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政治學習筆記]教師政治學習材料

教師1.86W

[教師政治學習筆記]教師政治學習材料1

師德是社會公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的一種行業公德。它又是社會文化長期積澱的特定的一種道德觀念、道德準則、道德行爲的綜合體。同時,作爲社會的一種道德觀念,它與其他的觀念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歷史時期的師德觀必定反映出其不同時代的特徵,新時期的師德內涵也應體現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因此,人們應從時代特點看待教師形象,教師更應以新的風貌展現於改革的浪潮中,社會應賦予師德以新時期所特有的內涵。否則,錯誤地理解師德內涵不僅會影響教師隊伍的建設,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造成不良後果,還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業。清楚的理解師德的內涵,對新時期的師德建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政治學習筆記]教師政治學習材料

一、教師應怎樣理解師德。

首先,新時期的師德應表現爲一種對社會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爲建設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奉獻自己取之於社會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這種使命和責任着眼於對全體學生的培養,着眼於學生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發展。

其次,新時期的師德應體現時代賦予教師的時代特徵。不僅體現在教師自我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道德修爲,還包括先進的社會觀、教育觀、教學觀、師生關係觀。

再次,新時期歷史時期雖爲師德加入了新的內涵,還應認識到師德也表現爲一種文化傳統、道德傳統,教師的形象有歷史賦予的光環。率先垂範、爲人師表、有學問等素質便是歷史賦予師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爲人師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工作是培養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遠影響的是教師的人格因素。有人將教師喻爲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第四,教師還應認識到教師本身在時代的社會價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此,作爲教師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說:“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

二、社會應怎樣理解師德。

首先,教師是一種社會人。教師作爲一種職業,它就具有一般普通人從業的特點,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在社會上,人們特別是家長及教育行政的領導們,要清楚的認識到教師首先是普通人,然後纔是從事教育行業的教師。

其次,教師作爲一種職業,與其他職業一樣,有着本行業的特點,人們應尊重行業的特點,應尊重學校那樣的育人聖地。教師在社會上是一種具有雙層人格形象的羣體,在學校是教師,他們這時具有教師的一面,他們應爲人師表,恪儘教師的本職,這是他們應盡的職責;走出校園,出沒於大街小巷、留連在集市、擁擠在公共汽車裏等等時候,他們是社會的普通一員,必須允許他們做社會的普通一員,這是他們應有的權利。

第三,教育行業肩負着與其他行業所不同的責任,教師是傳承文明的載體,是培養下一代的園丁,他們的從業行爲理應受到社會的監督;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理應挑選社會的精英,對於無師德不適宜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理所當然要從本行業清除出去;對社會如此重要的行業理應受到相應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待遇。

三、對師德的錯誤認識。

教師本身對師德的錯誤認識。一種認識,認爲自己是教師,不是一般的普通人,他們自詡清高,盲目尊大,最終走向孤獨,他們將像隱居山林的“隱者”在不被理解的挫折中倒下,談不上樹立師德形象。另一種認識,無論在從事職業還是非從事職業時,都將自己劃爲普通人一類,只不過是上完自己那堂課了事,他們不注意教師形象,只認爲教師也是一般的人,這種人完全喪失了師德。還有一種認識,自己是教師要處處謹小慎爲,在保持自己的形象的同時筋疲力盡,最後,認爲自己得不償失而最終喪失師德形象。還有的自以爲是知識分子,人民教師,理應得到最好的待遇,沒有認識到自己首先是社會人,在沒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後自暴自棄,喪失師德。這些都應爲教師認識戒。

社會對師德的錯誤認識。教師理應思想好、行爲端、知書達禮、對人禮讓三廂、謙和恭順;教師的言行舉止,無論何時何地都應是社會的表率和楷模。他們在與教師有爭執時,他們可說粗鄙話但教師不行,他們動輒說:“還說是當老師的。”

四、教師、學校、社會共建師德。

1、就教師自身而言:人文關懷,努力學習,修煉人格,實現自我。

我們認爲,新時期的教師對待職業要樹立“以人爲本”的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關懷,精神扶持,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具體表現在對學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對待自己的知識修養樹立終身學習、與時俱進的觀念以適應教育不斷髮展的需要;對待自己品行要從小節從嚴要求,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更多的具有高素質人的誕生,培養學生現代人具有的素養,以奉獻的精神實現自我的價值。2、就學校、社會而言:理解、關懷、規範、監督。

