年7月8日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4

作爲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科學,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教育資源等,並且能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提升,着眼於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着眼於教學內容的挖掘,着眼於對認知過程的內在邏輯的呈現,使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產生直接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認知和感悟。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瞭解社會,同時還得養成良好習慣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瞭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下面是我總結出的幾條小經驗:

1、拓寬教學的天地。讓學生了解社會,僅僅在課堂上拿着書來讀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的走近,親臨去體會。所以在教學中,我打破了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強化“知”、“行”統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創設很多教學情境,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有時,我會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的火花。有時,我會組織故事會,讓學生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在平時的課堂上,我會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採用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遊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使整個課堂成爲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祖國,我爲你自豪”這個單元教育學生愛祖國;要求學生知道祖國的變化,關心祖國的發展變化;我佈置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通過上網、看報、走出家門等方式,瞭解爲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昇華愛國情懷。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且要相信他們的能力。要佈置好預習作業和課後拓展的作業。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決不能將品德與社會課上成老師一言談的說教課,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能力,養成勇於創新、勇於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爲學生髮展個性的舞臺,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要讓學生在我們教師的引領下了解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國小教師教學反思15

這一年來,在校領導的帶領和各位老師的配合下,我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積極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簡要的反思並對下一學年的工作做如下設想:

一、本年來工作基本情況:

1、廉政建設。本人在工作中嚴格約束自己,淡泊明志,廉潔從教樂於奉獻,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收取學生及其家長的任何財物。

2、師德師風。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言傳身教,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注重小

節,修煉人格,尊重家長,服務家長,廉潔從教,不謀私利。

3、教學實績。(1)20xx-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擔任四六年級班主任及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無安全事故發生,無學生流失。(2)20xx-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語文在鎮組織期中檢測獲得第一名。(3)20xx-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語文在鎮組織第二次月考中獲得第一名。

4、教育教學方面。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學生,考慮教法;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積極參與聽、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二、批評與自我批評:

1、理論學習不夠透徹,只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從實質上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因爲帶的學科不是自己本專業,所以對於教材研究不夠透徹。

2、教研力度不夠。多年來只是備課、上課、聽課、批改作業,只注重課堂教學,教研力度不夠。

3、對於班級管理還缺少得力的方法。

三、下年度工作設想:

通過深刻查找剖析,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一)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素質。

1、在政治理論素養上下工夫,加強對政策理論水平的提高。

2、在業務,在專業知識、法律法規方面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全面發展。

(二) 強化責任,提高效率。 樹立強烈的時間觀、效率觀、質量觀,同時變壓力爲動力,積極促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

(三)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在工作中勤觀察、勤思考,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學各項工作。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爲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