加強師德建設時,我們對廣大教師也應該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建構,我們不能僅僅要求教師怎樣怎樣,只關注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知識結構的改善,還應充分理解他們的要求,重視他們人文精神和物質精神的充實,建築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長城,使廣大教師切實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優越與光輝,讓師德自立於教師心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不僅成爲科學文化知識的使者,成爲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特使。另外,學校、社會應規範教師職業道德,設立相應的條例、準則,進行一定的監督,建立起良好的師德環境,讓環境薰陶教師,以社會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以及教師羣體的力量框正教師的個人行爲。

只要我們正確的理解師德內涵,構建起樹立師德規範的科學體系,良好的師德旗幟就一定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高高飄揚。

教師政治學習材料三

做教師易,做稱職的教師難,做有思想的教師更難。肖川先生說過,“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處境。”我想,一個教師,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很充實,有思想恐怕是很重要的。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思想”要求就會越來越高。當今教育界,很多人對“名師”比較崇拜,羨慕他們的教學方法、羨慕他們的管理方法。其實,稍加註意就會發現,名師之所以成爲名師,他一定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

如何成爲“有思想的教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竊以爲,要想成爲“有思想的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要有學習思想

所謂有“學習思想”,就是說要持續不斷地學習。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中說,“勤於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爲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爲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爲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紮紮實實多讀一些書。”無獨有偶,蘇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時就規定教師必須讀一些教育名著,說“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這個品質要求的。”讀書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過程。

“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豐富淵博的知識是一個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學海無涯,教無止境。要善於學習,勤於學習。通過學習,可以開闊視野,拓展時空,提升理念。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思考能否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學習中,如果覺得別人的成功經驗比較好,適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就可以大膽拿來,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爲我所用。就是他人的教訓,同樣也有借鑑作用,可以避免走彎路。

爲此,平時要學會向教育名著學習、向報刊雜誌學習、向名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網絡學習、向書本學習,特別要注重向學生學習,在學習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要提醒的是,“學習”要系統地讀一些東西,尤其要養成讀一些好的教育刊物的習慣。因爲教育刊物能比較快地反映各方面人士對教育問題的一些思考,幫助教師用相對少的時間獲得相對多的信息。

俗話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我們不停地學,就能爲成爲有思想的教師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要有反思思想

教師政治學習材料

李鎮西老師曾經這樣說,“對一個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的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這裏的“思考”主要是指“反思”。什麼叫反思李老師也給了我們很好的一個定義,“就是帶着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師,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實踐而不斷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反思乃是對自己的教育行爲乃至教育細節的'一種追問、審視、推敲、質疑、批判、肯定、否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第14條指出:應“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爲的分析與反思,。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可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想適應教育形勢日益發展的要求,教師必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經常從這幾個方面反思追問:⑴什麼樣的教學纔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學有效嗎⑶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⑷哪些教學環節還需加以改進

反思應當貫徹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教學前應認真想一想,所要上的這節課,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有沒有爲學生創設寬鬆的學習情境;有沒有注意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有沒有在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激勵學生。在實施教學時,教師也應及時反思,根據課堂情景即班上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同時對學生探究問題的方式和時間做相應的改變,靈活地採用激發創新思維的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課堂評價要考慮教學結果的不確定性。一堂課結束,更要思考一下得與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自己在備課時是否考慮到了這些因素,難點突破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思路;雙邊活動的方式是否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沒有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問題的設計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多層次性;學生的個性是否得到發展,是否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指導學生是否及時到位,是否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在培養學生探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上自己有哪些成功之處,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需哪些補充等。把這些思考在教案後寫下,這既有利於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還有利於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提升,更有利於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不過,反思的方式多種多樣,完善課前教案、撰寫教育日記、聽後思等不失爲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又是協同合作的世紀。社會生活中,誰都不可能脫離羣體而單獨存在。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社會的和諧、科技的輝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結果。一個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因而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合作的過程是互幫互學、互相提高的過程。學會欣賞他人,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學習,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超過別人。也只有這樣才能接納別人,纔會獲得別人的好感,找到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成功。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培養學會合作的學生。其實,在教會學生合作的同時,教師首先要學會合作。教師之間的合作應成爲一種工作必需。那麼,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時刻具備“合作思想”。衆所周知,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是有限的。朱永新教授也說過,“一個不善於合作的教師,他走不了多遠,因爲這個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一切都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新課程實施中,一定會遇到過去不曾遇到的問題,由於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我們的教師去實踐、探討、交流、合作。

教師之間的合作,可以使教師之間相互借鑑、相互探討、相互支持、相互啓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長。教師之間該怎樣合作呢應該有學習資料的合作、教學思想的合作、試卷命題的合作、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帶來的合作等。如集體備課時,應努力做到真正參與其中,將自己的思想拋出來真誠交流:這節課我想怎樣講爲什麼這樣講其中的環節我是這樣處理的爲什麼這樣處理學生活動我是怎樣設計的爲什麼這樣設計大家坐在一起,應集中時間和精力,不保守、不吹捧,相互研討,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以求共同提高。

這種合作,我們一般認爲是學科老師之間的合作。其實,合作不僅僅是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還應包括師生之間的合作、課任教師之間的合作、跨學科之間的合作、教師和家長的合作、教師與校長的合作、教師和社會影響的合作等。

新課程實施下的教師,“合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一定要學會合作,這樣才能實現“雙贏”。

4、要有創新思想“

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有思想的教師,也一定是具有創新思想的教師。因爲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風格、自己的體系。

衆所周知,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爲此,教師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就必須要有一種科學的探索、創新精神,需要去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模式、構思新方法。也正如陶行知所說:“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是創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是開闢精神。”

一個沒有創新思想的教師,必然會壓制學生的思維,削弱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有不斷進取創新的教師,才能在促進學生髮展的同時,煥發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

要真正實施好新課程改革,必須擁有一批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我們知道,目前的新教材是開放的,處處有許多“留白”,這不僅給學生留下思考的餘地,同時也給教師留下了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新的課程觀強調,課程是師生共創新知識的過程。因此,現在的教學,已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就課本教課本,而應當基於教師和學生的經驗,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容。

要想具有創新思想,首先必須要學會反思,因爲教師的創新離不開反思;其次,要敢於批判,批判現實,批判傳統,批判自我。第三,要善於質疑,敢於“打破砂鍋問到底”,在質疑中追求真理。第四,要正確對待權威。要不唯書、不唯上,敢於標新立異,敢於爭論,敢於向權威挑戰。

5、要有寫作思想

所謂具有寫作思想,就是說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所作所爲”記錄下來,便於自己進一步反思,以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

具有寫作思想,是提升自身素養的需要,是共同研討學習的需要,是用心品味自己的需要,還是梳理自己的思緒,使頭腦變得井井有條的需要。

現在很多教師,教學教得不錯,可就是在科研上缺乏深度總結、力度思考。常有教師說,“寫什麼呀”要知道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進行教學實踐,寫作的題材十分廣泛,諸如某一內容的教學設計、教學建議、教材分析、備課札記、教法改革等都在可寫之列。教學實踐爲我們的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只要我們善於從中汲取,就能寫出好的文章

我認爲,寫作要寫出你上課前的思考、上課時的感受、上課後的反思;要寫出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表現及給你帶來的感悟;要寫出你的思想、你的學識、你的水平。

當前,寫作最有效、便捷、靈活的方式是寫教育隨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智慧和真情》中說:“隨筆是中國小教師表達自我最合適的文體,因爲自己的一段經歷、一絲感觸、一撮悲歡、一星冥想、一縷哲思、一點體悟。往日的悽惶、今朝的歡欣、未來的暢想、海天之闊、芥草之微,都可以成爲隨筆寫作的素材,所思所想沒有不可形諸筆端的。”朱永新教授更是竭力提倡、推崇教師寫教育隨筆,他說:“做一個有心人,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寫教育日記時,可以這樣思考:今天的教學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有什麼感受課堂中出現了一個矛盾,是怎麼解決的教學中出現了一個挫折,又有什麼樣的感受把這些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有利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寫教育日記,可以記錄教育現象,可以記錄自己的感受,可以記錄自己的思考。不過,要注意的是,寫教育日記並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就教學的某個環節作一思考,也可以就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思考。

具有寫作思想是成爲一個有思想教師的重要條件。只要持之以恆,堅持數年,不斷的總結,經常地反思,你就一定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風格、自己的體系。

既然已經成爲教師,我們就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爲有思想的教師。讓我們爲成爲有思想的教師而努力吧!

[教師政治學習筆記]教師政治學習材料2

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要加強師德建設”。要達到高質量的教育,必須要有高素質的教師。可見,強化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師是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建設一支具有優秀的師德、師表風範,具有模範的師愛形象、具備高超的師識本領和掌握精湛師藝的教師隊伍,是辦好學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適應市場經濟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加強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塑造優秀的師表風範

新時期師表的建設,在於學校切合實際制定完善的政治學習、業務提高計劃及標準,依照《教育法》、《教師法》的規定對教師的基本權利、職責和義務進行培養、檢查和監督,讓教師從思想上把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與社會公德融爲一體,把學習、政治、正氣與教書育人貫穿始終。樹立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明確教育事業是教師用自己的勞動(職業)以人格來培養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嚴於律己,讓文明的言行舉止堪爲學生的表率,從而對全社會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產生積極而廣泛的影響。

二、加強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樹立模範的師愛形象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師愛是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保證。是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教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體現,是教師教學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愛。這種愛趨使教師無代價地對學生賦予親近感、期望感和獻身的熱忱。爲此,學校要實施師愛工程。對教師進行師愛形象塑造,要求教師要從熱愛教育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積極向上、自覺錘鍊自己,以全局爲重,不爲學生家庭地位,狀況來偏倚學生,也不以學生成績和表現來薄厚待之,要針對每個學生具體情況,嚴而有格、嚴而有度、嚴而有恆、嚴而有方地面向全體學生賦予具體的教育愛,在尊重保護教育學生的基礎上,使學生健康地、生動活潑地茁壯成長。

三、加強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具備高超的師識本領

教師政治學習材料

教育事業輝煌的前景和中華民族整體素質提高的曙光,是以教師高超的師識本領爲寄託。師識包括教師自身的素質學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教改意識和適應教學發展的競爭意識。教師具備高超的師識本領,必須注重學歷層次的提高,設計培訓方案,及時穩妥地、有計劃分批分期地選送教師進行在職或兼職深造、學歷後的繼續教育和自學研修。注重對“博學多才”的“經師”和對“道德高尚”的“人師”的培養,適當的安排各種觀摩助教活動,鼓勵教師加強自我文化建設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認真嚴肅、實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識的態度,監督檢查教師是否對所教學科具有比較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獨立掌握,正確分析和處理教材的業務能力,達到教育教學能力有明顯提高,保證教學質量。培養教師養成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鑽研教學的自覺性,並增加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文化修養,達到教師綜合師識本領的提高,從思想上徹底除去陳規,開社會主義事業飛速發展。

光輝的事業 崇高的師德

師德師風,簡單理解就是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學是師之骨,德爲師之魂。被譽爲萬世師表的孔子曾說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倡揚高尚的師德師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新時期教師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學校開展 “師德師風”系列活動,是我校領導抓住了學校工作的關鍵點和重要點。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啓迪者、人格的影響者,也是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師德師風直接影響教育行風,關係教育形象,關係受教育者健康成長。從教育發展的要求來看,教師的品德素養也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我校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無怨無悔;教書育人,嘔心瀝血;爲人師表,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涌現出許多德育先進典型,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信賴與尊重,爲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但是在教師隊伍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個別教師缺乏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工作不思進取,不能深入研究新時代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缺乏寬容和耐心,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亂收費等,因此,我們有必要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首先,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以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爲核心,以敬業愛崗、爲人師表爲基本準則,以十條《規範》爲行爲要求,以終身學習、無私奉獻爲理想追求,使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內容具體化、規範化、制度化。教師要模範踐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自覺抵制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神聖稱號。

其次,學校正在進一步更科學地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覈評價制度。定期評議師德師風,並將考覈評議結果作爲教師聘用、職稱評定、晉級、表彰的重要依據,並注意發現和培養師德先進典型,樹立師德標兵。同時,我們也認爲,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學校要重視把社會各界尤其是家長的尊師重教同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維護教師的職業尊嚴,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積極爲教師辦實事、辦好事,讓社會、學校領導對教師的關愛之情去滋潤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心。

再次, 我校開展“師德師風”活動的活動方案,注重實效,受到了全體教師的贊同。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雖然我們正在衝刺會考,但還是認識到我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因爲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只有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才能保證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心理狀態參加學習和活動,以受到教育和啓迪,實現全面發展。

第四,我們認爲師德最重要的體現在於關愛每一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 10 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年級就有幾個這樣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我們年級有幾位老師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第五,老師們探討了新時代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無論怎樣對學生要求嚴格,師生之間都應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師生應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諧的關係。老師們有針對地提出,尊重學生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個共性的要求就是,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的人在單位裏、家庭中或是社會上碰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不能把這種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緒轉移到你服務的對象上。我們要建立的一種認識是,學生是老師教育的對象,也是老師的服務對象。